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一去不復返的「淘金熱」

提職慢」、「工資低」、「無保障」...這似乎是近年來大多數畢業生上船工作後共同面臨的難題

總有人在說,「航運業現在正處於低谷,過幾年就會好轉了」、「今年上半年的BDI指數有所回升,航運業要復甦了」、「都怪世界經濟形勢不好,船東賺不到錢」之類的話,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卻始終不見好轉。

如果你想問,我們什麼時候能回到以前海員的「黃金時代」啊? 我告訴你——NEVER!

  • 先來說一下「海員」一詞的由來

很多人都不了解,「海員」和「船員」有什麼區別呢?n

首先,「船員」是一個大的概念,在任何船舶上工作的人員都可以稱之為「船員」,而其中一部分可以稱為「海員」的,是指在現代遠洋貨輪、國際郵輪的高級船員。

其次,在某些歷史時期,「海員」一詞可以體現出一種職業榮譽性。因為做為一名海員,可以通過職業的便利性,多接觸到外面的世界,豐富人生經歷,而且在相對貧窮落後的情況下,還可以賺取外匯,帶回一些「舶來品」、「洋玩意」把玩炫耀。

目前,我國的海員群體主要是工作在遠洋貨輪上的,國際郵輪市場上的船員組成仍是以西方國家人員為主。

  • 為什麼我們再也回不到海員的「黃金時代」了呢

個人觀點,這主要由兩點因素決定社會經濟、市場環境

1.經濟決定論

我們來回顧一下早期現代海員的發展史,在不同時期佔市場主導地位的分別是:

——100年前的英國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美國人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同胞和日本人

——七八十年代的台灣同胞

隨後便是中國人、菲律賓人、印度人,以及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緬甸人、印尼人、斯里蘭卡人甚至奈及利亞人也都先後進入了國際市場。

不知大家是否有所發現,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勞動力投入國際海員市場的先後順序,是和經濟發展水平密切掛鉤的。

我經常看矮大緊老師的節目,按他經常引用的一個理論:n二戰結束後,先是日本人在踩縫紉機、做鞋,美國人在國內辦工廠。 後來發展了十多年,日本的經濟和教育水平都提高了,變成韓國人和台灣同胞在踩縫紉機、做鞋,日本發展製造業,美國自己發展高新產業。 再到後來,我們踩縫紉機、做鞋,韓國發展製造業,日本發展高新產業。n以此類推。

發達國家通常會將依賴落後產能的低端產業逐漸投入到相對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當地廉價勞動力節約自身的生產成本,當地吸引外來投資的利好政策還會帶來明顯的效益,另一方面,促進了當地就業,對經濟發展有著顯著的提升作用。

說得專業一些,這就是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再到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必然過程。

船員這個職業毫無疑問就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產業

一個國家或地區如果成為了船員勞務輸出大國,除了「欠發達」之外,還需要具備「社會穩定」、「民眾達到一定受教育程度」這兩大特點。

不難理解,首先不能總有戰亂,社會動蕩的國家船員上下船都很難安排——老哥沒到船上呢,先死在路上了,船東方的撫恤金不得賠死;其次,教育水平也要達到中等程度,否則一幫大老粗到了船上,連最基本的柴油機原理都搞不明白,非得把船搞壞了不可。

再回首八九十年代的我們。n

改革春風吹滿地,各種對外開放政策接踵而至。n

對外勞務政策的開放讓中國海員一下子湧進了國際市場,一波「淘金熱」開始了。

90年的中國人,廠子里的工人每月的工資平均在100元上下,去做船員,就算是剛上船的實習生,也有50美元(現在有的船上還是這個數字,多數在200/300)。而且,當時的提職條件和現在也不一樣,本科畢業的升職速度很快。據我們海事大學一位專業課老師回憶,他畢業時,因為是名校畢業(當時人稱四大航海院校),人也比較聰明(自我感覺良好),做了兩個月實習生就提三管了,又做了一個多月三管,船上二管休假沒人接,老軌看他是校友,比較照顧他,就給他提了二管,後來又做了一年,就做到大管輪了。

OS:尼瑪,這船誰不想跑啊?!

另外,改革開放初期,國內生活用品還比較匱乏,很多海員能從國外帶回來各種新奇的電視機、收音機、自行車甚至小汽車,著實是讓人羨慕。

然而,隨著時代的推移,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的經濟高速騰飛,儼然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越來越近,這使得海員職業原本的收入優勢瞬間蕩然無存,社會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完全跨過了佔據海員輸出市場主體的社會階段

製造業的完備,又讓人們對於外來商品也沒有了那麼多的好奇,大家帶回來的現在更多也只是澳洲奶粉、韓國面膜、日本馬桶蓋了,淘寶上近乎同樣的價格,讓這一切也沒什麼太大意義。

問:那以後海員這個職業在中國就會消失了嗎?n答:不會。

因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加上貧富差距過大的基本國情,廉價勞動力的輸出在一定時間之內還是會繼續存在的,但海員群體的「黃金時期」早已過去,今後海員隊伍的組成也會逐漸產生轉變。

2.市場環境惡化風險控制並存

  • 市場惡化

說到市場,我們不得不提到經濟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劣幣驅逐良幣」

現在我們的船員市場即是這樣

一方面,每當你覺得一份合同的薪水低、福利差時,總會有其他人想去做,想去賺這份錢。

這是因為,你認為從這份工作中可以獲得的價值遠不及你個人的期望值,但卻大於等於其他人的期望值。這樣下來,你可以放棄這份工作,但是卻無法改變市場對於這份工作的價值定位。長此以往,市場就會倒逼對自己具有高期望值的人退出市場,留下的人再互相競爭更低的下限。俗話說的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海員到了國際市場上完全就是在資本主義的規則下出賣勞動力,而資本主義對於個體的核心要義就是「把自己賣個好價錢」不談夢想,不談奉獻,只談錢。

另一方面,近年來各家航海類院校都在大幅擴招,很多以前沒有辦學資質和辦學能力的學校也相繼開設航海類專業。因為擴大招生可以賺取更多的國家補貼、企業培養費、學生學費等,名利雙收。但迅速膨脹的畢業生群體,在畢業之後投入到市場中時,又遇到了本來就不景氣的市場,市場進一步惡化,不少選擇上船的人,畢業後等船就要等將近一年時間,更別提升職加薪,「一年買車,三年買房」之類的事情了。

在這些先決條件的奠基下,越來越多的優等生和比較有能力的人都紛紛放棄了這一職業,海員隊伍的組成人員素質日趨降低。

  • 風險控制

市場在尋求下限,人員在優汰劣勝。

可一味的這樣下去也是不可行的,因為畢竟誰的下限也不會低於圖中這哥們兒。

與下限相互制約的就是風控機制的建立。

現代航運中保險機制是無處不在的,每條船的安全、船上貨物的安全、船上人員的安全,這些都會涉及到保險,所以,航運公司和保險公司都會不斷地進行風險評估,其中,對於人員的風險評估無疑是重中之重。

上一篇文章中我有提到過一點,海上事故中80%都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如果一個人的素質、業務水平、團隊管理能力等都相對較低,那他身上的風險係數就相對會大,對於高風險的船員隊伍,保險公司對這條船的各種保費要求都會加大,加之各大型航運公司對自身的風險把控也都有一套體系,也是為了防控風險損失的。

因此,航運公司在選擇船員時,都是在成本下限風險上限之間不斷尋求平衡,以尋求利益保障的最大化的。

問:那這些外國佬認為我們中國船員隊伍的風險係數大嗎?n答:很大!

  • 正因為風險係數大,中國船員很長時間以來都未曾進入過國際郵輪的船員市場(上面提到)。

因為「人命高於一切」,對客船的風險控制要求是遠遠大於貨船的,直到現在,國際郵輪上面的崗位主要還是西方國家的人來擔任,工資奇高,而與一船的生命比起來,幾個人的工資簡直一文不值

說到風險係數大,可能很多人心裡都不會服氣:

我們國家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本科航海教育的國家,綜合素質較各國船員都要高出一塊;

我國船員市場工資低廉,用工成本很低,甚至低於很多貧窮落後的國家;

我國船員工作敬業,勤勞,維權意識差。

  • 可為什麼我們中國人還這麼不受待見呢?到底什麼是風險?

這就要歸於中西文化差異了,中國人注重結果,而西方人更注重過程

這方面,對我觸動最大的一次是在紐西蘭外出,船上幾個中國人一起出去逛街買東西,其中有兩人想要買雪茄,當地規定,購買煙酒時必須攜帶能證明本人年齡已滿18周歲的有效證件,但他倆只有一人帶護照出來了。到了櫃檯結賬時,未攜帶護照的人被告知不能向其出售煙草,他隨即就把想要買的東西遞給了帶護照的人讓他買。在國人看來可能再正常不過了,可女收銀員當即拒絕了,她說:「你最終還是要把煙給你朋友,我是不會允許這件事情發生的,這不合法!」碰壁後,這哥們兒出門看見了一個中國留學生,簡單介紹情況之後,留學生答應了幫他進店去買東西,拿了他想要的煙去結賬,萬萬沒想到——英勇的女收銀員宣布:堅決不賣!本店今天打烊了!!!直接把門鎖上了。n

  • 船上工作亦是如此。

我見過不少的中國船員,很多人根本不會遵照公司的各項安全體系文件和操作規程,Step by Step 地進行工作,雖然他們的技術很好,辦事很麻利,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勞動模範,可在那些國外航運公司營運人員的眼中——這就是典型的麻煩製造者

因為公司的體系文件和操作規程都是經過法務顧問、保險賠償專員周密地研究後制定的

很多人都說船上的歪果仁懶,幹活兒乾的少,平時總愛花時間做規程內的一些準備事項消磨時間。

可是,一旦遇到事故即將發生的情況時,只要按照規程一步一步地進行操作,就算遇到船上無法解決的問題,亦或是真的不幸發生事故了,在事後的事故定責和理賠時,由於船員確實按照規程操作了(雖然這些操作對於防止事故的發生來講可能是徒勞),事故是由於不可避免的原因發生即屬於理賠範圍,船公司的損失就會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的

反之,當船員未遵守操作規程,擅自改動工作流程時(很多時候都是為了避免事故進一步惡化而自行採取的應急措施或操作,本意是為了給公司省心省錢,但往往好心辦壞事),風險就會出現——船公司要負一定的事故責任,進而得不到本應得到的賠償,損失就會進一步加大

這樣的事情發生得多了,在船公司的眼中,我們中華民族骨子裡流淌著的勤勞血液,自然就比不上歪果仁的「懶惰」了,真可謂「費力不討好」

  • 對於海員職業未來發展的展望

這幾篇文章說了這麼多,最後我想說一下自己對於海員職業未來的一個想像。

大家也看到了,現如今我們國內的海員市場正在經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低迷。

一個行業,如果只剩下了欺瞞和隱忍,又會繼續存在多久呢?

所以,一次徹底的行業轉型勢在必行。

個人認為,有兩個可能的方向:

1.航海類本科教育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學科重新劃分為航海保障、航運管理、海事管理、輪機修造、海洋環境工程等。同時部分師資轉移至專科職業教育,全面提升專科教育水平,重點加強海事英語和職業精神的培養,合理按需招生保證就業機會,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於船員群體的權益保護

2.打造「航海精英教育」,提高這一小部分學生的「准入門檻」,教學中更加強調實踐,就業前,在學生了解實情的前提下明確好職業規劃;就業後,由學校出面,全面負責跟進並落實對於這部分學生的培養、上船履職等,確保職業發展的順利。之後通過與航運企業合作,使得這部分人能在畢業幾年後迅速搶佔未來國際海員市場中高級船員的市場份額,從而將過去主打「廉價」戰略的中國海員形象,轉變為「高素質,高水平,守規矩」的行業佼佼者形象,提高身價,提高工資,從而帶動市場回歸良性競爭

最後,還是向廣大讀者表示感謝,也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看到我的這些心聲!

推薦閱讀:

當海員是怎樣的體驗?
發現自己身份已經被盜用了很多年,現在該怎麼辦?

TAG:海员 | 海员工作 | 船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