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敦煌,傳奇不朽

「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漫漫黃沙,駝鈴聲聲,敦煌城開,寶物顛沛流離。藏經洞久空,圖籍四播,惟千壁丹青,無語仍在。曾經的輝煌燦爛有些遠去,斑駁的痕迹正在宣讀著時間的光臨。敦煌城中的故事,仍舊需要歷史自身來慢慢來解釋。

穿越千年風沙,回到西北沙洲夜市。一名瘦弱疲憊的男子領著馬匹走向衝天火柱。西夏回鶻兩軍戰火交加之際,誰能料想到那名男子會是曾揮灑筆墨欲報效朝廷的漢族文人?

只因在街市偶然看到的西夏文字與西夏女子,趙行德對遠方的西夏文化產生極大的興趣,憑著文人的熱情一路到河西沙漠里流浪,探索自己從未了解的文化,命運竟無意被捲入一個大的歷史時間當中。

半路被劫持編入西夏軍隊,戰場衝鋒陷陣,征戰無數。偶遇回鶻公主,拯救其於烽火之間。這樣的情節如若發展下去,可能會是戰場凱旋,美人在旁。可他到沙漠里,是為了「尋找值得賭命去做的事情」。

那些最普通的人在城破之時便逃走了,當美好且珍貴的事物將被毀滅,趙行德會拚命去拯救,不論是回鶻公主抑或敦煌的文化典籍。

「行德眼前浮現出瓜洲城時看到的火焰的顏色,而同樣的大火今夜將襲擊沙洲,使曹氏覆亡,經典燒毀,一夕之間便把整座城化為灰燼。無法心存僥倖寄望於朱王禮消亡李元昊。城邑被毀,財寶被掠,曹氏一門皆亡,這是無可奈何的,然而,行德想,或許唯獨經典還可以倖存。對,不能挽救別的東西,但或許可以挽救那些經典。財寶、權利、生命,俱屬於個人所有,經典則不同,不屬於任何人,只要不被燒毀,擱在那裡就行了,誰也搶不走,誰也無法將至據為己有。單是完好的存放在那兒,便已是價值連城。」

寒窗苦讀,西北征戰,相戀異域,學習西夏文、研讀翻譯經書,結識尉遲光,像是在為最終藏匿經典於千佛洞做準備,趙行德早已將自己一生與敦煌的歷史變遷逐漸交織在一起,一步步走來,傳奇卻又是必然。

「回想起回鶻女子的往事時,行德就會感覺到身體中充滿了一種崇高的靜謐,它既不是對故人的愛戀,又不是對冤魂的憐憫,而是一種對純粹完美事物的讚歎。」

生命滄海一粟,美好曇花一現,千佛洞塵封了千年回憶,沙州城埋葬了諸多遺憾。趙行德面對眼前的一切平靜無執念,始終自我放逐,隨遇而安,活在當下,自然純粹。

打瞌睡錯過殿試,只是稍顯難過;

莫名其妙被收編入西夏軍隊,認真研習戰術打仗;

回鶻公主跳下城牆而亡,不怨他人只怪自己失約;

兵臨城下,忙碌謄抄經書,享受生命最後的片刻安靜。

這許就是文人對於文化的深情,宛若對愛人一般的深情,情到深處難以掩飾,並願為之付出生命。慘烈,卻美麗。

敦煌城始終是許多人心中解不開的情結,莫高窟中的浩繁經卷到底是誰埋藏其中?這個千古之謎在《敦煌》一書中被引導而出,令人們前赴後繼奔向那片土地,如熱愛西域的井上靖一般尋找一種文化的敬仰。

當如願以償來到敦煌,他曾說過,「23年前我寫就了《敦煌》,可直到今天才頭一次見到它,卻一點兒也覺不出陌生。」

斜陽一片,蒼莽萬頃,站在沙漠之中,他應該正聽著駝鈴聲聲,望著牧民沿河西走廊一步步走遠的背影。興許,趙行德就在其中。


推薦閱讀:

為什麼許多文學作品要以瘋子的視角作為敘事主人公?
圖冊推賞:君の住む街(續二)
英語中的修辭手法有哪些?怎麼區分?
驚馬案 一 飛來橫禍

TAG:文学 | 历史 | 中国古典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