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認真想】為什麼我長得不差,性格也好,還有才華,但卻還是單身呢?

感情問題可能是大家最感興趣的問題之一。為了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我也決定寫一篇感情問題類的文章。

有不少朋友都曾向我抱怨,說自己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為什麼卻還是單身呢?為什麼各方面條件都不如自己的人,都有了對象,而自己卻還是孤家寡人呢?自己應該怎麼做,才能找到一個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並且還很愛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呢?

這個問題真的讓我好無奈,激起了無數羊駝從我心裡賓士而過。我都要懷疑他們向我抱怨的動機,不是因為知道我是學心理學的,想尋求一個科學上的解釋,而是知道我也單身,向我表示同病相憐。此時,請允許我做一個悲傷的表情。

扶額歸扶額,汗顏歸汗顏。該寫的文章還是要寫的,下面就是正文。

愛情是什麼?

首先,我要先公布一下上述問題的錯誤答案。愛情不是任何神秘的東西。我單身的原因,肯定不是因為月老忘了給我設置紅線,也肯定不是因為我還沒有遇到命中注定的那個心上人。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瞄準人心臟射箭的丘比特,有也早就被警察抓走了。

愛情並不神秘,它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互動的表現。先容我談談各種不同的人際互動,最後再來提愛情。

我和超市收銀員有一定的人際互動,但我和超市收銀員的關係非常表面,收銀員並不關心我,我也不關心收銀員。所以我和超市收營員的關係,基本上就是陌生人關係,產生的互動也都只是簡單的機械互動。

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就不僅僅是簡單的人際互動了。我們會把自己的私事說與對方聽,我們會把對方當成自己一樣來關心。絕大多數人都並非孤兒,都或多或少地體會過來自家人的親情,那我也就不多做解釋了。

與愛情最相似的,是友情。有些人甚至以為,只要在友情之上增加一個性關係,就能等於愛情了。這話並不全對,但也並不全錯。

友情與親情不同,它是不帶血緣關係的,但它也是非常親密的人際互動。男性朋友之間常常以兄弟相稱,恨不得為了朋友兩肋插刀。女性朋友之間則以閨蜜相稱,晚上都能睡在一張床上,幾乎是無話不談。

而且,友情和親情還有一個差異,有著親情關係的各方,常常是有年齡差距的。而友情關係各方,沒有年齡差距。年齡差距除了導致知識和閱歷之間的差異外,還可能會導致價值觀和生活習慣上的差異。這些差異並不利於人際之間的親密互動。所以,友情一般比親情有著更高的親密程度。

終於要談到愛情了。每次談到愛情,我總是要提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元理論。簡單點說,一個比較圓滿的愛情關係,由以下三個因素組成:

1.親密:親密其實就是喜歡。朋友之間大多就有親密關係,我們和我們的寵物之間甚至也有親密關係。甚至,我還可以喜歡玩電腦遊戲。這可以看作人和物之間的親密關係。喜歡的反面其實就是不喜歡,就是討厭。換言之,只要是不討厭,那就可以叫做喜歡。以同學或同事為例,你會發現那麼多和你有過人際互動的人當中,只有一些人你會喜歡,另一些人你是不喜歡的。而且這個喜歡和不喜歡其實沒有性別之分,你也可以喜歡同性。

2.激情:激情差不多就是性關係。這裡的性關係,我們取廣義理解,牽手、擁抱、接吻、撫摸等等,都算作廣義的性行為。當兩人陷入激情關係時,就會特別渴望和對方發生這些廣義的性行為。

3.承諾:承諾也很好理解,就是答應對方永不分離。這裡當然很誇張,畢竟沒有人能永遠地活下去,也就不可能有什麼永不分離。不過簡單點說,就是如無意外,我們就一直保持這種排他性的愛情關係,雙方都不會主動「毀約」。

這三個因素要是欠缺了其中的某些,也能構成不圓滿的愛情關係。如果缺了承諾,那也許雙方就是不追求愛情的結果(婚姻或孩子),只要現在能在一起溫暖彼此就好。如果缺了親密,那雙方也許就是長期單身炮友(通常不會特別持久)。如果缺了激情,那雙方也許是老夫老妻了。

我該如何尋找愛情?

關於雙方相愛的原因,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認真想】我喜歡你,因為……。裡面總結出這麼幾條:兩人相愛,是因為彼此接近從而熟悉對方。雙方在各方面都還挺相似。對對方的外表也比較滿意。還提到了性格、經濟條件等各方面的因素。這裡不再重複那篇文章中的內容了。我還想再提一點的是,基於我們所知道的這些科學知識,我們應該如何取尋找屬於自己的愛情?

1.請從窩邊草下手

愛情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雙方對彼此非常熟悉。換句話說,叫雙方對彼此都知根知底。知道對方的愛好、價值觀、人際關係、家庭情況、過往的教育背景、感情歷史等等。這種熟悉還不能僅僅是紙面上的熟悉,不是把對方的個人簡歷背得滾瓜爛熟就算是熟悉了,否則企業里的HR豈不成了大眾情人了?

熟悉一定意味著雙方實際相處在一起的時間很長。那大家想想,什麼樣的人,比較符合我說的這個條件?

那就是俗稱的「窩邊草」嘛。我們的青梅竹馬、同一個小區或大院里的鄰居、我們的同學和同事、同一個社團里的成員等等。這些人之間本來就有長時間的人際互動,容易在閑聊的過程中熟悉彼此。

有人會問,如果窩邊草不夠多,或者都不合適,那該怎麼辦?假設身邊的人要麼都是同性,要麼都已經有對象了,要麼看不上自己。那該怎麼辦?

要知道,我可是積極主張同性戀平權主義的人,我也不反對任何挖牆腳行為,我還會鼓勵大家主動去追求對方的青睞。但遇到這種情況,我給出的建議可不是這些。我的建議是,多發展一些窩邊草,那就可以了。

今天可是一個互聯網時代,我們完全可以利用互聯網工具,加入一些團體中去。比如遊戲團體,旅遊團體,讀書團體,電影團體,追星團體等等。大家完全可以走出自己原來的那個小圈子,加入更多圈子中去,發展足夠多熟悉的窩邊草,豈不美哉?

2.適當提升個人競爭力

擇偶和買菜有一點很像,那就是我們想要更好的。我們都想找個更優秀的人來做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我們都喜歡那些長得更漂亮、身材更健美、人更聰明、經濟條件更好的人來做自己的伴侶。那適當地提升一下個人競爭力,就有助於吸引更多人喜歡自己。

具體怎麼做呢?這其實用不著我多嘴了。整容、化妝、健身、讀書、努力工作等等,都是提升個人競爭力的方式。

但我想要突出強調的,不是「提升個人競爭力」這句人人都知道的常識,而是前面的限定詞:「適當」。

假設美貌、錢財、才華、性格等因素就是愛情關係的一切基礎,那就不可能出現「為什麼我長得不差,性格也好,還有才華,但卻還是單身呢?」這種情況。就不可能出現條件差的成雙入對,條件好的反倒孤身一人的案例。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案例呢?我先舉個假想的案例。我很長時間沒看過電視了,都不知道現在電視上最火的漂亮女明星是誰了。那就假定是張曼玉、林青霞這樣我了解的女明星出現在我面前,假定我的年齡也再大個二三十歲,或者她們的年齡再小個二三十歲,使得我們雙方都很適齡。請問,我會去追求張曼玉、林青霞這樣的大美女嗎?

肯定不會啊。因為我心裡頭會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就算去追求了,也一定會失敗。因為我又不是在長相上配得上她們的帥哥,我的經濟實力、個人成就、社會地位等諸多條件上,也肯定比不上她們的其他追求者。我只會把她們看作是遠遠的蓮花,只可遠觀,根本不奢望有更多的人際互動了。

這就引出一個重要的理論,叫做「門當戶對理論」,或者叫「競爭力區間配對理論」。簡單點說,就是在擇偶市場上,我們可以按供需關係給個人打上分數。假設滿分是100分,那就90分就意味著超多人喜歡他/她,他/她有特別多的選擇空間。10分就意味著沒有幾個人會主動喜歡他/她,他/她沒什麼好選擇的。那我們實際觀察到的配對現象,成功配對者,雙方的分數不會差太多。比如,假設一個人剛好是92分,那他/她可能就會在87分到97分這上下5分的區間內選擇配對。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人依然單身的原因,因為他/她們雖然有很多人喜歡,但實際上適合他們的人也只有那個區間里的一小部分。

人們不會追求比自己分數高太多的人,也不會追求比自己分數低太多的人。提升個人競爭力僅僅是讓自己的分數變高了一些,並不意味著自己能成功配對。配對,永遠都是兩個人的事情。雙方不僅要客觀上合適,還要有主觀上與彼此發生愛情關係的意願。

3.參加相親交友活動

說到發生愛情關係的意願,就一定要提相親交友活動。我不知道為婚戀網站打過多少次廣告了,為什麼還沒有一家網站來找我付廣告費呢?我多次從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等多個學科的角度,仔細論證了婚戀網站是多麼多麼得好,怎麼它們都不領我的情呢?

參加相親交友活動的好處在於,我們在那個活動中遇到的人,都是有著發生愛情關係意願的人。你也許在旅遊中,在學習中,在工作中,在娛樂中,也能看到那些你中意的單身對象。但他/她們不一定有戀愛需求。他們也許沉迷工作、學習,從而無心戀愛。

愛情這個東西,一個巴掌一定是拍不響的。而相親交友活動中的男男女女,全都是正在等待另一個巴掌的巴掌,很容易就一拍即合了。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郵箱:Reason_Think@126.com


推薦閱讀:

《初戀這首情歌》:青春不會逝去,只是會丟失而已
我以為你也會痴情如我
當手機遇到黑白無常,主人表示很萌很無奈
你和你的TA是怎麼認識的?
對異性的友誼和愛情該怎麼區分?

TAG:心理学 | 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