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鬥牛犬的鼻子短?你不知道它經歷過什麼!

作為一名微胖的愛犬人士,我喜歡提問題,比如為什麼鬥牛犬的鼻子那麼短。

第一次見到鬥牛犬時,我認為它是可憐的。它像被人真心實意地揍了一拳,把原本苗條的長鼻子悶進了臉盤,蜷縮著褶皺了它的面容,委屈得惹人憐憫,憨萌得逗人發笑。

那時我還苗條得像它沒有挨揍的鼻子。不像現在,微胖的我們只有同病相憐的份兒,我想我得替它搞明白,這鼻子到底是怎麼沒的……

經驗告訴我,要了解一個犬種的性格特點、生理構造,先從人類的歷史中摸索,通常不會犯錯。

沒想到這一摸索,竟意外揭開了一段血雨腥風的歷史。

這段歷史的主基調,是一種叫作牛餌戲(bull baiting)的鬥牛遊戲,它發源於英國,但與你所知道的西班牙鬥牛不同的是,參賽的鬥牛士不是人,而是狗,也就是——鬥牛犬。

為了便於大家了解,我先介紹一下遊戲大致的流程。

常規的牛餌戲分為兩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遊街,目的是宣傳、造勢。如果你經常遊走於中世紀的英國大街,那麼聽到驟然響起的歌聲一定不會感到意外。循著歌聲,遠遠就能嗅到,這是一夥組團賣藝的,團伙中的人肉喇叭正以循環播放的模式,招引著行人的注意。走近一看,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隻被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公牛,臊眉耷眼的隨著團伙遊行。

第二個環節是搏殺。圓形圍場里人頭攢動,但仍能看到那隻「花枝招展」的公牛,此時它已赤身上陣,準備迎戰一隻短粗精悍的小獸。人們為了這場決鬥看上去公平一些,把公牛拴在了鐵柱邊,限制了它的活動範圍。接下來,只要等著小獸入場,遊戲就算開始了。

人們精心籌劃這一切的目的,無非是想親眼目睹小獸咬住牛鼻子,把公牛制服的場景,又或者,體驗公牛角貫入小獸身下,把它掀入高空時令人屏息的快感。

如果你厭惡牛餌戲,那麼我只能遺憾的告訴你,在當時的英國,只要你吃牛肉,就躲不開這種殺戮。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據考察,牛餌戲最早起源於一個不靠譜的謠傳,傳說憤怒的公牛,肉質更加鮮嫩可口,利於消化。所以屠夫們宰牛前,利用狗激怒公牛成了慣用的手法。

到後來,連政府都為此制定法律——沒有經過「baited」的牛肉,不允許售賣。要知道「bait」這個單詞可以有兩種解釋:

一種說法是售賣前務必*餵食*草料;另一種是售賣前務必*激怒*公牛。

不管政府出於哪種目的,最終的結果是1376年法令頒布後,牛餌戲盛行了將近500年。

經過一段時間的演化,牛餌戲從風俗習慣變成了娛樂消遣。無論儀式活動、婚喪嫁娶,牛餌戲成為了活躍氣氛,拉近人們距離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賭博和殺戮的結合,又為這項運動增添了新的樂趣。無論大城市的競技場,還是小鄉村的畫地為界,它已然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直到1835年,英國政府出台法律,全面封殺牛餌戲,這場曠日持久的血腥屠戮才宣告結束。

再回來說說牛餌戲和鬥牛犬短鼻子的關係

前文已經提到,鬥牛犬在和公牛的對峙中,制敵手段就是咬住公牛的鼻子,像紅酒的開塞鑽一樣,扭轉身體,把公牛放倒。然而身形短小的鬥牛犬面對高大的公牛,撕咬時必須時刻保持抬頭的狀態,這就導致把鼻子暴露給了公牛。

要知道從生理結構上講,犬科動物的長鼻子是其最大的弱點,只要施加一定力量,很容易造成其眩暈或昏迷,何況對手是一隻近噸重的公牛。

另外,扁平的臉龐,可以使嘴部橫向發展,變得更為寬大,撕咬效率更高。

所以歸根結底,鬥牛犬的短鼻子,是人們為其量身打造的武器,也是這場死亡遊戲的遺迹。

古人的瘋狂,今人是難以理解的。中世紀牛餌戲的普及,體現了當時英國全民綜合意志和普遍的道德觀念。直到19世紀的衰敗,我們才看到了一個國家的人民對殘暴的容忍能力在降低。

這裡無意探討文明與道德的關係,我想說的是,直到如今,人類與狗的關係終於發生了實質的改變,我們成為了朋友。但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友誼是單向的,人類是狗的朋友,而狗不是人類的朋友。

說到底,狗狗過的不是它自己的一生,而是我們人性的投射。


推薦閱讀:

你的狗正看著你
犬客 | 教狗狗跳腿
帶狗狗自駕游小攻略
瘋狂小狗:如何挑選適合狗狗的狗糧?

TAG:宠物 | 斗牛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