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就像內褲,再破再舊也是要穿的——評網路直播底線失守

1

認識的網路直播有兩位。

或許連認識都說不上,只能說知道。

一位是以前說過的一個同齡人,曾經的媒體同行,現在做男裝的。他偶爾在某直播平台上露露臉,聊聊舊事,聽聽音樂

——因為不是小鮮肉了,不能靠顏值,而沒有底線的嘩眾取寵又干不出來,只能講情懷。

幫襯過幾次,打過幾次賞,之後便把軟體卸了,再沒關注過。

幾個月前,又認識了一位做直播的美女。

某公眾號的老大A組織的幾個認識的做媒體的朋友一起吃晚飯。當中有某知名大報的運營編輯,還有一位就是在做直播的美女——該女剛大學畢業,長得很漂亮。因為是學音樂的,所以在直播里唱唱歌、彈彈琴。

席間,也對當下的一些新媒體的走向做過一番探討。總結就是,直播盈利很難。

那些牛逼閃閃的是極少數,絕大多數都是在底層,為流量苦苦掙扎。

艾瑞諮詢《2017中國泛娛樂直播用戶白皮書》研究表明,37.8%的用戶會因平台內容質量下滑而更換平台,超過70%的付費用戶打賞主播人數低於3人。由此可見,對於擁有20多萬網路主播的直播行業而言,保持平台的新鮮感對直播平台是非常重要的議題,主播競爭相當激烈。

任何事物的運行,都是從無序到有序,從業餘到專業,從混沌到平衡的。

有序的會淘汰無序的,專業的會淘汰業餘的,最後從混沌達致平衡。

新事物的萌芽,一開始會魚龍混雜,但一旦人人看到有利可圖,就開始變異(這裡非貶義)。尤其是資本聽到可以盈利的風吹草動,就會紛至沓來。

此時,質變已經開始。

直播也是如此。

資本介入,首先是培養專業主播。

玩直播單憑主播本身的資質(如美貌、魅力、才情)已經不足以參與競爭,至少在競爭中很難突圍。資本會利用資金優勢成立相關經紀公司,對主播進行崗前培訓,如怎麼說話,怎麼「推送」廣/告信息等。

其次是通過資金來為主播「買」首頁,「刷」流量。

經過專業培訓後的主播,在首頁吸引偶然點進來的看客欣賞、關/注,繼而形成良性循環。

這兩個步驟都是砸錢的,大把大把地砸,金額以千萬計,為的就是讓主播能有被人看見的機會——A就舉了一個投了上億成立經紀公司捧主播然後成功突圍的例子,但他也坦言,這種成功的案例已經極少,絕大多數都是折戟沉沙,被深度套牢的。

總之,資本進入後,流量越來越集中,而沒有資金支持的主播則越來越難以立足。

金字塔結構慢慢形成。

2

毋庸諱言,無論是什麼平台,是文字還是直播,是短視頻還是網劇,是個人主體還是法人主體,絕大大數的最終目的都是盈利。

為了利,就有了怪招奇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醉駕、飆車、餵奶、涉黃……各種你想到以及想不到的「吸睛大法」頻現江湖;獵奇的,怪誕的,嘩眾取寵的人間怪劇粉墨登場……

被關注的慾望,追金逐利的慾望,成就了一幅幅讓人大跌眼鏡甚至目瞪口呆的眾生相。

與此同時,一些小學生用家裡的錢打賞主播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12歲女孩沉迷直播 一天之內打賞主播7萬

瘋狂盜竊19起只為打賞女主播

網曝女大學生做主播同時交往多名土豪

……

此時就涉及到了底線的問題。

底線是什麼?

於主播、作者而言,就是有一些事情,明知道做了會有更多流量,讓自己更快賺到錢,但即使法律允許,也不去做。

這是一種自我約束的道德、行為規範,或者說大點,是對受眾乃至社會的責任感。

短期而言,遵守底線的人很傻。

但長期看來,未必。

有底線,有責任感,其實就是「優勝劣汰」里的「優」。再有才情的主播、作者,要得到受眾的歡迎,三觀正是必須的——這跟明星是一樣的道理,你做了好事,粉絲就記得你,擁護你,一旦人設崩塌,就被千人踩踏萬人唾棄。事例不舉,自行想像。

三觀正的,會走得更遠,因為三觀相同的人才會聚集在一起,而這個世界,三觀正的人,還是占絕大多數。

前幾天重溫了幾部香港老電影,其中一部是《下一站,天后》,裡面阿喜(蔡卓妍飾)的父親對她說了一句話:

十個人裡面,有八個是好人,剩下的兩個,只是想不通。

深以為然。

3

總之,優勝劣汰里的優,至少包括了「三觀正」,這就是趨勢。

趨勢不是三兩個月的趕時髦吸眼球,而是很難逆轉的運行規律。

嘩眾取寵在直播平台始建的那場魚龍混雜的狂歡里可以起到一定的效用——因為此時競爭小,大資金未進來,用標新立異的吸睛是可以賺錢,但一旦大資金入駐,洗牌就開始了。

而且,如果走的是歪門邪道,即使是大資金,也未必能力挽狂瀾。

當沒有價值甚至是烏七八糟的價值輸出引起的各種不良效應浮出水面,甚至因此引發社會問題,投入再多資本也逃不過必然的約束與打擊,讓你的錢打水漂。

這就是因果。

2016年3月,網路女主播林某夥同他人錄製淫穢視頻吸引人氣,並藉此牟利,法院判決其構成製造、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

2016年,天價主播的新聞偶爾見諸報端,甚至有主播三年身價過億,資本像挖明星一樣挖的現象。然而進入2017年,看到的卻是斗*、王某被主播討薪的新聞。

這就是資本與趨勢」胳膊擰不過大腿「的最好證明。

最後,借用《春嬌救志明》里的一句話:底線就像內褲,再破再舊,也是要穿的。

這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下一代。歸根到底,受益的是我們自己。

不要做那想不通的2/10。

直播如此,寫作亦如是。

我是悟恩(公號kokyo98),周末愉快!


推薦閱讀:

可以不冒險,不能不好奇

TAG:人生感悟 | 感悟 | 生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