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Hunter:數據可視化,打通產業鏈最後一公里
在大數據產業鏈上,數據可視化是最直觀的部分,也是產業鏈最終環節。與國外環境稍顯不同的是,國內企業數據可視化展示需求更加強烈,市場規模增長迅速。
數據可視化分析作為數據可視化的一部分,也在快速增長,同時面對諸多挑戰。一方面國內數據分析人員整體稀缺,一方面企業對數據分析理解尚淺。但長期看,數據可視化分析展示需求市場空間巨大,商業價值較高。
DataHunter(北京數獵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為DataHunter)從數據可視化切入,致力於開發自主的數據可視化分析展示工具。
2016年,DataHunter成立後,以媒體行業為突破口,為多個省級媒體提供「中央廚房」業務數據可視化大屏解決方案,引入輿情反饋等數據指標為內容生產進行指導,在媒體融合應用層面技術優勢明顯。
其創始人程凱征認為,以探索式分析理念,結合AI技術,數據可視化分析工具最大價值將以商業數據分析展示的方式呈現。
DataHunter是程凱征連續創業的第三家公司。他憑藉在企業級服務領域多年積累,繼續選擇2B市場,專註數據產業鏈最後一公里。程凱征認為,數據可視化分析與展現緊密結合,提供成熟行業模板分析工具和可視化大屏方案是相輔相成的。
近日,愛分析對DataHunter創始人程凱征進行訪談,他闡釋了DataHunter的業務模式、未來戰略,並分享了自己對數據可視化領域的發展格局與趨勢的看法。
兩個產品一個服務,專註數據層面應用
愛分析:DataHunter為什麼選擇做數據可視化?
程凱征:DataHunter是2016年成立的,專註數據可視化分析和展現方向。我們團隊之前做企業移動互聯網,業務整體打包賣掉之後,我們開始探索新方向,包括AR、VR、AI、大數據。我們判斷,大數據和AI更易落地,AI會再慢一拍。結合自身能力和未來市場趨勢,我們選擇留在企業級服務領域,定位大數據領域。
我們認為,隨著行業成長企業市場會更細分。結合大數據產業鏈,每個環節都會出現非常專業的公司。在數據採集、清洗、整理和存儲領域,已經出現一些好公司。在數據可視化分析和展示領域,現在公司不多,但業務規模較大,是相對更好的市場。
因此,我們把DataHunter定位在數據可視化分析和展示。在實際業務上分為數據可視化分析、數據可視化展現兩部分。展現業務與中國特點緊密結合。我們幫助數據與人交互,是整個數據產業鏈的最後一公里。
愛分析:目前DataHunter為用戶提供哪些產品和服務?
程凱征:我們核心業務是兩個產品線和一個服務。第一條產品線是數據大屏,服務展示性需求用戶。數據大屏更偏視覺效果,更符合中國國情,政府、公安、交通、大型企業等的展示性需求非常強烈。
第二條是可視化分析的產品線,貼近企業BI和探索式分析,類似Tableau、PowerBI,對標國外DOMO,LOOKER,屬於商業分析領域。國內用戶的數據理解和數據分析使用能力相對較弱,給其提供成熟模板和分析方式比較可行。在此基礎上,我們會加上自己knowhow做開發,如任意維度數據鑽取、數據交互、數據分析引擎等。
第三塊是服務,支撐兩個前端業務。目前國內用戶並沒有成熟到把產品做簡單部署就可以用起來,還需要大量用戶實施、數據對接工作。駐場工程師提供數據清洗,第三方數據系統對接服務,幫用戶接入互聯網數據。
愛分析:現在兩個產品主要切的是哪些行業呢?
程凱征:目前主要是媒體行業,有標杆用戶,省級客戶居多。已落地的成功案例包括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某直轄市市委宣傳部、河南省報業集團等。其次是製造業,與設備商合作,提供整套數字可視化影像平台。幫助設備商提供數字影像的雲端服務,可查看設備運轉狀態。
愛分析:媒體行業項目如何執行實施?
程凱征:我們給媒體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稱為中央廚房。把所有業務系統整合打通,用輿情指導內容生產和傳播。中央廚房分為幾個步驟,首先整合媒體業務系統數據,建立融合平台。接著數據清洗、整合,對展示數據進行交叉處理和計算,滿足動態數據的實時展示需求。最後是前端展示,包括軟體層並行渲染的展示系統。我們做數據整合、處理、前端展示。
愛分析:製造領域也是以整體解決方案輸出?實施流程一樣嗎?
程凱征:製造業展示性需求更側重如何通過3D方式還原設備運行狀態,隨時查看部件運行狀態,和媒體在內容展示上有差異。
實施流程一樣。媒體從各業務系統數據開始,工業也是。包括感測器數據、產品數據、甚至氣象數據。前端再根據行業特點做定製輸出。
愛分析:工業領域具體切的是哪些行業?設計故障分析和故障預測嗎?
程凱征:目前切的是電力、特種設備行業。和電力設備公司合作多一些。目前不涉及故障預測演算法,通過合作夥伴來完成。我們幫用戶把全部數據做整合,建平台,完成可視化,再把演算法加疊進去,提供對應服務。
愛分析:分析產品會以賣license方式給用戶輸出嗎?
程凱征:現在分析系統上市版本,有兩套方案供用戶選擇。一個是license方式,一個是企業獨立部署版本,按照系統建設方式收費。看用戶接受度,以用戶為導向。
愛分析:會往下延到數倉或者資料庫,做MPP這一層嗎?
程凱征:不會去建數倉、做MPP。我們專註數據層面,包括數據整合、數據對接、數據分析等方面。
愛分析:分析層發展如何?
程凱征:分析層比展示層發展的要慢一些。分析要更複雜,涉及到業務、展示模板。我們正在探索幾個行業。
第三方數據價值在增長,AI商業化路更長
愛分析:數據源是怎樣處理?外部數據對可視化分析和展現的價值大嗎?
程凱征:數據源是合作為主。我認為價值在逐步增長。像媒體行業,如果把輿情的第三方數據剝掉,發現它本身就是一個業務系統的整合,談不上媒體融合。從內容生產到分發傳播,並沒有結果反饋,無法形成閉環。現在是通過第三方數據做了閉環,未來在企業的商業分析裡面,一定也是這樣的情況。第三方數據會變得越來越有價值,對商務決策產生積極作用。
愛分析:數據分析和展示用到哪些AI技術?是自己在研發嗎?
程凱征:我們看到,數據產業鏈後端業務會與AI自然而然的結合。從使用場景講,主要涉及非結構化數據分析、語義分析、data insight數據洞察之類的AI技術。我們自己在做,也找合作夥伴的演算法相互驗證。效果上差別不大,都還達不到質的變化,AI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愛分析:DataHunter自己定位是BI公司還是數據可視化公司?
程凱征:這個很難講,我們做數據可視化分析和展示。數據可視化分析是商業分析的延展,大家對BI理解大多是傳統IT主導報表模式。我們提供新式的敏捷型BI,所以做了描述性調整。這是一個適合業務人員使用的可視化分析工具,不是傳統BI工具。但從大範疇看,還屬於商業分析BI。
愛分析:下一步打算去切哪些行業?
程凱征:分析系統會推進零售、醫藥、物流。在這些行業里,銷售、產品業務數據在前端,公司IT部門無法支撐所有業務性數據的分析需求。傳統BI是前端提了數據需求,再做數據整理和建模,過若干個月,才能產生報表。
甚至有些互聯網公司,有很多業務部門,每個業務部門負責的產品線也不盡相同。而且營銷策略更新很快,後端IT部門滿足不了如此繁雜多變的分析需求。
這類公司前端業務部門目前正在使用原始的SQL + Excel的方式處理數據,這些正是我們希望幫助用戶解決的數據分析問題。
愛分析:在其他行業有用戶案例嗎?
程凱征:還沒有對外,目前是pilot用戶。我們有一個核心產品,正在做行業化,根據用戶需求做調整,這個過程要比數據大屏的展示性業務複雜很多。
愛分析:下一步的公司戰略是什麼?
程凱征:以分析為核心,以展示為輔助,共同發展。
展示性需求快速增長,分析性需求尚處萌芽
愛分析:現在國內做可視化展現和分析公司有哪些?
程凱征:數據可視化領域公司有數字冰雹、海雲數據、阿里雲DataV等。產品跟行業和業務相關,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看誰做快,行業做的深。
數據分析公司有國雲數據、BDP、永洪、帆軟。BDP以SaaS形態提供數據分析服務。永洪和帆軟做的時間久一些。這些都是行業的先行者,我們把他們看作自己的友商。
愛分析:數據可視化分析和展現的市場容量有多大?
程凱征:在整個數據可視化裡面,國外展示性需求相對少一些,但很多做KPI看板的公司也都拿到融資,只是還沒跑出有名的上市企業。分析市場更大,它與BI概念天然結合,但其工具便捷性、友好性要遠大於原來的BI。在Gartner報告里,數據可視化分析屬於BI分析。分析的市場規模可以與BI重疊,大概有五六百億規模。
愛分析:國內媒體行業具體哪些領域有展示性需求?與哪類媒體合作多一些?展示性需求比較大的是哪些媒體?
程凱征:媒體行業分為紙媒、廣電、網路新媒體。每個省特點不同,地域媒體力量不均衡,但都有展示性需求。傳統媒體都向媒體融合發展。新媒體誕生之後,輿情的價值得以體現。媒體融合是把內容生產、分發、傳播,包括所有渠道,輿情,做打通,形成從內容生產到輿情反饋的閉環。靠數據去把所有業務打通,串起來。
愛分析:媒體行業數據融合規模有多大?IT投入有多少?
程凱征:我們自己測算過,每年至少有十億規模。IT投入持續在增長,傳統媒體運作模式在變化,報紙雜誌等紙媒時代過去了,新媒體蓬勃發展,所有的媒體都在朝媒體融合大趨勢發展。
愛分析:您認為,目前我國在可視化分析與展示領域還存在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程凱征:可視化數據大屏在國內增長趨勢快,接受程度高。數據可視化分析領域會有一些瓶頸,原因在於國內數據分析人員偏少、能力偏弱。雖然企業意識到業務數據和運營數據是價值資產,也在做數據採集和存儲。但如何去分析利用,還都不清晰。數據質量也需要再改善。所以我們在數據可視化分析領域正在逐步積累,未來3-5年看,數據可視化分析一定是重點。
推薦閱讀:
※我們為什麼要做數據可視化?數據可視化的真善美是什麼?
※【深入淺出數據可視化 01】關於入門這件小事兒
※今天你數據,可視化了么?
※趣味數據:五行吃貨
TAG:数据可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