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象——日美開戰前的外交形勢與政策(1939~1941)

前言

本文是筆者對日美開戰前日本外交形勢與對外政策的總括性表達,同時也是筆者對讀過的部分歷史著作有關內容的歸納總結。受篇幅所限,1941年1月開始的部分內容與1941年4月到12月的全部內容還沒有完成,至於另開一篇還是放在本篇最後還沒有確定,視內容規模而定。

此外,為保留原意,筆者沒有修改任何本文中引用資料的用語。因此文中出現的軍國主義內容和用語,皆為原文所示,請讀者明察。

大陸泥沼

諾門罕事件中被蘇軍繳獲的日軍輕機槍

1939年夏天發生了兩件重要的事情:一件是北進派(無論是陸軍還是民意)在諾門罕被蘇聯打得粉碎;另一件發生在諾門罕被紅軍突破的當天——日本深信不疑的准「盟友」納粹德國與蘇聯達成了幕後交易,兩國甚至還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這兩件事對日本造成的影響非同尋常,即使是內閣中最有名的親德派——內務大臣木戶幸一——都直言不諱地「對這樣的背信棄義感到震驚」;內閣首相平沼騏一郎只丟下一句「歐洲形勢複雜離奇」就急忙宣布總辭。到了秋天,陸軍也感到形勢危急:對華作戰在數年內沒有軍事勝利的可能,無論是80萬支那派遣軍還是剛剛建立的汪精衛政權,對解決事變的助益幾乎為零;而同時關東軍則以8個師團面對著30個師的遠東蘇軍,加上諾門罕的失敗,使陸軍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加強對蘇戰備的重要性。然而此時的陸軍儼然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39年年底通過的修正軍備擴充計劃就將支那派遣軍從85萬削減到50萬,陸軍甚至決定暫時從中國主動撤軍以應對蘇聯;而由於派遣軍的斷固反對,削減目標最終妥協到了70萬,而陸軍省和參謀本部依舊為派遣軍的進攻作戰大開綠燈。但是,當1940年的夏天到來後,事情又起了變化。

不能誤了這班車

1940年6月的西歐形勢,原本對對華戰爭失去信心的陸軍受到了德國在西歐速勝的刺激,對南進的未來又充滿了希望

歐洲戰事在39年9月幾乎毫無徵兆地爆發了。在戰爭爆發前一天剛剛成立的阿部信行內閣還表示「這次歐洲戰爭爆發時,帝國不介入,專心解決支那事變」,然而隨著40年春天德國在西部戰線取得的勝利,日本再一次改變了策略。此時恰逢海軍大將米內光政上台組閣,陸軍佔主導的北進派的破產使得海軍主張的南進派更加受到歡迎,再加上德國的侵略,即將戰敗的法國、荷蘭和英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都將面臨一個可以預見的尷尬境地。而此時日本則應該「勿誤良機」,要在德國之前迅速採取對策以向南擴展勢力。早在荷蘭淪陷的一個月前(此時荷蘭還沒有被入侵),日本就迫不及待地對南方問題發表了看法:外務大臣有田八郎發表聲明指出「戰亂延伸到荷印,對東亞的安定是不妥當的」,而作為回應,荷蘭政府表示對於荷印問題不接受他國的保護、英美強調維持現狀、而德國大使則含蓄地表示無意干預荷印地區。到6月底,歐洲的形勢已然十分明朗:法國投降,英國就是下一個;如果德國可以順勢吃掉英國(只會是時間問題),那麼日本在東南亞的擴張形勢就會變得更加樂觀。7月底,再一次上台的近衛文麿在就職演說中強調:

眾所周知,世界形勢最近急轉直下,顯現出驚人的變化。舊的世界秩序首先從歐洲崩潰,眼下就要波及到世界其他地方。不久前我之所以辭去樞密院議長職務,就是考慮到在世界發生這樣重大變動的時候,我國必須謀求革新國內體制,而自己願為此略盡綿薄。如果國內各種意見互相對立,彼此爭執,就勢必不能專心對外,以致左顧右盼坐失良機

n...必須認識到,這不是簡單消極地應付世界局勢的變化,而是要自己主動地指導世界的變化,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新秩序...在經濟上,為了堅決實行上述外交國策,必須儘早擺脫依靠外國的狀態,在這個意義上,帝國同滿洲和中國的經濟合作以及向南洋方面發展的必要性正在日益增加...

在今後的短暫期間內,還可能有物資不足、供求失調的現象...

隨後在宮中召開的大本營、政府聯席會議上決定了《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其中在對外政策上提到:

以德、意、蘇政策為重點,特別要迅速加強同德意的政治上的團結,大力調整對蘇關係。n對於美國,保持公正的主張和嚴謹的態度。因帝國推行必要措施而必然引起迫不得已的關係惡化,固然在所不辭,但應經常注意其動向,採取避免由我方主動增加摩擦的方針。

n...n

對於法屬印度支那,力求徹底斷絕其援蔣行為,同時迅速迫使其同意我軍擔負補給任務部隊的通過和使用機場等,并力求取得帝國所需的資源。根據情況,可以考慮使用武力

n...n

對於荷屬東印度,暫時利用外交措施,努力確保其重要資源。n

南太平洋上原德屬及法屬島嶼,鑒於國防上的重要性,應盡量通過外交措施,使之歸我領有。n

...n

在中國事變大體處理完畢時,為解決南方問題,只要內外各方面形式允許,抓緊時機,行使武力。n

在中國事變尚未處理完畢時,應在不至於同第三國開戰的限度內採取對策,但內外各方面形勢一旦發展得對我特別有利,為了解決南方問題,可以行使武力。n

關於行使武力的時期、範圍及方法等,應根據情況而定。n

行使武力時,應極力將戰爭對手只限於英國一國。但是,即使是在這種場合,對美開戰也將不可避免,因此,應作好充分準備。

《綱要》是由大本營陸海軍部提出的,主要執筆者是陸軍。在經過近衛首相與松岡外相同意後出示給海軍。自此,南進政策作為國策得到確立。不難看出,此階段日本仍將對蘇關係作為調整重點;另一方面,直接將英國視作戰爭對手則反映出日本政界上下對英國短期內即將崩潰的樂觀態度。在服部卓四郎看來,日本選擇南進政策的首要目的是在德國於歐洲取得勝利,引發世界勢力範圍發生大變革的形勢下,通過取得南方地區的各種資源來擺脫經濟上對美英的依賴,鞏固「自給自足」的態勢,便是「自存自衛上必不可少的要求」。當近衛文麿因「國防國家體制」與陸軍走到一起時,就不難預見到下一步會發生的更大規模的戰爭了。而1940年的問題只是戰爭的對手還沒有確定下來,而一旦把對手確定下來,日本必然可以毫不顧忌其「事變泥沼」而直接「行使武力」了。

日美關係對立的根源

美國張貼的援華海報,中國問題是美國同日本漸行漸遠的關鍵,日本在東亞的步步擴張使美國迅速警惕起來

從佩里踏上日本的土地到珍珠港事件爆發,只過去了88年時間。而在這近90年的歷史上,日美兩國有意識的相互敵對與關係惡化就佔了至少30年。日美關係大約從日俄戰爭結束後開始出現競爭與互相視作威脅;在一戰期間,兩國關係惡化的徵兆開始表現出來;雖然在華盛頓會議上兩國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但兩國實際上並沒有達到政治互信,甚至連互相信任的土壤都不存在;步入30年代後,九一八事變帶來的是日美兩國間深刻的對立,時任國務卿史汀生提出的「史汀生路線」被美國當作對日妥協的最後底線;在30年代中後期日本確立軍部政治與全面侵華導致美國民間強烈的對日反感與對華同情後,隨著日本「挑釁行為」的一步步加深,日美關係最終由單方制裁走向毫無迴旋餘地的戰爭。

一般來看,日美開戰的深刻原因並不在珍珠港事件本身——雖然珍珠港事件對美國而言帶有一定的突然性,但是回顧5年內的日美關係,就會發現珍珠港事件只是日美政經關係惡化的必然產物,如果日軍沒有襲擊珍珠港,或者再退一步,當日軍拖延足夠的時間以使其可以預見到納粹德國在蘇聯受挫後(這樣或許可以使日本放棄對美開戰的打算),即使如此日美之間仍有開戰的可能。究其核心原因,大概可以歸結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日美關係的三重對立(如下表;在日本加入三國同盟後就又多了一重對立,即民主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的對立,其核心是國家觀念與國家安全的衝突)。

圖片

在華盛頓體系(1922~1931?)下,日美關係如上所示分為三個層次的對立。這些問題早在日俄戰爭後就有抬頭的跡象。但20世紀20年代以後,這些問題在相互複雜作用的同時,也隱藏著形成更為安定國際秩序的可能;雖然在華盛頓體系下,日美在金融、投資等領域的緊密關係也非常重要,但即使如此華盛頓體系在東亞劇烈動蕩下也只存在了10年就宣告名存實亡。日美關係在倫敦海軍會議上達到最高峰後不可避免地開始回落,而第二年發生的九一八事變更加速了這一進程。從日本自身來看,政黨政治存續十餘年間由政黨指導外交的原則還沒有來得及完全制度化就被軍隊打斷了,在軍部攫取政權後更不可能延續此前就已被認為「無可救藥」的幣原外交,日本最終失去了最後的一點矜持,蒙上了一隻眼睛走上了戰爭之路。

對美國而言,雖然被很多人津津樂道的「孤立主義」直到珍珠港事件才被完全打破,但美國對亞洲和太平洋的利權問題一向有著清醒的認識。1933年3月日本退出國聯時,美國不但沒有承認事變和滿洲國,甚至試圖通過國聯諮詢委員會制裁日本;同時就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全盤繼承了史汀生主義,他直白地表示「對中國抱有無以復加的同情」。但羅斯福是民主黨人,他只是感到道義上有介入中國局勢的責任,並沒有實際介入的必要(35年通過《中立法》後更無可能)。到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羅斯福也只是發表了不點名的「隔離演說」,而在淞滬戰役同時進行的撤僑工作中,政府甚至沒有批准海軍向中國增加派遣人員(以加速撤僑工作)的請求,可見美國國內的反戰氣氛是多麼濃厚。

孤立主義的道路隨著班奈號事件與三次近衛聲明逐漸走向了終點,1939年7月英日簽訂《有田-克萊琪協定》,使英國事實上承認「新秩序」後,美國迅速宣布《日美通商航海條約》廢止。日本終於發現「翻過英國這道坎之後,阻擋他的換成了美國」。《條約》的廢止,標誌著美國對日經濟制裁的開始。此前的對立行為往往是通過資助日本的敵人(如向重慶政府提供貸款和援助)進行的,而正式經濟封鎖後,羅斯福就可以在諸如沒收資產、凍結銀行、停止貿易和海上封鎖等措施中隨意選擇了。

南進

1940年底的法印形勢,進駐北部法印是日本南進政策施行的第一步。

1940年6月,法國正處於亡國的邊緣。在德軍進駐巴黎的六天後,法國政府同意禁止通過法印運輸援蔣物資,而英國對日本提出的斷絕滇緬公路的要求予以拒絕。此後,日本的主要目的就轉為使法國接受日本對法印的軍事要求,即允許日軍一定數量的兵力通過北部法印並在該地區駐紮(以及為此提供一切方便)。9月22日,在經過象徵性的談判和以入侵相威脅後,日軍「和平」進駐北部法印。在政府內,外相松岡洋右是南進派的代表人物,他寄希望於將東南亞納入「東亞新秩序」中,通過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以提高日本的政治與經濟自主性。

而另外一邊,美國早在6月就開始採取措施牽制南下政策。美國國會先後通過第三次《文森法案》和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提出的「兩洋法案」等大批造艦案,太平洋艦隊常駐夏威夷以軍事牽制日本,對重要物資出口實行許可制以對日本實行經濟牽制。9月後,隨著陸軍進駐北部法印,美國直接禁止了對日廢鋼鐵的出口,並擴大了禁運物資的範圍。但是此階段美國的制裁仍然有所保留:為了避免刺激日本南進,美國仍未將石油列入禁運名單。

三國同盟的結成

在日本駐德大使館舉行的慶祝儀式

根據《時局處理綱要》,日本應加強同德意的「政治團結」,到了9月份,隨著德國特使斯塔瑪訪日,日本開始正式進行締結條約的準備活動。9月開始政府陸續召開四相會議(首相、外相、陸相與海相),對外務省提出的《關於加強日德意軸心事宜》的議案。四相會議決定

確認皇國與德意兩國對建設世界新秩序具有共同立場;對建立和治理各自的生存權應相互給予支持;對有關英、蘇、美的政策彼此進行合作,相互間達成必要的諒解。n

...n

和德意談判時,應作為皇國建設大東亞新秩序的生存圈而加以考慮的範圍是,以「日、滿、華」為主體,包括現在委任日本統治的原德國所屬諸島、法屬印度支那及法屬太平洋島嶼、泰國、英屬馬來、英屬婆羅洲、荷屬東印度、緬甸及印度等地區。但在談判上,我方提出的南洋地區應不少於緬甸以東的荷屬東印度及新喀里多尼亞地區,印度可暫置於蘇聯的生存圈內。

n...n

在可以預見的、世界將被劃分為東亞、蘇聯、歐洲與美洲四大勢力範圍的戰後新形勢下,以東亞領導者自任的皇國應與歐洲領導力量的德意緊密合作。n

從東西兩面牽制蘇聯,並因勢利導,使之符合日德意三國的共同利益;設法使其勢力範圍向較少直接影響日德意三國利害關係的地區,譬如向波斯灣方面(根據情況可以承認蘇聯向印度方面的發展)發展。n

對於美國,應竭力採用和平手段,但根據在東亞和歐洲範圍內政治上、經濟上合作的需要,應設法形成足以壓制美國的態勢,以使有助於貫徹皇國的主張。

根據會議決定,松岡外相與斯塔瑪舉行了會談,達成了五點共識:

日德意三國希望美國不參加歐洲戰爭和日華糾紛。n

德國不要求日本介入其對英戰爭。n

只有以日德意三國堅決一致的態度,才能抑制美國的行動。n

三國條約下一步也要把蘇聯參加在內,德國就日蘇合作進行斡旋。n

德國為避免日美在東亞的衝突而努力。

1940年9月19日,天皇裕仁召開御前會議對簽訂條約做最後討論,在會議最後,樞密院議長原嘉道代表天皇裕仁發表了簡短的聲明:

鑒於目前正在進行對華戰爭和國際形勢的演變,這一提案作為一種不得已的措施,我表示贊成。將來可能要發生很多困難,美國的禁運政策也不容樂觀。儘管日美衝突終將不可避免,但我仍然希望嚴加警惕,萬無一失,以免在近期內發生日美衝突。我對此案表示同意。

9月27日,《日本國,德意志國及義大利國間三國條約》正式簽訂。第二天,近衛首相對全國進行了廣播講話:

試看東亞和歐洲的現狀,明眼人不難看出,日德意三國的確是在各自所轄範圍內,共同為打開舊秩序而不斷的進行著努力。即德國和義大利正在謀求在歐洲建設新秩序,日本正決心在大東亞地區按照亞洲本來的面貌建設新秩序。

三國條約簽訂後不久,松岡外相就開始急於解決日蘇問題。他原本希望通過德國對日蘇關係進行協調,而莫洛托夫訪德時有條件地同意了里賓特洛甫的三國對蘇條約(里賓特洛甫草案),因此,如果蘇聯能和日德意三國統一步調,甚至把三國聯盟變為四國聯盟(這同時也是近衛首相的意見),日本就可以在英美面前有更大的空間以「貫徹皇國的主張」。陸軍對這一想法十分歡迎,因為一旦徹底解決了日蘇問題,處理中國事變和南方問題的效率會大大上升,而陸軍也不必整日守著滿洲的國境線擔心哪一天蘇聯突然會打過來了。

1941年2月初,大本營政府聯席會議通過了《對德意蘇談判方案綱要》,提出

帝國在大東亞共榮圈地區居於政治領導地位,擔負維持秩序的責任

對居住在上述地區的民族,應以維持其獨立或使之獨立為原則。但對現在英、法、荷、葡等國所屬領土而無獨立能力的民族,應按其各自能力儘可能允許其自治,由帝國負責指導其統治。在經濟方面,帝國在上述地區保留取得國防資源的優先地位,但對其他一般性的通商企業,則可適用同其他經濟圈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主義。

...

日本應迅速完成海軍的準備,陸軍應堅決縮短中國戰線。德國應儘力援助日本充實軍備,日本則努力為德國提供原料和糧食

南下與西行

日本通過「調解」,將法印與泰國的爭議地區全部劃給了泰國

將南進的希望寄託於德國的《時局處理綱要》隨著不列顛戰役的持續進行而拖到了1941年。由於德軍遲遲不發動登陸作戰,加上日美關係趨於緊張而陸海軍都沒有做好對美開戰的心理準備,因此南進政策停擺了幾個月。這期間內,日本為了便於日後進駐法印南部,在泰國與法印間製造領土糾紛,並以調停人的身份加入爭端中。大本營的方針是犧牲法印而抓住泰國,從而締結日泰軍事協定、在泰國建立航空基地,以此換取在領土糾紛中偏袒泰國一方(雖然法印與泰國對日本同樣重要,但日泰協議更容易得到同意,而泰國親近日本就必然會遠離英國)。談判在松岡外相、法國大使安利與泰國代表懷特亞根三人間進行。經過近兩個月的調停,最終在日法與日泰間都達成了無論法印還是泰國都不得與第三國簽訂任何形式的政治、軍事合作關係的協定;至於日泰間的軍事合作,則由於松岡本人認為時機不夠成熟而直接沒有進行會談;正在調停成功的當天,報紙發表了松岡外相訪歐的消息。第二天,松岡外相就要開始對德意蘇三國的訪問。

對陸軍而言,他們並不關心松岡訪德和訪意的內容,他們覺得訪問蘇聯才是最終目的,而對德國和義大利只是禮節性的拜訪。但事實上雖然只在松岡柏林停留了3天,但他同希特勒在南進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希特勒承諾「如果日本與美國發生衝突,德國方面將採取必要的步驟」;而松岡同意儘快佔領英國在東南亞的重要基地新加坡。松岡外相這次訪蘇的目的主要是使蘇聯同三國同盟步調一致共同打倒英國並順勢調解日蘇邦交。

蘇聯從不白給東西

《日蘇基本條約》簽訂後日本重新在北緯50度線上樹立國境標

此時日蘇關係最大的問題即不是滿洲的領土糾紛也不是一紙反共協定,而是庫頁島北部的利權問題。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獲得了北緯50度以南的庫頁島地區(南樺太)。1918年日本參與了協約國武裝干涉俄國,由於日本在西伯利亞出兵之前就做好了攻略遠東甚至分裂西伯利亞的計劃,因此到協約國撤軍後,日本仍然拒絕撤軍以致發生了「廟街事件」。在事件發生後日本「報復性」地佔領了庫頁島全境。1922年蘇聯成立後日軍撤出遠東,但由於當時盛傳庫頁島北部發現了油田,使日本佔據庫頁島的決心更加強烈。1922年開始進行的日蘇談判到1925年以蘇聯的妥協而結束——在《日蘇基本條約》中,蘇聯承認1905年《朴茨茅斯和約》和1907年《日俄漁業條約》並允許日本在北庫頁島開採石油和煤礦(租借期45年)以換取日本承認蘇聯、從北庫頁島撤軍並放棄「廟街事件」的索賠;隨著日本「南進政策」的實施,北庫頁島利權問題越來越被日本政府所重視。

在加入三國同盟前,日本就已預見到此後可能會使同英美的貿易關係進一步惡化甚至斷絕,而現狀是許多軍需物資都要從美英處進口。因此要在英美製裁開始前做好準備以繼續侵華戰爭並應對可能發生的日美戰爭。1940年9月的御前會議上詳細討論了這個問題。企劃院認為大部分重要的軍需物資如鋼材和有色金屬在物資禁運後都可努力保持產量,但唯獨石油無處補充。

企劃院總裁:...一旦演變成相當長期的戰爭,取得庫頁島北部、荷屬東印度的石油是絕對必要的。另外,通過德國斡旋,從蘇聯和歐洲方面補充也很重要。總之,應盡一切手段,盡量取得大量石油。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

只要不爆發日美戰爭,單憑美國從經濟上施加壓力,還不至於使繼續對華戰爭陷入不可能。還能從美國以外的地方取得相當數量的石油。只是航空用汽油,美國貨最好,我國還不能煉製高級汽油。但不久前已大量進口航空汽油,所以姑且還可以。其他國家的石油在質量和價格方面雖然有高有低,但可以從其他方面得到。

...

再者,庫頁島北部的石油絕不是少量的,現在年產不到10萬噸,這是出於蘇聯妨礙的結果,不然即使使用現在設備仍可生產幾十萬噸,加上蘇方所得40萬噸,可達70萬-80萬噸,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量。

因此,不難理解日本在北庫頁島問題上的堅定立場。在10月開始的談判持續4個月仍不見轉機時,日本甚至提出可以「有償地放棄庫頁島北部利權的補償」;在《對德意蘇談判方案綱要》中

通過德國調停,促使蘇聯出賣庫頁島北半部。

如果蘇聯不同意,則作為有償地放棄庫頁島北半部利權的補償,使蘇聯答應在今後五年內供日本250萬噸石油。不過,總之,我方為此是要援助庫頁島北半部增產石油的。上述兩主案究竟應採取哪一個,應根據情況來決定。

4月6日,當松岡離開柏林,滿懷希望地前往莫斯科的時候,他一定忘記了里賓特洛甫的「警告」

怎麼能在這個時候簽訂這樣一個條約?請記住,蘇聯是從來不白給東西的。

權宜之策

《日蘇中立條約》簽字儀式

值得一提的是,松岡從柏林出發前,日本駐德大使大島浩向松岡表示德蘇關係可能將不再穩固——可能不久就要開戰。但松岡對條約仍然十分樂觀:「與斯大林簽訂的協議已經裝進我的口袋裡」,他對秘書說。

幸運的是,如果松岡都知道了德蘇可能開戰,那斯大林一定也知道了。因此,雖然松岡3月份到莫斯科時斯大林還對松岡推銷的「共同削弱美英的新秩序」缺乏興趣,但當松岡從柏林返回莫斯科時,他立即受到了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的迎接。斯大林還直接地表達了對兩國簽訂一份中立條約的濃厚興趣。這是由於蘇聯擔心遭受來自德國和日本的兩個方向的夾擊,因此急於簽訂一份五年期的中立條約。但是雙方在北庫頁島問題僵持不下。松岡在柏林已經得知德國已不可能再為調節日蘇邦交作出任何努力,因此他在北庫頁島問題上努力勸說蘇方讓步,但莫洛托夫態度堅決地表示「中立條約與解除利權協議書必須同時簽訂」。4月12日,他在會見斯大林時再次提出購買北庫頁島的問題,但遭到斯大林嚴肅的反對:

這樣日本不是把蘇聯沿海地區通往海洋的出口完全封鎖了嗎?這是什麼?想絞殺我們吧?這是什麼友情?

松岡認為談判已然破裂了,因為北庫頁島問題上雙方無法妥協,而斯大林又是如此的態度,《中立條約》基本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因此他向大本營去電,稱已經不想締結條約。但第二天,蘇聯馬上提出可以在條約締結後的2~3個月內解決利權問題,松岡提議改為「數月內」,在斯大林同意後,雙方迅速簽訂了《日蘇中立條約》。

當締約國一方成為一國或兩國以上的第三國軍事行動對象時,締約國另一方須在該糾紛的整個過程中保持中立。

在簽署條約時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日蘇兩國表示

日本須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即外蒙古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蘇聯須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對蘇聯而言,即使是這樣也不是划算的。蘇聯承認了日本在東北的利益和勢力範圍,這對中國的抗戰而言,實在不能說不是一種打擊。

但是也有不同的觀點存在,如毛澤東1939年《蘇聯利益和人類利益的一致》一文,在對日蘇關係的預測中就對日蘇之間達成妥協的後果表示樂觀,認為這不會對中國抗戰產生影響。

即使日蘇互不侵犯條約有訂立的可能,蘇聯也決不會在條約中限制自己援助中國的行動。蘇聯的利益和中國民族解放的利益決不會互相衝突,而將是永久互相一致。這一點,我認為絕對沒有疑義。那些有反蘇成見的人,借著諾蒙坎停戰協定的訂立和日蘇互不侵犯條約的傳聞,掀風鼓浪,挑撥中蘇兩大民族間的感情。這種情形,在英美法的陰謀家中,在中國的投降派中,都是存在的,這是一種嚴重的危險,應該徹底地揭穿其黑幕。中國的外交政策,很明顯的,應該是抗日的外交政策。這個政策以自力更生為主,同時不放棄一切可能爭取的外援。而所謂外援,在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爆發的情況之下,主要地是在下列的三方面:(1)社會主義的蘇聯;(2)世界各資本主義國家內的人民;(3)世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壓迫民族。只有這些才是可靠的援助者。此外的所謂外援,即使還有可能,也只能看作是部分的和暫時的。當然,這些部分的暫時的外援,也是應該爭取的,但決不可過於依賴,不可看作可靠的援助。

此外,在《關於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中,毛澤東也做出了準確的預測

日本帝國主義受了蘇德協定的嚴重打擊,它的前途將更加困難。它的外交政策,正在兩派鬥爭中。軍閥想和德意建立聯盟,達到獨佔中國,侵略南洋,排斥英美法出東方的目的;但一部分資產階級則主張對英美法讓步,把目標集中於掠奪中國。目前和英國妥協的趨勢甚大。英國反動派將以共同瓜分中國和在財政上經濟上幫助日本為條件,換得日本充當英國利益的東方警犭,鎮壓中國的民族解放運動,牽制蘇聯。因此,不管怎樣,日本滅亡中國的根本目的是決不會變更的。...在某種適合於日本的時機,日本將發起東方慕尼黑,以某種較大的讓步為釣餌,誘脅中國訂立城下之盟,用以達其滅亡中國的目的。日本的這種帝國主義的目的,在日本人民革命沒有起來之前,不管日本統治階級掉換什麼內閣,都是不會變更的

「對日本而言,《中立條約》無法成為東亞新秩序的基石,而是使蘇聯專心應付即將到來的對德戰爭,同時準備與英美和解的關鍵一步。換言之,日本外交的主動出擊根本沒有為保護和擴張日本帝國而確保一個穩固的全球同盟,只落得個使日本更加孤立的結果。」

松岡外相在離開莫斯科前同美國駐蘇大使斯坦哈特進行了會談,斯坦哈特同意向總統進言以恢復日美關係,松岡表示願意親自訪美,同總統進行直接對話。松岡在回國途中收到了近衛首相打來的電話,說收到了美國政府的重要建議,要他儘快回國。松岡認為這是同斯坦哈特的談話收到了效果,他對日美關係的前景更加樂觀了。

「舞台已經布置好了」松岡說,「接著我該去華盛頓了。」

附一:大事年表(1939~1941)

1939年

1月5日 平沼騏一郎內閣成立(~8月30日)

3月17日 南昌會戰(~5月9日)勝

5月1日 隨棗會戰(~5月24日)敗

5月12日 諾門罕事件爆發(~9月15日)

7月15日 《有田-克萊琪協定》簽訂

7月26日 美國通告提前廢除《日美通商航海條約》

8月23日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字

8月30日 阿部信行內閣成立(~1940年1月16日)

9月1日 德國閃擊波蘭

9月3日 英法對德宣戰

9月13日 第一次長沙會戰(~10月8日)敗

11月15日 桂南會戰(~1940年2月13日)勝

1940年

1月16日 米內光政內閣成立(~7月22日)

3月30日 汪精衛建立南京國民政府

5月1日 棗宜會戰(~6月18日)勝

5月10日 法國戰役(5月14日荷蘭投降、5月28日比利時投降、6月22日法國投降)

丘吉爾就任英國首相

7月10日 維希法國政府成立

不列顛戰役(~10月31日)

7月21日 波羅的海三國併入蘇聯

7月22日 第二次近衛文麿內閣成立(~1941年7月18日)

7月26日 閣議決定《基本國策綱要》

8月20日 百團大戰(~10月5日)

9月3日 英國與美國簽訂《基地-驅逐艦交換協定》

9月16日 美國國會通過《選徵兵役和訓練法》

9月19日 御前會議決定締結三國同盟

9月23日 北部法印進駐

9月26日 美國發表對日禁運鋼鐵

9月27日 三國同盟締結

10月12日 大政翼贊會成立

11月7日 羅斯福第三次當選美國總統

11月10日 紀元2600年紀念行事

11月12日 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訪問柏林

11月13日 御前會議決定《支那事變處理綱要》

12月8日 閣議決定《經濟新體制綱要》

12月29日 羅斯福發表「爐邊談話」

1941年

1月4日 皖南事變

1月6日 羅斯福發表「四大自由」國情咨文

1月19日 聯席懇談會決定《關於調停泰、法印紛爭的緊急處理綱要》

1月30日 豫南會戰(~3月1日)敗

2月3日 聯席懇談會決定《對德、意、蘇談判綱要》

3月11日 美國國會通過《武器租借法案》

3月12日 外相松岡洋右訪問歐洲

4月13日 《日蘇中立條約》簽訂

附二:日本歷代內閣列表(1939~1941)

平沼內閣(1939年1月5日~1939年8月30日)舉國一致內閣;平沼騏一郎(樞密院議長)

對歐政策失敗導致內閣總辭職。

阿部內閣(1939年8月30日~1940年1月16日)舉國一致內閣;阿部信行(預備役陸軍大將)

不介入歐洲戰爭、日中戰爭解決不善導致內閣總辭職。

米內內閣(1940年1月16日~1940年7月22日)舉國一致內閣 ;米內光政(預備役海軍大將)

拒絕參加三國同盟、近衛文麿發起新體制運動、陸軍大臣畑俊六辭職導致內閣總辭職。

第二次近衛內閣(1940年7月22日~1941年7月18日)舉國一致內閣;近衛文麿(貴族院議員)

外相松岡洋右拒絕接受改造內閣導致內閣總辭職。

參考文獻:

吳廷璆,《日本史》

藤原彰,《日本軍事史》

浜野潔 等,《日本經濟史(1600-2000)》

五百旗頭真,《日美關係史》

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

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戴維·貝爾加米尼,《天皇與日本國命》

約翰·托蘭,《日本帝國衰亡史:1936-1945》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武向平,《日德意蘇「四國同盟」構想及演進述考》

何艷,《1938-1941年蘇日外交關係研究》

李凡,《日蘇「北庫頁島利權」之爭》


推薦閱讀:

一場真正的國際戰爭(4)
專欄|炸掉了一隻手,他依然畫出了不朽的漫畫
有沒有朝鮮人假扮參與倭寇的記錄?
日本投降後,日本左派有哪些舉動?是否舉行了公開的慶祝活動?

TAG:太平洋战争 | 日本历史 | 国际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