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啟示錄:屈原大夫的歡樂頌
文/李光斗
屈原大夫的人生是一出悲劇,卻在當下網民的意境里活成了一出歡樂頌。端午節代表著華夏一族的國民精神,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啟示。
端午節啟示之一:名垂青史的最好方法是發明一種食物。孔夫子比蘇東坡不知高到哪裡去了,但在中國老百姓口中被提及的頻率卻比蘇東坡少多了。原因你懂得,東坡有肉而仲尼遠庖廚。在中國人的歷史記憶里,一直食物匱乏。要想成為中國人的傳統文化節日,一定得有標誌性食物:春節吃餃子、元宵吃湯圓、臘八喝粥、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分月餅……中國人也有七七情人節,但因為沒和某種食物建立聯繫,所以一直未流行起來。直到洋人把巧克力和西方情人節輸入東土,國人才過起情人節。但也是西曆情人節,和牛郎織女鵲橋會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端午節啟示之二 :節慶要熱鬧,必須要有集體儀式讓老百姓有參與感。動靜越大,越不容易被忽略。春節放鞭炮,如今是全國人民看同一台電視節目。元宵節逛花燈,如今雖然平時不能放炮仗,但每有大事必放煙花。那麼多節日,端午節之所以能爭得一席之地,概因端午賽龍舟之故,而且此習俗不僅傳諸韓國,連大英帝國的劍橋、牛津的大學賽艇都是由中國傳入。只是洋人改良後把帆船、皮划艇都弄成了奧運項目;我們的划龍舟卻是各玩各的,大小樣式連國家標準都沒有,進不了奧運會只剩下「壹顆賽艇」。
端午節啟示之三:再源遠流長的節日如果沒有放假,都是「耍流氓」。我們有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雖然從小一直扯著嗓子一起唱長大了要做「共產主義接班人」,但凡是沒有列入法定假日的節日都是「假節日」。上一屆政府留下的一大福利就是由國家出面號令清明節、端午節都放假一天。但遙想當年國人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假期本是七天,後來分拆讓出兩天給清明和端午。拆了一個黃金周,換成兩個小假期。既弘揚了傳統文化,又沒有多拿出一天休息日,只能說朝三暮四的策劃背後有高人指點。如今端午節很歡樂,但人們已忘了粽子是古人無奈用來賄賂汩羅江里的魚的:別吃我們的三閭大夫啊,無論如何給他留個全屍!划龍舟是為了嚇跑魚,好讓人們把三閭大夫打撈上來。
如今,人們已記不得詩人屈原為什麼投江。「為什麼我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愛這祖國愛得深沉」。那個年代,做一個愛國者是多麼不容易!屈原說:老子當年要是不跳江,你們現在連三天假期都沒有!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台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互聯網金融委員會首席顧問、華盛智業?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
推薦閱讀:
※端午與粽子
※我們聽著屈原和楚王的愛情故事,評測了48種粽子
※從端午安康說起
TAG:端午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