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越來越疏遠,是我錯了嗎?

這是「解題者」解答的第3個問題

閱讀本文需要7分鐘

Problem 3:「和父母越來越疏遠,是我錯了嗎?」

前段時間,跟好友Z吃飯時她提到,她有個好友和爸媽的聯繫很頻繁,幾乎每天都通電話。

Z對比自己,雖然和好友一樣,也是跟爸媽不生活在一個城市,不過卻是一兩個月才跟爸媽通一次電話。她有點自責:「和父母越來越疏遠,是我錯了嗎?

其實Z的困擾也曾經是我的困擾——親密關係的疏遠,不單單特指親情,友情、愛情亦然。

和爸媽的疏遠,升學換工作後身邊朋友圈的更新,相愛的人越走越遠最後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這都是特別令人難受的事情。

甚至,我們會為此自責:是我們不夠努力去經營這段關係嗎?是我們錯了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看看一個簡單的公式好了,我叫它「幸福感公式」。

1. 一條你常用卻沒意識到的公式

用公式去衡量、甚至「計算」感情似乎是一件沒有人情味的事情。

然而,其實我們每天都在下意識、全自動地進行著這種「計算」。

這條公式是:

人是需求的集合體,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而需求的被滿足,可以帶給我們幸福感。

這種幸福感本質上是進化過程中,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應激機制——我們為了得到幸福感,才會不斷地去尋求可以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才會不斷生存、繁衍、進化。

所以公式中的收入和支出不是單指財務方面,而是這樣定義的:

我們可以把人腦看作是一部最精密的計算機,上述的權衡計算是全自動秒級完成的。當「幸福感利潤」的輸出結果是正數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這段關係讓我們感到開心。

2. 關係穩定的前提

收入與支出的衡量都是主觀的感受,所以存在「彼之蜜糖我之砒霜」的現象,也因此有非零和博弈的可能性,即雙方的幸福感利潤都大於0。

舉個例子,對於我來說,蘋果帶給我的幸福感是2,梨是1;而對你來說梨給你的幸福感是2,蘋果是1。

這時候,恰好我有一個梨,你有一個蘋果,我們互換一下,幸福感都會由1變成2,也就是我們對這段關係的幸福感利潤都是1。這是個雙贏的局面。

「利潤都大於0」說得更通俗點,就是「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是兩人都開心」。這也是一段關係穩定的前提。

不過,人是一種善變的生物。

他們的需求也會一直變個不停,如果供給還是跟之前一樣,那供求關係自然會變化。

供求關係的變化有兩種:一種是偏好的轉變導致的供求不匹配,一種是程度的變化導致的供不應求。

|供求不匹配|

這是由偏好的轉變造成的。

比如,以前從沒吃過辣的我,吃過辣之後變得很喜歡辣,那過往喜歡吃的清淡食物可能就不那麼符合我需求了。

再比如,以前你喜歡的是長發妹子,可能看了部電影后覺得裡頭的短髮妹子超級酷,之後就沒那麼喜歡長發妹子了。

偏好的差別沒有上下之分,更多的只是左右之別。

|供不應求|

這是由程度的變化造成的。其實就是經濟學裡講的棘輪效應(rachet effect),「曾經滄海難為水」、「由奢入儉難」都是一樣的道理。

比如,小時候對朋友的需求可能是只要陪我玩玩遊戲就可以很開心了,但現在我對朋友的需求可能是希望他們可以跟我聊人生聊理想,這時候你如果只是陪我玩玩遊戲,我自然也會一臉嫌棄地看著你。

一旦供求不匹配或供不應求了,關係收入自然會減少,幸福感利潤自然有可能降為負數。

這時候,關係會變得不穩定

3. 如何維持關係穩定?

當關係不穩定時,我們會作出相應調整,試圖穩定關係。

回到公式,我們能做的有兩件事:要麼減少關係支出,要麼增加關係收入。

|減少關係支出|

維持關係穩定的第一種做法,是減少關係支出。其本質就是騰出資源,將資源轉移到其他可以滿足你需求的提供方

舉個例子,小時候你可能會跟爸媽傾訴一些心事,長大後你的傾訴需求可能由朋友或戀人來承接,所以你也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朋友或戀人身上。

這讓我想到好友D的故事。D家裡這幾年賺了些錢,生活無憂。

有天他老婆提到,是不是她辭職了全職在家帶娃比較好。

D慎重考慮後,說:「老婆,我很愛你。但我有討論和交流工作上的問題的需求。如果你不去工作,我們這方面的共同語言會慢慢減少,這樣我勢必會花多點時間在外頭跟朋友交流討論。這不代表我會出軌或會怎樣,只是我需要有人跟我聊這些,所以我可能花在家裡的時間就會減少。」

後來他老婆也打消了當全職太太的想法。

不過,在我們忙著減少關係支出時可別忘了,關係的維護是雙方的共同決策,這卻是我們常常忽略的一點。畢竟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不是買方和賣方的關係。

你的付出變少了,你的付出往往就是對方的收入,也就是說對方的收入也會隨之減少。

對方對你的付出也會變少,你得到的關係收入自然也會變少。

關係收入的減少有可能進一步促成你付出的減少。

這個惡性循環進行下去,於親情而言,可能會變成只維持最低限度的聯絡;於友情而言,就是徹底更換你的朋友圈;於愛情方面,可能是分手做回朋友。

現在的我對媽媽的需求並不多,她對我的需求卻很明確:她也理解跑來跑去很累很辛苦,所以她也不強求我要經常跑回家看看她,而是希望我可以時不時給她打個電話,說說我的近況。

如果我減少了付出,不經常和她聯繫了,她的收入就會隨之減少,她的幸福感利潤就會下降。她自然也會減少她的關係支出。

這可不是我想看到的。

這時候,我們可以用另一個方式來維持關係的穩定——

|提高關係收入|

維持關係穩定的第二種做法,是提高關係收入。其方式往往取決於供求關係變化的原因——是供求不匹配還是供不應求?

若是因為偏好的改變導致的供求不匹配,你可以看看對方是否願意為自己改變(反之亦然)。

但這真的很難,如果一個人願意為另一個人改頭換面,說明TA真的很重視對方,但TA會很痛苦,「強扭的瓜不甜」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若是因為程度的變化導致的供不應求,答案是——和對方一起共同成長。

有一次跟好友B在聊到和父母疏遠的話題,他的方式也很特別:「其實我和我爸還好,因為我隔三岔五就會跟我爸聊一些現在身邊新的產品新的商業模式,他也很願意聽很願意學習,也會時不時來深圳看看一線城市到底有哪些變化,把握最新的市場趨勢,所以我和他總有說不完的話題。」

愛情亦然。以往我和朋友聊到對愛情的期望也會提到,我覺得最理想的愛情,就是兩個人可以彼此學習、共同成長。

4. 長期利潤才是你決策的依據

衝動時,我們往往因為一時不快,和父母吵架,跟朋友絕交,跟戀人分手,都是因為在衝動的時候你的幸福感利潤降為負數,你感受到強烈的不悅,所以才做出了分開的決策。

不過,幸福感與投資類似,我們要看的是長期利潤,也就是這段關係未來可以帶給你的所有利潤。

就像是風險投資,不少項目在前幾年都需要大面積燒錢,連年虧損,但做起規模後還是可以賺大錢的(比如京東)。

所以當你有朋友說「雖然現在一直吵架但說不定未來我們會更好呢」,這時候TA是在對未來的幸福感利潤做一個預測。

當然也有風險,因為你對未來的預測有可能會不準確。

很遺憾的是,人類大多的痛苦都來自於長期利潤與短期虧損的衝突。大多數人都是因為面對短期虧損(超級生氣超級激動)而忘掉了長期利潤,進而做了割裂關係的決策。

5. 結論呢?

聊了這麼多,回到開頭小Z和朋友的例子。

「是我錯了嗎」這個問題,個人覺得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是需求的變化導致了你們相處方式的變化。

小Z的朋友因為是藍帶廚藝學院在讀,一方面可能還需要家裡的財務支持,一方面家裡是做酒店餐飲行業生意的,她也可以從家裡人那邊學習到很多知識,所以和爸媽的每天聯繫其實不難理解——她得到的關係收入值得她付出這樣的時間。

而Z從事的行業和爸媽八竿子打不著,她其實不一定要在爸媽身上找共同語言和他們尬聊,她可以把時間花在朋友身上伴侶身上,來滿足自己汲取知識和陪伴的需求。

當然如果想維持高頻的溝通交流也不是沒有辦法,Z可以像前文提到的B同學一樣,帶著爸媽一起成長,短時間內確實會拖慢你前進的腳步,但長期來看我相信利潤一定是正的

| 課後練習 |

你和爸媽的關係如何?你可以用「幸福感公式」解釋你們之間的關係嗎?

參考文獻/推薦閱讀

[1] Brad Spangler, "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 (ZOPA)." Beyond Intractability. Eds. Guy Burgess and Heidi Burgess. Conflict Information Consortium,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2003

[2] William Nicolson, "The Romantic Economist: A Story of Love and Market Forces", Short Books, 2013

[3] Leon Festinger,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4] George Homans,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58

圖/ unsplash

轉載與交流請聯繫/ raphael.xiao@foxmail.com

公眾號/ imjietizhe


推薦閱讀:

有沒有突然覺得自己特別孤獨?
如何看待以下現象?
我無法接受生命中他人的離開.我很害怕那種之後人生再也沒有交集的感覺?
書讀的越多,越無法融入人群,怎麼辦?

TAG:个人发展 | 社会学 | 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