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是時候「活過來」了!

要說我是個徹徹底底的「同袍」,我應該是不夠格的。起初對漢服感興趣其實主要是覺得「顏值高」。碰巧公司有幾個小妹妹是真·同袍,給我普及了一些漢服知識,我自己也買了幾本書稍微研究了一下。我覺得,是時候該讓漢服「活過來」了!

(圖片來源:微博昵稱:另一個從暮;感謝從暮大大的特別贊助)

漢服不是 cosplay!漢服不是 cosplay!漢服不是 cosplay!

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因為,某天我在群里無意中提起「漢服」的時候,竟然真的有人說「漢服就是 cosplay 嘛」,對此我表示萬分驚訝。誠然,很多妹子在去逛漫展的時候是會穿漢服去的,正統與否先放到一邊,也不能就因為穿了漢服逛漫展就把漢服等同於 cosplay 啊!

(圖片來源:stokis前隊長林海濤cos的卡卡西)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 17 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 30 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來源:百度百科)

(圖片來源:見水印-粉黛流芳中國古典服飾藝術攝影)

所以,真的別再說「漢服就是 cosplay」了,我們會 hin 生氣噠!

漢服不是韓服!漢服不是韓服!漢服不是韓服!

還有許多妹子(可能也有漢子),穿漢服出街的時候會被人問「喲,姑娘(小夥子),你是朝鮮人啊?」「喲,姑娘(小夥子),你的韓國服裝蠻好看誒!」每當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都覺得好悲傷。明明是我們自己民族的服裝,怎麼就非得跟韓國扯上關係呢?另一方面,毋庸置疑地,韓國,也包括日本,對傳統文化的宣傳確確實實比我們上心得多。不然怎麼連我們自己人都把漢服認成韓服了呢?

(圖片來源:微博昵稱:另一個從暮;感謝從暮大大的特別贊助)

韓服是中國唐朝漢服與朝鮮半島古代的新羅王國時期的朝鮮民族本土服裝的融合,經過不斷「民族本土化」發展而成的服飾。王氏高麗王朝時期初見雛形,最終成型於朝鮮王國時代(公元 1392 年-1910 年)初期。特色是顏色艷麗以及沒有口袋。古代朝鮮民族效法中國唐朝服飾文化效仿唐代中國,在吸收大量唐朝服飾文化的同時,將朝鮮民族本民族服飾文化與之結合,並不斷創新與突破,使中華文化更容易地被本民族吸收與消化,從而為本民族服務。在高麗時代及李氏朝鮮時代,朝鮮族的服飾受到唐代服飾的強烈影響。初期女子服飾衣帶在右側,較幼及短,後來移到較中間的位置,並加粗、加長;而同一時期男子的著裝則基本上是在受到唐朝服裝影響的同時加入自己的民族審美特色。社會各階層服飾的顏色、紋樣、款式等有著嚴格的區分。(來源:百度百科)

(圖片來源:微博昵稱:另一個從暮;感謝從暮大大的特別贊助)

漢服不是和服!漢服不是和服!漢服不是和服!

把漢服誤解成和服的少一點,但是我拿出來說的原因是——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 3 世紀。到了奈良時代,日本遣使來中國,獲贈大量光彩奪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飾,至室町時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飾基礎上改進,而和服腰包則是受基督教傳教士穿長袍系腰帶影響而創造。(來源:百度百科)

(圖片來源:微博昵稱:另一個從暮;感謝從暮大大的特別贊助)

看到了么~和服也是有漢服作為源頭的~講真,我們不該好好發揚漢服嘛?正式本民族的瑰麗文化,我覺得迫在眉睫。

(圖片來源:微博昵稱:另一個從暮;感謝從暮大大的特別贊助)

漢服什麼時候才能「活過來」?

促使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端午節前看到的一篇文章《漢服霸屏紐約時代廣場,幕後的80後設計師花了十年,只想讓漢服「活過來」》(來源:文匯報公眾號)。

2017年5月16日,當身穿漢服的林志玲,出現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上,全世界都為之驚艷。

素凈典雅的豆青色面料,繁複精緻的花紋。漢服,以典雅沉靜,大氣高貴的氣質對世界緩緩訴說著:即便在時尚元素以秒速輪換的當代社會,漢服依然能夠詮釋泱泱幾千年不會沉淪的東方美~

(圖片來源:微博昵稱:另一個從暮;感謝從暮大大的特別贊助)

製作這件豆青色漢服的設計師是個 80 後的「香港仔」——鍾毅,他是一位致力於將漢服演化為現代禮服的匠人。

漢服始於黃帝,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而後一路發展演變至明朝。之後清朝滿人入關,大舉剃髮易服,一直沿襲數千年的服飾傳統就此斷裂。(還有很多關於旗袍的爭論,這次我們就先不討論了。我終究也是個門外漢)

(圖片來源:微博昵稱:另一個從暮;感謝從暮大大的特別贊助)

在歷史書上看見這段記載的時候,鍾毅感受到了一種文化缺失的遺憾。幾千年的傳統就被如此輕易的拋棄了,實在太令人扼腕。一方面漢服之美攝人心魄,實在是不忍心讓這份美就此終結,另一方面,影視劇漢服太亂了!國人不夠尊重漢服,很多影視劇的漢服都是胡亂拼湊,搭配也不規範。「青銅器、花瓶的花紋都往衣服上貼,什麼東西都往女性的頭上插。」市面上漢服做工都很粗糙,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漢服。同時,最讓他感到氣憤的是看到了中韓合拍的某紀錄片,裡面中國服飾的質感比附屬國朝鮮還差。對鍾毅而言,「真的是莫大的打擊。」也因為這樣,他想設計一套正規的明制服飾,「不要錢都行」!

《史記》載,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漢服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國的民族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為什麼我們現在反而會對漢服發出「哇,好像韓服哦!」「咦?你穿的是和服嘛?」的感嘆和疑問呢?這真的只是服裝傳承的斷層嘛?不不不,這恰恰是一種文化傳承的斷裂。

(圖片來源:微博昵稱:另一個從暮;感謝從暮大大的特別贊助)

除了漢服之外,其實圍棋、抹茶、柔道……都是起源於中華的瑰寶,它們卻偏偏都在日本經過改良之後被發揚光大。那我們的文化傳承,又該何去何從呢?突然想起知乎上的一個提問「穿漢服上街是一種什麼體驗」。裡面的回答除了曬美照以外,更多的依然是充滿了一種獵奇的興奮……

(圖片來源:微博昵稱:另一個從暮;感謝從暮大大的特別贊助)

我一直覺得,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應當始終抱著一種敬畏和自豪之情。如果某一天,大街上,地鐵里,當有那麼一個或是一群年輕人,穿著漢服趕赴一場正式的宴會時,當事人和旁觀者都不覺得異樣,這大概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與傳承吧。

(歡迎來公眾號玩,更新超級慢,都是碎碎念,請務必根據自身喜好決定是否關註:奔九兔的嘮嘮叨叨)


推薦閱讀:

到底是誰廢了團茶
酒制柏子香
你可能學了假的中國哲學
歐洲人是怎麼知道中國瓷器的秘密的?

TAG:汉服 | 中国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