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不努力,是心太急

1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說說曾國藩。

其實,曾國藩也算不上天資聰穎的那一類人。與同時代的那些俊傑比起來,他並非出類拔萃的那一個。

如左宗棠,小曾1歲,14歲參加湘陰縣試,名列第一。

又如李鴻章,17歲就中了秀才。

而比曾、左、李稍晚的梁啟超則更是神童一枚,他11歲就中了秀才,16歲已經是舉人。

事實上,曾國藩就承認自己「魯鈍」。

梁啟超也說他「在並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

左宗棠則直言曾「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

但是,曾國藩的成就並未比左、李、梁等人低,為什麼呢?

用曾自己的話講,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曾愛讀《老子》,《老子》里寫的「大巧若拙」被他踐行到了極致。

——31歲那年,曾就給自己定下了日課十二條:主敬、靜坐、早起、讀書不二、讀史、謹言、養氣、保身、日知所亡、月無亡所能、作字、夜不出門。且長期堅持。

堅持了多久呢?半生!

以「作字」為例,他自幼練習書法,一直到老。終其一生寫的日記、書信及奏稿數以千萬字計,均為楷書或行書。

這份耐心與毅力,非一般人擁有。可以說,正是「熬」,令曾才成了一介君子,一代完人。

很多人把曾國藩的成功歸結為勤、慎、恆等方面,他自己也認為是。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才智平庸,魄力欠奉,很多時候,「堅持學習,持續進步」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姿態。

「拙」即「巧」,「快」即「慢」。

深以為然。

2

大業已成後,則要講究一個「守」字:減少失誤。

事業一直跌宕起伏的鉅賈N,這次又陷入了「底」谷。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而是第N次了,而且這次最嚴重——

欠債七十多億。

且這七十多億是怎麼來的呢?

不是正規渠道如銀行貸款來的,而是來自一些不規範的民間借貸:從這些渠道來的資金,有些一年本息都要翻倍的,所以這七十多億的債務如果繼續拖下去,很快會成為天文數字。

事實上,N的事業已經從大集團變成小集團,小集團變成小公司,如今為了躲債,只剩下N和幾個前高管窩在一個小地方了。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多多少少透露過N的一些情況:

N很聰明,也一直引以為豪;

N是完美主義者,自己做事認真,要求下屬做事也要很認真,對項目也是吹毛求疵,否則就不惜重金推倒重來;

N做事很有魄力,敢想敢說敢幹;

這些當然是優點。但優點背後,也滋生了不少隱患:

——自認聰明過人,就會造成自負;苛求完美,就會令下屬不堪重負,向心力和創造力大打折扣,淪為「執行機器」,此時,N的「敢想敢說敢幹」也就淪為無人敢擋的剛愎自用一意孤行。

雖然以N的魄力,東山再起的機會不是沒有,但問題已經顯而易見:

——如果只知道進攻,而忽略沉潛;只想著開疆拓土,而忽略了加固城池……巨大的風險,就是一個未被拆解的定時炸彈。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說過的關於投資的3句箴言:

第一句:本金安全最重要,不要虧了本金;

第二句:記住第一句話;

第三句:還是記住第一句話。

寧錯過,不做錯。

以前喜歡看NBA,對一句話印象深刻:得分靠進攻,但贏得比賽靠防守。

防守是什麼?

在比賽中就是做好自己,減少失誤。

失誤少的一方,就是勝利的一方。

3

《歡樂頌》有句話說:其實人生的路很長,不是走得快懂得多就好,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再結合上文,可知無論是誰,要贏得整場比賽,一是靠耐力;

春秋賢士寧越,原本是中牟地方的一個農民,他覺得耕田種地太辛苦了,就向朋友請教:怎樣做才能擺脫這種苦差使呢?

朋友告知:最好的辦法是讀書。讀20年書就可以達到目的了。

寧越說:我想用15年實現這個目標。別人休息,我不休息;別人睡覺,我不睡覺。

結果,苦讀15年後,寧越因學識淵博,被周威公聘為老師。

以前讀書是為仕,如今商業社會讀書未必是奔著做官去的,但道理相同。

人生是一個持續時間特別長的比賽,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堅持,安全,篤定,心無旁騖地朝前走。

——而在行進的過程中,你成為那20%的概率在一步步提高——一路上,選擇棄權的人在增加,因為急功近利而走上歪門邪道繼而失去比賽資格的人也不會少。

無論快慢,終能抵達。最好的攀登,是自然而然地登頂。

二是靠減少失誤的守;

如N,其實TA早已勝券在握。

在此基礎上,以攻為守,擴大戰果固然無可厚非,但在一次又一次出現失誤後不及時止損,反而沿用同樣的「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來「解除」危機就未免不明智——這樣不但會讓自己戰果盡失,還可能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失去翻身的籌碼。

有人把劉備之所以從草根奮鬥成為皇帝,但最後卻悲憤而死的原因歸結為3大失誤:信呂布,失徐州;顧慮多,失龐統;意氣用事,興兵伐吳。

這些都是教訓。

4

莊子《逍遙遊》中講了一個鯤化為鵬的寓言。

鯤化鵬,靠的是「化」,而不是「變」。

「化」需要「沉潛」,需要「細胞分裂」,需要強大自身,邁步向前,繼而水到渠成。

西方有句名言,說「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這個準備也並非一瞬間,而是長期堅持,是一個「時間段」——而在這個時間段里,要心無旁騖地往前走,也要記得減少失誤,守住戰果,以守為攻。

至於一時的得失,別太在意,畢竟未來還未來,最後花落誰家,誰知道呢?即使不和別人比,和自己比,也不枉此生。

總之,看待人事物,要用動態的觀點,但行事步步為營,以不變應萬變,卻不失為一種因緣而動的人生智慧。

我是悟恩(公號kokyo98),祝你好運!

推薦閱讀:

恩,關掉了手機管他誰是誰
是否再也無法欣賞沉靜之美?
"變"
規則與道德
警惕謠言,也要警惕「真相」

TAG:人生感悟 | 生活感悟 | 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