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極致的心理學:人有八層意識,絕大多數人只能活到前五層

作者:譚無稽

來源:微信公眾號「大陰陽論」(ID:dayinyanglun),專註佛、道、易、王陽明的高品質原創。

玄奘決然西行

只為搞懂這門世間最高深的學問

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二十九歲的玄奘大師,為解心中一大疑,決然西行。他歷經九死一生到達印度,以他的絕頂天才又花十幾年時間到處遊歷學習,終於學成世間最高深的一門學問。

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在偉大的戒日王召開的無遮大會上,玄奘大師與來自全印度的數千名高僧辯論,全部被他一一駁倒,震驚全印,被驚為天人。次年,他帶著關於這門高深學問的真經回國,此後終其一生都在翻譯整理。

這門學問,短期興盛之後,很快沒落。一千多年以後的今天,已經人才凋零,幾成絕學。這一切,只因其太過高深。

這就是唯識學。大乘佛教有兩大主幹,一是般若中觀,另一就是法相唯識。中觀最為人知的箴言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唯識最為人知的箴言,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對佛家妙理的最精準定位是什麼?世間最高明的心理學。最能體現這種最高明心理學特質的佛家派別是什麼?唯識學。

就是這門最高深的學問告訴我們:人有八層意識,通往四重境界;而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只能活在最為淺薄的前五層。

這其中一個至為關鍵的樞紐,還向我們揭示了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第一等重要的一個東西。

八識四智

道破人心至深義諦

八識

人有八層意識,絕大多數人只能活在前五層

高深博大如深海的唯識學,一切理論建立的基礎,只是一個「八識」,說的是人有八層意識,由淺到深分別是: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

對照心理學,這八識說白了其實很簡單:前五識就是感官,第六識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意識,第七識就是人的潛意識,第八識則是宇宙識——就好像所有物質還原到微觀層面都是由相同的微觀元素組成,並聯繫為一個整體,人的精神還原到最深幽處而與天地宇宙連接的地方,就是第八識。

按照這種說法,人的心靈結構應該是一個金字塔形——越往深了去越博大深沉,越往淺了去越細小輕薄。這就是為什麼一切關於修為和境界的說法,都指向慾望的減少和降低,因為這個金字塔的塔尖淺表處正是五識所在,五識關係的則正是慾望。

而大多數人的心靈結構是怎樣的呢?——不斷地向外逐求,不斷地擴張慾望,往下的格局卻越來越小,越來越狹隘逼仄,於是成為一個倒金字塔。於是人的前五識落在了慾望,第六識落在了局限,第七識落在了執著——所謂「我執」,第八識落在了混沌,全亂了。《心經》告誡我們「遠離顛倒夢想」,啥叫顛倒夢想?這就是。正如《莊子》所說:「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

這就是為什麼說絕大多數人都只能活在前五層,因為絕大多數人就是受慾望支配、在慾海中沉淪的。第六識發展好了叫理性,第七識發展好了叫修養,第八識發展好了叫境界,而這些,跟絕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關係。

四智

人生的四重至高境界

唯識學在佛家理論中最為嚴謹透徹,透徹在哪裡?就透徹在真正講明白了什麼是「煩惱即菩提」——八識本身沒有錯,錯在人自己。它告訴我們只需要完成一「轉」,「八識」就會成為「四智」,得四智就是大徹大悟,就是立地成佛。

這四智,堪稱人生最高明的四種境界。

第八識會轉化為「大圓鏡智」,心靈就如一面大圓鏡,清凈明澈,能夠如實照見一切,卻任何事物都任其來去,不拒不應、不喜不悲。也如《莊子》所言:「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第七識會轉化為「平等性智」。第七識以第八識為根基和依靠,既然第八識已經和天地宇宙打通為一片,在通達於無極之中使一切都化於渺小無常、微不足道,第七潛意識裡那些得失之類的執著,自然也就疏通化解了。這時的潛意識就是一片不起波瀾的大寧靜,是謂平等性。佛家講眾生平等,莊子講「齊萬物,一生死」,在平等性的境界下才能真正理解是何種意蘊。

第六識會轉化為「妙觀察智」。對於平常人,理性就已經是可貴的,而理性是通過思考,思考是藉助於有限的材料、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所以永遠脫離不開局限,永遠難免落入狹隘極端。而在大圓鏡和平等性的心性之下,意識所要做的只是觀照和觀察世間的一切,不存任何私心雜念的干擾,那麼世間的真相和萬事萬物的規律,就會在這種觀察里自然清晰浮現出來,所以叫妙觀察。

前五識會轉化為「成做作智」。什麼意思?就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些感官,有了下面幾層的心性基礎,這時才真正成為人的工具,而不再左右影響人心,不再束縛於人。在這種情況下,人做起事來自然事半功倍,更容易成功,所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所以叫「成所作」。

說白了,當人心是顛倒的倒金字塔時,心靈結構就是八識;扶正為正金字塔時,心靈結構就成為四智。整體看,八識是潛在的四智,四智是通達的八識,兩者本是不二,區別只在正還是反、通還是塞。所謂煩惱即菩提,所謂只在一念間。

以上就是唯識最核心和根本的東西——「轉識成智」。那麼問題來了,這「一轉」的瞬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便是那個關鍵的樞紐,和對於每個人第一等重要的東西所在。

轉識成智

暗藏世間第一真諦

轉識成智,便是圓滿成佛,其中理論複雜精深。成佛,對於我們每個人太過遙遠了,但是轉識成智的原理,卻實實在在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巨大、深刻而不可或缺的啟迪。

如上所說,人在迷時,心靈結構是倒金字塔;在悟時,才會扶正為正金字塔。既然八識是每個人都有的,四智也是每個人都可能實現的,那到底是什麼在決定和左右著這正與反呢?

絕大多數人之所以只能活在前五層,是因為他們的心靈能夠自知的部分,只在這個表層;理性的人之所以能活到第六層,是因為他們的心靈能夠自知的部分,已經拓展到了第六層;有修養的人之所以能活到第七層,是因為他們的潛意識開始了自知;有境界的人能活到第八層,是因為他們心靈的自知已經打通到最深一層。

是的,這個關鍵點和第一等重要的東西,正是「自知」,太多人把這一點看得太淺、太輕了。人的恐懼源於未知,人的受制也往往源於不知道或不了解制約自己的東西。《道德經》言盡天道,卻特彆強調「自知者明」,你以為是說著玩嗎?

自知是方法,其真正指向的則是另一個東西——「自主」。在八識的心靈結構里,人能活到第幾層,才能作這層及以上幾層的主;但凡沒有活到最深一層,就得受困於當前所在這層的局限和束縛;活到了最深一層,完完全全能做自己的主了,就是所謂解脫和自在,這便是自由的真諦。世間有哪個強者,沒有一個強大的精神、獨立的靈魂?

否則,活在前五識就受制於外境的左右,活在第六識就同時受制於外境影響和潛意識裡的我執指使,活在第七識就只能停留在自我——看似自主,終是困在小格局裡,成為自縛和畫地為牢,比如很多藝術家,跟真正的覺悟者一比就知道差別所在。

要完全做到轉識成智,唯識學給出了完整、嚴密的修行方法。但對於我們這些不是以成佛為目的的普通人,領受其中最受用的人生啟迪,也就夠了。這便是——要自由,須自主;要自主,須自知;要自知,須自強——多反省改過以加強修養,多讀書閱歷以加強底蘊,多遵循王陽明指出的方向——遵從自己的良知、事上磨練,等等都是。

人只有在讀書、做事中才能催動思維局限與心中執念,只有在反思中才能不斷自知這種局限和執念,進而不斷獲得更多、更深、更大的自知,並在這份自知和心性磨鍊之下不斷實現更大的自主,這便是自強的真諦。但要循序漸進、慢慢來,沒有任何好東西不是慢慢沉澱來的,速成的東西永遠不上檔次、靠不住。這便是人生的修行。

所以出世修行與世間修行,或有深淺之別,原理上卻是一樣的。所謂大道至簡。我們普通人所要懂得的,也不過就是一句最平實的話——好好活,努力活,便就是在修行。

這並不容易。曾國藩等人傑,也不過因為做到、做好了這件事。

佛家言「境隨心轉」,你的心是怎樣的,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樣的。又言「共業」,因為人人的心顛倒,受這樣的心支配而做顛倒之事,這些事共振起來,便造成了人世的險惡。常有人憤怒於世間黑白顛倒,那是因為人心是顛倒的。

所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最便捷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和自己的心變得更美好。如果每個人的心都能轉變,被這樣的心指引而做清白良善之事,共振之下自然也能實實在在讓世間變好。

這便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真諦。昔日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所嘆的也只是一句:「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故,不能證得。」


推薦閱讀:

睡眠時覺知身體的運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怎樣修持度母法門?
按照佛教的觀點,下一世的我還能稱其為我嗎?

TAG:唯识 | 佛教 | 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