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育人|討論思考流程,比完成這件事更有意思
由於研究古典文獻學的原因,很多身邊的家長都認為我可以擔當一位「國學老師」,培養兒童。事實上,我日常兼職的是小提琴教學和演奏,自然也要面對兒童教育。
久而久之,有家長向我請教如何「育人」。如何才能養孩子不會走偏。我只能莞爾,畢竟我也只是在這條道路上探索著。
經驗是有的,並且也是從經歷得來的深刻體悟,以下供方家參考。
我個人認為,育人在以下兩點,比較重要。
其一,是以美育代宗教,以美育代教條。
其二,討論思考流程,比完成這件事本身更有意思。
其一,「美育代宗教」這句話估計大家比較熟悉,民國教育總長蔡元培提出來的口號。這是一個哲學命題,將在另外的文章中詳談。雖然這只是一句過去的口號,能真切體會到這句話內涵的家長,估計寥若晨星。美最埋藏於人靈魂的心底,也是最有方向感的存在。趨美棄惡,是人本能的意志。人類一直在尋找表達、呈現美的方式,文明也隨之進步。它本身就是高於道德的存在,以美為指津,後人的其實並不容易走偏。
其二,「討論如何動腦」這種話聽起來比較簡單。事實上是我個人教書育人之後,才深刻領會到的深意。
首先,對於教育者來說,這更容易讓人負面情感中走出來。作為教育者,甚至為人處事,總會出現預想的期望和現實不相稱的情況。很多老師或者家長只能是氣急敗壞的應付過去,這導致智商指數倍下降。比如「想讓你做件簡單的事情,竟然都會一團糟」、「你這樣都會錯,你就粗心」、「你這一段彈錯了,你不知道嗎?」接下來,很多教育者的做法,會嚷著重複磨練,或者要求端正態度,結果還是出錯。
這個時候只要停下來,開始更深入的跟受教育者則探討這個問題的大腦運作,比如心裡感受,思維的流程,其實就會少了很多情緒的影響。並且會開展一個更加正向的思辨過程,把之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重新深入細緻地思考。一來可以伴隨自己對思維認識的進步,,二來也會讓受教者參與進這個思辨過程中。
我相信這對音樂教師是有幫助的。行內人知道,教音樂是一項苦逼的工作,隨時會牽扯到情緒。老師可能對某些節奏,音準、動作有太深的體驗,會覺得學員重複犯錯,不可理喻。這時候可能會大喊道:「這麼淺顯的方式怎麼控制不來了呢?」、「你得這樣演奏、這樣演奏!」——刻板教育就這樣出現了。事實上,一旦出現了情緒,智商就會明顯下降,會出於本能式的脅迫教育。孰不知,這是在教書育人中出現的最不利情況。
我現在堅持這一個道理,教到動情處不能靠情緒去壓制後人,相反需要保持一種清醒的理智。我開始探討思維的運作流程,如何運用記憶,有什麼樣的體驗,在思致上如何做到,更加科學。這就意味著不用強迫孩子們重複的訓練,不用再三強調要求"聽話"或者「端正態度」。相反需我們一起探索思維的理致,更加加科學的調配大腦和身體。教演奏如此,討論數學作業也是如此——討論思理如何細化,邏輯如何更加嚴謹。你會發現很多前所未有的思路,可以說是比完成一件事更有意思。
對於受教者來說,他可在接受的過程中思考得更深。大部分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的孩子是迷惘的,這個時候需要清醒的教育者。很多孩子學習業務繁重,但這只是被規划出來的,很多自覺的孩子是在重複了演練過程中,得到了思維上的開悟,這相當於做了不少無用功。儘管孩子得到了美的萌芽,但在具體的操作上會有不少不合理想的嘗試。教育者應該保持一個非常敏感的心,去發現和探討每一次不理想的嘗試。去細細尋找智能上這方面的流程有沒有做足。
育人是一個不斷在探討大腦如何運作的辯證過程,孩子應該是這個「辯證」問題過程的參與者,一個極其細微的問題,都應該是一種辯證一種討論,而不應該是一種規訓。翻看一些蘇聯音樂教育家的文集,他們無一例外是極端的深入和細緻,尤其在尚沒有任何理論的輔助的細節層面上,「再小的一個問題都要發現,再小的問題都要辯證解決」。而跟從我的小提琴老師學習,貫穿一整個過程的都是在辯證問題,早期的我還只是單純認為他在這個專業上比較淵博,。
以上說的是淺顯籠統了一點,不過這就是我一貫的方針。可以看出,我的理念偏向的是去教條化,或者說是去宗教化。因為很多時候教條和宗教拉攏人的認同感而維繫,本身帶有一種情感。教父們是不允許打破規訓,這應該是情感認同的界限。假如我們看清各種情感背後還是一個需要具體解決的問題,也許會重新拓展思路。而不是做一個氣急敗壞的老家長。
最後附提一下關於小孩子的國學教育問題。中文是我們的母語,國學啟蒙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我們的格局可以放眼世界,去接納各國之學。坊間所說的常的朗誦國學經典,小孩子就會得到正能量,完全就是缺乏事實根據的扯談。我認為略小的孩子可以從我國的詩歌入手,教他們欣賞美,教他們如何背誦。因為」如何背誦",也依然是和孩子討論如何動腦問題的機會。
大概近年本人的一些教育思想問題,該文可蔽之。另外也會像往常一樣,放一下我
最近我在知乎開的一場live:中國經學史及國學讀書入門。歡迎參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