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他看見深淵中的路,黑暗中的光
偏執,
是《摔跤吧,爸爸!》中父親形象的最好概括。
01
前國家摔跤冠軍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不放棄自己鍾愛的事業和為國爭光的壯志,平靜地結婚生子,在一個普通的崗位上做著索然無味的工作。但他對自己不能在摔跤的道路上繼續前進這件事始終耿耿於懷,於是寄希望於即將出生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就培養他們成為摔跤世界冠軍,這是他畢生的夢想。
可惜,妻子陸續生下的四個孩子都是女兒。
本已放棄夢想的父親,偶然中發現自己的女兒具有摔跤的一絲天分,於是重拾自己的偏執,帶他們克服一切流言蜚語甚至是印度體育機構的官僚腐朽問題,用近乎魔鬼般的訓練帶領女兒最終走上世界冠軍的位置。
從某個角度看,這個故事是一個俗套,是個中年男人克服重重障礙,最終夢想實現的故事。
而這個無比偏執的男人實現自己夢想的方式是強迫自己的女兒去做當時稱得上違反社會認知的事情,他剃掉女兒的頭髮,讓她們進行和男生一樣強度大的訓練,和男生摔跤,頂著周圍人的流言蜚語,不能像一個正常的女孩子一樣度過童年。
而由於父親偏執的對象是他的女兒,於是部分高舉女權旗幟和家庭民主教育的人坐不住了,紛紛跳出來指責父親的暴君行為。
的確,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女兒們幾乎是沒有什麼發言權的,她們所做的就只是服從父親,而且非常痛苦。在父親帶她們吃完最後一頓零食之後,只是簡單地告訴她們,明天起就要五點起床訓練,她們沒有什麼選擇的機會就走上了父親安排的道路。
只可惜,那些認為父親行為有所爭議的人只看到了父親與女兒之間的對立關係,卻全然忽視了印度社會男尊女卑的社會背景。
在父女之間這小小的對立關係之外,與女兒對立的暴君般的力量是印度對女性的歧視和森嚴的等級制度。這些制度和對立的力量在影片中隱隱出現,它們是女兒們為了訓練而穿短褲時路人驚呆的神情,沒錯,只是露出了小腿而已;它們是父親帶女兒參加比賽時因性別問題而被拒絕的無奈。
這些與女兒的對立力量,遠比父親的魔鬼訓練來的徹底。而普通的女孩,會自然而然的落入這些力量的支配之中,就像影片中女兒們的同學,在十幾歲就出嫁的新娘。
印度的童婚比例是47%,在印度農村,罵人最厲害的話,是你要生個女兒。《摔跤吧,爸爸》中把印度農村極度美化了,實際上,大量的女嬰出生後被直接拋棄,溺死,因為在印度,人們傾向於把女兒嫁給高種姓的男性,為此父親們要籌集大量的嫁妝才有可能把女兒嫁出去,女孩們會在14-15歲嫁給男人,這個男人很可能已經40多歲,更有甚者,7-8歲的女童就早早成為新娘,在12歲生下自己的第一個孩子,而在襁褓中完成婚禮的女嬰也不鮮見。
影片中描繪的嫁給一個男人,然後終生埋首於鍋盆碗灶並不是最糟糕的人生,有些拿不出嫁妝的家庭,甚至把女兒嫁給娶不起老婆的幾個貧困男人,婚後遭遇殘酷的折磨。
相比起來,馬哈威亞·辛格·珀尕的冷酷和偏執,真的不算什麼。
也正是那位朋友的話點醒了兩個不情願被父親壓迫的女兒:「我倒是希望上帝能給我這樣一個父親,我的命運從出生開始就被決定了,就是打掃衛生,並把自己交給一個男人,而且跟這個男人一點都不熟悉,然後為他們生孩子,撫養孩子。」
02
兩個女兒因為父親的緣故,甚至感受不到這些本應強加給她們的桎梏。女兒們自訓練開始就沒有做過家務,就更談不上童婚嫁人了,而正是父親替她們頂住了一切外界的衝擊,他辭去工作只是因為上司只肯批他女兒結婚的假而不是訓練女兒的假,他甚至不惜負擔運動員高昂的飲食成本。
他的偏執讓女兒們免於掉入印度的深淵,而這時,你還要說他暴君?
沒錯,他確實剝奪了女兒的選擇。不過世界上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每一個備選項都是很不錯的,例如今天中午吃什麼,不管怎麼選,都是一個不錯的結果,這叫選擇。
而第二種,無論怎麼選都是痛苦無力的,比如,嫁給哪個村裡沒有見過的男孩?
父親剝奪了女兒第二個選擇的權利,但是給她們創造出了一個新的選項,選擇成為一個運動員,至少免於陷入印度女性成為男性工具的宿命。
在影片過半,女孩們慢慢長大,她們甚至已經不是只聽由父親支配的女孩,她們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和追求,自大女兒第一次和男生比賽失敗之後,她的問題是下一場比賽是什麼時候,這時候你還敢說她們的行為只是為了實現父親的理想嗎?
顯然不是,由於能夠見識到更多外面的世界,這兩個女兒甚至有比同齡人更高的認知力。
我們知道,屁股決定腦袋,經歷決定經驗,也是成為運動員這條路,讓她們能夠有看見村莊外面世界的機會。試想一下,如果不做運動員,她們就像普通的女孩一樣,命運終結於結婚生子,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會默然接受卑微的女性地位。她們甚至都不會意識到自己身為女人是可以被賦予榮耀與自由的。
那麼這時,你還會說父親的偏執是暴君?不,他的偏執更多的是對抗外界對女性的歧視,他的偏執是解救女兒走出深淵的唯一稻草。
03
也許因為是阿米爾汗飾演父親角色的原因,這個父親我怎麼看都看不出是一個不愛女兒的父親。他並非沒有緣由就讓女兒去摔跤,只是因為看出女兒在打架中的表現認定她們有天分才開始訓練她們,儘管女兒出生時他略有失落,但是完全沒有不愛女兒的表現,他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父親而已。
而這樣的父母我們每個人都有,你一定也有過被父母逼著好好寫作業認真考試的經歷,為什麼他們要你放棄玩樂,要你做你當時非常不願意做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害怕你成績不好無法得到更好的教育。他們知道這個後果有多嚴重,而那時的你,還不知道而已。這個後果可能就是沒有一技之長無法養活自己,走上社會而無法自理,這種害怕讓他們不得不逼你去學習。
都說孩子在慢慢長大之後才理解父母,也是因為在小的時候,孩子缺乏社會經歷,缺乏對一些問題的認識,而長大之後他們才具備從父母視角看問題的能力。有了一些社會閱歷之後,孩子才能理解父母當初不加解釋替他們做出的選擇,至少是在父母認知和承受範圍內最優的了。
我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在五六年前上初三時,熱愛網路遊戲到不能自拔的地步,那時電子競技已經比較火熱了,於是這小子下定決心放棄學習,要全面投身到中國的電競事業中去。
但是很可惜,他沒有天分,他所謂的努力,其實大部分時間是跟其他朋友一起在網吧里抽煙聊天,玩玩網遊。朋友自然是心急如焚,不可能讓小孩高中都不畢業,但孩子就是執拗。於是我朋友在那幾年裡辭了工作,時刻陪讀,終於讓孩子考上了大學,而孩子在本科讀計算機專業,成績優異。
再見那個男孩已經不是那個網癮少年,他有著光輝的未來,當年跟他一起打遊戲沒有繼續讀書的幾個孩子,繼續在當地遊手好閒,出沒於各個網吧。現在他回過頭來甚至後怕,如果當初沒有繼續讀書會不會也在過這樣的生活。
周杰倫的童年也和影片中的女兒有些類似,在《聽媽媽的話》中他坦言小時候母親逼他練琴學習,十分痛苦沒有愉快的童年,但他長大後卻對母親非常感激,因為這是他得以發揮自己音樂天分的原因。如果沒有小時候的積累,就不會有現在的周杰倫。
04
現在的我們經常談要尊重孩子的自主選擇,不能將父母的意志強加於孩子,就好像早年外國教育專家經常詬病中國式教育的「虎媽」,認為他們對孩子太狠,甚至侵犯孩子的人權。
但是做出選擇之前,我們不得不首先看看選擇者所置身的背景。
在印度,男尊女卑的階段還處於女性童婚是男性附屬的社會階段,女性是置身深淵沒有選擇權利的,影片中的女兒們如果不走父親的選擇,她們甚至都沒得選就淪為工具。
在中國,普通中產及以下階層的人群中,如果不具備基本的義務教育,不僅沒有進一步深造的可能,看待事物的問題的方式也許也會有偏差。
更重要的是,會失去接觸到更多優秀平台的可能性。而且高考也是為數不少相對公平的社會選拔方式了,一個平凡的孩子,不具備更多的天分,他也只能在應試教育這條路上走下去。
所以在是否好好學習這個問題上,中國學生基本也是沒得選的。
外國的階級固化已經基本穩定,私立學校的精英教育,公立大學的普通教育和職業新技能的教育都讓每個人可以得到不同的發展,就業競爭沒有國內激烈,社會保障制度也相對完善,所以外國電影里經常有學生不讀大學的片段。但是應當看到,外國的年輕人即使不讀大學也可以找到薪資相對較好的體力勞動。中國並不是這樣,讀一個好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幾乎是全社會的共識。
可以看到對影片有爭議的言論幾乎都是出自於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之口,他們置身於更好的環境和更高的認知。更重要的是,他們具備選擇的基礎,他們所做的選擇都是第一類選擇,中午吃什麼的選擇。選錯了頂多是付出機會成本和選錯了這個問題的成本,不會使他們落入無法自救的深淵,他們對於父親的譴責,和發出「何不食肉糜」的呻吟無異。
這種來自於社會上強勢力量對於弱勢力量的道德譴責,是強者基於自身背景的對弱勢群體的譴責。就像是之前馬薇薇關於養老問題的言論一樣,普通中產及以下的家庭是承擔不起在家贍養父母的成本的,因此養老問題是社會問題,她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能獨立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像她一樣有能力。
05
因此,一切脫離背景喊出的道德口號都是道德綁架,這可能是強者對於弱者的綁架,就像這群譴責影片父親的鍵盤客。
當然,也會有弱者對強者的道德綁架,譬如,譴責富豪不慷慨捐款的鍵盤客。無論是哪種鍵盤客,都是靜靜的躲在屏幕背後平靜地敲出義憤填膺的口號的人。他們離他們的義憤填膺的口號很遠,離那些口號的對象更遠。他們目之所及,也只是自己的狹小世界。
我一直被強調觀點偏激,但我想跟我的讀者強調一點,偏執即正道。如果你只是想隨波逐流,追隨社會上大多數人的軌跡,那麼你走所謂的陽關大道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想做贏家,想讓你的人生攀上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那麼你必須偏執。
馬哈威亞·辛格·珀尕為女兒們選擇的道路看起來與眾不同,這條路徑在旁人看來離經叛道,卻是為他所熟知的,因為他曾經站在最高的舞台,試想,以女兒們所在鄉村的落後教育,她們即使不被嫁掉,按照正常的模式發展,她們也無法競爭過那些受過優質教育的孩子。
而阿米爾汗飾演的父親則不然,他看到的世界比女兒們本應處在的印度傳統社會要大得多,他看到了深淵之中另有一條可以走的路,儘管需要克服重重阻礙,甚至被視為偏執,他也毫不猶豫的選了這條路,而他的選擇最終也成功幫助女兒完成了人生的逆轉。
關注霍老爺微信公眾號(ddz_233),後台回復「100」獲取正確的世界觀打開方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