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典音樂難懂嗎?真的難啊!

原答案:如何看待「常聽古典音樂者比聽流行音樂者的品位高」的說法? - 知乎

回答這道題其實更多地是想表達一下自己對古典音樂最近的看法。

-----------------------------------------

品位高低要看你以什麼為標準,而不同的人會不自覺地把相同的標準作為參考,由此產生了品位當中相對客觀的部分。這是人類的一種直覺。

先從外部形式來講。

首先總體上來說古典音樂的形象就象徵著深邃與智慧,而帶給我們的感覺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東西。所謂深邃並不是說旋律表面上看上去很複雜,而是從一個表面上簡單的東西發展出相當多的變化,並相互之間構成一個統一的有機體。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古典音樂曲目都完全符合這個標準,除了奏鳴曲和交響曲,因此這兩種形式往往也是評價一個作曲家歷史地位最重要的體裁。

古典音樂領域有很多小品也是寫著玩的,不嚴肅,所以討論古典音樂的高度一定要拿出奏鳴曲和交響曲。相比其他任何一種音樂類型,在這些古典曲目當中存在著最為複雜的和聲體系,曲式結構,配器方法等等。因此在古典音樂世界裡你所能感受到的是一個更加廣闊的宇宙,自然會讓人產生一種高品位的感覺。

也許會有人不服,說像爵士樂也很複雜,大量運用各種高疊和弦和節奏,還有些先鋒金屬音樂和電子音樂也有非常複雜的編配,憑什麼說古典音樂比其他任何音樂類型更複雜。

那麼這就引申到古典音樂真正的內涵了。

我前面一直在說外部形式,一直在強調古典音樂有時候「表面上簡單」,是因為看上去簡單的旋律和聲以及聲部,比如莫扎特的部分片段,其內部蘊含著非常艱深的音樂語言。

我在前不久的一個回答里說,對於音樂人來說的好聽,相比普通人來說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更為挑剔。因為有能力創作,所以能在音樂中的某一小節用不同的手法去構建相似的音樂語言,而人的本能會對這兩種手法做出比較。同樣好聽的兩個東西,一個是可以打88分,另一個可以打90分,而這中間針對於學音樂的人來說可能會有質的區別,因為從88的水平邁向90需要一個長期的提升過程,如果天賦不夠甚至可能是做不到的。

而古典音樂所追求的恐怕就是從99.8到99.9,這0.1的差距別說對於普通人,對於一些專業學生來說都是感知不到的,然而這中間實際上是一個極為巨大的鴻溝,它也把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馬勒和斯克里亞賓等人與一般的天才隔絕了開來。如果你一路學習苦苦求索終於接近了這個懸崖邊緣,我相信你一定會感受到一種被彼岸那些人碾壓的絕望。

用一個簡單的辭彙來說就是更加講究。其實關於古典音樂各方面的技法從量來講一點都不複雜,信息量還不如上個中學。但是把這些所有技法擺在一起,如何去運用,卻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問。偉大的作品不僅僅只是表面複雜,而且所有的音樂元素之間都有一個極為有機的內部聯繫。

首先說旋律,一是我前面強調了「古典音樂的形象就象徵著深邃與智慧」,這是普通人可以輕鬆感知到的東西。我們的音樂隨時都和語言與詩歌脫不了干係,當詩歌在朗誦的時候哪怕我們聽不懂,也能從其中的韻律節奏感受到一種彷彿深邃的氣質,其氣質絕對不是能用婚禮主持、公交車售票員喊話和天氣預報時的語氣來表達的,這就是一種直覺。而古典音樂的旋律很多時候就帶有這種詩歌性在裡面,有長有短有高有低抑揚頓挫自然順暢,它的音樂形象就決定了和深邃智慧是聯繫在一起的。

此外還有一個我說爛了的詞叫歌唱性(所有一流作曲家演奏家的音樂中必備的東西所以不是什麼個人風格的偏見),這個東西其實是人的直覺,沒有辦法解釋和求證為什麼做到歌唱性的旋律會更好聽。而從開始學習古典音樂創作到掌握古典音樂的歌唱性,這中間有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其實很多人是沒有從這方面去鑽研的主觀意識的。

再者是旋律和和聲具有高度的一體性,本質上是一回事。進一步擴展到配器和曲式,相互之間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而這是進行古典音樂創作所必須要顧及到的,從創作難度上來講無疑又加大了。再再到演奏上,每一個音的時值、力度和音色都根據對音樂本身的分析而來,需要精確到一個非常小的範圍才能表達出好的效果。

舉一個老柴的例子,這首四季的開頭第一樂句就屬於我說的表面不複雜。

對於有些人來說老柴的音樂過於簡單,看上去好像是那麼回事:前兩小節嚴格意義上來講只用了主和屬兩個和弦,後面兩小節也就加了三個和弦(而且其中兩個都是二級和弦只不過一個升高一個不升高三音而已),旋律也就是一個兩小節的樂節,後兩小節變化重複開頭的動機而已。

但是如果我們做三個工作就會發現老柴這前面四小節的高明之處。首先是紅色箭頭標記的旋律聲部,旋律本身的歌唱性是非常棒的,把一個上升下降的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做到了恰到好處的好聽;第二個工作是把和聲拆成分解和弦當作旋律來唱,同樣有我所說的歌唱性在裡面,依然好聽;第三個是我們把內聲部和低音部抽絲剝繭能夠拉出三條旋律(這個答案顯然是不唯一的),且每條旋律依然具有歌唱性。

也就是說老柴這開頭依然牛逼在旋律好聽,但是是多層次的美感綜合到了一起。這是為什麼總說老柴是一流天才作曲家是旋律大師的原因。

那麼再說說演奏。所謂旋律的歌唱性有個很基本的一點就是有輕有重,每個音的地位都不相同,有的該強調有的該收斂。像第二小節的第二個音E是前面這個上升過程的支點,所以它需要被強調,按照俄派的歌唱性會把它的時值稍稍拉長一點。再往下看內聲部及低音部的其他旋律,每個音需要強調的方式都不相同,其餘有的音還只是單純為了和聲效果填充的存在;然而人只有兩隻手,有一點需要做到的就是,彈的每一個和弦的每一個和弦音的力度,甚至音色都應該是不一樣的。這就考驗鋼琴家超強的控制能力了,所以為什麼祖師爺Heinrich Neuhaus在自己的《論鋼琴演奏藝術》中強調作曲、演奏和指揮是一體的,也就是真正的音樂家應該有能力同時勝任這三件事情,而絕非很多人誤以為的那種「術業有專攻(當然多少還是會有點專攻,這個另說)」。第一次看書看到這裡我的內心是很mmp的。

因此說回問題,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古典音樂的品位比流行音樂高,也許這就是人類天生仰視智慧與深邃的本性吧,而上面的論述將這種特質簡單地描述了一下。由此也可以看出,想要真正去理解古典音樂,至少你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演奏訓練,能夠有一定的作曲甚至指揮的能力,耳朵想要非常敏感(音高節奏音色等等),對歌唱性也需要有正確的理解。聽,大家都能聽,但是要說懂,抱歉大多數人確實很難做到懂。

以上所描述的僅僅只是一些我最近認識到的基本的東西,卻顛覆了從小學習古典音樂的我對這門藝術的認知。我感覺我好像又變回了一個一無所知的小孩,從虛擬世界框架中覺醒,又身處在這片全新的宇宙之中。真可怕。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秦立巍的水平?說他國際頂尖過譽了嗎?
舊床、舊卡車、塵土飛揚的田野和一切德州的特有
朴樹:人如其名的乾淨和單純!
為什麼老說「XXX「是外傳樂器?
全民k歌有毒嗎?

TAG: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