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發燒,高熱可用白虎湯?關鍵要洞悉它清熱生津的本質!

怎麼理解陽明經證?

白虎湯是個小方子,但是要掌握好它,並不容易。

不容易,是因為我們很容易被既有的理論框住了思維。

大家知道,白虎湯可以用於陽明經證。

什麼是陽明經證?大致來說陽明證分為兩類,一類是陽明腑實證,也即是「胃家實」,痞滿燥實四大證,患者表現為腹痛拒按,潮熱便秘,這個時候應該用大小承氣湯;另外一類則為陽明經證,所謂陽明經證,《傷寒論》中也有這麼一段定義: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這一段話很好理解,就是發熱,大汗,不惡寒,反而怕熱。

在傷寒論第六條,論及「風溫」時,有這麼一段闡述: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我個人認為,陽明經證和「風溫」本質上是同一種證型。這種證型總的特點就是不惡寒,反而惡熱。體現在患者身上就是大汗使勁流,身體灼熱。脈象就是脈洪大,或者脈浮大,或者脈滑。發展到後面就如火上的蒸籠一般,蒸汽向上瀰漫,肌肉越來越重,但是鍋底津液逐漸枯燥,發展到最後勢必「鼻息必鼾,語言難出」,甚至陰損及陽,導致亡陰亡陽。

也就是說,陽明經證的實質就是,一個是里有大熱,有實火,一個就是津液的快速消耗。

遇到陽明經證,就要迅速使用白虎湯及其變方。

靠「是否惡風、惡寒」來判斷是太陽發熱,或陽明發熱,行不通!

雖然陽明經證,理解起來不難,可是實際操作時,非常容易錯過白虎湯類方的最佳入場時間。因為六經的傳變太快了,有可能很快就太陽證變陽明經證;或者乾脆繞過太陽證,直接發為陽明經證;或者太陽,陽明同時發病,也就是所謂的太陽陽明合病;或者太陽證尚未痊癒,陽明證又來了,稱為太陽陽明並病。

總之戰場情況複雜,敵人難搞定啊。

而《傷寒論》提供給我們的鑒別方法又不夠全面,比如那個「不惡寒,反惡熱」的鑒別手段,就教人困惑。

從現代醫學而言,無論你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高熱——外敵入侵,如感染;自身出了問題,如暑熱症、新生兒脫水熱、顱內損傷;還是各種誘因,例如疫苗接種,輸液輸血導致的變態反應——是的,它們都會導致患者出現全身發冷,肌肉起雞皮疙瘩,手足顫抖,現代醫學叫它惡寒戰慄,簡稱寒戰。

可見,陽明證也是會出現惡寒,惡風的,實際上《傷寒雜病論》也如實記錄了這一臨床現象:

如《傷寒論》第168條云:

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又如《金匱.痙濕暍病脈證第二》云:

太陽症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可見,靠惡寒,還是惡熱來判斷病在太陽,或病在陽明,是行不通的。

或許正因為,難以把握「白虎湯類方」的入場時間,導致溫病派的崛起——既然用了姜附桂這些藥物發汗這麼厲害,容易耗傷津液,又掌握不了用清熱生津藥物的時間,那麼就乾脆就用辛涼解表的方法,用薄荷,銀花,連翹這些藥物,豈不更加安全?

那麼,該怎麼辦呢?

「渴」和「熱結在里」是開門的鑰匙

相對於,惡寒,惡風,惡熱這類患者自己都容易混淆的表述,「渴」是一個相對容易判斷的指標。

渴代表著患者體內的津液開始出現匱乏。

傷寒雜病論,論及白虎湯類方證的條文,一共有14條,其中10條出現了渴,或為渴欲飲水,或為渴不解,或為大渴,或為口燥渴,或為大煩渴,或為身熱而渴。

熱結在里,火向外熏,是白虎湯類方證的本質;而口渴,口不知味,自汗出,脈浮大,脈洪大則為白虎湯類方證的外在表現。

如果覺得這種鑒別方法,還不夠,我們也可以藉助現代工具來判斷,是病在表或在里,患者津液豐盈或虧虛。

當然現代工具只是望聞問切的延伸,只是參考。

「血常規」檢查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患者是外邪犯表,還是自身出現了問題。

如果是外邪犯表,細菌性的會有「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而淋巴細胞百分比降低」,有時還伴有白細胞總數的增高;病毒性則相反,會出現「中性粒細胞百分比下降而淋巴細胞百分比升高」;你再觀察,患者是否有正邪相爭於表的表現,如鼻塞,流涕,咳嗽等等,就很容易知曉病邪在表,在里。

如果患者「血常規」未見明顯異常,同時沒有咳嗽、流涕、打噴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癥狀,患者又有高熱,又渴,你就要考慮,是不是出現了「直接發為陽明經證」的情況。

檢查「電解質」則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患者津液匱乏的程度,一般來說,陽明經證,多有高熱,大汗等表現,汗水蒸發了,但電解質還在,容易出現高滲性脫水,特點是失水>失電解質,出現高血鈉。

這個時候可投予「白虎湯」。

白虎湯解

理解了白虎湯證的本質:里熱和津液匱乏。

白虎湯的方葯就很容易理解了。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以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石膏味辛微寒,可外清肌肉之熱,內除胃肺之熱。

知母辛苦寒而潤,可清胃,肺,膈,肌之熱,滋胃,肺,腎之陰。

兩葯相伍,將表熱透散於外,里熱潛消於內。

炙甘草,粳米,可補胃氣,生津液,並且防止石膏,知母之大寒傷及脾胃。

其實我覺得,白虎湯中加入補中益氣,守護氣津的大棗,效果會更好。

本文為原創,如果您遇見其他署名,必為盜版。


推薦閱讀:

傷寒雜病論是由桂枝湯展開的世界,此方是開啟經方的第一把鑰匙
中藥是導致藥物性肝病的罪魁禍首?錯了,西藥對乙醯氨基酚才是!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仙鶴草
於貓:Sci Transl Med文章結論需推敲,馬兜鈴酸與肝癌關係仍需繼續研究
淺談中醫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基本方法和規律,也談患者為什麼看中醫

TAG:中医 | 中西医结合 | 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