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為牧師馮君藍策划了攝影展:「在人的身上,看見神性」
第52期
「重逢島」為Lens於2016年創辦的原創視頻品牌
「在人的身上,看見神性」
「在人的身上,看見神性」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y0511p0zwse.html
? 點擊觀看視頻
陳丹青策划了一個攝影展:微塵聖像。
攝影師叫馮君藍,一位來自台灣的牧師。有一天清晨,馮君藍百無聊賴地坐在教會外面的院子里,一抬頭看見空氣中飄舞的許多灰塵,忽然很感動,覺得人如微塵,雖然微賤粗鄙,但在某個生命的時刻,或多或少,仍能反射一種榮光。
馮君藍的照片也很注重光,用窗戶和垂簾調節的自然光。因為要守在教會,不能四處跑,所以他的照片都是在辦公室里,拍的也是常來教會很熟絡的人。
攝影師馮君藍他並沒有很多時間拍照,一個牧師的工作也是很繁重的,在一開始,他還受到教會其他人的指責,覺得拍照和工作無關。
最苦惱的時候,他去禱告,說如果一個月內得不到回應,他就終生不再拿起相機。
結果,那段時間,從台灣到法國,他接連收到展覽的邀請。沒有人告訴他是什麼理由。
馮君藍沒有學過專業的攝影,只參加過一次阮義忠舉辦的暗房技巧班。拍照最初只是他從工作中轉換心情的窗口,「和時間抗衡的一個努力」。他用一台尼康的老相機、標準鏡頭,近年來開始使用數碼相機,為了更節省時間。
因為是「業餘」,馮君藍沒想到作品會引起這麼多反響。但他也認真去想背後的原因,覺得是在整個的世俗化世界,各種思潮衝擊後,人們突然發現,所有人性找不到根據了。
「丹青老師說這些照片是一個『過時的眼光』,曾經有一個時代,人是這麼看人的……有超自然性,有一種對於永恆的嚮往,一種高層次的真善美的祈求。對於世人,這些畫面,可能有一點提醒的作用。」馮君藍說,他也聽到有一個人跟他說,看他的照片,看到了一個久違了的自己。
陳丹青說,馮君藍的照片,「讓我們在人身上看到神,在神身上看到人……它其實告訴你,你不真心了,我不真心了,所有人都不真心了,他還真心。」
作為一個牧師,馮君藍要去聆聽很多人內心的秘密,並且,大多就此埋藏在自己心裡。
「有時候我也會覺得有不堪負荷的時候,有時候別人跟我說一個生命處境,是我們沒有辦法解決的。有時候我知道某個人性的軟弱,我知道他怎麼做會改善,但是他做不到,他不願意,我也很痛苦,我解決不了他的生命困境,我只是傾聽。」他對Lens說。
「我們有很多東西來逃避我們面對自己,我們的社會階級,我們的收入,我們的裝扮,我們對某些東西的能力、認同,都會讓我們逃避面對其實自己很不堪的事實。」
馮君藍讀過很多大陸作家的書,魯迅、巴金這些,他也很喜歡史鐵生。
「史鐵生說過一件事,也許終我們一生,都達不到那個理想,但是理想不能夠因此打折扣。如果因為我們做不到,我們就把這個理想撤除了,我們會越來越遠。我覺得他比我還像個傳道士,想得更深刻。」
視頻里,有Lens對陳丹青和馮君藍的採訪,並邀請他們做了一場對話,講了許多照片背後的故事。
陳丹青很讚賞馮君藍的才華,拍攝對象手裡拿著植物,擺放得都很好看,「這很難的。」
除了技巧,陳丹青大概也很喜歡馮君藍身上的勁頭。
陳丹青之前說過:「我所見美國藝術家,一個個憨不可及,做事情極度投入、認真、死心眼兒、有韌性,即所謂持之以恆,精益求精。同人家比,中國人的大病、通病,是做事不踏實,做人不老實,要說踏實老實的憨人,中國不是沒有,只是少,例外,吃虧,混不開。 」
「在人的身上,看見神性」「花絮篇」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v0511663ayj.html? 點擊觀看 採訪花絮
馮君藍早年就很喜歡藝術,但因為家庭清貧放棄了,做過幾年的廣告設計,經歷了父親的癌症和妻子的抑鬱症,又受父親所託再去讀書成為牧師,「靈光」兜兜轉轉,最後還是被他注入了這些寧靜的畫面。
_______________
文:小龍
圖文版權為「Lens·重逢島」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_______________
Lens招聘中,詳情請戳我Lens的讀物
在京東、亞馬遜、噹噹、天貓、淘寶、機場中信書店
和各大城市書店均有銷售
更多內容和購買地址請見:購買鏈接
▼更多人文生活美學內容和原創視頻
請訂閱微信公眾號「Lens雜誌」(ID:Lensmagazine)
推薦閱讀:
※如果世界有富人就一定有窮人,那麼蝙蝠俠究竟是好還是壞?
※海上版《無人生還》,顛覆情感認知的故事
※下個,路口,賤
※人性的小九九 I 這些邪惡的想法你肯定有過
※轉:這是對當今90後及00後深入骨髓的剖析,非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