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與粽子
自古以來,端午節就是一個重要的節日。而關於端午節,更是有數不清的傳說和故事,還有無數的傳統項目,例如:掛艾草、賽龍舟、吃粽子等等。今天,就來和動物君一起,看看端午節的前世今生吧。當然,還有那最重要的,粽子。
這,應該才是端午節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那一點吧。
端午節的由來
首先,其實端午節和屈原關係不大。
基本上,學術界都已經認同,無論是紀念屈原、伍子胥、勾踐、曹娥的說法,都是牽強附會。聞一多先生認為,直到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中,才第一次出現屈原跳江自盡,而這時候距離屈原所在的時代,已經過了七百多年。更何況,屈原是楚國人,那為什麼當時的秦、齊、燕、趙、魏、韓這六個「外國」的人,也要紀念他,簡直毫無邏輯性。
據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所證,端午的起源,應該是我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端」在古漢語中有開頭、初始的意思,而在《周易·繫辭》認為,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所以端午節才如此重要。
粽葉
由於北方沒有竹子,因此北方的粽葉以蘆葦葉為主。蘆葦是水生性的禾本植物。用其包裹粽子,具有獨特的清香味。
南方的粽葉以箬葉為主,由於其含有多種活性成分。礦物質和氨基酸,因此粽子使用箬葉包裹,有比較清雅的清香,且具有一定的防腐性,能保存相對較長的時間。
粽子
既然端午節與屈原關係不大,自然粽子也不是為了屈原而做的。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有粽子的記載。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則稱「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可見吃粽子的習俗由來已久。
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這就是那個時期的粽子。黍米就是北方的黃米,南方的糯米。
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的指定食品。
唐代元稹有《表夏十首》雲: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那時的粽子,已經潔白如玉、且出現了如現代一般的錐形和菱形。而宋代的大吃貨蘇東坡也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搭配。元、明之後,餡料更為豐富多彩,豆沙、豬肉、蜜棗等,都紛紛加入端午節豪華套餐。
粽「心」
由於各地飲食習慣不同,粽子的口味又是南北甜咸黨的兵家必爭之地。北方的粽子多以甜口的紅棗、豆沙為餡料,而南方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口味偏好咸鮮的鮮肉、蛋黃、火腿等等。
各地的粽子
北京
作為北方粽子的代表,北京粽子的個頭較大,其粽形一般為三角形或斜四角形。主要分為兩種:一是以純糯米做成的白米粽子,吃的時候蘸白糖,好的就是這一口純凈的清甜,品的就是糯米本身的乾淨香氣。
二就是在粽子中包入小棗的粽子,吃以前最好在冰箱冷藏,帶有冰冰涼涼感覺的小棗粽子可以說是初夏的小清新之選。
廣東
與北京塊頭較大的粽子截然不同,廣東的粽子小巧可愛,外形別緻。其外形更有特色,正面為方形,背後有一隻尖角。廣東最出名的粽子,應該是肇慶的裹蒸粽了。裹蒸粽的粽葉採用肇慶特產的冬葉,所以粽子特別嫩滑、清香。且其餡料以糯米、綠豆和豬肉為主,要用特質大缸猛火煲煮7-8個小時,因此有入口即化之感,極盡香軟。
四川
眾所周知四川人嗜辣,所以,就連四川的粽子也可以分為辣粽和甜粽。辣粽的製作工藝複雜,需先將糯米和紅豆浸泡半日,再瀝干水分,之後加入鹽、辣椒粉、花椒面等調味料,再加入少許臘肉丁,攪拌均勻,包成一個四角形的小粽子。煮熟的辣粽香辣可口,風味獨特,不會吃辣的外地遊客,可是會被辣出一身汗呢。
嘉興
浙江嘉興的粽子歷史悠久,享譽中外,其粽形一般為長方形。而嘉興粽子中,五芳齋為最,不愧為公認的粽子大王。全因其在粽子製作的每個過程都極其講究。以其最出名的鮮肉粽為例。糯米是上等的白糯米,肉則豬後腿及裡脊肉。打開粽子,粽葉的清香,豬肉的醇香,糯米的米香,一下子涌了出來。肥肉的油脂滲透進糯米,吃起來鮮香軟糯但又不會太油膩,大塊的肉餡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讓人在這初夏時分胃口大開。
吃完了這兩個粽子,夏天也該來了~各位看官老爺,下期見。
文 || 王大喵
編輯 || 小狼
校對 || 小蛋&小虎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
推薦閱讀:
※我們聽著屈原和楚王的愛情故事,評測了48種粽子
※從端午安康說起
※怎麼看待「端午安康」?
※端午節你最愛吃什麼餡兒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