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媽媽告訴你,你焦慮的我也焦慮!

文 | 兩個南大媽媽

最近這段時間,我們的朋友圈裡有條「幼升小」的信息尤其矚目,魔都民辦小學的幼升小題目五花八門,測父母智商、要求祖父母履歷,每個新聞爆出都能引發一輪輪感概,大家哀鴻遍野,覺得這日子沒法過了,隨後又出來一個香港紀錄片《沒有起跑線?》更是雪上加霜。

幼升小,對家有幼兒園小朋友的我們來說,每次看到都是心驚膽戰,心情猶如過山車,一會兒覺得愛咋咋地看孩子自己造化吧的消極態度,一會兒又充滿熱血地制定各種培養計劃;一會兒覺得應該砸鍋賣鐵給孩子買個學區房備著,一會兒又覺得還是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吧。各種交流、各種糾結,碰到有孩子的只要說起這個話題總不會冷場。

焦慮,已經成為中國家長面對子女教育時的普遍心態,似乎很少有人能夠淡定以對。

我們為什麼焦慮?

就拿去年熱播的電視劇《小別離》來說:3個家庭,代表的是3個不同的階級:琴琴的母親佳妮是外地來京打工的,嫁給了北京的計程車司機,代表的是一般草根階級,他們擔心上升通道被錢和權阻塞,在家長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寄希望於子女的「更進一步」;方朵朵母親是企業高管,父親是醫院醫生,代表的是中產階級,這部分人群追求自身價值實現已然力不從心,但是希望孩子能維持父母的階級地位和收入層次,更是「輸不起」;而小宇的爸爸代表的富裕群體則煩惱於財富傳承,擔心未來的「不確定性」。

在許多新生代父母的心中,以追求分數為單一目標的教育理念早已不是明智的選擇。然而,如何為孩子選擇一條合適的發展道路,依舊令他們備感焦慮。

一方面是人們接受教育理念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是現實中面對各種教育資源,人們似乎有很多選擇,但似乎又只有一種選擇:學習,考試,成績。留學熱,學區房熱,課外輔導班熱……各種令人坐立不安的熱潮在每一位中國家長周圍涌動,似乎每個人都無法逃脫被裹挾的命運。

在一線城市,每個孩子背後都站著兩個「高智商」的父母,他們剛剛奮力在大城市中拼得一席之地,因此不能接受孩子的未來可能「比自己混得差」的現實,每個家庭都面臨「不進則退」的緊迫感,只能咬牙向前。

人們想讓孩子擁有學習的快樂與選擇的自由,但現實中有多少學校能夠滿足這樣的需求?人們想讓孩子擺脫以學習成績定優劣的教育模式,但如何能擺脫以高考成績為主的升學模式,又如何擺脫看重優質文憑的社會競爭模式?在教育的道路上,應該尊重孩子自由爛漫的天性,還是幫孩子適應社會殘酷的競爭?

拼起點、還是拼娃?

焦慮的直接後果導致了兩個選擇:要麼拼起點,要麼拼娃。

拼起點的,當然是要有雄厚的資本作為後盾。

要不要傾家蕩產買一個學區房?或者意味著原有的生活質量下降,比如,從寬敞的高檔物業三居室搬到老舊破敗的小一居;或者意味著本來可以從容做個早飯晃晃蕩盪去上班上學,現在要橫跨一個城市開車地鐵一小時以上才能到工作單位;或者意味著之前每年的旅行、平常的購物、時不時的外出聚餐都只能精打細算……

要不要送孩子早點出國讀書?不要?那孩子能不能接受國內12年的應試苦讀?這種壓力和付出能不能換來高質量的生活?在國內孩子能不能培養健康的心態、學習的樂趣、強健的體魄?要?高額的學費準備好了嗎?家庭的離別幼小的孩子能承受嗎?親情的淡漠你能接受嗎?孩子能否適應國外的環境?出國留學就意味著高薪嗎?

拼娃的則往往通過參加名目繁多的課外補習實現。

簡單的看看名目繁多的各種課外興趣班:比較大眾的,樂器類:鋼琴、二胡、琵琶、古箏、小提琴、薩克斯管、笛子……棋類:圍棋、象棋、國際象棋……運動類:輪滑、足球、舞蹈、跆拳道、乒乓、擊劍……繪畫類:手撕畫、兒童畫、水彩畫、國畫、蠟筆畫……還有各種國學班、邏輯思維、珠心算、領導能力、主持人、英語口語、作文課……

但是這些背後,有著高昂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一節課按45分鐘算,在一線城市,都是200以上,如果是名師、小班課等那繼續往上,沒有封頂。再加上路途奔波的,孩子上課家長必須在外面等,難怪很多家長都覺得「周末送孩子上課比上班都累」。

還有另一種形式的拼,到現在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拼旅行,拼見識,幼兒園的小孩子要是沒有出去旅遊過,那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落後。有誇張的,幼兒園階段就送孩子去參加了歐洲遊學夏令營。

講真,我們也是名校畢業,但是並不覺得只會讀書、成績好有什麼了不起,因為我們現在就異常羨慕那些有才藝的同學們,畢業演出可以露一手,自己在家高興了也可以彈個曲子作個畫,多麼高雅,多麼有生活情調,可是我們呢,大概只會讀書吧。因此,我們似乎是全面焦慮,一方面怕孩子學習能力不如自己,另一方面又希望讓孩子多方面的技能獲得培養,而不僅僅是學業。

再拼,階級固化也註定無法翻盤?

剛結束的大熱反腐劇《人民的民義》,很多地方設定得既讓人難受,又不得不感慨這就是現實。劇里,是個公務員都有背景,就連最聒噪的林華華也是個官二代。更別提男主侯亮平,除了面癱的中紀委處長老婆,背後還極可能有個深不可測的岳父。

這讓圍觀群眾紛紛倒戈,對農村出身、毫無政治資源的祁同偉給予了無限同情和自我代入感。這個用生命具象了階級固化一詞的公安廳長,讓大家深思:「階級固化」愈演愈烈之下,身處於社會中下層、努力向上攀爬的我們,以及孩子還有機會翻盤嗎?

大家似乎能從祁同偉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沒有資源,沒有後台,沒有靠山,寒窗苦讀,曾希望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離開校園走上社會後,卻發現除了知識還有很東西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比如權力,或者他人的小小任性。

然而,祁同偉把自身悲劇的鍋甩給「階級固化」和出身,真的科學嗎?曾被權利戲弄的他值得同情,可在掌控權利之後呢?說好的「勝天半子」,卻在權力壓迫下驚天一跪,乾的不是溜須拍馬就是以權謀私,不是給領導哭墳鋤地,就是只差沒把「村頭野狗都弄去當警犬」。明明是自己做得一手好死,卻把過錯都歸咎於出身。

李達康上線表示不服!同是農民的孩子,彪悍的政績和GDP讓他有了跟權力討價還價的資本,既受到了來自「掌權者」的賞識,也守住了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完成了「階級躍遷」。

說到底,出身低下決定了選擇有限,階級固化決定了上升途徑有限;可是再有限總還是有的。李達康和祁同偉的本質區別是格局的不同、選擇的不同。

如果不拼,會怎麼樣?

如今一批70後、80後的新生父母們,絕大多數都是寒窗苦讀出來的,我們當然也不想讓孩子們重複我們的老路,重複那種戴著厚厚的眼鏡、吃飯都要跑、晚上睡覺還要在被窩裡打手電筒複習的日子,我們也想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快樂的童年,我們也在尋求科學育兒法,但是完全尊重孩子自由成長的教育理念在中國真的適合嗎?

與中國傳統教育觀念「梅花香自苦寒來」主張管教不同,一些個學了「半吊子」西方理念(人家的精英教育同樣殘酷)的機構和學校提倡尊重孩子的天性,認為只要有愛、自由、溝通和鼓勵,孩子自己就會順利地成長。這些理念看起來十分美好,卻面臨許多實際的問題,孩子散漫的個性和「自我中心」的習慣不可避免。學齡前階段和幼兒園階段還可以,上了小學呢?

身邊無數經驗證明,孩子上學第一天將是「自由與愛」教育觀念的終結,是明則「靠了岸」實則又「入了坑」。孩子的知識積累、學習習慣必然使應試教育下的孩子們拉開巨大的差距,而且具有「馬太效應」,通常是弱者愈弱,強者愈強。畢竟,無論對大人還是孩子,生活都不止眼前的愛和自由,還有明天的挫折和困苦。

所以,看到了嗎?教育的焦慮只會隨著階級流動的固化而愈演愈烈。但心理學研究發現,適當的焦慮並不是壞事,它能督促我們自律、更有力的行動,你我該努力還得繼續努力拚搏,該成長還得繼續和孩子共同學習成長,給孩子拼得一個好的起點,也讓他們拼取一個通道狹窄、但仍有希望的明天。

- END -

作者簡介:

小延媽,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畢業,4歲男寶媽,資深文藝青年,古文愛好者,原創訂閱號「與你虛度時光」(ID:wxhongxiezi)分享讀書、育兒心得。

果媽,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畢業,5歲女寶媽,高校教職,親子閱讀、國學&科學早教理念倡導者,喜歡分享所有的陪娃時光,原創訂閱號「水木百合課堂」(irissandy1984)。

本文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水木百合課堂」,鏈接在此:

名校媽媽告訴你,你焦慮的我也焦慮!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謝絕未經同意的轉載。


推薦閱讀:

為了孩子能在北京上學,女老闆攔住了我

TAG:儿童教育 | 幼升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