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輪迴是什麼?

佛陀的教導,要實現的最終目標,是從輪迴中解脫。換言之,正因為有著「輪迴」的存在,才有了和「解脫輪迴」相關的教導與探索。那麼,你對「輪迴」二字了解多少呢?

輪迴,巴利文寫作 sa?sāra。輪迴的本意,即是生命循環往複,如不停歇的圓環一般。讓我們再說得具體一些,輪迴是指,生命以「出生、死亡」的方式,不斷重複的狀態。

一個生命,它(他或她)在今生,出生後不斷成長、衰老、生病、死亡。這被稱為「一期生命」。然後,這一期生命之前,有著上一期生命,上一期生命前有著上上期生命,這些過去的生命時期,被稱為「過去世」。再回到現在這一期生命,當它抵達死亡後,會繼續有下一期的投生、衰老、生病、死亡。這一期生命的之後的生命時期,被稱為「未來世」。

站在「現在世」,望向過去,有無數的過去世,而絕大多數人還有看不到盡頭的無數未來世。所謂的輪迴,就是這種「投生、死亡、投生、死亡、投生、死亡」的不斷重複。

每一次投生,有大致六種生命形式:人、天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獄。不論當下這一期生命的形式是什麼,在臨終時,都會或因其善業成熟而在死亡後投生為人或天人這兩種善趣;或因不善業成熟而在死後投生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獄這四種惡趣。

你很幸運,因為你的上一世臨終時,某個曾經做過的善業成熟了,因此你能夠在上一世死去後立刻投生為今生的人類狀態。沒錯,死亡完成後緊接著的便是投生,這中間沒有任何的時間間隔,這一點,你可以在練習觀禪階段,辨識你的每個過去世之間的銜接時自行查驗。

有些人提到說,他們目擊或聽聞,某人死去後,在其周邊見到了一個和此人長相一樣的存在。於是,人們產生了一種見解:「這長相和死者一樣的存在,或許便是死者的靈魂吧。」這是錯誤的見解,它不符合客觀事實。我們提到過,有主要的六種生命形態,當此人死去後,他即刻投生為了餓鬼,而該餓鬼的樣貌維持了人類時期的樣子,於是會使人們誤以為那是所謂的靈魂。但要清楚,那已經是該人結束了以人類形態的生命後,開始的新一期餓鬼生命了。我們會在稍後的時候解釋「不存在靈魂」以及「無我」的相關內容。

當每一期生命的大限來臨時,這個生命過去所做的善業和惡業,都會在臨終的時刻爭奪成熟的機會。很多人,他們的一生並不持守五戒,他們殺生、不予取、邪淫、撒謊欺騙、為了享樂而飲酒、抽煙或使用毒品,這些言行都會積累下不善業。這些不善業在臨終的剎那成熟,於是他們的下一生立刻投生為阿修羅、畜牲、餓鬼或是去到地獄。

輪迴,是指生命不斷地「投生、死亡、投生、死亡」,無窮無盡。一個人自殺,他是否能夠終止這一切呢?並不能。當他通過自殺結束了這一期生命,他的下一世便立刻由投生而開始了。輪迴真正的可怕之處在於,作為一個凡夫,你無法避免投生到惡趣中去受苦;而縱然有幸投生到善趣,成為人類或是天人,但是,死亡依舊緊隨其後,身為人類會最終死亡,身為擁有極長壽命的天人,也最終會死亡。

這種「被迫投生、被迫死亡」之苦,便是輪迴的基調和性質。所以,就算某個生命有一種極為理想化的輪迴進程:投生為人、死去、投生為人、死去、投生為人、死去……他一直不斷地投生為人,只投生為人,且他為人的每一期生命都長壽、美貌、快樂、強健有力、富有,但是不要忘了,他還是不斷地不可避免地遭遇死亡之苦。更何況,哪有這麼理想化的輪迴進程呢。

佛陀在五月的月圓夜,證悟後默誦的第一個偈頌是:

Anekajāti sa?sāra?, sandhāvissa? anibbisa?;

Gahakāra? gavesanto, dukkhā jāti punappuna?.

Gahakāraka di??hosi, puna geha? na kāhasi;

Sabbā te phāsukā bhaggā, gahakū?a? visa?khata?;

Visa?khāragata? citta?, ta?hāna? khayamajjhagā. (x3)

輪迴許多生,尋找造屋者;

流轉沒發現,諸苦再再生。

已見造屋者,不再造家屋;

你椽已毀壞,棟樑已破壞;

心已離行作,已證諸愛盡。

這個偈頌講述的主題,是佛陀發現了推動輪迴發生的源動力,並且佛陀已經成功地破壞了輪迴的源動力,使得輪迴將無法進行下去。這也使得,佛陀的這一期生命壽命終止後,不會再有下一期的投生。這,便被稱之為「解脫輪迴」。

每一個生命,他們有著無數的過去世,這些過去世的骸骨如果還在,那麼早已堆積如山;每一個生命,在輪迴中遭遇的痛苦,所流下的眼淚,也早已超過了四海之量。

你應當嘗試實踐佛陀的教導,持守戒律,修習止禪培育定力,有了定力的幫助,你將能夠透視自己這副身心軀體的成分,並追溯身心的過去狀態,直到親自辨識到自己的過去世。這很重要,這種由你本人親自辨識自己過去世的過程很重要,它將讓你掃清很多懷疑,並獲得對於生命的更深的了解。

如果你對上面這些內容並不表示出相信,那沒任何問題,你可以把它們當作一種可能性,而並非貿然地否定它;如果你相信上面這些內容,那麼,請萬萬注意,不要只是停留於「相信」,而是遵照佛陀教導的禪修方法,讓自己獲得定力,獲得親自觀照過去世的能力,然後眼見為實。

親見所信,才是智慧的來源,光光只是相信,並不能產生智慧。


推薦閱讀:

業到底是什麼?
破除身見是種怎樣的體驗?
證初果 需要禪定么 是不是只需要止觀就能證?
葛印卡老師證果了嗎?
根本佛法:苦集滅道----佛教《大本經》解讀 佛經解讀示例一

TAG: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