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不看好的共享充電寶,為什麼這麼火?

共享經濟熱催生了許多細分領域的機會,繼共享專車、共享單車之後,共享充電寶突然火了起來,和共享專車、共享單車不同,共享充電寶好像沒有太讓人信服的投資邏輯,甚至許多投資人都看不懂,王思聰還打賭說「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為什麼大家不看好共享充電寶呢,因為它不是時間的朋友,站到了時間的對立面,隨著電池和充電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充電寶的需求會越來越低,假設一下,電池技術再往前走一小步,電池的續航能力再強一點,人們的手機基本就可以堅持到回家,每晚回家充電即可,時間越久,技術越發展,充電寶的市場和需求就越小。

但共享充電寶就這樣不管不顧的火了起來,王思聰打賭的這幾天時間,就有三家共享充電寶企業獲得投資,共計7.5億元人民幣,其中,街電科技獲得聚美優品3億元投資、Hi電科技宣布完成近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小電科技宣布拿到3.5億行業內最高融資,並由紅杉資本、高榕資本領投。

更誇張的是目前已公開披露融資的共享充電寶平台有12家、融資金額近12億人民幣,40多家機構入局。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投資者中既有紅杉資本、高榕資本、鼎輝、IDG這樣的知名風投,也有騰訊、巨人集團、360這樣的大企業,還有朱嘯虎、王剛這樣的知名投資人,共享充電寶存在的問題,這些精明的機構、企業和投資人肯定能看到,他們為什麼願意用真金白銀入局呢?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覺得首先如果不考慮時間的維度,共享充電寶就目前來看,確實是個不錯的生意,它是剛需,移動互聯網時代,比沒有WIFI更可怕的是手機沒電。

其次市場大,按照每個城市100萬台充電寶的需求,全國主要城市至少需要2000萬台。如果按充一次或者充一小時1元來計算,這是個百億級的市場。

而且還高頻,有需求的用戶會反覆使用,另外易於管理和複製,容易形成規模效應。

那麼加入時間的維度呢,就像開頭說的那樣,電池技術如果有突破,甚至只要一些改進,剛需高頻、百億級的市場不就都沒了嗎?

投資者是這樣考慮的,他們是和時間賽跑,共享充電寶因為單品價格低,能很快收回成本,某共享充電寶創始人算了筆賬,每台充電寶每天被借出0.7至0.8次,單日收益平均2元,一台充電寶成本在90元左右,循環使用次數約為800次,在不考慮充電寶櫃檯成本、場地費用外,一台充電寶平均45天就能回收成本;另一家共享充電寶的創始人也認為,在理想情況下,一個月即可回本。

投資者們覺得電池技術足以摧毀共享充電寶這個模式之前,他們肯定早就賺回來了。

另外還有一點,不能用靜態的眼光看共享充電寶,它也會成長,甚至進化,在流量越來越貴的今天,充電寶可以成為導流的工具和手段,它們先是佔據了可觀的流量入口,同時擁有足夠強的網路,餐廳、商場、機場、車站等人口密集的場景,當它的使用量和使用頻次多起來後,就能發揮出場景和入口的作用。」

共享充電寶雖然不是時間的朋友,但在和時間的賽跑中,收回成本、獲得贏得的勝算很大,另外還可以在精準的場景,成為流量入口,有線上線下結合、精準營銷的諸多可能性,我覺得這才是精明的投資人們蜂擁進入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原因。

王思聰的賭約結果如何,會不會吃翔,這真的不應該是創業者們關心的事情,大家更應該關心這個共享充電寶這個看似和時間作對的商業模式如何成為風口,投資人們的思維模式和投資邏輯,了解了這些,才更有可能抓住下一次風口的機會。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如轉載請標明!

推薦閱讀:

分享經濟 | Apple10億美元放進滴滴口袋,各種補貼還會遠嗎?
華強北老兵親歷充電寶租賃,其實最初沒人看的懂,也沒人看得上
共享經濟:值得爭議的商業模式
你必須加倍努力,才能共享得毫不費力

TAG:共享 | 分享经济 | 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