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雲說:未來三十年,不學藝術將會找不到工作
這篇文章或許是談:
當正式開啟「人 VS 機器人」模式時,人要怎麼競爭過「機器」?
別看馬雲自己畫得不咋地,話說的還是在理的。
看到標題,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傻了眼?
先不論這句話說得對不對,馬雲什麼時候成了藝術的行家?
雖然人家寫的字可是在慈善拍賣上拍出過468萬的。
字長這樣:)
活禪、話禪傻傻分不清楚(這大紅背景簡直辣眼睛)
和曾梵志合作畫的油畫更是登上蘇富比,拍出了4600萬港元。
畫長這樣:)
「拍賣結束後媒體隨即曝光了買家身份,馬雲的好友,浙江寧波人錢峰雷,環球國際(香港)控股集團董事長。」
(沒毛病,我朋友有時也願意花幾塊錢買個冰激凌讓我高興一下。)
不過,等我去查完馬雲的演講全文,了解了他說上下文的語境後,我不得不承認馬爸爸這句話說得沒毛病,馬爸爸的首富不是白當的,這段演講說得蠻在理的。
(雖然這大藍背景依然讓人吐槽無能)
這是馬雲在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的演講,討論的主要是人工智慧將對人類造成的影響,所以這是一篇關於「明天」的演講。
注意,是「明天」,不是「後天」。
也許我們很多人對於人工智慧的認識還停留在「後天」——「後天」的意思是聽說了一下alpha go它挺厲害的,機器人不會有天覺醒後反攻人類吧?但這一切就和世界末日一樣,時不時也會去想像一下但和我今天要上的班、要擼的串並沒什麼關係。
馬雲告訴你,有錢人今天吃著飯的時候就該擔心明天的飯了,這樣你才會發現下頓不一定有著落,因為很有可能在明天你的工作將會被機器人搶走。
「未來的三十年會把很多今天看來很可能的事情變成了不可能,會把很多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 「以前的二十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20年,我們會把機器變成人。」
馬雲在演講中的這段話不是聳人聽聞,未來20年,首先,至少技術上,人工智慧將能實現在很多方面接替人類的工作。
比如被討論的最熱門的即將消失的職業:司機。
真正搶走計程車生意的可能不是Uber而是無人駕駛車,司機這個職業也可能會像電梯操作員一樣消失。擔心這不安全?不,或許在未來你會覺得人類駕駛才是不安全的,很多道路不會允許人類上路,畢竟比起機器來說,人類才是不可預測、難以控制的駕駛員。
谷歌正在測試的無人駕駛車
我覺得判斷什麼職業會被機器取代有個很簡單的方法:看什麼工作會被抱怨「不是人做的」,「我每天像個機器一樣工作」。
比如快遞員。很多人抱怨快遞員態度差,其實如果讓你和他們一樣一天12個小時都用來和並不友善的交通,並不友善的公司,和不一定友善的陌生人打交道,你可能也難免情緒化。如果換成一個機器人上門送貨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
梅德賽斯開發的送貨機器人
並不只是勞動密集型工作,像過去一樣藍領工人被機器取代,在未來大量白領做的知識密集型工作也會被更聰明的機器取代。
事實上,取代早就開始了。比如近些年新聞媒體行業人才普遍出走,背後根本原因其實就是技術讓信息傳播越來越便捷,門檻降低,信息不再需要記者從各個地方報道才能傳播出去。在網路時代,如果只是組合信息的寫作,機器完全能搞定,事實上,現在你瀏覽的新聞,很可能已經是機器寫的了,比如這篇:
而這還只是個開始,在未來,機器只會越來越聰明。
聰明到有一天,現在最熱門的程序員們也有可能會面臨失業,因為在未來應用會自己編自己——機器學習演算法將會讓機器自己分析數據來改進自己。
AlphaGo的勝利呈現了一種機器學習的威力,這種方法並不是將聰明的策略編入電腦中,而是建造了一個能學習制勝策略的系統,讓系統在幾乎完全自主的情況下,通過觀看實例來學習。
AlphaGo的勝利之所以會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的原因是,計算機在圍棋領域的勝利,展現了它們有能力用另一種不同於人類思考的方式突破「波蘭尼悖論」。
因為圍棋雖然是一個策略性遊戲,但和象棋不一樣,圍棋的走法比宇宙的原子還多,即使是最快的計算機也只能計算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沒有人能解釋頂尖水平的圍棋是怎麼下的,頂級棋手本人也無法解釋他們為什麼下得那麼好,對於這種我們擁有,卻不自知的能力,哲學家邁克爾?波蘭尼在1966年提出:「我們知道的,多於我們所能表達的」。(本段引用自根據紐約時報文章《AlphaGo是怎麼學會下圍棋的》)
波蘭尼的觀察在時間上要遠遠早於計算機時代,但是他發現的悖論——即我們對世界的隱性知識往往超過了顯性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成功預言了過去50年的計算機發展史。
雖然電腦能完成一些複雜的工作,但一些對於人類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情卻很難自動化,比如圍棋、駕駛車輛、識別物品等等。
但很明顯,事情在改變。
「記者和專業評論人士誇大了機器取代人力的程度,卻忽略了兩者之間存在極強的互補性。人類從事的許多任務都需要適應性、嘗試和創新能力,機器人要想取而代之,依然面臨巨大的挑戰。」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院副院長大衛?奧特爾在一個關於機器人是否會取代人類工作的討論中說。
我覺得對於這個話題其實討論的重點並不應該放在機器是否會取代人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力,而是人類相較於機器的優勢:適應性、創新能力,某種程度上這也屬於「知道卻不可言說」的那部分能力應該怎麼提升——為什麼一部分人會比另一部分人更具適應性,更有創造力?僅僅就屬於不可言說的天賦嗎?
這大概也是馬雲接下來做出後面論證的原因:
「我們誕生石油之後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我們一定跑不過火車、飛機,從人類第一次發明計算機之後,我們就會預感,原來定義這些東西將會重新定義。我們一定搞不過機器傳統計算、儲存、理性、持久度上勝過它。」
「在人類知識急劇爆發情況下,人類過去兩千年來,知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眼睛看到月亮,人爭取走到火星上,但是人類對於智慧我認為兩千年來幾乎沒有進步過。無論孔子、道子,儒家、佛家這些思想,今天看來比我們還是聰明。知識是可以學來的,但是智慧是一種體驗。」
「所以,我們人類和機器競爭是體驗的競爭,這對我們今天最大調整是教育體制改革,如果我們繼續以前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去學會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因為他沒有辦法競爭過機器時代,過去一百年是知識的時代、科技的時代,未來一百年是體驗的時代、是服務的時代,機器將會取代過去兩百年來很多知識和技術。」
在馬雲看來,體驗是有用的,藝術是有用的,它能幫你在未來三十年找到工作,在機器時代贏得競爭。
先別忙著反駁馬雲這段話對藝術理解的庸俗和功利,某種程度上,我覺得他說的是對的。
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在對1999-2000學年度與2009-2010學年度的藝術教育進行對比研究時,做過一個有5萬多本科畢業生參與的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什麼知識最有用?」回答的結果可能會讓我們頗為意外。畢業1-5年的答案是「基本技能」,畢業6-10年的回答是「基本原理」,畢業11-15年的結論是「人際關係」,而畢業16年以上的則提出:「藝術最有用」。
為什麼?
藝術伴隨人類的進化產生,在所有人類文明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我們從來不知道藝術的作用,甚至不願意談藝術需要「有所作用」。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現代神經科學的泰斗級人物埃里克·坎德爾在2012年出版的《洞察的時代》里試圖討論藝術欣賞的神經生物學機制:
他相信藝術不僅僅是進化的副產品,更是人類生存和進化必不可少的學習方式,因為人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激情和同情心,對他人的理解和社交能力等等重要品性都在藝術創作和欣賞中得以淋漓盡致的發揮和鞏固。
而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不同,是源於每個人的大腦不同,藝術不確定性的本質關聯著每個人大腦的創新能力。
這是電影《異形:契約》里我最喜歡的一個鏡頭。一心想要擁有創造能力的仿生人大衛教另一個仿生人沃爾特吹笛子。
科幻大師阿西莫夫認為比起機器擅長邏輯運算,人類思想非常合適的正是「涉及洞察力、直覺以及為得到意外結果而對信息進行創造性組合的過程」。
而我們會發現藝術創造的過程主要依靠的正是人類的洞察和直覺。
藝術家米爾頓·格拉澤曾說過自己16歲時給母親畫像的一個經歷:
「一天晚上,我剛在她面前坐下,拿出畫紙和素描筆。我突然意識到:關於我母親的模樣,我毫無概念,我頭腦中母親的形象還是我一兩歲時記憶的樣子,此後絲毫未曾改變過。我正在給一個已不存在的女人畫像。」
「為母親畫像的經歷告訴我很多關於心智的東西。我們總是在『注視』(look),但從未真正地用眼睛『看到』(see)。」
梵高,《星空》
這或許就是梵高感覺到的星空。
而藝術欣賞也是觀眾調動自己的洞察和直覺的過程。
藝術史學者貢布里希認為,藝術欣賞的過程有兩步:從下至上,視覺接收外在的信息,得到一個總體印象,這個能力是天生的;從上至下,觀賞者應用既有的知識,記憶和情感,把接收到的信息分析處理,從而賦予作品獨特的理解和新的意義,這個能力需要學習和積累。
克利姆特,《吻》
而你又會在這幅畫中感受到什麼?
這一切有什麼用?
一個藝術家或一個藝術愛好者可能會回答:沒什麼用。
那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我喜歡。
「我喜歡」往往是一種強大而且獲得了解釋豁免權的情緒力量。
而在前面提到的埃里克·坎德爾的書里,他提出「人的情緒不僅僅是主觀感受和社交的方式,不是理智的對立面,而是思維不可或缺的元素。」「觀賞者通過模擬他人的內心世界,來增強調節自身情緒和設身處地的能力。」
席勒,《自畫像》
席勒扭曲的人像處理方式更能讓人感受到人物的內心的焦慮
所以當一個喜歡藝術的人說藝術沒什麼用的時候,他們大概只是強調自己對藝術的喜愛的非功利性。
事實上,不管將來是否要以創造藝術為職業,創造和欣賞藝術的經驗都有利於我們進行整體思維、發現聯繫、發現更大的問題、分清主次——而這是在未來,具體的程序化工作都可以交由機器去做,設計與創新利用人工智慧的人們所需要的思維能力。
也許我們是時候放棄像機器一樣學習,重新回歸人類的思考方式,去體會藝術思考帶來的的「知道卻不可言說」的意義。
而讓它發生的唯一方式就是運用你的洞察和直覺去真正感受到它。
.
END
.
是時候給自己打個廣告了:
把藝術拉出圈外
7月,象外正式成立一周年了。這一年我們自己也切實感覺到了藝術在我們身上讓我們發生的改變。
預告一下,我們接下來將會準備一系列神秘的,我們自己一提起來都很興奮的線下活動,讓大家真正地感受到藝術,你真正地看到自己的視覺、聽到自己的聽覺、摸到觸覺、體會到自己的動覺,體會到自己離欣賞和創造並不遙遠。
來,和象外一起去未來。
你當然應該關注中國唯一會替你擔心未來的藝術媒體
象!外!
鐺鐺鐺鐺~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8tRG1ZZ0VyRWZCY0RyUTdqOTJ6dQ== (二維碼自動識別)
- 掃描上方二維碼,一鍵識別關注我們,留意我們最新動態 -
推薦閱讀:
※Lawrence Alma-Tadema:古典幻想
※Live 內容與總結 —— 當代雕塑與身體
※【 資訊失速的時代( 八 )n—?—?自動媒體時代的《 電視祭禮 》】。
※番外篇 | 既然央美清華不好上,那就上個更好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