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能給的安全感里,洗手間是最要緊

作者:K計划行動組

你們會不會擔心,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還是沒辦法在大城市找到一個家?

我長久以來都相信,通過多掙錢,住好一點的街區、租好一點的公寓、買好一點的居家物件,我就能被自己的夢想之城接納。算一算來北京生活3年了,在鮮亮的快節奏的生活里,恍惚會以為自己成功了,但偶爾當時間緩慢流動,還是覺得自己是個外來者。

1)此心安處便是家

還是,我在的地方就是家?

一些人認為自己住的地方是家,一些人認為從小長大的地方是家,一些人認為即將去到的下一個目的地是家。我曾經在《大西洋月刊》上看到這樣一個觀點:家之為家,是因為它模糊了自我和環境的邊界,挑戰我們試圖劃立在「我是誰」和「我在哪」之間的分界線。

換言之,只要我們原意把自己融入一間小屋,和它的牆壁、它樓下的街道,它所在城市的路燈和早餐建立實實在在的聯繫,我們就能在一座城市裡找到一個家——我喜歡這個理念。

可為什麼這種「流動的安全感」現在越來越難以找到了呢?

2)當「你值得擁有更好的」

變成了一種銷售策略

這是因為高速發展中的經濟和資本總向人們推銷:換新的,比眼下更好的住所。

埃克塞特大學人文地理學教授Patrick Devine-Wright說,無止境的選擇給我們留下一個印象,更好的學區、更好的社區、有更多綠化的地方永遠存在,以致於我們總是忽略當下住所的許多可愛之處,無依據的相信新的地方必然會更加理想化。

這種相信無憑無據,卻又「人之常情」:人有追尋歸屬感的天性,同時我們也想要成為「特別的」那一個,所以總會希望自己去更遙遠更有趣的地方生活,並且每個曾經去過的地方都能成為我們的身份標識。

東京,巴黎,紐約這些超級都市的確有著無窮盡的魅力,加之我們越來越被鼓勵做一個四海為家的人,「用腳選擇」。但去過更多的地方,身是客的感覺也更加強烈。

3)當房子成為我們焦慮的風暴中心

就沒有人還記得

家應該是卸下疲憊的地方

我們被兜售了太多「你值得擁有更美好的未來」此類的話。它本身並沒有錯,但更美好的未來一定是指「三環以內有套房」、「25歲後才開始用最好的保養品已經來不及了」、「一定要去過多少地方,見過多少世面」嗎?如果追求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意味著付出超過正常的代價,它或許早就變了味。

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是一把雙刃劍,當期許實現,美好到來;而當美景始終都是遙不可及的樣子,我們便會陷入深深的挫敗感。在一個人人焦慮的時代,家能給予的安全感尤其重要。

所以,關於家,到底有沒有一個判斷標準呢?我想,「洗手間安全感」測試應該是個不錯的維度:

我想從重新好好認識我的小屋,關心防盜門齒輪轉動的聲音,關心風吹進來的窗口,關心幫我收快遞的五金店生意好不好——以後都去他家買插線板和燈泡,關心這座城市的地鐵和晚霞。

我想在去更多的地方之前,先不辜負我的家。

—END—

K計劃是一項情緒重塑計劃。 比起全人類,我們更關心你的情緒

更多詳情,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K計划行動組

推薦閱讀:

神經科學的啟示,不要控制b情緒
經常陷入糾結猶豫,不敢做決定,如何破局?
答應我,別再買安迪同款了,好嗎?
如何恰當地回敬語言攻擊(四)--補台法
把怒氣憋在心底,你永遠成不了厲害的人

TAG:阅读 | 心理 | 情绪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