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的草原啊,那裡有氂牛的天堂
個人微信號:weiboshi01
在重慶呆的久了,到很是想念西藏的耗牛肉。
氂牛肉臘香,越嚼越有勁,越是捨不得放下。喜歡喝酒的人都懂得,喝酒不需要飯菜多豐盛、不需要大魚大肉,而是需要有那麼幾個爽口的小菜,或是簡單的風味零食,磨磨牙、喝喝酒,這才是最快意的下酒菜,最好是有滋有味兒,如果再加上口感香酥,就更合適了。
氂牛肉風乾後通常被當作零嘴吃的,色澤棕紅, 形狀規則、平整,肌纖維清晰。不加工,直接放嘴裡嚼,要慢慢嚼才有味兒。
肉里浸出來的香,讓吃的人詫異了好一會兒。口感韌性度極佳,越嚼越香,當零食吃磨磨牙,如果再配上一盅小酒,別提多過癮了。風乾氂牛肉是西藏普通老百姓以最傳統的工藝製作,風乾肉一般在冬天,往往是十一月底。這時氣溫都在零度以下,把肉割下來,掛在陰涼處。其冰凍風乾,去水份,保證天然與原味。
《呂氏春秋》載「肉之美者,氂象之肉」,作為世界三大高寒動物之一,氂牛肉被譽為「牛肉之冠」。耗牛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這與氂牛生長的環境有關,氂牛耐寒懼熱,通常棲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採用逐水草而居的半野生放牧方式、原始自然的生長過程。在西藏的高海拔地區,大草原空曠而深遠,隨處可見的是低頭食草的氂牛。西藏的牧草與內蒙古的牧草不一樣,很少有大片墨綠色的草,有的尚且是一副未返青的橙黃。高原的氂牛,或許是上天特地賜予高原人的精靈。即使生活在如此高寒之地,也總是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
無論是在廣袤無邊的高原,還是在接近雪線的高山上,它們的神情無一例外地安詳、淡定著。緩緩地搖著長長鬃毛的尾巴,心無旁騖地吃自己的草。
氂牛的毛長且密集,特別是鬢甲,髖結節,前肢,腹部的被毛更長。猶如掛了帘子。走起來時跟著擺動,甚是美觀。氂牛全身都是寶,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帳篷,用氂牛毛編織的帳篷,天晴時毛線會收縮,露出密密麻麻的小孔,透進陽光和空氣;雨雪之時,毛線會膨脹把雨雪擋在外面。
氂牛皮是製革的好材料,糞便是燃料,還能作為高原的運輸工具,人們喝氂牛奶,吃氂牛肉,藏族人民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西藏醫藥古籍《四部醫典》《藍琉璃》對氂牛在藏醫藥中的作用多有記載,認為其「具有上千種強體養生之功效」。
氂牛角、氂牛骨,有的被製成擠奶容器,有的被製成骨針工具,還有的被雕刻成宗教法器,被製成工藝品,在寺廟裡使用的酥油燈中的酥油基本上是從氂牛奶里提煉的。而且,氂牛還有一種本領,遠途旅行時不愛睡覺。它們通過凝望星辰能記住地理方位,所以永遠不會迷路。要說氂牛走丟了,其實很可能是它生氣故意跑了。
在高原人民的生活中,氂牛早已浸透了藏族人民的生活。藏族馴養了氂牛,氂牛養育了藏族。
如果你也喜歡美食,可以加我微信:weiboshi01,更多有趣的美食做法都跟你分享,更多美食問題都為你解答~~
推薦閱讀:
※十月爸爸想帶一家人自駕游西藏,選什麼樣的車會比較好?
※關於羅布泊,有哪些神秘故事?
※西藏·吐蕃篇(七)——經典的計謀
※關閉獵奇心,拋棄儀式感,《極地》把遠方帶回身邊
※十三年前, 通往岡仁波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