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設計師如何選擇必備的生產力工具?

前言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論是二維的平面設計,還是三維的產品設計師,幾乎每天都有大半的時間在和電腦打著交道。所以,電腦的配置性能、屏幕的顯示效果、工作檯面的採光布局,儼然成為了影響設計師工作舒適程度的三個核心關鍵點。

時常也有朋友私信 @酷coo豆 ,做平面設計該如何選擇電腦、或者顯示器的問題。那麼,在這篇平面設計學習日記里,我就結合自己過去的一些選購心得,來和大家做個簡單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中@酷coo豆 特別分享了自己鍾愛的明基WiT檯燈,將為你掀開如何選擇一盞專業護眼檯燈的面紗,相信你能從中受益。

本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28142964。作者:@酷coo豆 。公眾號:followdesign。(轉載請保留本段,感謝對原創的尊重!)

一、選擇一台性能合適的電腦

設計師對於電腦性能的追求,可以說是永無止境的。更高性能的電腦,意味著能大幅減少繪圖時的卡頓,以及出圖渲染的等待時間,並提升工作效率。特別是在處理幅面很大的點陣圖或3D建模時,極其考驗著電腦性能的極限。

雖說配置是越高越好,但高配置意味著高成本,如果平時只用到了電腦性能的20%,過高的配置也是一種浪費。所以,在選購電腦時,我們要考慮現階段的主要使用場景,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夠用之上再有一定餘量,同時要考慮到以後的升級擴展。

經過多年的使用折騰,@酷coo豆 從第一台筆記本切換到台式機,再到後面硬體配置的迭代升級,切身體驗到:CPU、內存、硬碟、顯卡這四者在繪圖體驗中的微妙關係。當你的Photoshop軟體拖著一個數G大小的PSD文檔時,其能否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的穩定運行,這幾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於CPU

CPU是一台電腦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就像一個交響樂團里的總指揮,控制著整首曲子的呈現速度和演出效果。CPU其最重的性能參數就是時鐘主頻,其單位是千兆赫(GHz),通常主頻越高,計算機處理數據的速度越快,運行起來也就更加流暢。

關於內存

能與CPU直接交換數據的是內部儲存器(即內存),內存就像一個大舞台,其容量越大,能容下的舞台劇演員就越多,也就能為更多軟體的運行提供充足空間。其通常可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軟體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媒介,而一般的作圖軟體都是比較吃內存的。

協作流程

在製圖過程中,CPU經由內存,間接地接受著設計師從外設硬體輸入的繪圖指令,並將繪圖渲染的任務分配給顯卡這個馬仔,靠著顯卡的強大性能,繪圖進程便實時的隱射在了顯示器之上。而在最終的出圖渲染過程中,顯卡幾乎停止工作,此時則主要依賴著CPU的數據處理能力,經由內存將最終的文件輸出保存在硬碟之中。

所以一台電腦運行是否流暢,主要就是靠著CPU、內存、顯卡、硬碟這四者之間的相互協作。這也是我們在選擇電腦時,需首要顧及的四個指標。

選擇建議1(Win平台)

△Windows平台電腦

一般對於普通的平面設計而言,要應付常見的二維製圖,CPU可盡量選擇英特爾酷睿i5第七代帶級別以上的處理器,型號代表是i5-7xxx或者i7-7xxxx,短橫線後的第一位數字則表示第幾代,在預算範圍內,主頻可以盡量往上靠。

內存的容量至少要保證8G以上,不然文檔稍大時,有可能會出現無法導出圖像的尷尬,類型目前以DDR4為主流。@酷coo豆 以前公司的電腦內存只有4G,就出現過類似的問題,最終我小心翼翼地關掉了所有軟體,只保留了Photoshop才導出了圖像。所以內存至少要保證8G以上。

無論是筆記本還是台式機,一定要帶獨立顯卡。而顯卡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顯存容量和位寬,顯存位寬越大,表示單位時間顯卡能處理的數據的越多,而顯存容量和上述內存容量的比喻是類似的,越高的顯存意味著能夠為更多精細的畫面細節提供舞台支撐,特別是對於大型3D繪圖、或者高精度的遊戲場景時,顯存的容量就能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酷coo豆 的建議就是:顯存容量至少在2G以上為好,顯存位寬128bit以上。

對於磁碟,市面上常見的有固態硬碟(SSD)和機械硬碟(HDD)兩種,其相比傳統的機械硬碟,SSD具有更快的讀寫性能,這也意味著你將會有更加流暢的用戶體驗,特別是在使用一兩年後這種感受會特別明顯。之前@酷coo豆 的台式機裝配的是500G機械硬碟,CPU顯卡都不算太差,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其運行速度越來越慢,打開軟體也要反應半天,直到重新換上一個固態硬碟後,整個電腦又滿血復活了起來。

所以,購買電腦最好要選擇帶有固態硬碟的。硬碟作為設計師的重要資料庫,長期使用下來會生成大量的工作文檔,或設計素材,在對待硬碟這件事上得有長久的考慮。@酷coo豆十分建議的是:電腦內置固態硬碟+外置機械硬碟的組合。內置的固態硬碟(至少128G以上),可保持系統軟體的流暢運行。後續再配置更大容量的移動機械硬碟,可用來儲存不常用但又重要文件資源,比如工作歸檔。

選擇建議2(Mac平台)

△Mac平台電腦

相對於Windows平台的豐富選擇,Mac平台的選擇則要少了很多。蘋果公司打包好的整合方案,輪到你挑的就那麼幾款。如果你要選擇筆記本,那就直奔MacBook Pro系列去吧,其性能相比主打輕薄便攜的MacBook會有明顯的優勢而MacBook Air系列的屏幕解析度是個硬傷,當字體比較小的時候,系統渲染出的字體有嚴重的發虛現象,看久了眼睛會很疲倦,所以就更別提在上面做圖文排版類的設計工作啦。

如果你不喜歡筆記本的話,然後就是iMac了,比較推薦的是:21.5英寸4K版本的iMac。其相對入門的iMac有著更高的處理器、以及顯示解析度,並配備2G的獨顯,多付出的1600元還是挺值得的。

我的選購經歷

按照上述Win平台的選配標準,以5000元左右的預算,是完全能買到性能還算不錯的機器的。何況 @酷coo豆 曾在4年前,只花費了4200元配置的兼容機(含顯示器),至今依然能流暢運行,並成為我的主力設計工具。直到去年,我才加裝了一塊500G的固態硬碟,換上了新的顯示器。

如果你用電腦的情形,不是三五兩天就要來回搬動,個人十分建議選擇台式機、或一體機。因為以同樣的預算,你將換來的是更加流暢的使用體驗、和愉悅的作圖心情。@酷coo豆 就是因無法忍受筆記本的卡頓,一咬牙之下,就投入了兼容機的懷抱,感受真是暢快!

二、選擇一台觀感舒適的顯示器

顯示器作為設計師和電腦交互的最重要媒介,要想從中獲得愉悅的視覺體驗,在選購時可從顯示器的解析度、可視角、對比度、顯示顏色,這四個維度下手。這幾項指標是肉眼可見的,最能直觀感受到的四個維度。

除此之外,在選擇顯示器時要注意顯示器的視頻輸入介面在你的顯卡上是否有相應的輸出介面。其中DVI、和HDMI是現在的主流介面,而DP(Display)、Type-C則是未來的趨勢,VGA則正逐漸被淘汰。

解析度

顯示器的解析度可以理解為橫向、縱向的像素點個數。單位尺寸內的像素點越多,則單個像素點的尺寸就越小,屏幕的顯示效果就越細膩,圖像邊緣的顆粒感就越弱。在手機屏幕都普遍1080P(1920*1080)的今天,25英寸以下的顯示器至少要達到1080P以上,才會有一個良好的觀感。

可視角

可視角,它是指用戶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清晰地觀察屏幕上所有內容的角度。如果屏幕的性能太差,我們觀看同一塊屏幕的頂部和底部,會有一種感覺色彩過渡不自然的現象。即便是純色背景也會讓你產生有漸變過度的感覺(參考上圖右側),這個一定是要極度避免的。現在的屏幕,可視角度基本都在178°左右,這也是平面設計師對顯示器作圖的起碼要求。

對比度

主要影響圖像畫面的細節微弱色值變化的識別度,這個在精細修圖或微調色彩時,你便能夠明顯感受到色彩明暗對比的這種細膩變化。以下是一張標準的屏幕對比度測試圖,大家可以用自己的電腦對照著以下標準來測試一番,能分區分出每一塊色帶的顯示器就是優良的選擇。

Tips:建議右鍵保存圖片,方便下次選擇顯示器時可做現場測試。

對比度測試說明:能通常在一個性能良好的顯示器上,您可觀察到每種顏色的標尺都可分為從 1 至 32、大致上等寬但不同亮度的色帶。即使是在刻度1處的色帶也應該隱約可見。一個性能不佳的顯示器則通常不能正常地顯示最左邊最暗的幾個刻度,不能明確地區分最右邊最亮的幾個刻度,又或者會出現從刻度 31 到 32 色彩變化不連貫的現象。

顯示顏色

即表示屏幕上最多顯示多少種顏色,顏色越多說明顯示器的色彩層次就越豐富。通常8bit色深的顯示器能顯示(2^8)^3=16.7M種不同的色彩,10bit色深的顯示器能顯示(2^10)^3=10.7億色。故而在選擇時,可以留意一下這個參數。

小結

以上幾個因素,也是 @酷coo豆 在選擇一款顯示器時會首要考慮的因素,然後再是顯示器的面板,你可優先選擇IPS,其靜態表現更好,更適合設計做圖。其他更專業的技術參數,我們就不在此展開了,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研究,或在下方留言討論。

三、「一定要」選擇一盞專業的護眼檯燈

作為設計師,表面上看去光鮮無比,但也難逃晚上加班改稿的宿命。一則是繁重的任務不可推卸,二是在深夜創作更能迸發出創意靈感。設計師,要靠著雙眼去審視周邊的生活,長期夜晚作業,切不能忽視了對眼睛的保護,選擇一盞專業的護眼檯燈,是設計師不可或缺的裝備。

@酷coo豆 根據以往的使用經驗,就挑選一款專業的護眼檯燈而言,其至少要具備以下3個核心要素:

1.色溫符合人眼視覺生理需求。

色溫在2700K~5700K之間為好。標準燭光的色溫為1930K;鎢絲燈為2760-2900K;正午陽光為5600 K;標準白色光色溫為6500K,顯示器一般採用此標準。

通常色溫越高,燈光中的藍光成分就越多,顯色就越冷;反之色溫越低,檯燈發出的光就越暖。而最適合人眼視覺生理的照明色溫,則是在2700K~5700K之間。

2.無頻閃的LED是護眼檯燈的首選。

市面上常見的檯燈有:白熾燈(鹵素燈)、熒光燈、LED燈三種類型的光源。白熾燈由於是熱發光的原理,其能效轉換效率太低,從2011年起,我國就已全面展開階段性淘汰白熾燈的計劃。反觀LED光源,其有著更加節能、照明亮度更大、壽命更長的優勢,是目前以及未來普及的趨勢。

通常越是高端的LED護眼檯燈,都會加入一個IC 晶元,來控制高頻閃爍的頻次,從而消除頻閃效應帶來的不適感。而普通的LED 燈,由於沒有加入IC 晶元,還是存在嚴重頻閃。所以在選擇LED護眼檯燈時,要特別注意。

3.通過歐盟IEC/EN 62471無藍光危害的認證。

藍光是一種波長短、頻率高的可見光。中學物理告訴我們:電磁波的輻射功率和它的頻率4次方是成正比的。因而,藍光其相對其他波長的可見光,有著極高的能量,它能穿透角膜與水晶體直射入黃斑部,造成黃斑部感光細胞的損傷,從而容易導致黃斑病變以及白內障。

當然,只要是光線都會含有藍光的成分,而LED特彆強調藍光危害,是因為是用藍光激發黃色螢光粉產生白光,所以藍光所佔的能量比例會較高。所以,一盞護眼LED檯燈,必須需要嚴格控制藍光輻射的能量等級,只有通過歐盟IEC/EN 62471無藍光危害的認證LED檯燈,才是放心的選擇。

分享一下我使用的檯燈

以上三點,就是一盞專業護眼檯燈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質。目前@酷coo豆 使用的明基WiT檯燈,也是按照以上三個條件來篩選的。我也是最近為了不讓視力進一步下降,一咬牙下,才入手了這款簡潔而又頗具顏值的檯燈。

據說是通過了歐盟的無藍光危害認證,而且確實完全不頻閃的。如何檢測?小科普下:你可以用手機攝像頭對著一般的日光燈看,會有抖動。但是這個拍起來,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不同於我以往用過的檯燈的是:這款明基WiT智能護眼檯燈,擁有寬達100公分的照明區域,和可調亮度、色溫的功能。這是我認為最貼心的三個功能,值得安利一下。

檯燈還有11*11段可調節色溫和亮度,色溫也恰好在2700K~5700K之間,平時使用時,可以針對不同使用需求,將色溫和亮度調節到舒適的範圍。

冷白光,接近日光光源,在設計時調節作品顏色,不易產生視覺色差,適合在工作時使用。

而在你工作結束後,準備入睡前,你可將燈光調成柔和的暖黃光,一來昏黃的色調在房間里比較有氛圍,二來發出的黃光能幫助人體分泌褪黑色素,起到改善睡眠,調節免疫力的作用。

平常覺得懶得話,也可以輕觸銀環兩秒鐘,打開智能護眼模式,自動識別周邊光線,一鍵搞定。

寬達100公分的照明區域,真的非常實用,弧形的燈光可使照射範圍覆蓋到整個桌面,完全解決了平面設計師在27寸大屏或雙屏幕工作時所需要的光線照明範圍。當你在紙上塗塗畫畫,捕捉腦中那一閃而過的靈感時,不會因為檯燈的照明寬度不夠,而反覆挪動檯燈或圖紙。

粉絲福利:如果你也喜歡這款檯燈,@酷coo豆 建議你到天貓明基官方旗艦店購買,全國統一零售,品質更有保障。從這裡領券後購買可以立省50元哦,領券傳送門:t.cn/R9cfDk6

寫在後面

一盞檯燈,給予設計師黑夜裡的光明;一台電腦,記錄下無數個夜以繼日的耕耘勞作。壓在磁碟里的飛機稿,也許多過被正式採用的商業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個世界變得好了一些,而這裡面,也有設計師的一份功勞。

最後 @酷coo豆 想說的是:身為設計師的你我,一定記得,要對自己好點。

關於@酷coo豆

平面設計學習日記網站長,平面設計基礎教育,及自學方法傳播者。致力為自學平面/網頁設計的朋友提供優質的書籍、教程、經驗等資源參考,為你的學習成長給予知識養分。更多自學問題,歡迎與我私信。

微信訂閱號:followdesign(平面設計學習日記)

我們的主站:xxriji.cn(平面設計學習日記網)

歡迎訂閱:平面設計學習日記-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兩步解決 iTunes 備份導致 C 盤空間不足的問題
產業轉型下的發展:拓寬視野「新PC」或成捷徑
為什麼掌機普遍不會發熱,而手機,主機,PC等玩遊戲卻容易有過熱的情況?
日常辦公是否主頻高的i3比主頻低i5更快(唯一的大軟體就是cad和proe,但據說cad不支持多核)?
台式電腦哪個好?

TAG:台灯 | 个人电脑 | 平面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