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義興起的經濟學根源

今天時間有限,跟大家分享一篇小文, 作者是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 (Martin Wolf) 。他還有一大堆頭銜,另外也是一位 Sir。

(知乎本來圖片就要重新傳一遍,最近又 bug 一直不好,要是看不到圖,請移步公眾號)

小磕自己這麼長一段時間也時不時會涉及到對民粹的一些分析,大家可以對照著看看。n

老先生首先給民粹主義下了個定義n

民粹主義的永恆特點在於它把世界上所有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高尚的人,一種是腐敗的精英階層和帶來威脅的外來者。民粹主義者不信任制度,特別是那些制約「人民意願」的機構,比如法院、獨立媒體、官僚機構、財政或貨幣政策規則。民粹主義者不接受有資歷的專家。他們還對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持懷疑態度。

讀完你一定會發現有些特點非常精準。當然還有兩句小磕這裡就不引用了。n

那麼這種思想為什麼會有市場呢?一般來說,學者們傾向於認為有兩方面的因素:經濟原因和文化原因。而密歇根大學教授 Ronald Inglehart 和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的 Pippa Norris 的研究認為,年紀較大和受教育水平較低的白人男性對文化變遷(比如移民)作出的反應,比經濟不確定性更好地解釋了民粹主義崛起。

但是 Wolf 老先生認為,這只是真相的一部分,經濟現象和文化現象是相互關聯的。這項研究認為移民是一種文化變遷。不過,移民也可以被合理地視為一種經濟現象。而更重要的是,Wolf 認為近些年有一個重大因素對民粹變得受歡迎起了重大作用,那就是金融危機和隨後的經濟衝擊——這當然是經濟因素。這些衝擊不僅造成了巨大代價,還損害了人們對金融和政策制定精英的信心,以及這些精英的合法性。也就是說,文化變遷和經濟地位下降加劇了人們的不滿,但金融危機為民粹主義者人氣激增打開了大門。

嗯,小磕去年也說過類似的話~不過 Wolf 老爺子的水平當然比小磕高很多,為了評估這一點,他整理了七國集團(G7)主要經濟體外加西班牙的較長期經濟變化指標和後危機時代指標。較長期指標包括製造業就業流失、供應鏈全球化、移民、不平等、失業和勞動參與率。反映後危機時代動向的指標包括失業、財政緊縮、人均實際收入和私營部門信貸。可惜的是,FT 中文只放了其中一部分的圖標,大家感受一下,然後我們看結論。

長期來看,這些經濟體中受到最大負面影響的四個國家(依次)是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和美國。後危機時代受到最大負面影響的國家是西班牙、美國、義大利和英國。德國是受危機影響最小的國家,加拿大和日本與德國接近。

並不令人意外的是,加拿大、德國和日本基本上對後危機時代民粹主義升溫免疫,而美國、英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受民粹主義影響較大,儘管後兩個國家相對成功地遏制住了民粹主義。

由此可見,英國發生脫歐,美國川普上台,法國前段時間勒龐可能當選的危機,義大利的「五星運動」,背後都有深重的經濟原因。

老爺子警告說,正如歐洲經濟顧問組織最近一份報告提到的那樣,民粹主義可能導致極其不負責任的政策,例如查韋斯在委內瑞拉留下的爛攤子就是一個令人警醒的案例(當然某國的民粹主義者們不這麼看)。「最糟糕的是,民粹主義可能摧毀獨立機構、破壞國內和平、助長排外主義並導致獨裁……民粹主義是良政和民主體制的敵人。」

當然隨著經濟復甦、衝擊減弱,金融危機引發的憤怒和失望可能會消退,情況會逐漸好轉,但是在我們面前依然有兩大障礙不容忽視:

首先,「過去政治的愚蠢之舉」已經在那裡了,沒法再改變,而且這些愚蠢的結果尚未充分顯現出來。比如,英國脫離歐盟仍然處於進程中,結果難料,而至於川普么……

其次,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經濟脆弱性的一些長期源頭仍然存在。前者例如對移民的需求,後者例如經濟水平的不平等——個人層面就是貧富差距。因此,民粹主義的憤恨將長期存在。

因此,對希望對抗民粹主義浪潮的人們來說,還任重道遠,就像法國的馬克龍那樣,必須直接應對民粹主義背後的憂慮。當然,也有些政客在做恰恰相反的事情,你知道我們在說誰……

對此我們只能表示深深的擔憂。

(讀完之後,你選擇點贊還是分享支持小磕呢~)n

由「蔣博的多稜鏡」原創,如需轉載,請登錄新榜網站版權頻道( http://cc.newrank.cn )

推薦閱讀:

怎麼定義民粹主義?
如何評價俄國社會革命黨?
怎麼看待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國為什麼會實行愛國主義教育?會變成民族主義嗎?
音樂民粹主義:Kid Rock的競選之路
降維攻擊的妙用

TAG:民粹主义 | 英国脱欧 | 唐纳德·约翰·特朗普DonaldJTru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