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何以成為日本國民料理

介紹拉麵流派、介紹上哪裡吃拉麵的資訊,無論用什麼語種所寫、文字還是視頻,都多得不得了,但貌似很少提到拉麵怎麼就成了日本國民料理的。

這是今天這番的主題。其實是我一篇讀書筆記,書名叫 The Untold History of Ramen(台版譯名:《一面入魂的國民料理髮展史》),作者是出生在日本的美國人 George Solt 。

George Solt ? NYU

日式拉麵這種湯麵料理,吃法來自中國、原材料來自美國,卻毫無疑問是日本文化最獨特的象徵之一,更有成為全世界 comfort food (這片語我始終覺得無法翻譯成中文)的趨勢。那這個過程中,拉麵經歷的到底是怎樣的體驗呢?怎樣的體驗呢?

P.S. 由於沒本事把一本書濃縮成 20 分鐘語音,所以你看到不會是一個詳細的發展歷史,而是摘取了幾個我認為有趣且重要的節點,寫在這裡。

1950-1970 年代:不行不吃

記得初次到日本旅行時,我進了一家路邊拉麵店,發現拉麵店裡竟提供面+飯的「雙主食套餐」,相當奇怪。好奇心並沒有強到驅使我去找答案,而是直到今時今日我讀了這本書才直到,原來這種做法是來自日本 1950-1960 年代的中式餐館。

拉麵+米飯套餐 ? ramensennokazekyoto

這種餐館的目標客群是從日本各小地方來到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參與城市建設的勞工階層,也就是「農民工」,午餐套餐的主要賣點是包你吃飽。除了飯以外,同題創作的還有拉麵+餃子套餐,現在你在日本知名海外拉麵連號「一風堂」依然能吃到這樣的套餐。

按照 Solt 的看法,拉麵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稱得上日本的國民料理,也就是這個年代開始的,這時候所謂的「國民」,就是到日本各大城市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勞工階層,以及學生黨。這個時期,日本政府甚至開始監測拉麵消費在勞工階層中的比例,以輔助判斷他們的生活水平。

橫濱拉麵博物館裡的拉麵街街景,這個博物館在上世紀末期的「拉麵狂潮」後期建立,現在已遠不如當年那麼火爆 ? Aapo Haapanen / CC BY 2.0

當時日本經濟慢慢復甦中,大家剛開始有點錢,對高熱量、油膩的食品比較感興趣,拉麵價格雖然逐年上漲,但總體還是比較可以負擔得起的,於是成了這兩個群體比較熱衷的食品。

需求增長是一方面,還有一些政經方面的原因,也促使了這件事的發生:比如說 1950 年代晚期至 1970 年代,日本人對大米的需求量有所下降(另外米本來就很貴),而此時美國正好在向日本出口大量廉價的小麥(拉麵的原料),社會各界紛紛開始提倡吃粗糧比大米更健康等等。

60 年代日本著名電影《秋刀魚之味》里班主任一角,也是用開拉麵館維持生計的一員。開拉麵店是當時一些想擺脫打工生涯、小試「脫薪」的日本工薪階層常用手段:市場需求十分確定,雖然賺不了大錢。1970 年代日本工薪族下海開拉麵館的人數多到,有的媒體甚至專門設立了「每周情報」來報道這個話題。 ? 網路圖片

可以想像,當時拉麵的主體消費者是獨身男士。隨著越來越多希望從事自由職業的人選擇了開拉麵館,拉麵店在大城市裡逐漸變得隨手可得、並且檔次選擇均有相當提升,這也有助於開創日本男職員下班後三三兩兩到路邊拉麵店挫一頓、消解消解工作壓力這一夜間消遣的先河——話說這也是以前看日本動畫片關於拉麵印象最深的一幕,如果你在福岡旅行,滿大街的「屋台料理」依然能看見只有下半身露在外面的深夜拉麵食客。

總的來說,我覺得關於這個時代拉麵作為日本「國民料理」的地位,是比較無奈甚至無聊的。國家推廣小麥飲食,而拉麵恰好代表了那群為擺脫貧困而鬥爭在最前線的主力軍。

1980-2000 年代:不吃不行

拉麵「國民料理化」更有意思的是這個 1980 年代以後。在此之前應該還要了解關於速食麵的發明和普及,但鑒於篇幅,這裡就不寫啦,如果有興趣,可以翻翻舊番《論腦力創造力 我只服速食麵的爸爸安藤百福》。

這個階段,拉麵在日本開始被「聖化」(或用更貼近我們認知的表達來說,就是「被網紅」),而其主流「幕後推手」,則是有錢沒處花的年輕人。之所以有趣,是因為這個過程跟我們當下的經歷驚人地相似。

這群推手是一出生就生活在家旁邊有便利店的時代的人,他們本來就生於大城市,他們的父輩可能也吃拉麵,但那是因為他們從農村到大城市打拚。他們的需求自然不是補充體力、至少不完全是。銷售拉麵的中式簡餐館和小食店逐步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菜品供應更有限但價格更高特色拉麵店。

經常被朝聖的「一蘭拉麵」,最早也是 60 年代創立的,後來創始人轉輾把店盤給了現在的經營者,1993 年正式開出「一蘭」。現在這家店幾乎每家店前都排滿了食客/遊客。

一蘭拉麵的豚骨拉麵 ? 吃很重要

福岡市一蘭拉麵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h0344he1tji.html

這是一條來自福岡的拉麵連鎖店「一蘭拉麵」的介紹短片。這家店全館只提供一款拉麵,但我認為最具特色的還是那種探監一般的就餐環境,怎麼講呢,作為遊客造訪的話,的確有一種進了遊戲廳似的別樣娛樂感。 ? 一蘭拉麵

80 年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最主要的改變是,社會主要消費群體變了,新世代年輕人成為了外食消費的主力。吃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娛樂消遣。在熱門拉麵店前排隊等待數小時的現象逐漸變得普遍,甚至有一類被叫做 「rāmen gyōretsu」 的人,專門去拉麵店排隊吃拉麵,這種愛好就跟集郵沒什麼不同。

這些新生代的人不是很有錢、甚至當然不如他們父輩有錢,但他們可以改變很多事,比如社會消費風向。這個道理跟現在幾乎所有品牌都設法討好 90 的原因很類似:不是誰都想把東西賣給 90 後,而是你發一文案如果 90 後不轉發、就沒人轉發了!

/// 看到這裡,假如你是 90 後。還不趕緊動手轉發嗎天理何在?///

時空穿越一下,這檔由日本人氣偶像團體「嵐」主持的綜藝節目《交給嵐吧!》(在節目里一直被搞不清楚他們是 5 人團體還是 4 人團體),也能看到這種「名物旅遊」效應。節目有一個環節,專門介紹那些在日本三四線城市開成名店的料理連鎖,雖然並不是什麼牛逼料理,但因為有「嵐」和節目的加持,看了以後還是會想吃的。? NTV

進入 90 年代,日本拉麵師傅也開始在流行文化里佔有一席之地。上面提過,二十年前開拉麵館的人里,很多都是不得不開的而已。可是到了 1980 年代後期,許多拉麵師傅的形象已經變成穿禪宗工作服、嚴守戒律、偶爾還會寫書寫詩的某種知識分子階層,他們在社會上被人尊重,他們是日本文化的實踐者和傳承者。

我最愛的美食雜誌 Lucky Peach 的拉麵番配圖之一,描繪的是號稱「沾面之神」的山岸師傅。看他那神清氣爽的大神模樣。(該雜誌已引進,可以買到簡體中文版了。)? Lucky Peach

受到 1980-1990 年的這場「拉麵狂潮」推動的還有日本國內旅遊。日本拉麵的 19 個區域細分,比如我們熟知的熊本拉麵、喜多方(福島)拉麵、札幌(北海道)拉麵、博多(福岡)拉麵、鹿兒島拉麵等,也是在這個狂潮下被做實的。雖沒有具體查證過,但我感覺這可能是日本全國各村各縣都在搞的「名物旅行」的某個開端(就是基於品嘗某種物產的旅遊,類似造訪潮汕)。

食物欣賞術還是焦慮緩解術

「拉麵旅行指南」這種選題,也是在 1980 年代開始頻繁出現在針對日本年輕消費人群的目錄雜誌上。書里引述的統計顯示,日本媒體討論拉麵的文章,光在 1986 年一年裡就增長了四倍。

圖文無關,亂入一下 ? 網路圖片

這種專門教人吃拉麵的目錄也能賣錢,只證明了一個事實:市場對拉麵的關注,已經從推銷性價比、產品製作技巧或者服務,轉型成推銷料理形象、料理者的形象和料理背後的概念,推廣拉麵這件事,也甚至成為推廣拉麵以外周邊產品形象的工具。對此書里有一段特別精華的描述,寫得太好,這裡原封引述一下:

那些…像「故鄉情懷」與「手作」(的思想),都在這段期間(1980-1990 年代)突然出現,突顯了這些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經開始式微。也因此,在獨立經營的小型店面吃一碗拉麵(也許在攤位上會更好),就進入像是國家式懷舊飲食這樣的新階段,構成了在古早味與回憶之間的消費形態,有助於舒緩快速社會變遷之下所產生的焦慮。

想想自己為什麼跑到古早風格店鋪吃油條和(甜)豆花,原因是不是也類似?

為什麼偏偏是拉麵

寫到這裡,我想你應該也和我一樣有一個巨大的疑問:日本有那麼多好吃的,為什麼偏偏是拉面上位了?壽司太貴,那咖喱飯烏冬面炸豬排什麼的呢?書里其實是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的,但我覺得這大約是個玄學才可解答的問題吧。

拉麵店門口的自動點菜機,是日本拉麵店幾乎標配的核心設備,往往只有日文 ? MsSaraKelly / CC BY 2.0

不用懷疑的是,拉麵變成國民料理,是一個全國全體參與的結果。假如容我總結一下,我覺得可能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歷史底子好,作為日本現代化進程中重要一員,根正苗紅又自帶艱苦奮鬥的歷史浪漫感(a.k.a. 不忘本),有歷史就是有情懷,有情懷就是有賣點;二是經歷過「拉麵狂潮」之後,吃拉麵已經全面升級成一個視覺、聽覺和味覺的強包裹感綜合體驗,而獲得這項綜合體驗又相對如此廉價(超過 1200 日圓的拉麵都已經快接近頂級了)。

此時你可能覺得應該拉單子推薦拉麵館了。沒有。吃這麼個人的事,拉單子的都是騙你的。最好的辦法是到了日本當地,買一本你還看得上眼的日文旅遊指南,在裡面找。


推薦閱讀:

北京味道:熏魚兒和羊頭肉
我們到底需要什麼餐廳?
愛吃的人總會相遇
「小蔥日食記」——雲吞面:尋找老廣的味道!

TAG:拉面 | 日本料理 | 饮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