寒溫並用,是中醫治療慢性胃病的有效思路之一

說來慚愧,大概在08年之前吧,雖然我也在大內科,急診科幹了幾年,可是,我其實是不完全相信中醫的。

直到治療了這樣一個患者。

患者因為每天外出就餐,結果就惹了胃病,出現胃絞痛,經常半夜痛醒,做了幾次胃鏡,診斷是糜爛性胃炎。於是家中備了四聯療法的藥物,奧美拉唑,克拉黴素,阿莫西林,枸櫞酸鉍鉀,吃了一個療程,不痛了。或許是因為耐葯的問題,不久再次複發。這次是隱隱作痛,伴心下痞滿,脹。抗生素不能連續吃,於是只有吃奧美拉唑,加鋁碳酸鎂。吃就好點,不吃又發作。

六個月後,又吃了一個療程的四聯療法,幾乎沒有效果。

劍突下,胃上部,又脹又難受,胃不和則夜不安,晚上也休息不好。

查了查肝功能,也許是因為反覆用克拉黴素的原因,谷丙,穀草轉氨酶也上來了。

那段時間,我開始刻苦專研經方,因為還沒有悟透其中的道理,於是還不太敢使用。

後來我想,既然主症就是心下痞塞脹滿,按起來隱隱作痛,為什麼不試試經方呢?

也許有人會指責,放著循證醫學指南中高級別證據你不用,卻要用低級別,甚至無級別證據?——其實這低級別,很可能因為傳統中醫不會寫規範化的論文,導致他們東西根本沒有進入系統評價導致的。

我決心使用這個古方,患者服用了一天後,胃部的脹滿,豁然而解,後來,我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加了蒲公英,減量使用,大概一個月左右,患者很少再有胃部脹滿不適的感覺。

停葯半年,一年後,也是如此。

那以後,我對中醫有了更深的思考。

固然,作為一個醫師,我們不能故步自封,排斥現代醫學,也不應該拒絕古中醫,因為,後者不僅僅是對「長時間尺度醫學實踐」的經驗總結,而且有很深的道理在。

現在我就談談這個方子及這個方子彰顯的治療思路。

之所以,我現在才寫出來,不是因為保守,而是因為這些年,我治療胃部不適,積累了比較多的經驗,很多常年入駐醫院的老病號,通過經方解決了陳年固疾,所以我才有信心寫寫我的經驗,和同道們一起探討。

這個古方叫:「半夏瀉心湯」。

我們來看看這個古方:

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半升,洗 黃芩三兩 乾薑三兩 人蔘三兩

炙甘草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面七味葯,用水2000ml,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溫服200毫升,每日服用三次。

一般來說,半夏半升為45克,如果是慢性期,我會用到它的一半量22克左右,我喜歡用姜半夏。漢代一兩為現在的15.625克,但是,我覺得按一兩等於6克換算,效果已經很明顯。

心下,也就是劍突下,胃上脘的部位,脹痛不適,常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胸,心下有痰熱,胃氣難以上行,有形之物充滿了心下,腹診後,心下又硬又痛, 此為結胸,可用「大陷胸湯」。

一種是「心下痞」,也就是胃脘滿悶脹,按之軟。這就是我們這一章所談到的「半夏瀉心湯」的適應症了,這個方子主攻的第一目標就是「心下痞塞」,至於嘔吐,腹瀉都只是它的次要目標。當然實踐下來,我覺得,胃脘滿悶脹,按之稍有抵抗,有隱痛,也是這個方子的主治範圍。

這兩種情況,都需要和心絞痛,真心痛相鑒別,我覺得中醫師熟悉心電圖也是必要的。

這個方子為什麼效果這樣好呢?

一般認為,黃芩,黃連可以清除隔下,心下或胸中之熱。半夏,乾薑可以祛除心下及胃中水飲。

人蔘,甘草,大棗,乾薑可以補益和鼓舞胃氣,有修復和再造脾胃功能之力。

而「心下痞」或「心下痞硬」,患者自覺「心下充塞,隱隱作痛」,醫者腹診感覺「稍有抵抗」,這是由於水(飲,痰濕),熱並存於心下所至的。根源在於心下升降出入不利,胃氣不足,一方面,心下膈蘊熱,一方面胃氣虛弱,源源不斷產生寒飲。兩者不斷交積,水和熱同時存在。

這是一種相當複雜的狀況,所以一方面,要補益胃氣,鼓舞胃氣,用人蔘,大棗,甘草,生薑或乾薑;一方面要清蘊熱邪,用黃連,黃芪,蒲公英;一方面得祛胃中水飲,用半夏,乾薑,生薑。

而且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胃氣虛弱的程度,水飲的多少,隨證治之,加入「生薑」,加大「甘草」用量,甚至有可能用上「附子」。

判斷這一切的基礎是「腹診」,所以後面的將結合「腹診」細談「半夏瀉心湯」的加減變化。

一個好中醫,不光要熟悉切脈,也應該熟悉腹診,讓我們一起探討把。

附:

有的同志也許會問,抗生素算不算寒涼藥物?抗生素和溫熱的中藥並用,算不算寒溫並用——你說呢?

面對突如其來的胃痙攣,胃絞痛,中醫有可控的可重複的解決方案嗎?

胃上部老是覺得東西,總是覺得有充塞感,該如何用藥?

肚子總漉漉地響,大便經常稀濕不幹,該用什麼中藥呢?

推薦閱讀:

中醫有沒有理論?五葉和厲子卿打起來了,到底應該相信誰?
烈火覓生難
中醫養生誤區與實用?
一個神醫引發的思考
請問「扶陽」理論里的「陰陽」該如何理解?

TAG:中医 | 中药 | 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