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10 - 溝通的秘密武器
在本系列開篇時,我們提到產品經理的兩大核心工作:決策和溝通。
在詳細講解了用戶研究如何幫助產品經理做決策、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理念、有什麼具體的方法之後,我們來聊聊用戶研究如何幫助產品經理進行溝通。
產品經理的日常溝通包括:
- 向上溝通:溝通戰略、目標、決策,彙報進度、效果等
- 項目團隊溝通:規劃和實施解決方案,調配資源,解決問題,推進進度
- 與用戶溝通:獲得反饋,提供服務,維護關係
- 與合作方溝通:合作,談判,互通有無
如果這些溝通中涉及到「用戶」,可以怎樣做?
向上溝通
如果跟老闆溝通用戶相關的話題時,需要注意什麼?先來看兩個(令老闆)憂桑的對話:
1
老闆:項目進度如何?這個月底可以完成嗎?
小白:在進行中。(興奮地)上周我跟 4 個用戶聊了聊,有很多收穫,第 1 個用戶說 xxxxxxxx ……老闆:……
2
老闆:為什麼要做這個功能,有什麼數據支持嗎?
小白:用戶反饋里有很多用戶提到,而且開發起來也不難老闆:……
這兩個對話中,老闆都沒有得到他想要的信息。
其實,老闆們一般都對用戶了如指掌,或者認為自己了如指掌,你最好確保自己的理解盡量接近老闆的水平,並且掌握一些他沒有了解到的信息。另外,老闆們不會浪費過多時間在定性數據上,除非形式特別容易打動人(如精心製作的視頻)。先讓我們來想想,老闆們關心什麼?需要什麼?他為什麼會關心用戶的問題?
- 因為能夠輔助決策,對生意、業務有實際幫助
- 因為能獲得對人的深刻洞察
- 發現反常識但是重要的信息
想想看,在關於用戶的問題上,你能不能為老闆提供這些情報?
另外,在跟老闆溝通用戶相關的問題時,可以試著按老闆的思路去逐步提供信息:
老闆需要什麼你怎麼說做決策先給出結論,再根據對方的反饋進一步展示更具體的信息優質信息抽取出模型,比如清晰合理的用戶分類,並且輔以客觀數據思路說明你如何通過試驗(假設驗證是什麼)解決問題
團隊內部溝通
團隊內部溝通是產品經理日常工作的重頭戲,也是盛產段子的地方…… 關於用戶的爭論,幾乎會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會議和討論中,出現在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的爭執中。觀點和感受,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只有形成共識,才能推動問題解決、項目前進。
與團隊共享對用戶的理解
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通過「望聞問切」積累的用戶理解,有助於團隊提高溝通效率、打造出更出色產品。但是前提必需是讓團隊的其他人了解這些工作,並且對關鍵信息形成共識。
比如,產品的核心用戶群是誰。如果僅用幾個泛泛的辭彙去概括,什麼「高端」、「小白」、「屌絲」,那麼每個人只能憑自己的理解隨意解讀,表面上大家在討論同一個問題,實際上各說各話,團隊只會陷入到混亂的循環中。如果能夠將用戶的關鍵特徵具體地描述出來,讓大家可見、可討論,逐漸將分歧變為共識,那麼團隊的溝通效率可以成倍提高。
共享對用戶的理解,還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方式,用戶故事視頻、用戶反饋卡片、工作坊、觀察活動等等,都可以多嘗試,找到最適合團隊的形式。
如何與設計師溝通
跟老闆不同,設計師喜歡了解用戶使用的情境信息和具體的行為細節,讓他們在理解人的基礎上做出設計決策。如果是經驗尚淺的產品經理和經驗尚淺的設計師,容易因為局限於各自對用戶的淺顯理解,以說服對方採納自己的做法為目標。
看看下面這個對話,是不是有些熟悉?
P:這個設計不好,用戶不理解
D:為什麼會不理解?進來的用戶就是要干這個的呀
P:反正我看不太懂,如果我都不懂,那用戶肯定更迷茫了D:你現在都不在真實使用的場景,只看一眼自然理解不了……
在上面的對話中出現的,基本都是一些個人的理解,缺少相關場景和細節的描述,雙方也沒有尋找共識、解決問題的態度和實際提議,這樣的對話幾乎只能無限循環下去。
實際上,一切皆假設,即便是以前有效的經驗,也未必適用當前的情境和眼前的問題。成熟的產品經理和設計師,會更多從用戶分類、具體場景、目標和行為偏好出發,去考慮合適的方案。
D:這個版本沒有設計單曲循環功能,因為用戶主要都是白天零散時間使用,估計這個需求不大
P:嗯,這個假設合理。不過 A 類用戶的使用場景還需要進一步確定,晚上睡前使用的用戶似乎比例越來越大D:有沒有具體的數據呢?以後哪種場景會更重要?P:我們準備安排一次調研,這個版本我們先加一個反饋入口吧D:可以考慮。這個反饋入口的主要目的是?……
在團隊中的討論,「尋找共識」和「解決問題」永遠都是最重要的,為團隊穿針引線的產品經理,要承擔起為團隊提供「錨點」的重任。
如何與用戶研究員配合
如果團隊中有專職的用戶研究員,那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畢竟,嚴謹、有效的用戶研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產品經理自己做用研,可能會缺乏以下經驗:
- 研究設計,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
- 執行系統、完整用研活動
- 現場主持和引導
- 定性數據的整理和深入分析
- 數據統計分析,有效性檢驗
產品經理應該充分跟用研同事合作,一起尋找問題的答案。尤其要參與問題定義、研究設計、結論討論的過程,還應該盡量參與一部分直接跟用戶互動的活動。
向用研同學提需求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 清楚定義想解答的問題
- 給出較具體的背景信息,為什麼問題很重要
- 跟用研同學一起確定研究範圍:可以解決哪些問題,無法直接回答哪些問題,對預期的研究結果有共識
- 提供自己對問題和用戶的理解,應該重點對什麼樣的用戶進行調研
如果產品經理並沒有參與調研,而是直接拿到一份用戶研究的報告,如何判斷裡面的觀點和結論是否靠譜呢?
比較簡單的辦法,是看「問題」、「假設」和「驗證」三者的邏輯和表述是否合乎邏輯,尤其是對問題的界定是否清晰。一次好的用戶調研,首先是能達到研究目標,解答問題,或者給出充分的決策信息。其次是有清晰的問題解決思路和執行步驟,比如研究設計是怎麼做的,樣本如何選擇,執行中採取哪些措施避免常見問題,數據統計方法是什麼,等等。
與用戶溝通
不論是有用戶分類快照,還是有完整的用戶角色,都幫助產品經理在解決疑問時,更有針對性地找到目標用戶,然後深入了解他們的目標、生活形態、偏好,幫助做出更好的產品。
與用戶溝通時,應該注意哪些信息,如何更好地引導用戶表達出我們感興趣的信息,可以複習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7 - 用研四式之「問」中提到的詢問技巧:
專欄文章
- 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1 - 朦朧的用戶,懵懂的你
- 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2 - 你真的懂用戶嗎?
- 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3 - 成也需求,敗也需求
- 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4 - 做問題求解者,先對症後下藥
- 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5 - 用研四式之「望」
- 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6 - 用研四式之「聞」
- 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7 - 用研四式之「問」
- 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8 - 用研四式之「切」
- 產品經理的用研手冊09 - 精益的本質:一切皆假設
如需轉載本文,請聯繫 uegeek@gmail.com
推薦閱讀:
※進擊的人工智慧:產品視角解析「對話機器人」
※「撈人寶」 估值數億,已撈出數位大佬,商業模式已驗證!
※終於……
※他既是理性的設計師,又是感性的產品經理
※如果在電梯裡面遇到投資人,你能十秒內說清楚你的產品要幹嘛嗎?不能就看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