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九、活著本來就是一條單行道

人們常說:「生命是一條流淌不息的河流。」其實,對這句話也有不同層次的理解。

nn

我們可以說,它代表著生命的蓬勃與不息,也可以說,它說明了生命無法回溯。也正因為此,歷史上有很多人珍惜生命,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讓自己充分享受生命的美好。當然,也有一些人,只管揮霍,而不管明天如何。

nn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位,就是一位極速奔向生命終點的人,他的名字叫主父偃。

nn

主父偃並不是一個出身高貴的人,但是還是有機會讀書學習。年輕的時候,他跟隨別人學習縱橫之術,以及《周易》﹑《春秋》和百家之言。

nn

在漢初的時候,國家的統治思想是道家思想,儒學還未受重視,所以諸子學說還是很有市場的。這種情況直到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才慢慢有了改變。

nn

學成之後的主父偃,在齊地遊學,結果受到當地儒生的排擠。不得已,他北游燕﹑趙﹑中山等諸侯國,但都未受到禮遇。這個時候的主父偃困窘異常,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臣結髮遊學四十餘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阸日久矣」

nn

也就是說,父母不認這個兒子,兄弟不收留他,朋友們也都棄他而去,孤家寡人很久了。在這種情況下,元光四年,他來到了長安。先覲見衛青,衛青重視他,向漢武帝推薦,但是沒什麼效果。不得已他只好自己到宮門前上書。

nn

沒想到,否極泰來!他的好運氣來了。早晨上書,傍晚就被召見。漢武帝說,你這不好好地嘛,為什麼這麼久才來啊!很短的時間內,他就向武帝說了九件事,其中八件成為了朝廷律令。一年之中,主父偃得到了四次升遷,直接成了武帝身邊的近臣。

nn

這其中就有著名的「推恩令」。

nn

七國之亂後,諸侯國已經失去了和中央朝廷抗衡的能力,但是其富庶、強大依然很明顯,甚至依然有「連城數十」的情況存在。人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也許你並沒有什麼不好的想法,但是,你的強大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威脅。所以,繼續削藩就成了既定國策。

nn

但是怎麼削呢?主父偃的建議是:分開。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注意,名義上是建議,實際上是必須如此。我們知道,諸侯王養尊處優,子嗣眾多,人人都封賞的話,用不了多久,諸侯國的土地就被分完了,而這被分出去的土地並非就歸了諸侯的子孫們而是直接和朝廷直接掌握的土地一樣!這樣一來,既有一個照顧宗室的好名聲,還削弱了諸侯的實力,真是一舉兩得。像之前我們提到的中山王劉勝,光兒子就有二百多個,這一分,中山國基本上就再也沒有什麼實力了。

nn

此令一下,諸侯之患徹底解除。中央集權得到了極大鞏固,這也算功德一件吧。

nn

得到漢武帝寵幸的主父偃變得瘋狂起來,誰的錢也敢收,誰的狀也敢告。燕王和齊王就因為他的告發而先後被廢黜,封國取消,土地直接由中央管轄。這樣一來主父偃就成了人人避忌的「禍首」。

nn

有人勸他,你「太橫矣」。主父偃呵呵一笑,說,我倒霉了那麼多年,痛苦到那種程度,我跟你說吧,我活著不能成為諸侯,死也要享受諸侯的待遇!再說,我都這個歲數了,即使是倒行逆施又能怎樣?

nn

「倒行逆施」這個成語就出自此處。

nn

終於,有人為了自保開始告發主父偃了,說他接受諸侯賄金。漢武帝這個人不僅用人非常痛快,殺人也毫不含糊。馬上就把主父偃抓了起來。但是還是顧念他的才能不想殺他。但是這時候丞相公孫弘出來說話了。他說,兩個王國因主父偃而滅國,您要是不殺主父偃怎麼跟天下人交代啊!其實跟天下人交代是假的,跟宗室、權臣們交代倒是真的。

nn

於是主父偃死了,而那些在他困難時沒有幫助過他的,富貴後也沒有沾上光的族人們也跟著他被殺了,這實在是冤枉至極了。不過主父偃也終於實現了自己「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的諾言。

nn

不過,人雖然死了,但是他給漢武帝提出的一些建議卻仍在起作用,比如建立朔方郡,遷徙四方豪傑充實京師等主張都得到了切實地施行。

nn

身亡而政存,如果主父偃地下有知,也不會太過遺憾吧!


推薦閱讀:

漢武帝為什麼選擇儒家?
蘇武牧羊的北海到底指的是哪裡?
有人說漢武帝西征使國庫虧損是西漢衰弱的原因,但是戰爭支出的增加不是會促進經濟發展嗎?
漢武帝對中國及世界的影響有多大?

TAG:资治通鉴书籍 | 儒家 | 汉武帝刘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