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玩具的小孩,想像力會更好嗎?

/ 沒有玩具的幼兒園 /

在德國巴伐利亞的一所幼兒園裡,教師們提出一個奇異的設想:如果把幼兒園裡的玩具全部收起來,孩子們會有什麼反應呢?

最初的幾天,孩子們吵鬧得很厲害,慢慢的情況開始好轉:遊戲變得有序,孩子之間的互動增多,男孩和女孩的交往也比以前密集。

兩個星期後,家長發現:有的把家裡的玩具也送到了儲藏室;有的睡眠時間大量增加;厭食的女孩突然胃口大開,來參加家長會的爺爺奶奶也發現,孩子和他們的關係更親近了,而在此之前,老人們要哄孫子孫女開心就非送玩具不可……

/ 玩具會不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

慕尼黑的一家幼兒園做了個試驗:他們沒收了所有的玩具,留給孩子們的只有桌椅還有幾塊毯子,孩子們只能靠這些東西去創造遊戲。

他們想通過這個項目證明,孩子不用玩具不僅可以玩的開心,而且還能培養創造力。

項目的第一天,孩子只是茫然盯著教室,在探索的過程中,孩子們意識到他們是「老大」,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老師Gisela Marti發現,孩子一旦「掌權」,他們就會發明遊戲:「他們非常喜歡錶現自己,有時會假裝在馬戲團,或者在火車上。最重要的是,通過玩耍他們學習著和別人打交道。」

一個小男孩說:「我喜歡沒玩具的時候,因為我可以用想像力。」

「以前沒拿走紙筆之前,孩子們在紙上畫條波浪線就扔掉。」「但是,現在把紙筆給孩子們以後,他們會在紙上寫啊,畫啊,一張白紙一點不落全塗滿。」 Gisela Marti感嘆道。

/ 匱乏即是富足 /

毛絨玩具、電子玩具、益智玩具、早教玩具……為了滿足孩子,即使玩具箱已經塞得滿滿的,家長還是繼續買買買;音樂班、美術班、舞蹈班、書法班……為了讓孩子具備更多生存技能,即使孩子已經超負荷,還是繼續學學學。

在「一切為了孩子」的口號下,我們總以為給孩子越多就越好,但是,當物質的提供超出他們實際所需時往往會適得其反,不但會佔用孩子成長的空間,還會影響自控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富裕家庭都推崇一項教育原則——人為地製造物質缺乏的條件,壓低孩子的生活水平。他們相信,一個只會依賴父母的財產和地位的人,今後也很難獨立自主的生活。

/ 「匱乏」也是人生的推動力 /

人只有知道自己缺什麼,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人生本質上就是一個不斷產生渴望和解決饑渴的過程。看看這些人是如何面對人生的「匱乏」,你會明白,有時,走向完美的人生,就差一個「缺口」。

他的飲食癖好反應了一種人生哲學:苦行和極簡將會讓人更加敏銳。「他相信匱乏即是富足,自律產生喜悅,」她說,「他知道一個大多數人不知道的道理:物極必反。」

——喬布斯長女麗薩回憶父親

「我覺得創意就是無中生有,如果你的環境太好,你生活太豐富,你要什麼有什麼,你不可能有創意,所以有句話講得很好,叫做「千金難買少年貧」。

——台灣綜藝教父王偉忠談論童年

Lens採訪藝術家張曉剛

張曉剛年輕時很難看到藝術作品的影像,「黑白圖那麼小,根本看不清,完全靠想像……當後來我1992年第一次出國,看了原作之後,哇,大吃一驚,和我想像完全不一樣。」

但這種匱乏帶來的是想像力的釋放,以及,「對文本性的東西記得比較牢。」

他很懷念那時候的人有創作的慾望,「有野心,有很多衝動,想表達,而且不計成本,不計後果……現在真正開放了,真正國際化了,那個東西反而弱了。」

戳這裡了解更多 ?

他畫了父母的房間,保留著他們的信件

Lens採訪台灣資深文化人詹宏志

詹宏志在《綠光往事》里談到,談到小時候很少有書讀,往往連別人遺棄的報紙都找來讀。那時,他只是在黑白的書上看到梵高的畫,依然印象極深,去思索其中的美。後來在美術館看到原畫時,「眼眶就熱了起來。」

「僅僅憑著閱讀,一個人竟可以穿越他所屬處境的局限;而他在不懂之處苦苦思索,思索的果實竟可以就帶他離開現實,造就他無限的機會。」回想起來,他仍然對這一切感到神奇。

戳這裡了解更多 ?

《牯嶺街》: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

Lens採訪時裝設計師山本耀司

山本耀司對Lens說,「現在是電腦時代,只要一點擊,世界的一切都可以看見,但其實只是看到而已,就以為自己了解了。因此,會有一種『憧憬的喪失』。」

「在『製造』的世界裡——做衣服也是一樣,最需要『飢餓精神』。要有一個憧憬和嚮往的對象,否則是無法前進的。這是現代年輕人最缺乏的東西。」 而現在,年輕人不再對某樣事物持有一種「強烈的、持久的、帶有情感的嚮往」,這讓他很不安。

「這些年輕人太容易得到想要的東西,對物品沒有匱乏和緊張感。這也會讓他們缺少接受美感訓練的機會,在全球化和消費主義的熱鬧中,很快就失去了個性。」

戳這裡了解更多 ?

山本耀司:靠誓必實現的決心認真活著

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容易滿足的人,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們擁有"缺乏"的體驗,這樣他們才會明白"少"有時意味著更多,「匱乏」也能成為人生的推動力。

參考資料:

論文《德國預防幼兒成癮項目――沒有玩具的幼兒園》

INDEPENDENT:The nursery that took all the childrens toys away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Lens招聘中,詳情請戳我

Lens的讀物

在京東、亞馬遜、噹噹、天貓、淘寶、機場中信書店

和各大城市書店均有銷售

更多內容和購買地址請見:購買鏈接

▼更多人文生活美學內容和原創視頻

請訂閱微信公眾號「Lens雜誌」(ID:Lensmagazine)

推薦閱讀:

變形金剛MasterPiece大師系列玩具入手指南(二)
手頭有11個小木塊,如果我想知道它們分別來自於什麼樹,需要怎麼入手呢?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變形金剛玩具月旦評——2017年9月篇
這個為玩具賦予生命的黑科技連日本玩具商都搶著尋求合作

TAG:儿童心理 | 玩具 | 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