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美人之間,或許只差了一個眼神的距離

「風格」這個詞在談美的文章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

最近也看到了許多雨後春筍般湧出來的時尚號談「個性」與「獨特感」,饒有興味地觀賞完各種妙招錦囊後,覺得還是缺了點生氣。

而我覺得每個人的這股子「氣」,最值得玩味的瞬間還應該是從眼睛裡被傳達出來的。

1.

和其他審美潮流一樣,對美人的評判標準也時有復古傾向,而最近則是八十年代的女星們佔據了這場潮流的前線。

但是有趣的是反駁這種復古審美觀的人也確實很少,看起來大家都喜聞樂見昔日的現象級女星們重回大眾視野。

這其中原因,必定與那一雙雙水波靈動的眼睛脫不了干係。

回想她們那一代人,歐式雙眼皮還不那麼盛行。內斂含蓄的扇形雙眼皮佔據了主流,一雙欲斂未斂含情目在這種內收的眼眶中,就顯得格外有欲語還休之感。

但其實歐式雙眼皮本身沒什麼值得詬病的。分割並提升眼皮確實能夠將藏在其下的眼眸釋放出來。可是這種細節上的更改一定是要與一個人的骨骼有契合度的。

最顫動人心的美事實上永遠是不分國界的。所以我一直覺得東西方在對於美的審查上,都是有一種克制感的。就像歐式雙眼皮,長在阿佳妮的臉上,其實也只是一個不那麼出挑的配角,

但是這種本身大而外放的元素,被同樣深邃的眼窩中和掉,就呈現出了一種骨骼與表皮的平衡感,而深藏於眼窩中的眼皮,也多了幾分含蓄之意,讓眼神變得更是深遠。

那麼相對比起來,和東方人氣韻最相得益彰的配件就應該是細巧的。

不過這種細巧感在東亞也不盡相似。比如日本,就會更欣賞「鈍」一些的美,

就算像長澤雅美這樣的小巧臉龐,在眉,眼,鼻頭,唇,下巴處也是帶著「鈍角」的。其中眼下的天然感卧蠶更是不可缺少。但是要有,卻不能滿。

而在韓國,則偏愛「精緻」。

以精緻感著稱的韓國女星韓藝瑟,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長且細。而這種感覺也是由臉型,眉形線條帶來的直接觀感。眼型方面尤甚,精巧且纖長。

如果你欣賞中國式的眼眸,那麼就又避不開「靈巧」這個字眼了。

2.

說到眼裡的「靈」氣,我腦子裡先蹦出來的一個新生代女星,是她。

周冬雨這種不可復刻的少女感,當然首先是來源於她的年齡。其次就在於她的眼睛的小巧感和下垂度。這兩款參數,讓她在有限的天生條件基礎上,把眼睛能釋放出的靈氣擴大了一倍。

這種自然生動的眼神,是根植於中國審美傳統中的一個點,它能很大程度上激起觀看者的代入感和共情感。

當然這篇文章也不是一直要談論眼睛的外在條件。

上面舉到的各種例子,其實也都只是一些不一樣的風格範例,就是說你可以往這些審美大方向去找自己喜歡的研究提升方法。

不過有一點不應該忘記的就是:眼睛裡面的內容一定是更重要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貼的多是水光粼粼的淚眼圖,因為這種眼裡的情緒最好察覺。)

------------------------------

那麼就像周冬雨發揮出的靈氣為大眾所喜愛一樣,我們該如何理解這種生動的眼神表現法呢?

這其中的第一點,就是需要你的眼睛有清澈感

比如紅血絲,大的眼白斑點,都會影響眼睛的清澈感。其中瞳孔的顏色,又是評判清澈感的重要要素之一。

這裡不得不講美瞳。好在前兩年那些黑漆漆的顏色已經不甚流行,現在大家對美瞳的選擇口味也越來越清淡了。而美瞳造美人的典範里應該要有章子怡的 《藝伎回憶錄》。

如同被吸干墨水的硯池,每一次回眸與注視都讓人心旌微漾。 這款美瞳獲得了觀眾們極多的好評,也同樣打破了發色與瞳色間的搭配鐵律。

實際上,只要是顏色清淡的變色片,不掩蓋天然瞳孔本身的光澤,不過分擠壓眼白空間,美瞳的佩戴倒也沒有多大禁忌。

反例如唐嫣早年間的美瞳戴法,將瞳孔擴充得太不自然顏色紋理也過於濃密,反而讓眼球本身的光澤無法透出了,甚是可惜。

清澈感的另一方面就是減少眼神的疲態和眼球的乾澀感。比如勤用眼藥水,多運動眼珠,都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眼珠的運動方法網上太多,這裡不再贅述。要點就是有空時便抓住外界自然運動的物體,眼隨其動。

打造生動眼神的第二點,就是專註感。認同接受美學的話,大概就能理解這樣一個觀點:一件再好的作品,只要是未被審美者看到/感受到,就是半成品。

訓練眼神的專註感,就尤其需要在被他人看到的語境下。

比如電影作品中的情愫暗生,總需要一個定睛的眼神。這種旁人一看便知曉的眼神,是在分秒專註間釋放出的龐大生命力

而對於觀眾來說,許多讓人覺得看了有愉悅與著迷感的美人,都少不了一雙專註有神的雙眼

湯唯這張流傳很廣的動圖就足以證明這點。對著變動的鏡頭從容揮手,這一系列圖中她的眼珠基本沒有移動,這定睛的功力也是源於她面對他人的專註度。

這種不閃躲的眼神能體現的專註感,除了需要你保持有神恆定視線外,還源於內心的底氣

比如用一句篤定傲嬌的「漂亮就好」(《來自星星的你》台詞)而讓眾人語塞的全智賢,就是底氣十足的代表。

但其實每個人面對不同人、事,內心所擁有的底氣是不一樣的。

所以訓練專註度的好方法,還是有二。一是試著將自己的不坦然暴露在他人視野中,這是一種帶有衝擊性的方法,能夠有效降低眼神交流敏感度,但需要長久的嘗試和一定的勇氣

而這第二種方法,則是填充自己的情境體驗感。這也就到了訓練生動眼神的第三點,情境感。

3.

放在最後一點講的東西總帶著些普適性的智慧,訓練眼神的情境感也是如此。

它的要點即在於,保持正念之心。

把當下的每一秒都當作修行,是這個詞在禪學裡的釋意。而說得更直白些,保持覺察之心,活在當下,是它的英文mindfulness的中文對應意。

在眼神的訓練之中,專註感的最高境界莫過如此:在每個當下的情境,投放全身心的注意力進去,便是眼神生動感的最終來源。

因此,這個承載著情境感的眼神,甚至可以是閃躲的

(湯唯,梁朝偉《色戒》)

或是小心斂目,和著那一低頭間的溫柔的;

(關之琳)

(趙雅芝)

又或者是定睛不轉,浸入思緒的,

(阿佳妮《瑪戈皇后》)

現代人溝通過程中最可見的悲劇莫過於不斷上升的專註感需求。在信息交互如此頻繁的當下,要獲得一個人全心全意的專註力是多麼不易,甚至要隨時隨刻地注意到自己的情緒,也變得如此艱難。

因此,「正念」這一定義才會得到如此多的共鳴。雖然訓練眼神的方法有那麼多,但我仍是覺得要將即刻的真情實感放注進去,才最為勾人

比如常被人詬病眼神空洞無神的劉詩詩,

其實是有著讓眾人齊呼驚艷的溫柔笑眼的,

又比如演戲時眼神總是太用力的陳學冬,

在面對孩子時其實分明是有溫和謙遜的專註感的。

把握到自己當下的情緒與情感,並專註地與他人有所交互,才是所有迷人眼眸的有力支撐。

所謂的斬男眼神,勾人媚眼,若是單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本身,便與生動這件事情失去了聯繫。到那時,或許取勝關鍵也只能在於你的外在皮囊了。

因為,你許了自己一副無靈魂的空殼,也掐滅了他人的萬千情緒可能。

確實,這條修行的路或許會走得很吃力,但它指向的,卻永遠是最通透的自我。

----------------------------

有興趣了解「正念」的更多含義,可以參閱一本小書--《當下的力量》,修習情緒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拿它出來閱讀複習,作為入門的引導,著實不錯。

(祝練習愉快~)

----------------------------

原文首發於公眾號:

未然書:探索氣質美;個人定位與氣質養成思考筆記。

(文圖源自網路)

看得開心的話,別忘了點贊或評論哦~


推薦閱讀:

林志玲言承旭又複合了!情商高的背後其實是1萬點的傷痕纍纍!
如何看待「中國版新垣結衣」龍夢柔?
「SELF格致論道」講壇女神來襲,HERSELF彰顯別樣魅力
為什麼訓練?

TAG:气质 | 女神 | 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