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接班中國成下一個「世界工廠」?

在中國漸漸退出低技術、廉價勞工生產後,誰有能力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德勤的一項調查顯示,馬來西亞、印度、泰國、印尼和越南最有潛力。其中,印度最被看好。在政府推出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後,印度吸引了大批外資企業競相湧入。

富士康、美的、三星、特斯拉等先後宣布在印度投資設廠,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嗎?

富士康:打響「印度製造」第一槍

7月4日,英文報紙《印度時報》(The Times of India)等當地媒體報道稱,全球最大電子產品代工服務(EMS)企業鴻海預計將自2017年起在印度最多投資50億美元。報道稱,鴻海將建立智能手機等的供應鏈,作為對歐美的出口基地加以利用。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2015年曾在印度表示,到2020年前在當地建設10~12家工廠。在2017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郭台銘再次表示正在討論相關投資。

鴻海目前在印度已擁有多個基地,被認為正為小米和OPPO生產智能手機。此外,鴻海還成為美國蘋果手機在印度進行本地化生產的候選代工企業,有必要配合當地需求擴大產能。

由於受到主要生產基地中國大陸人工費暴漲的影響,將鴻海推升為全球最大電子產品代工企業的原有增長模式將迎來極限。印度的人工費比中國大陸低,且容易確保勞動力。在應對當地需求的同時,鴻海還在尋求將印度作為繼中國大陸之後的對海外供給基地。

美的:印度建廠

美的集團副總裁顧炎民(Andy Gu)針對在印度新建工廠一事在聲明中強調稱,印度是掌握全球增長關鍵的市場,未來將成為重要生產基地。

美的將在印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的工業園區建設工廠,2018年底前投入運行。在年產能方面,冰箱為50萬台,洗衣機為60萬台,飲水機為100萬台。此外,新工廠還將製造壓縮機和馬達等零部件。

在空調領域,美的已經與美國大型企業開利空調(Carrier Corporation)展開合資生產,將全面啟動主力產品白色家電的本地化生產。新工廠將同時設置研發中心,顧炎民表示將開發符合印度人需求的產品。

小米:不止步於生產手機

小米手機紅米2,是小米旗下第一款在印度組裝的手機。紅米2在印度南部的富士康工廠生產,其部分配件仍然需要從中國進口的。

曾參與過「印度製造」運動的印度官員,阿米塔布·坎特表示,他渴望小米公司在印度不僅僅只是組裝手機。他在紅米手機的發布會上說:「告訴小米,它們的未來不在中國而在印度。小米不僅肯定在印度製造,還將在印度創新和設計。」

特別是,小米目前正在大舉打入印度市場。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移動市場,但擁有智能手機的人卻僅僅略多於十分之一。

2014年,小米委派谷歌前高管雨果·巴拉帶領小米進軍印度市場。巴拉說:「印度是小米除中國之外的最大市場,並且在未來將會和中國一樣大。我們正在全力進軍印度市場。」

資本對「廉價」的追逐

人力成本低廉成印度最大優勢,中國勞力成本只比美國低6%。

富士康是典型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用人成本是其運營成本中很大的一塊。正因為此,才有富士康「不辭辛苦」的把工廠從台灣遷到大陸,從沿海省份遷往內陸省份,從中國內陸省份遷到印度。

一路遷徙的背後是資本對最廉價勞動力的追逐。

法新社援引全球商業諮詢公司AlixPartners發布的報告,中國和美國的製造業成本逐漸接近,中國只比美國工廠低6%。報告稱,中國已經喪失了世界最低成本製造市場的地位,「世界工廠」稱號或將讓位於印度和墨西哥

報告稱,以往外國公司無需考慮將製造業和採購轉向中國,就可以節約30%以上的成本,但現在這種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AlixPartners的調查顯示,各種成本的巨大變化使中國人力成本猛漲,遠遠高於墨西哥和印度的勞動力成本。

此外,因為勞動力的缺乏,中國的薪酬增速超過了生產率的增長。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中國勞動力在2011年達到頂峰,目前正在縮減。

「印度製造」計劃

印度總理莫迪上台後,大力推進「印度製造」計劃,希望將製造業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從15%提升至25%,將印度打造成具有競爭力的全球製造業中心。

2014年9月26日,莫迪政府向世界宣布「印度製造」系列新政策。通過改革勞動法和稅收,簡化審批程序,吸引外資企業在印度投資建廠,促進當地就業與經濟發展。

莫迪改革以來,針對從外國進口的電子零組件、半成品徵收較高的關稅,藉此鼓勵以本土製造替代進口。

為了打造「印度製造」品牌,莫迪政府承諾將促進位造業投資,著力改善營商環境,打造一個「穩定的稅收體制、透明公正的政策環境」,目標是將印度「營商便利指數」從全球第142位提升至第50位。

然而,印度發展製造業需要跨越的障礙眾多。基礎設施落後、營商環境惡劣、工作效率低下、合同履行薄弱等多年痼疾,令外來投資者「膽戰心驚」。此外,印度社會語言、歷史、宗教、文化錯綜複雜,額外增加外資在印經營的難度和成本。

印度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困難重重

當中國逐漸擺脫對投資和出口過度依賴的經濟增長模式時,印度則正開始著手向該模式轉型,出口導向型製造業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進程的經濟增長模式。

這意味著印度將從目前服務業驅動的增長模式轉向以大量勞動力和資本帶動的東亞增長模式。

軟體產業寶萊塢是印度相當出色的產業,卻無法為印度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印度的產業比例非常罕見,服務業貢獻了60%的GDP卻只提供了28%的就業崗位農業貢獻了14%的GDP卻吸納了50%的就業人口。由於適齡勞動人口不斷增加,印度亟需擴大就業機會。2015年至2020年,印度勞動力將從8.04億上升至8.56億,每年需創造1000萬個就業崗位。

然而,印度轉身「世界工廠」絕非易事,如何獲得並運用大量資金是此中關鍵。

除了龐大的資金,還需要大規模利用勞動力,但由於僵化的就業法規,加上各城市無法吸納成百上千萬的工業勞動者,使得印度實行東亞模式難上加難。

部分經濟學家甚至對印度轉向製造業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的正確性表示懷疑。摩根大通首席印度經濟學家阿齊茲表示,相較於中國、斯里蘭卡和孟加拉等周邊國家,印度是否成為成本更低的製造基地令人懷疑。

阿齊茲指出,印度的勞動法規造成該國企業在聘用和解聘人員時困難,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此外,中國基礎設施狀況遠好於印度,有助於降低貨物運輸成本。印度可以加大投資改善基礎設施,但這需要時間。

DirectIndustry工業在線展會

全球最專業、最大的工業產品在線採購平台之一;

成為在線展會、專業B2B平台的全球領航者;

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品牌曝光、產品推廣、網路優化及獲取銷售機會外貿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

微信公眾號搜索"DirectIndustry"關注全球最大在線工業展會,網羅國際前沿工業資訊!專註「工業出口外貿」,每日乾貨不停歇,我們幫助中國工業品牌成長!

推薦閱讀:

一針見血:中國趕超美國究竟需要多少年?
中國如何征服全世界或統一地球?
美式全球化崩解之路:掠奪型帝國的衰落與生產型帝國的崛起
關於GDP的那些數--從數據看差距
讀《一炮走紅的國家》:乘風破浪的新興市場

TAG:印度 | 中国制造 | 全球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