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帽如何用自己證明了什麼是開放?
成立於1993年的Red Hat(紅帽)公司絕對算得上是一家老牌的IT企業,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紅帽都是一家「中小企業」。因為「開源」是這家公司的基因,說到開源,很多人首先都會想到「免費」。
事實上,紅帽公司的主要產品都是免費提供給用戶的,紅帽公司的收入僅僅來源於對軟體的運行維護提供技術支持。相比較紅帽公司來說,那些傳統的軟體巨頭,如微軟、甲骨文等則憑藉自身的軟體和服務成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大公司。
堅守開源技術的紅帽終於在雲計算時代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在紅帽公布的2017財年財報顯示,2017財年第四季度公司締造了連續60個季度營收成長的亮眼佳績;同時,紅帽也成為全球首家年收入超過20億美金的開源公司。連續的業績增長和公司營收的持續增加正在展現紅帽的真正價值。
紅帽首先是一家開源企業
在過去數十年間,軟體許可證這一商業模式造就了無數的軟體巨頭,很多軟體企業的體量都遠超紅帽,但這家公司卻從沒有為外界的輝煌所吸引,而是持續專註在自己的開源領域。但近年來,Docker、OpenStack、Hadoop、Spark……一個又一個熱詞在IT業界涌動,在這些熱詞背後所蘊含的卻都是開源的力量。
在IT領域,開源的核心思想就如同中國的那句古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在商業社會中,這樣的思想堪稱另類,但在IT互聯網時代,開源反而成為一種新興的、代表未來的商業模式。即便是那些曾經憑藉許可證模式賺得盆滿缽滿的軟硬體巨頭們,也幾乎都把開源看作是公司未來的戰略方向所在。
在紅帽建立的多個開發者社區中,活躍著無數秉承著開源思想和行動的開發者。「當他們參與到一個項目中,或者參與到解決一個難題的過程中,他們能否從中獲得商業利益?」面對這樣的問題,按照紅帽開源的邏輯來講,參與解決問題只是開發者自發的行為,他們所獲得的不是簡單的商業利益,而是開源世界的認同感、自身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正如紅帽活動經理Jennifer Madriaga所說:「社區運作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確保最好的一些想法能夠取得成功。我們通常會採取開放的決策過程,確保每一個人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是企業成功的法寶。」
因此,對於不同社區的負責人來說,他們的責任是做好論壇的維護者,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進而為開源生態發展做出貢獻:要將上游社區一些成熟的技術拿出來進行加強,使它成為能夠供企業用戶使用的產品,不僅僅需要紅帽自身的員工參與進來,還需要開源社區大量來自外部企業和組織的貢獻者和使用者,甚至包括競爭對手。
紅帽倡導的更是一種開放的文化
在紅帽公司CEO吉姆?懷特赫斯特(Jim Whitehurst)不久前撰寫了一本書《開放式組織:面向未來的組織管理新範式》中,對紅帽公司進行了更加細緻、精確的描述。從這本書也可以看出,紅帽真正要做的甚至不是如何將開源商業化,而是如何將開放的文化傳播出去,匯聚更多參與的力量。
所謂開放式組織,就是「同時納入了內部和外部積极參与的群體的組織」、「一個可以重新啟動、重新設計、重新創造的組織,一個適合這個去中心化、權力下放的數字時代的組織」。這已經完全超越了開源技術的範疇。
從開放的技術到開放的社區,再到開放的組織,紅帽所倡導的開源正在從技術演變成一種文化,而這樣的文化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所接受。從組織扁平化到阿米巴模式,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試水開放式組織的變革。而對於許多新興的互聯網企業來說,很多企業在成立之初就是遵循開放式組織文化的: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不同的idea都會被賦予不同的小組開展創新,組員可以隨時搭建、隨時拆散,一旦成功則會在第一時間被賦予更多資源,做大做強。
這無疑是一項比開源技術更具顛覆性的思想,儘管目前企業的邊界依然清晰,但在用戶需求面前,那些界限分明的企業正在互相開放合作,共同打造行業應用的生態:用戶不用了解它是誰,只需要它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夠了。【科技自媒體「常言道」出品 作者:丁常彥】
推薦閱讀:
※正確開始你的前端開源項目
※QuadBot 3D 開源套件:這玩意兒不只能哄哄小創客,資深玩家也能樂於其中
TAG:开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