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助理如何成長

導讀:

最近一位朋友向我反饋了這樣一個問題,他的助理極度缺少主觀能動性,當聽聞要加班接受培訓時,竟然全體缺勤,這勾起了我的一些回憶,我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稀缺職位:產品助理

我認識的一位初級產品經理,一年的時間已經是團隊的核心支柱,手裡負責公司五款以上的產品,同步開展。而我認識的另一位產品經理,也是一年的經驗,到現在,也仍然是初級產品經理,不要說獨立負責一個項目了,即便是一個項目一個版本中的一部分,也總是出現各種問題。

相對於前者而言,似乎後者並不認可產品助理的價值。

這是一位朋友的故事,我也經歷過,我相信許多產品leader也經歷過同樣的尷尬。

他的產品團隊有三位產品助理,是純新人,0基礎。按理說這樣的新人應該更加的勤奮,更加的努力才對。畢竟對於0基礎的新人而言,一份願意接納自己稚嫩,願意幫助自己成長的工作是極為難得的。

可事實上,這幾位新人似乎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對於自己從事這個行業,更多的是一種僥倖的機緣。

前段時間,朋友覺得新人的能力沒有辦法適應現在的工作內容,需要提升,便自己組織了一次培訓,時間是在下班後。

的確,結局似乎是集體缺勤,在約定培訓的時間裡,無一人在場。

為什麼培訓要以加班的形式展開,我可以理解大家都不願意加班,畢竟除了工作,我們還有自己的私人生活。可不要忘記了,這次培訓的主講人,也就是我們的leader,也是在加班給大家培訓的。

我們的leader本身不是培訓師,只有極少數的企業會設置培訓師的崗位,許多時候leader本身的工作已經非常多了,自己都要經常加班加點才能趕上進度,能夠犧牲自己個人的生活時間,自發的為助理進行培訓是極為難得的。

在許多互聯網企業,認為培訓是低效的一種做法,當leader覺得你能力不足時,會果斷的對你進行勸退,我們認為培訓一位優秀的產品經理倒不如直接招聘一位成熟的產品經理。

實際上這也是許多互聯網企業不設立產品助理這一崗位的原因。

培訓一位合適的產品助理所耗費的成本超乎我們的想像,其中包含但不僅限於人工成本,關聯人的時間成本,團隊的時間成本,乃至企業的時間成本。

我們沒有辦法一次性招數十位產品助理,在試用期結束後只留下1-2位。所以,我們只能一位一位的招,就像我們做產品試錯一樣,企業和團隊對於我們的產品助理也一直在試錯。

你覺得,一年的時間,一個團隊究竟能負擔的起幾次試錯呢? 一次試錯的周期至少是一個月,時間太短,會讓我們與好的苗子失之交臂。

你知道的,時間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與其一個月一個月的耗損,不如多投入一些資金成本直接招聘一位成熟的產品經理,上崗就能進行有效的產出。

能夠擁有一份助理的工作,無疑極大的加速了自己的職業發展,但似乎我們的助理朋友並沒有意識到這些,將這個崗位定位的非常的粗淺,不值一提。甚至於覺得這個崗位滿大街都是,一點都不稀罕,實際上是什麼呢?產品助理的崗位極為珍貴!

通過招聘網站,我們就能直接看到崗位的數量,從而認識到他的稀缺性,這些數據來源於 拉勾網成都站。

搜索條件 :產品助理,應屆畢業生 職位數13

搜索條件:產品助理,不要求 職位數:36

搜索條件:產品經理,三年以內 職位數:72

搜索條件:產品經理,三到五年 職位數:166

對於產品行業而言,其實在初期,我們所遇到的競爭是最強的。其一,我們自身並沒有太多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其二,願意給我們試錯機會的企業相較於戰鬥力最大化的企業而言實在稀少許多。

這個現狀不只是助理如此,我們可以看到3年以內的產品經理也非常的尷尬,許多招聘要求便是三到五年。

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

我經常看段子,這是我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這個問題在我們從業人員身上也體現的非常鮮明。

曾經,產品經理沒有那麼火爆,大家都在摸索中過河,你有你的術,我有我的道,唯一的共同點在於對這個行業發自內心的熱愛。那個時候的我們,眼裡沒有加班,經常整夜整夜的弄,一個月無休也是家常便飯的事情,我們的眼裡只有用戶群體背後的市場價值。

坦白而言,產品經理是最接近商業價值的一個崗位,即便是在大企業, 手上的項目做成功了,我們可分配到的利益遠遠的超過了微弱的加班工資,這也是我們的一種信念。

隨著行業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進入這個不算太新鮮的行業,良莠夾雜。有的產品新人懷揣著夢想,有的則懷揣著僥倖,作為一個行業的發展而言,從開荒到建設,難以避免的會被分化成若干個角色。我們既需要有夢想的人來擬定航向,也需要踏踏實實的人來平穩輸出。

不是產品新人變得消極了,而是消極的人成為了產品新人。

產品人的骨氣還在,我們的心魄也未曾變化,但這畢竟是少數產品人具備的品質。有時候,我們覺得某位面試者是棵苗子,可以培訓試試,等進入了崗位卻發現抗壓能力極差,個人利益至上,缺少對知識的探索欲,過於自滿,最後不得不遺憾的與之告別。

一次偶然的機會,結實了一位接近三年經驗的產品助理,是的,做了三年的產品助理,起初,我以為這樣經驗豐富的助理會幫我節省很多的精力,會是一次愉快的合作。

實際上 ,我和他合作的時間只有兩周,兩周後我將他勸退了,他讓我的工作量變得更大了。

他並不願意學習,認為自己用了三年的知識和方法是正確的,儘管我已經告訴了他,這些方法並不適合這個項目。

他並不願意摸索,我完成了一個版本里大部分內容的需求文檔,用的excel,我將這份文檔發給他。將一些二級頁面和不重要的頁面交給他練手,最後回到我手上的是一份copy的文檔,除了文檔的名字和需求模塊的名字改變了,連需求描述里,頁面的名字和文案都不曾改變。

每一次的任務安排,極為敷衍,總是在最後的截止時間交付與我。你知道的,每一次的任務都迫使我熬夜加班重做。

我還為他單獨準備了一些課程,盡量在上班時間教給他,原因是他從不加班,儘管我曾明確要求某天加班。

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實際上同樣的情況我已經經歷了許多次了,三年經驗的產品助理,到確實是唯一一次遇到的。

某種意義上,今年接觸到的產品助理非常多,因為入門培訓的事情,這也讓我看到了另外的一些產品新人的情況。

我和參加培訓的小夥伴並沒有在同一家公司,甚至未曾謀面,但工作結束以後,卻時不時的與我探討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收穫,探討自己在工作中,在產品路上遇到的問題,有自己對未來的困惑,有自己當前尷尬的處境,還有自己對某個知識理解的不足。

我想,我最近的時間還是比較充足的,這些問題我都一一進行了答覆。

他們的成長很快,我相信在團隊里,他們也是非常受人歡迎的一位重要成員,對於團隊的意義而言,確確實實對得起這樣一個稀缺的崗位,發揮出了自己的價值。

對於產品新人,我最大的一個感觸便是如此,並不是產品新人變消極了,而是消極的人變成了產品新人。

你能付出的

你能為這份稀缺崗位付出什麼呢?我們都不再是學生了,儘管我們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但在職場里,我們領取了一個崗位的酬勞,佔據了團隊的一個名額,我們能付出什麼?

在產品助理上,我和許多企業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並不認為一位新人,尤其是0基礎的新人對於企業和團隊而言會有多大的幫助或者價值。

坦白來講,我們招聘助理崗位,一方面看你的意識,一方面看你的潛力。你現在所會的是你的加分項,會讓你具備競爭力,但這顯然是不夠的,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不遠的未來,你能夠儘快的成長,你成長的速度,直接決定了企業的虧損。

這就是一場投資,企業認為以助理崗位的待遇投資一位產品新人,如果他極短的時間成為了優秀的人才,就表示這次投資賺了,如果用了平均的時間,那這次投資就是持平的,而如果用了更長的時間,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失敗的投資。

我不推崇加班,我也不認為加班是值得提倡的事情,但是對於新人而言,我能給與的最大的建議,便是加班,因為除了加班,我們似乎再沒有其他可以付出的了。

我們可以在公司加班,更快的完成工作,更高質量的完成工作。

一件事,有的人能用5個工作日完成,有的人則會用10個工作日完成,不是因為前者快,後者慢,而是因為前者多付出了5個「非工作日」。

加班分兩種,一種是為工作加班,我們一般叫做趕項目,趕進度;一種是為自己加班,學學新知識,做做練習,查查資料,參加一下分享,要知道,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甲乙兩位新人剛入職,leader沒有安排具體的任務,只讓他們熟悉環境,熟悉一下工作,看看文檔,看看文章, 兩周後,leader分別安排了一個模塊給兩人練習,寫寫需求文檔,畫畫原型圖。

甲拿著任務不知所措,東看看西看看,各個群里尋找模板。乙則是很快的完成了任務交給了自己的leader, 任務完成的質量遠超leader的預期。

在這兩周里,除了對工作內容的熟悉,對項目的熟悉之外,新人乙付出了自己的生活時間,每天都在學習和練習,其中恰恰包含了原型圖的繪製以及需求文檔的撰寫。

結果很顯然,乙獲得了更多的機會做更多的事情,最後負責更多的產品線,而甲則仍然沒有辦法獨立負責一款產品,這是前文故事的背景。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實際上這句話的另一個解釋,更值得我們留意。

倘若你沒有準備好,即使機會來到了你的身邊,也只能看著他從你眼前溜走。

對於產品新人而言,你能付出的,我建議你付出的,只有「加班」。不論是對工作加班,又或者是對自己加班,實際上,我希望你能更多的加班,更快的成長,畢竟新人成長的越快,企業在人員上的投資回報才會越高。

最後,這是我自己編的一句話,覺得挺有意思的,分享給大家,

「我們在新人階段都不去拼搏,那什麼時候才去拼搏呢?難道等我們都變老了,再來拼搏?」
推薦閱讀:

生活不只有BAT,還有這些市值超1000億的快消公司
準備一份互聯網相關工作的簡歷,與撰寫其它行業的簡歷有什麼不同?
大頭幫主的 Live —— 建築師的十字路口
關於職業發展,一個支行行長的苦惱
有沒有靠譜的線上職業諮詢?

TAG:产品经理 | 产品 | 职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