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次努力都以失敗告終,還要再繼續嗎?
最近看日劇時,一句台詞暴擊了我的心臟:
你是否也時常有這樣的無力感?全力付出卻依然一無所獲。不由得懷疑:「努力到底有什麼用?」
當我們嘗試過、努力過,但最終仍然徒勞時,很多人開始相信「也許這就是命中注定吧」,於是不再做無謂的掙扎,選擇了放棄自己。
習得性無助 ( Learned Helplessness ) 就是這樣的過程。它是指個體經歷了持續的失敗後,感到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從而對現實感到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Seligman & Maier, 1967)。
這個概念最初是心理學家Seligman在做動物實驗時提出的,他當時做了一個現在看起來非常殘忍的實驗:
Seligman把狗關在籠子里,伴隨蜂音給狗施加難以忍受的電擊。狗被關在籠子里逃不掉,於是在籠里狂奔,驚恐哀叫。
在很多次電擊之後,只要打開蜂音器,狗就趴在地上驚恐哀叫,卻不再狂奔。後來就算把籠門打開,狗也沒有選擇逃出去,而是在電擊出現前就倒地呻吟和顫抖,絕望地等待痛苦的到來,形成了習得性無助(Seligman & Maier, 1967)。
在人類身上,習得性無助往往表現在「付出很多努力,結果卻不如人意」之後。我們能想到的一個典型情景就是學業困難——經過多次努力複習,成績卻依然沒有提高,那麼乾脆放棄。
但其實習得性無助也經常存在於生活中那些不被我們注意到的方面:
1.
絕望,我跟父母完全無法溝通
網上曾有一個熱門的問題:為什麼越長大,越少和父母說心裡話?
大家在用不同的答案傳達著同一個意思:「因為說了也沒用……」
以前上學的時候,同學的媽媽每次打電話都勸他不要讀博了:「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啊,回家考公務員吧,在北京奮鬥到什麼時候才能有房有車啊?」
而他每次都只是沉默,或者立馬轉移話題然後草草掛了。我問他為什麼不跟媽媽說說自己的真實想法。他給了我一樣的回答:「算了,說了也沒用的。」
因為在他的記憶中,小時候幾乎所有試圖讓父母理解自己的努力都失敗了,父母總是會說:「你年輕懂什麼,等你到我們這個年紀,你也會這麼想的。」
每次和父母的溝通都以衝突告終,他覺得自己永遠無法改變父母的想法……漸漸地,他在與父母溝通時開始習得性無助,不再試圖取得溝通和理解,而是只能沉默以對。
「算了吧。」
2.每次感情到最後我都會輸
有個朋友談過很多次戀愛,受過很多傷。
她現在又交了男朋友,兩個人難免有矛盾,男朋友說我們好好談一談。她都會很抵觸地說:「沒什麼好談的,不用談了,我們倆就是不合適。」
她害怕再去面對「我們合不合適」這個問題了,因為過去的每一段感情都在用結果告訴她,發生了矛盾,談來談去到最後還是沒結果;
所以後來她甚至會一種期待,期待去找到一個和她完全匹配的完美伴侶,似乎這樣就能得到幸福。
或許這些在感情中一遇到矛盾就選擇放棄的人,並不是情商不夠或是不看重這段感情,而是過去太多次嘗試解決都像是徒勞的掙扎,根本沒能改變什麼。
他們暗暗的想,與其去解決問題,不如放手讓自己躲過一場傷害,大不了重頭再來。
3.社交恐懼者自白
「我也很多次嘗試過去接近人群,可是發現自己實在融不進去。」
「我試過主動跟人說話,可是說著說著,他們開始忘記我繼續聊……」
社交恐懼症患者也不是一開始就棄療的,只是那些試圖「合群」的努力導致的尷尬在腦中揮之不去,每次都沒有進展,形成了社交中的習得性無助。
對他們來說,與其去面對一場可預見的尷尬暴風雨,不如躲在自己的安全區里,一個人也很好。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自己無能為力?
一個人形成習得性無助需要經歷四個階段:
在溝通中屢次遭受失敗,並且認為造成失敗的因素是自己不可控的(比如父母的頑固思想);
感到自己的努力對溝通結果沒產生任何作用,形成了「我根本無能為力」的認知;
認為未來的溝通也同樣會失敗;
這些認識和預判對我們產生影響,導致我們對任何要嘗試溝通的事情都提不起勁兒。
此時,如果我們再次面臨必要的溝通時,可能會產生情緒抑鬱、焦慮和選擇逃避。
也許經歷了一連串讓你無能為力的挫折後,你開始在人際關係中失去了掌控感,開始放棄和沉淪。
但如果想要有所改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認識到你過去的失敗和挫折並非是命中注定,你對自己的生活也並非無能為力。
命運啊,與其說是註定,
不如說是你忘了是在何時做出了選擇。
--《塔希里亞故事集》
如何扭轉習得性無助?
1. 隨時關注「變化」
當研究者把籠子的門打開時,已經習得性無助的狗不再努力掙扎了,而是自我放棄式地等待痛苦的來臨。
有扭轉機會,但卻視而不見——這是習得性無助最可怕的地方。
心理學家Langer鼓勵人們去積極關注身邊的變化、抓住可以改變局面的機會(Langer & Moldoveanu, 2000)。
比如,父母或許最近正受到某種新思想的影響,對你的生活和追求有了新的認識;你的下一段感情並不是上一段感情的複製品,這一場的溝通或許有轉機;不是每個社交場合都容不下你,下一次聚會或許會遇到一個跟你聊得來的人等等。
很多時候並不是「無法改變」,而是我們太堅信「無法改變」,習慣性地忽略了轉機。
2. 改變歸因方式
歸因理論認為,當我們把失敗歸因為自身的、普遍的、穩定的因素時, 就容易產生無望感,也容易放棄努力。
比如認為自己就是天生情商低,不善於溝通。這是無法改變的特質,所以也沒必要努力了。
而如果我們改變歸因方式,試著將失敗歸結於自己的動機不足,也許能夠對未來產生積極的期待(Dweck,1975)。
在又一次沒能融入大家的談話之後,試著告訴自己:有時候我只是缺乏和別人交流的動力,也許下次遇到我感興趣的人或話題,我也能夠聊得很起興。
3. 設定合理目標
當你振奮精神,想要重新打一仗時,別忘了給自己設定合理的小目標。研究發現成功的體驗將有利於緩解習得性無助,因此從小目標開始,讓自己感受一點點成功的滋味。
可以不要求父母立刻就全力支持自己的職業選擇,但是至少可以讓他們知道你今天的工作都做了些什麼,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人和事。當他們多了解你一點,溝通的成功率就多了一點。
4.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
如果你還是沉浸在這種絕望和無助感里,自認為無法自救,那麼你還可以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在這種情況下,諮詢師與你建立起的關係,會給你一種安全和穩定感。
諮詢師會和你一起分析那些習得性無助形成的原因,用非評判的態度傾聽你,接納你的無助感,陪你一起尋找那扇解開無助的門。
習得性無助的改變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你去挑戰自己的認知,去重新開始嘗試那些你早已認為沒有希望的事,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但就像《殺死一隻知更鳥》里所說的那樣:
我想讓你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錯誤地認為一個人手握槍支就是勇敢。
勇敢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
你很少能贏,但有時也會。
對了,文章開頭的日劇截圖是假的。台詞是我編的,圖片是我從忘了叫什麼的日劇里隨便找的。如果你被騙到了,那轉發一下騙別人吧。
參考文獻:
Seligman, M.E.P., & Maier, S. F. (1967). Failure to escape traumatic shoc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4(1) :1-9.
Langer, E. J., & Moldoveanu, M. (2000). The construct of mindfulnes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6(1), 1-9.
Dweck, C. S. (1975). The role of expectations and attributions in the alleviation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4), 674-685.
Mikulincer, M. (2013). Human learned helplessness: A coping perspective.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簡單心理(janelee1231),查看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科普文章。
原文發佈於:如果每次努力都以失敗告終,還要再繼續嗎?
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幫助戳: 簡單心理
推薦閱讀:
※思維跨度大、思維跳躍度大、邏輯亂、充滿矛盾,怎麼辦?
※為什麼在小的時候看到有生命跡象的小生物總是要把它玩死?
※【認真想】理解
※五行心理療法 | 如何創造一名「心理學大師」
※世界上有哪些經典的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