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置業進階筆記(2):影響置業需求的因素│脫苦海

推高樓價的置業需求,先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然後出現儲蓄及投資積聚購買力,才會用置業行為來改善居住環境及達到個人投資及儲蓄的目的。當人們收入以至社會地位提高,願意用更多資源追逐更佳的居住環境,此種重新配對一樣可以推高樓價。

如果所有人都解決了居住需要,而他們均滿足於目前的居住環境,則新屋只有新多出來的人口及戶口購買或居住。經濟學的第一課便教「需要無限,資源有限」(Unlimited

Wants, Limited Resources),所以才需要經濟學。為了解決需要與資源間的矛盾,才需要分配的制度,比如共產主義認為「各展所能,各取所需」,又比如資本主義用市場機制(Market

Mechanism)去解決這個問題。

真金白銀方有需求

當「需要」(Wants)配上錢,才形成「需求」(Demand),正如當「資源」(Resources)配上錢,才形成「供應」(Supply)。兩者交織才成價格(Price)。所以只有人們動用真金白銀去滿足置業的需要,才形成「置業需求」。凈講需要及資源,而不講錢,即有如八萬五計劃「十年內自置居所比率達到七成」或「5%公屋居民有興趣購置居屋」一樣,只會干擾市場的運作。

「置業需求」是受甚麼因素影響呢?筆者並不希望本書成為學術性書籍,有興趣對此作更深度的認識,可參閱前述《投資香港房地產》一書,筆者將其重點撮要如下:

  • 對房屋的需要即使很迫切,但沒有經濟能力,則只是一種渴望,並不會形成需求;
  • 財富累積及入息的增長構成房地產需求的動力,但財富累積必須倚賴儲蓄,儲蓄會流入資本投資因而提高生產力,形成良性循環;
  • 供款負擔比率並非買樓的決定因素,外國曾有研究顯示,首期所需資金反而是置業人士最主要障礙,而非供款額;
  • 置業並不單純受居住需要主導,投資、儲蓄亦是置業的目的。

簡而言之,形成足以推高樓價的置業需求,先要社會上出現足夠的經濟能力,體現在市民收入的增加,然後才能出現儲蓄及投資積聚購買力,才會用置業行為來改善居住環境及達到個人投資及儲蓄的目的。

炫耀財富 投資保值 置業最實際

證諸這一浪的經濟循環,2003年沙士後到2004至2005年市民收入才顯著上升,再加上2006至2007年的股市熱潮令到大批市民積聚到購買力──首期,在股市偏高後資金流出進入樓市,才形成由2007年末開始的樓市熱潮。

樓市升得比股市慢了足足兩年,原因是股票大有大做細有細做,置業需要首期,一個200萬元的小型單位,三成首期要60萬,絕不是沙士後久病初愈的一般市民所能負擔,但股市尤其是升幅以倍計的國企股,製造了大批發了小財的市民,對於他們來說,除了一般吃喝玩樂之外,最實惠的投資莫如改善居住環境之餘,既可炫耀財富,又可在通脹理性預期之下保本保值的投資行為──置業。

而近年香港的真假豪宅物業,亦成為外地投資者的目標,比如國內投資移民往往購入物業來申請落戶香港,外國基金亦有購入物業作投資之用,如美國退休基金曾在金融海嘯期間向長實集團購入兩個住宅地盤,摩根史丹利購入多個服務式住宅,麥格里基金亦在各區大舉購入貨倉及工廈物業。投資界中人因金融資產的不穩定性,而轉往物業作為分散投資及儲存財富,此所以在金融海嘯一過,物業市場即大幅回升,再創高峰。

數據化地看置業行為,有兩種官方數字:

樓宇買賣合約

土地註冊處提供每月樓宇買賣合約數目及合約價值,現時網站內提供1996至今的數據。

從買賣合約數目計,每次樓市高峰期均出現連續幾個月超過10,000宗,如2007年末高峰期每月約13,000-15,000宗,2010年亦有多月超過10,000宗;而樓市低潮時則往往縮減至每月5,000宗以下,金融海嘯期間更低至3000-4000宗,相差大約2-3倍。

從合約價值計,波動性則更大,高峰期往往多月超過400億,2007年11月曾高達700億,就遠比2005年時約400億高得多,再與2003年谷底時每月不足100億比較,以及金融海嘯時大約百多億,便多了4-8倍以上。

合約價值波幅遠多於合約宗數,背後隱藏平均每宗合約的價值亦會大幅波動,筆者根據上列數據計出下圖,顯示由2003年至今,樓價大趨勢是一浪高於一浪的上升。另一現象是成交淡靜時,樓價往往是低位;成交大增則樓價亦隨之上升,因此筆者得出「市靜宜買,市旺宜賣」的結論。

按揭數量

香港金融管理局提供住宅按揭每月統計調查的23間認可機構的資料,現時網站內提供1997年至今數據,包括「新取用按揭貸款」及「新批出的貸款」。根據定義,住宅按揭貸款指借予個人以供購買住宅物業的貸款(包括加按及轉按),這些物業包括未完成單位,但不包括「居者有其屋計劃」、「私人機構參建計劃」及「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單位。即是說主要是私人物業的住宅貸款,更能反映私人住宅的置業行為。

從批出按揭宗數計,2007年末高峰期每月約14,000宗,到金融海嘯時下跌到不足6,000宗,然後在2009及2010年升到16,000宗以上。如以金額計,2007年末約300億,金融海嘯時下跌到150億,之後在2009及2010年升到350億以上。比較之下,高低差距達一倍之多。

從取用按揭宗數計,2007年末高峰期每月約12,000宗,金融海嘯時跌到4,000宗,之後在2009年升回10,000宗以上,2010年更創出接近14,000宗回歸後新高。如以金額計,2007年末約230億,金融海嘯時跌到約70億,2009年升至250億,2010年更升至350億以上。

兩者的差距源於批准了的按揭當中有部分是重複申請,即同一個物業的交易申請了兩次貸款,取用貸款則最多只取一個,甚至因為終止交易而全部放棄。心水清的讀者可比較兩者的差別時大時細,當有所發現。

計算批出及取用按揭平均價值,亦顯示平均每宗按揭的價值大致上升,即是說整體來說該等物業交易涉及的按揭金額更高,顯示市民願意向金融機構借取更多來置業。

數據源:info.gov.hk/hkma/chi/pr

長期看供應 短期看需求

到此筆者回答在屋多過戶之下樓價可以照升,而在金融海嘯前後供應並無大變之下,樓價卻暴跌狂升的原因。物業市場的供求與一般商品的最大分別是:供應彈性極低,而需求彈性高。樓宇由興建到落成至少要三至四年,亦不可透過從外地輸入輸出調節供應,而躉存的物業已分散到各業主手中,佔用的佔用,閑置的閑置,要更高的價格才能令現有供應流出市面。需求則可因市場信心以及銀行信貸的寬緊而在短時期內顯著變動。

簡而言之,控制樓價的中長期因素是供應方,短期因素卻是需求方,分析樓市自然要考慮其輕重之別。

節錄自拙作:《置業進階筆記》 (2011年)

相關資料夾:脫苦海分類:房地產


推薦閱讀:

運營這個鬼東西~~~
「觀花筆記」Beating like a hammer: 花柱草 Stylidium uliginosum
置業進階筆記(1):屋多過戶樓照升│脫苦海

TAG: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