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三萬六千病,總有一款適合你——評《幸福課》

我是個挑剔的人,就像我的豆瓣大多數影評打的是一分兩分三分,少量滿意的打成四分,偶遇神作打個五分。

完成《幸福課》的閱讀後,我在微信上給陳老師留言:這本書大大超出我預期。

可以不會因為認識作者背著良心打個四分了。

而在此之前,我讀過最好的科普心理類書籍是《少有人走的路》,所以在閱讀陳老師的作品時,我內心的對標作品是《少有人走的路》。

在完成閱讀的過程中,會有幾個顯著的不同於其他讀者的感受,一一羅列如下,以供參考:

1、 我是個曾經有著多種心理疾病、人生困惑的人,這些「問題」絕大多數是在我年近三十或之後解決的,解決的方式不同於陳老師在書中提出的種種專業「解決方案」,而是通過自我對話,自我和解完成,這花費了我大量時間。

所以在我翻開目錄的瞬間既認識到:不同於《少有人走的路》,陳老師的書立足於當下中國社會,觸及廣泛人群的方方面面。

如在拖延症的論述上,陳老師既提出了這究竟是心理問題,還是社會現象。

目錄簡直是目前國內社會各類高發心理疾病的百科全書——世間三萬六千病,總有一款適合你的感覺。這裡我非常想插播條硬廣,如果翻開目錄,挑中一款適合自己的病,這書你就買了吧,省你時間奔波,待你愣頭青(就像我)死磕著把自己的人生問題都解決後(還是運氣足夠好的情況),垂垂老矣再回過頭翻翻這本書,也不過是同我一樣感慨:我特么之前就是這麼想的啊,怎麼早沒遇到這本書。

你看,花錢省時間,就是這個道理。

2、 我是個佛教信徒,在注意到陳老師有著在佛學院教授經歷後,下意識的在全書中尋找了陳老師因教授佛學院而或多或少受到的影響。

在諸多細節中可見:如陳老師敘述對待小事的態度,似乎就是佛教徒一茶一飯一絲不苟的態度;如對於諸多「病人」的描述,提出的解除方案,大多有種去除我執的意味;如陳老師自身的修為,無能為力時可以對來訪者調侃句:聽過鴨子叫嘛,我給你學一聲吧?

這聲鴨子叫也算是丟了我相,去了我執。

諸多細節,閱讀時遇到難免會心一笑,哎呦,你小子濃眉大眼的也背叛科學啦。

其實不然,陳老師在書中談到了邊界,是對待來訪者的邊界,是醫患關係的邊界。而我卻看到了陳老師也能意識到自我能力的邊界——以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能解決什麼,不能解決什麼,科學的邊界在哪,醫患關係中對於複雜事務解決的邊界在哪。

以及如他所說的,分辨兩者的智慧。

3、因為曾經的幾年教師經歷,讓我非常注意陳老師在陳述過程中的方式、方法。教師之所以存在,用我們祖宗的話來說是傳道受業解惑也。但這個道,怎麼傳,話,怎麼說,卻是不同教師間修為的差別。

以我喜歡的作者九把刀為例,九把刀寫過很多故事,人稱網路文學經典製造機,可見其高產。我同很多朋友分享過自己對九把刀的讚賞,其過人之處,既是講的一手好故事。

是的,所有的作者最終面臨的是同一個問題,同樣的素材,同樣的情節,每個人講出卻各不相同。

昨晚,我夢見自己又回到了曼陀麗莊園。恍惚中,我站在那扇通往車道的大鐵門前,好一會兒被擋在門外進不去。鐵門上掛著把大鎖,還系了根鐵鏈。我在夢裡大聲叫喚看門人,卻沒人答應。於是我就湊近身子,隔著門上生鏽的鐵條朝里張望,這才明白曼陀麗已是座闃寂無人的空宅。

via 《蝴蝶夢》

蝴蝶夢是二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其中的奧妙似乎始於開篇的獨特敘述手法。

我喜歡九把刀也是如此,九把刀所有的故事如果換個人來講,乏善可陳,而恰好是九把刀講述這些故事,才流傳下一篇篇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網路文學。

這事拿到教師身上,更難。

教師總是面臨著因材施教的問題,面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教學方式。聰慧如孫猴子,你大可噹噹當腦袋上著個三下,他便悟了,而更多的學生,是你把道理翻來覆去講上數遍也難以領會。

這是材不同。

成書,更難,因為你甚至無法知道是哪些人在閱讀你的文字,他們是一讀既通,還是書讀百遍不知其義。這還不是最糟的,就我所知最糟的是前言還沒讀完既論定這是本沒有閱讀價值的書丟到一邊。

寫到這不由得同情起既是教師身份又是作者身份的陳老師來。值得慶幸的是如陳老師自己說,多年來,他一直在講述這門幸福課,想必其中諸多法門早已爛熟於心:一個例子怎麼用,用在哪,輕車熟路;一個道理何時講,如何講,駕輕就熟。

敘述里深入淺出,無論來者何人,他都能盡其能力的邊界把問題講個通透,做不到的也大大方方說句,不行我給你學個鴨子叫?

作為曾同是教師身份的我讀完了,對這點是非常滿意的,好,前前後後來來回回,事情說清楚了,講明白了。

4、 陳老師的心理輔導專業能力

礙於不能使用真實案例,全書中透露的醫患對話並不多,偶有幾個猜測也是陳老師應用了大量案例綜合後杜撰的典型案例。

在閱讀中會注意到作為心理醫生的陳老師從什麼角度完成問題的解析,如何構架解決方案。

不由的感慨了很多次,專業的事還是要專業的人來,專業的問題需要專業的手段。

自己並無心理學相關學術基礎,只能算是霧裡看花,但多少知道了原來專業的心理醫生這樣思考、解決問題——算是學到了一點點,能在未來的日子裡辨別心理醫生的專業能力上用到。

5、 本書的內容編選

完成閱讀後翻了翻網上的評議,才發現書中有著大量陳老師過去文章的編選(不好意思啊,暴露了自己過去從來不讀陳老師的文章)。

意識到這點後又簡單翻了翻全書,是的,不少內容都是陳老師過去寫過的東西,但既如我在第三點中敘述的,其實教師的工作不過是找到一個最合適的講述方法講好故事,而其後大多數時間既是重複自己之前的工作,做反覆地講述,作迭代,作更新,層層精進。

所以編選自己過去的文章也是情理之中——一個道理已找到了最合適的敘述方法,就沒必要去做重複的工作。

在目前成書版本,能看出陳老師對大量細節作出增補,在文章編選上是按照自我心中的一套體系選擇,前後文皆有聯繫並添加了相應提示。

以上既是我這個非典型讀者完成閱讀後的一些心得。

行啦,陳老師,您這工作算是做到位了。

這安利我吃了,我也安利給別人。

幸福課 (豆瓣)

推薦閱讀:

跟《丈夫得了抑鬱症》學抑鬱症的癥狀學
什麼是心理健康
這五款最受關注的App,如何探索抗擊心理疾病的商業閉環?
所有會喝水的人都瘦了,不信你試試
父親用刀捅死15歲兒子 | 爸媽,能離我遠點嗎?!

TAG:书籍评价 | 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