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到了,來看看古人都是怎麼出門旅遊的?

假期的旅途中,當你看到路邊美景時,可能不自覺地就要冒出一兩句古詩來。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古人是怎麼到這兒寫下這些詩的?他們是怎麼旅遊的呢?

(明)徐渭《驢背吟詩圖》

其實中國文字中很早就產生了用以表達旅遊和旅行意思的辭彙了。如《周易·觀卦》中就有「觀國之光」的詞語,也就是後來「觀光」一詞的由來,即旅遊的意思。到南北朝時,著名的梁朝詩人沈約在題為《悲哉行》的詩中寫道:「旅遊媚年春,年春媚遊人。」這是迄今所知「旅遊」 一詞在中國典籍中最早的一次出現。 到了唐代,隨社會旅遊活動的蓬勃發展,「旅遊」一詞開始被大量運用。如韋應物的「上國旅遊罷,故園生事微」;白居易的「江海漂漂共旅遊,一尊相勸散窮愁」等。它們充分反映了中國旅遊的悠久歷史。

然而,古人可不能像現代人一樣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中國古代社會重農抑商,人們出行本就受限,加之道路不暢,荊莽叢生,各種「妖怪」出沒,出行時還是擔心小命不保。古代著名旅行指南《山海經·海外北經》中夸父逐日的故事,就是古代徒步旅行艱難的寫照。戰國時蘇秦遊歷求學,「贏滕履躋,負書擔囊,形容枯搞,面目黎黑。」「負書擔囊,觸塵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繭,日百而舍。」可謂飽嘗旅遊艱辛。

(明)呂紀《南極老人圖》

徒步旅行難,憑藉交通工具同樣也難。高山流水此時不是醉人的風景,而是巨大的阻礙。李白的《行路難》中「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描寫,旅途艱難就可見一斑了。也因為這樣,中國古代的普通老百姓,大都有著自己特定的旅遊方式及風俗,近遊方式相對較多,相當於今天的周邊游。傳統的旅遊活動有踏青、端午節划龍舟、重陽節登高等,至今仍能看到。盂浩然在《大堤曲》中說:「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便是踏青的真實寫照。

倘若作為古人想要出門遠遊要怎麼辦?古人出遠門,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數年,可不像現在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無論你是像孔子徐霞客一樣出門遊學,還是像謝靈運等文人騷客那樣醉情山水,或是像張騫鄭和一樣為了完成政治任務,臨行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現代)徐建融《游春圖》

首先,中國古代封建禮教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外出旅行和旅遊,須有正當理由,有一定時間、地域或距離限制。即「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古代認為外出旅行或旅遊的正當理由是經商、遊學、遊宦、遊方、鎮戍和游豫等。《詩經·召南·殷其霉》「殷其盆,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逞。振振君子,歸哉歸哉。」就表達了妻子要求丈夫結束遠遊及早歸家的願望。倘若沒有正當理由,你還是在家好好獃著吧。而像李白那樣狂放不羈的也畢竟只是少數。

(唐)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

當你有了正當的出門理由,就要做以下準備工作了。

首先要卜行古人出遊前,要先行占卜擇日,以示吉凶:吉則行,凶則避。《詩經·衛風·氓》:「卜爾卜籠,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詩經·小雅·扶杜》:「期逝不至,而多為恤。卜盆偕止, 會言近止,征夫邇止。」前詩是為女子離家出嫁前的卜行,後詩是為在外的遊子卜歸期。

其次要祖道。所謂祖道,就是行旅之人上路要進行祭祀。反映祖道祭祀的作品很多,如《詩經·大雅·韓奕》:「韓侯出祖」。許多人還專門寫了祖道詩。如晉孫楚《祖道詩》、張華《祖道征西應詔詩》等。

(現代)李靈機《香山雅集圖》

之後要離筵。親人外出,家人和好友為之設宴餞飲,是送行即將結束時親朋好友在路邊為行人舉行的敬酒道別儀式。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為友人錢飲而作。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生前酒一杯。」也是送別親友的寫照。

做完這些,你就可以安心上路了。(好像哪裡不對)

(現代)范曾《蘇子侶鶴圖》

假如你有一位即將遠遊的朋友,你可能還需要做這些事情。

首先是送行。文學作品中描寫送行的作品數量極多。如《詩經·鄴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表現了送別時的傷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則一洗送別詩文悲涼之態,意境開闊,格調高昂。

其次是折柳。親朋好友與外出遊子道別分手,往往要折柳相贈,以寄託依依之情。折柳有兩種寓意,一是柳樹生命力強, 示意到天涯海角,都能枝繁葉茂;二是柳與「留」諧音,有「挽留」之意。唐孟郊《橫吹曲辭·折楊柳》就直接寫到了折柳:「楊柳多短枝,短枝多別離。贈遠累攀折,柔條安得垂。莫言枝條短,中有長相思。」

(南宋)李唐《虎溪三笑圖》

之後是贈物贈詩。旅遊中又有贈物道別的習俗。所贈之物,則不外乎錢、扇、衣服或隨身攜帶物品,而增詩這種習俗和傳統在文人騷客中較為常見。古代離別贈詩的作品舉不勝舉,如李白《贈汪倫》,便是送別好基友所做。

做完這些,你就送一位小夥伴上路了。(好像哪裡又不對)

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古人想要出趟遠門,簡直困難重重。所以同志們,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假期,在剩下的幾天里盡情玩耍吧,儘管哪裡都是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參考資料:《詩經》

常江《論中國古代旅遊文學的傳統》

鄭焱《旅遊的定義與中國古代旅遊的起源》

胡遠遠《中國古代旅遊美學及其當代意義》

石秀華《中國古代旅遊文化類型及其特徵》

編輯:三棵樹

Lens招聘中,詳情請戳我

Lens的讀物

在京東、亞馬遜、噹噹、天貓、淘寶、機場中信書店

和各大城市書店均有銷售

更多內容和購買地址請見:購買鏈接

▼更多人文生活美學內容和原創視頻

請訂閱微信公眾號「Lens雜誌」(ID:Lensmagazine)


推薦閱讀:

端午啟示錄:屈原大夫的歡樂頌
端午與粽子
我們聽著屈原和楚王的愛情故事,評測了48種粽子
從端午安康說起

TAG:端午节 | 旅行 | 古人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