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面前,我們都是螞蟻塵埃罷了—記韓國新總統文在寅上任

大家好。好久沒寫歷史類的文章了。這是篇簡單宏大的歷史文章,可以幫你從根源上正式歷史,讓你從歷史邏輯里得到巨大的人生收穫,耐心看下去,別怪我沒提醒你。

前幾天,寫了篇《考個好大學,學會如何用更低的風險獲得同樣的利益》。好多朋友對那段韓國的歷史非常感興趣,在後台問我文在寅,朴槿惠和韓國的歷史,甚至有的問起了《大長今》、《樹大根深》之類的歷史韓劇所處在的朝鮮歷史階段等等問題。

這是好事。多思而學廣,多辯而思強。其實,我本不想再公眾號過多的講述歷史問題,因為關注我的朋友大多是剛工作的朋友以及學生,在這個階段,你們需要更多的思維邏輯和宏觀想法,歷史和政治對你們來說過於濃重。

但是我發現很多朋友對於歷史的意義依舊模糊不清,認為歷史就是單純的無用研究功,是一幫懶散的人每天沒事兒干瞎琢磨的。更有甚者,會因為我們應該向前看,歷史只不過只之前發生的事情。

這樣的思維很有問題。說實話,如果你真正研究過歷史,真正深入的研究過一段時間內世界發展的大脈絡。很多時候,你就會對當代政治,當代經濟,甚至是當今社會的發展形態,有自己的認知。很多時候,你就能預測未來走勢。

但歷史這個東西呢,我們都說是能當鏡子來看的。其實,歷史這個東西,你只有真正深入的研究過,而且縱向橫向都研究過,而不是只是單純研究國內的歷史,你還要結合大量的思考和反省,有過類似的經歷,才能獲得教訓和為事物看法的邏輯提升。

這其實是很悲哀的事情,因為這是個悖論。我們活在世界上,需要養活自己,而深刻了解歷史的人,才有更廣闊更深遠的邏輯和情商。但實際生活中,真正研究歷史的那部分人,可能連自己都養不活。

所以這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真正沒有經濟壓力的人,才會去真正有時間研究歷史,才會有對當代社會和未來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認知和靠譜的預測。才會讓整個家族變得更沒經濟壓力。反而那些貧窮的人為了養活自己,每天忙於奔波生計,又何談認知歷史,又何談正確的認識這個社會呢。

所以,我覺得我有必要,寫一篇朝鮮半島的歷史版圖。讓大家更清楚的知道,為什麼朝鮮和韓國是現在這個樣子。為什麼,韓國總統們的命運下場又如此凄慘;又為什麼說,文在寅接替朴槿惠是歷史的必然,但又是歷史的偶然;為什麼又說,韓國就是世界化大國崛起下的,濃墨重彩的犧牲品。

知道了這些,你就會對韓國,朝鮮,東北亞,日本,甚至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以及後面將會有的政策,有自己明確的認知。你就再也不會只說出「棒子」這類的語言,你也就會真正從歷史中得到經驗和成長。

讀完我這篇簡單的文章,你就有足夠的資本去談論東北亞的未來趨勢,你可以讓你的老師同學高看你一眼了,別傻乎乎的看那些韓劇了。說不定啊,某次聚會的談論,能給你找到一些真正的,能在未來幫你一把的知己朋友。

動蕩的朝鮮半島,夾縫中的歷史興衰

(注意,後文1945年前所稱的朝鮮,都指的是朝鮮半島而並非當今意義上的朝鮮。)

初始時期

最開始,朝鮮半島是沒有所謂的兩國的分別的。在有史書記載的年歲里。周武王(沒錯就是我們歷史上的周武王姬發,就是封神榜那個)把朝鮮封給了商朝的遺老箕子。

後來經過一系列政權動蕩。到了漢武帝又掃平了衛氏朝鮮,在朝鮮設立了漢四郡。

請諸位記得,我們的歷史,只從我國漢武帝的公元前110年左右開始。注意此時的我國,正處在漢武帝的天下盛世之中。

漢武帝做了什麼呢?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政策,基本都是在此時開始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盛世,絲綢之路,推恩令,太學,罪己詔,霍去病大破匈奴,樓蘭之戰等等。

而此時日本又是什麼光景呢?日本此時正處在彌生時代,還處在較為落後的農耕光景,所以基本就不談了。

三國時期

公元前後,隨著朝鮮半島各個勢力的鬥爭,逐漸衍生出三大勢力:高句麗、新羅、百濟。史稱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當然,此處高句麗應該屬於中國,但具體更細的東西我就不講了,反正從韓半島歷史來說,三國時期就這麼形成了。隨著時間發展,三勢力之間勾心鬥角縱橫捭闔,新羅勢力甚至一度和唐朝聯合。最後新羅在滅掉了另外兩個勢力後,又和唐朝之間發生鬥爭,最後新羅統一了半島。

在這期間呢,巧得很,中國從最開始的漢代,也是過度到魏蜀吳三國時期,又過度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最後又經歷了短暫的隋朝,來到了唐朝。這其中的世事變動紛繁複雜,三國時期那麼多輝煌往事,那麼多謀士武將,都隨歲月流逝了。

後三國時期

新羅統一了半島的時候呢,新羅最終控制的是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大同江以北則由唐和渤海國佔據。後來,農民和貴族分別起義,又成立了後百濟和後高句麗,史稱後三國時代。

這時候呢,唐代已經進入末期,藩鎮和中央政權日益對立,隨著黃巢起義(這個名字是不是很熟悉),朱溫拿下唐哀帝之後,開啟梁國時代,正式開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

高麗時代

後高句麗中崛起了一個人叫王建,他謀求得到了地主和商人的支持,建立了高麗。慢慢推翻了後兩家,在936年重新統一了朝鮮半島。在這個過程中呢,中國經歷了結束五代十國的局面,宋,遼,西夏,後面的金朝等在這個時候和高麗展開了新的博弈。

而此時,日本進入了鎌倉時代。武士政權就此誕生。

李氏朝鮮王國時代

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結束了高麗500年的歷史。但這個人的兒子們各種鬧騰,互相殘殺,開啟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王子之亂事件。經歷了定宗,太宗,世宗,文宗,端宗後,朝鮮的科技文化發展的很快。但1453年的時,發生了癸酉靖難,端宗的叔父政變,成為了朝鮮世組,在這期間《經國大典》出現。世組之後,經歷了睿宗,成宗(大長今的歷史就是發生在這一段),到了燕山君這一代走到了拐點。

再之後直到1897年這幾百年的歷史裡,中國經歷了元明清的歷史。後金攻打朝鮮,朝鮮和明朝聯合抗擊倭寇等,成為了中國與朝鮮半島的主流。隨著努爾哈赤清朝實力的興起,和明朝交好的朝鮮最終被皇太極攻佔,成為了清朝的藩屬國。

成為了清朝藩屬國的朝鮮開始進入半閉關鎖國的狀態。但歲月悠悠,歷史的腳步從不停歇,朝鮮進入了高宗當勢但閔妃當權的日子,而清朝此時,皇太極已經是200多年前的歷史了。

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後,外強入侵,外憂內患。日本此時,卻已經經歷了黑船事件,覺醒了。倒幕運動後,開啟了日本崛起的最大輝煌時期:明治維新,日本基本鋪平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於是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1895年,清朝投降,朝鮮不再是清朝的藩屬國。

日本吞併

1910年,日本簽署《日韓合併合約》,日本正式吞併了朝鮮半島(很少有人記得這段歷史吧),這一吞併,就是35年。而此時,任何國家都不會甘心於被吞併,於是兩股勢力興起。

韓國獨立運動領導人在中國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這就是後面韓國最初的雛形。

而另一股勢力,則是朝鮮共產黨金ri成的勢力興起。一度佔領了朝鮮半島北部的某些城鎮。(是不是覺得,和我國的歷史發展軌跡特別像呢)

朝韓分治

在之後的故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

1945年日本投降後,受到大國崛起的影響,三八線劃分,在美國的勢力下,大韓民國與1948年成立,一個月之後,在蘇聯的支持下,金ri成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再之後,受到大國鬥爭的影響,朝鮮內戰爆發。反覆的拉鋸戰,沒有帶來徹底的統一,最後還是以三八線為界。朝鮮和韓國的故事就這麼結束了。開始了各自的漫長的幾十年的發展期。

至於韓國內部的發展和各總統的關係,我們等一下再講。這裡停一下。我們來看一看為什麼韓國和朝鮮走到了如今這步田地。

而為什麼我一直強調,在歷史面前,我們都是螞蟻塵埃呢?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是短短百年光陰,歷史上的所有皇帝也不例外。從當年皇太極攻下朝鮮半島,到甲午戰爭開始。其實已經過了好幾百年了。

光陰似箭,這其中,不乏名人志士。更不乏才子美女。然而,歷史的車輪還是在滾滾向前。你要知道,我們新中國,也不過才短短几十年歷史!

在往前,你知道王安石在世的期間朝鮮半島發生了什麼么?我們都不知道。王安石有個兒子,就是那個獐鹿同籠的王雱。他在寫出「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的時候,麗宋關係還沒有正式恢復。再後來,文宗恢復了麗宋關係,再後來文宗的兒子即位,女真族的勢力崛起,高立國開始走向衰弱。

我想表達的是,很多時候,當你能夠橫向的看待歷史的時候,你的思維就會得到橫向的拓展。時光悠悠,我們每個人在歷史中所能扮演的位置,太少太少了。

王安石會知道韓國半島後面會產生一個李氏朝鮮王國么?不知道。趙匡胤會知道後面朝鮮半島會一分為二么?當然也不知道。面對歷史的宏大性,你必須要時刻保持著一種宏觀又細緻的態度去面對他。你要知道,當你吃透了一個地區的歷史,你就知道這個區域後面的發展會是什麼樣,至少,你能猜到一部分。

在後三國時代直到1945年,其實朝鮮半島都處在一個相對統一的狀態。相信幫大家梳理了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的歷史發展後,大家都會有自己的邏輯在。朝鮮半島的發展,除了自身的鬥爭,政變,宮斗等等,它其實與整個世界的發展是脫節的。因為地理位置的影響,它夾在了中國和日本之間。

所以我們呢,可以看到,朝鮮發展很多關鍵點和轉折點,都是和中國朝代的變更,策略的提出息息相關。從漢武帝到唐太宗,從宋太祖到忽必烈,從皇太極到道光皇帝。可以說,朝鮮半島的發展歷史,就是依託於大國的發展歷史。它,和中國很像。

然而另一側的日本,則走出了不同的道路,由於地理位置和人本身思維的不同,黑船事件(不懂的自己百度)給日本帶來了相當大的震撼,也開啟了後面的倒幕運動和明治維新。其實,日本受到國際影響則來的更為深切。

這就導致了,朝鮮半島註定要和我國一樣,必定要經歷一個陣容撕裂的過程。為什麼呢?因為它和中國太像了。面對突如其來的殖民,新思維,甚至是資本主義的洗禮和其他意識形態的崛起的時候,只有撕裂,只有碰撞,才能在這片土地上產生新的不一樣的政權,或是民主,或是社會主義。

在我國,國共內戰就是最直接的表現形式。而在朝鮮半島,則是朝鮮戰爭。這幾乎是歷史的必然。其實,當1945年日本投降,蘇聯和美國分而治理朝鮮半島的時候,這樣的結局幾乎就是註定了的。但可惜的是,朝鮮半島過早的歸屬給了日本。如果這個時間點能夠再晚二十年,相信朝鮮半島也不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正因為朝鮮半島意識形態的撕裂差別,這場戰爭還是來了,我們先不論生死存亡,這場戰爭的時機,其實已經遠遠不能夠解決朝鮮半島的分裂問題了,因為這個時候,二戰結束,意識形態已經徹底的穩定下來。朝鮮半島的分裂問題,已經不是朝鮮和韓國之間能夠解決,這時候他們只能依附於蘇聯和美國勢力了。而偏偏這時候兩股勢力的斡旋更為嚴重。

這就導致,朝鮮半島隨著大國的崛起而割裂,隨著大國的鬥爭而鬥爭,又隨著大國妥協而妥協。最終成了歷史遺留問題。如果在那個時候,徹底統一掉了朝鮮半島,相信現在,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世界塑造了朝鮮半島,也坑慘了朝鮮半島。

之後的日子,我就粗略的講一下。朝鮮部分,大家也應該都很熟悉,隨著蘇聯解體,我國社會主義特色化後,朝鮮的日子越過越孤立。隨著陽光政策的提出,日子時好時壞。現在又因為核武器等問題,弄的滿城風雨。

而韓國呢,就比較複雜一點。朝鮮戰爭後,國內對於意識形態,甚至國家民主意義都產生了巨大的討論,工人運動,學生遊行等等層出不窮。而此時,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成為總統。朴正熙是怎麼從一個小教師,流落到中國又回到韓國最後進入政界的,不在贅述,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翻翻資料。

朴正熙後來被槍殺(當然韓國總統沒幾個有好下場的,歷史的宿命啊。。難道真的是青瓦台的風水不好)。這段歷史,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辯證的看看朴槿惠的傳記《絕望鍛煉了我》。這裡面從一個女兒的視角記錄了那段青瓦台的日子和失去母親後又失去父親的悲慘時光。

而朴槿惠,正是依靠父親的遺留,慢慢的奮鬥到了上一任總統的位置上。但朴槿惠的個人思維能力與信仰等等,其實並非像她在傳記里所說那樣堅韌。我們都知道,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父母的遇害不可能不給那個時候的她造成影響。在母親去世後,朴正熙在許多場合甚至要讓朴槿惠充當國母的職責,其實這對於那個年代的她,是難以承受的責任和壓力。

萬物有結果,必有原因。朴槿惠爆出閨蜜涉政和所謂的師父等等,其實有些會添油加醋,但從一個正常的人角度出發,她必然是希望有人能夠幫她的,她的壓力太大,必然會有一些心靈創新和常人難以理解的情感需求。其實,這些早就可以預見到了。

再說另一邊。朴正熙,朴槿惠代表的政黨是韓國的右派。而盧武鉉和文在寅所代表的黨派則是傳統左派,具體的黨名呢,內部都是變來變去,我也不贅述了。

自從金大中1998年上任到盧武鉉2008年卸任,這十年其實是左派掌權的時間。而2008年李明博上任到2016年朴槿惠下任,這便是右派復興的十年。如今文在寅再度重來,則代表了左派的回歸。

有趣的是,盧武鉉和文在寅都是貧民出身,而他們也都連續考試考了兩次。文在寅是盧武鉉堅定的幫手和影子。在最後盧武鉉2009年因受賄醜聞自殺時,他還為盧武鉉親自舉葬。

左派一直奉行的就是對朝鮮的陽光政策,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共同發展。同時對美的態度也做到不卑不亢。認同韓美是同盟、韓朝是同胞的政治理念。而右派則剛好相反。

文在寅上台後,到底能不能如同他自傳《文在寅的命運》中所說的,永不忘初心,我不知道,但看完朝鮮半島歷史的你,能否猜到呢?

在當今美,中,日,朝的四方圍繞下,他必然會採用和盧武鉉一樣,但會較為中庸和左右逢源的溫和左派思維。這是我根據朝鮮半島的歷史而下的預測。

朝核問題,陽光政策,對中態度,對美態度,對日態度,這一切都需要韓國的這位新總統去重新思考,重新布局。至於中國對韓的態度,則要以他的政策手腕來看。現在在來看,禁韓令,是不是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了呢?是不是這背後包含的政治意味和博弈,你都能嗅到了呢?

當然,他與朴槿惠的恩怨糾葛,早就從盧武鉉上任前期就開始了。彈劾舉報,總統競選對手,甚至一些政治思路等等,可以說文在寅這次的上任,又是一個歷史的新輪迴。但,他依舊無法擺脫的一點就是,朝鮮半島的問題,永遠都還是大國崛起的犧牲品,韓國在夾縫中努力生存,在夾縫中左右逢源,在撕裂的社會裡謀求發展。所以,你知道為什麼韓國有這麼富可敵國的大財閥集團了么。

在政治中,左右左右互相競爭和改良後,一個十年一個十年就這樣過去了。

帶動了「江漢奇蹟」的朴正熙,早已經過去幾十年。而她的國民女兒朴槿惠,也即將成為政治歷史的印記。漢江水依舊在流淌,幾個大浪翻滾過後,朝鮮半島又會是怎樣的樣子。再過幾十年,衝突是否會爆發,朝鮮半島統一的問題是否會如同當年後三國時代最後成為高麗時代,甚至成為李氏朝鮮時代的樣子。相信,看完這些歷史之後,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這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希望借用本文,能夠帶讀者回到幾千年前朝鮮半島最開始的模樣,一同穿越時空,領略歷史的魅力所在,更希望讀者能夠通過歷史,預測未來,養成全局化和宏觀化的思維,這無論對你個人的發展,還是社會的發展,都將會大有裨益。

其實我所講的這部分,已經是細化又掰碎的非常少的歷史的一部分,裡面的政權更迭,國與國的勾心鬥角,氏族間的利益博弈等等,其實都沒有細講。我們可以發現,在歷史發展的宏大潮流中,充滿了偶然,也充滿了必然。希望本文可以為你打開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讓你能夠產生對歷史的興趣,更要產生一種認知和方法論:歷史是需要縱橫理解的,歷史更可以幫助你了解現在的社會,開拓你的思維能力,真正的把你塑造成有內涵的人。

我們都是這歷史上的螞蟻和塵埃。世界歷史的變化永遠有跡可循,而我們能做的,則是順勢而為,在這宏大的歷史變化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P.S.恭喜你看完。現在是不是思路清晰了不少。

原文鏈接:在歷史面前,我們都是螞蟻塵埃罷了—記韓國新總統文在寅上任

首發於我的公眾號:驚雲小屋。關注後後台回復5, 你可以收到我總結多年思維,對於職業工作選擇,發展和焦慮的終極解決邏輯。哈哈哈~

推薦閱讀:

電影中的歷史:哥特戰爭
歷史上有哪些美好的皇室愛情?
舊影瑣憶·捏著鼻子看鯨魚
當我們想起「民族英雄」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俄國系列1304—1319(3)

TAG:知乎 | 政治 |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