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行走在深淵旁,也希望看到點點光亮」 | 10個陪伴者的故事

前段時間小編看了電影《一念無明》,它講述了一個關於陪伴的故事。余文樂飾演患有躁鬱症的兒子,因為父親(曾志偉)的逃離,而被迫照顧同樣有身心疾病的母親,母親去世後,父親又被迫照顧兒子。

心理疾病對於患者來說無疑是痛苦的,而對於患者家屬、他們身邊親近的人來說,這也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上周我們向大家徵集了有關於陪伴患有心理疾病的親人的經歷,當所愛的人患了心理疾病,你要逃走嗎?你留下了嗎?你要如何陪伴Ta?

後台收到了許多讀者的故事。我們看到了人們的內疚、痛苦、勇敢和堅持。因為涉及到自己或朋友比較隱私的事情,所以這一期留言全部匿名。

「逃避這一切,才會讓我感到安全」

1.

我前男友,總是失眠,認為生活沒有希望,甚至提過想跳樓。在我一再讓他看心理諮詢的請求被拒絕後,我們異地半年的戀情結束了。後來當我意識到他可能有抑鬱症時,已經被他刪除了一切聯繫方式。

真正讓我覺得自責和遺憾的是,在我沒意識到他可能有心理問題時,曾指責他的逃避、脆弱與不負責任,甚至攻擊過他的人品。為什麼自己沒有早點意識到他心理問題?為什麼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給一個在抑鬱邊緣的人憑空多了一些折磨?

2.

哥哥患有抑鬱症已經兩年,一直都是爸爸在陪伴他,今年好了很多。我經常會想逃避這一切,好像把這一切扔得遠遠的,我才會足夠安全。我害怕,怕傳染上這些情緒,害怕自己也會患上抑鬱症。這種感覺讓我覺得自責。

哥哥的病好了很多之後,很多時候我依然會以抑鬱症患者的觀點來看他,這同樣讓我覺得自責。我想改變自己對他的看法,給他多一點的溫暖,即使很難做到

3.

哥哥在最青春的年紀得了躁狂症,說話變得顛三倒四莫名其妙,並且時常有令人驚恐的行為。沒辦法繼續上學,送到醫院的精神科里接受治療,出院後也必須按時吃藥。

那段時間真是全家人的噩夢。媽媽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求神拜佛之類的辦法都用盡了。所幸情況漸漸好轉,恢復上學後為了確保他的吃藥情況,爸媽每天晚上都開半小時車到學校,就為了親眼看到他吃下藥才安心。

很慚愧地說,比起事發時爸媽的心痛悲傷,我心裡更多的是恐懼、厭煩,以及和哥哥一起出門時因為他的異常舉動而感到的丟臉。或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全家人的聯結似乎因為這個意外變得更加深厚。爸媽的心態變得平和許多,以前對哥哥學業步步緊逼,變成了「只要他健康平安就好」。

我也越來越能感受到家人的重要,很為自己當時對哥哥的消極反應感到後悔好像經過這件事,所有人都一下子成長了。生活還在慢慢繼續,只希望一家人以後也都能一直快樂健康下去。

「Ta的情緒像攝魂怪一樣,奪走我的生活」

4.

我前妻是雙相情感障礙,抑鬱情緒較重,兩次發病都在我們相處的時間裡。我一直覺得我很愛她,也一直覺得有義務和責任照顧好她。但事實來講,我並沒有做到。

當我意識到她的問題時,我想過要好好對她,不跟她吵架,但實際上我卻把她當成了病人。她的敏感、顧慮、甚至情緒都被我當做了病態。隨著自己精力的消耗,我越來越難以顧及她的感受,開始使用一些諸如「你能不能別想這麼多」「你能不能正常一點」的語句,也就是這些最終導致了我們離婚。

5.

老公患有躁鬱症已經兩年多了,喪失社會功能,我既需要掙錢養家又需要照顧他。

頭一年我很有耐心。我的收入夠兩人花,而且覺得人生那麼長誰不會碰上點問題,我會陪著他慢慢好起來的。

最近他其實真的好很多,社會功能也逐漸恢復,但我卻變得特別脆弱,很容易有「撐不下去」的感覺。有時心裡怨他,但又不敢表現出來,怕刺激到他。仔細想想後又會很自責,覺得自己沒做錯什麼,但他也沒做錯什麼啊。

很多不了解心理疾患的人不知道患者家屬們到底都要做些什麼,「陪伴」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事實上,心理能量的消耗,沒經歷過的人怕是的確難以了解

正常的夫妻回家後可能會互相吐槽工作、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奇葩人和事,負面情緒和壓力會相應宣洩掉一部分。對於我們而言,工作壓力、人際壓力只能自己去面對和解決,同時還需要照顧另一半連綿不斷的負面情緒

有時候,我上著班會覺得胸口被大石塊壓得喘不過氣,偷偷跑洗手間里休息幾分鐘。有時和朋友出去吃個飯完了連家都不想回,在家樓下邊哭邊打你們的傾訴熱線自己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才有力氣回家……

6.

前女友是中重度抑鬱,也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診斷。住過院,吃過葯。有過好轉有過反覆。現在回想起那段時光都覺得顏色灰暗。時刻需要照顧她的情緒,覺得自己特別孤立無援。

她的負面情緒需要我來幫忙安撫,負面情緒一旦表露便是天翻地覆。不斷的情緒崩潰,像攝魂怪一樣奪走了我們的生活。覺得自己特別沒有用,不能讓她好轉,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經常一個人在床上躺著躺著就哭的停不下來,割捨不下,遠離不了。

現在我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兩座城市各自安好。希望她可以越來越好。

「學習過心理學,可能依然勢單力薄」

7.

我與老公相識16年,從開始的高中同學,到好朋友,到男女朋友,再到夫妻;從大學異地到努力到同一座城市;從老公長期出差的工作到換完工作兩人可以天天見面;從擠車倒車到有自己的車,房;老公努力工作支持我讀完博士找到了一份大學老師的工作。

然而,一向幽默陽光樂觀的老公在我剛剛懷孕之時跳樓了,留下對我充滿愛,對自己充滿恨的遺書徹底離開了我。後來,有人說他可能患上了抑鬱症。諷刺的是,我是一個學習了10年的心理學博士。老公走了,可是我該如何生活呢?

8.

曾經有一個前男友,在我決定跟他分手後告訴我,他患上了抑鬱症,不想離開我,也不想告訴任何人這件事。出於害怕他病情加重或者是所謂的責任心,我們複合了。

那段時間大概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刻,打起精神陪伴他,又隱忍著不能告訴別人,最後險些自己撐不過去。還好,後來他告訴了朋友,一個基友和他一起住,陪伴他走過了那段抑鬱的時光。

這是一個失敗的例子。那一年,我24歲,走在畢業找工作論文盲審實習兼職各種壓力之下。後來,我去考了二級心理諮詢師,面詢考試的時候,老師問我為什麼要考這個,我說,因為那段時光的無助,讓我想學會如何能更好地去面對生活

「行走在深淵旁,也希望看到點點光亮」

9.

我丈夫也是抑鬱症患者,兩年多前有一次自殺未遂。當時雙方父母都靠不住,我們兩人又都是博士在讀,基本全部壓力都在我身上。我在實驗室不管有多少工作,都必須按時回家,回到家盡量控制自己不對他說任何負面的話。

後來我自己情緒很不好,去看了學校里的諮詢師,校醫還給我開了百憂解。大概有半個月挺難熬的日子。後來還是幸虧他的諮詢師給力,和我說他應該不會再次自殺了,這段日子才看到點點光亮

10.

母親是大家眼中的「好人」,和藹可親,勤勞樸實。很少有人相信她對家裡人嚴厲苛刻,會為一些小事沒來由的發脾氣,歇斯底里的又打又罵,甚至用各種惡毒語言詛咒謾罵。

父親花了半輩子的時間改變她,徒勞無果。而我,從小就對她又愛又怕,非常恐懼依賴和認同她。

兩年前我才認識到她有人格障礙。經過幾年的諮詢,逐漸認識到她不穩定的精神狀態,認識到自己遭受的創傷,慢慢的與她從共生狀態分離出來,雖然這過程也是遍體鱗傷。

現在的我單獨出來住,幾周回去看看父母,與她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對於她突然的發作,如果不嚴重,尚可保持冷靜。如果她突然猛烈的攻擊,我仍然會承受不住。會尋求家裡其他人的支持,會希望家裡人能幫助我送她去醫院。

大多數時間,我都願意照顧她。在她發作的時候,也可能會非常厭惡她。關心愛護也好,厭惡她、希望她快點消失也好,我想都是正常的,談不上高尚,也不至於惡劣。陪伴心理問題甚至精神疾病的人,就像在深淵旁行走。無論如何,先照顧好自己吧,允許自己憤怒、悲傷、崩潰,我們都是人,不是神啊。

以上,就是10位陪伴者的故事。

電影《一念無明》中,父親參加了針對精神疾病患者家屬開展的教育互助小組。很多病友家屬坦白,算了,太累了,放棄Ta吧,把Ta送回精神病院,大家都好過。但父親還是選擇了讓兒子留在自己身邊,他逃離了一次,也許是因為恐懼、也許是愧疚,但這次,他選擇留下。

一個人可以輕易地學會不在乎,就像影片中曾志偉扮演的父親所說:「當個『混蛋』很容易,搞不定的,就撒手不管」,事實上,他在美國生活的大兒子與家庭徹底切割開,也確實過得最好。

但學會在乎,卻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和勇氣。就如這些與患者一起面對心理疾病的人們,他們承受著並不亞於患者本身的痛苦,焦急、沮喪、憤怒、與耗竭,他們同患者一樣勇敢。

以下是簡里里為心理疾病患者家屬提供的一些小建議:

1. 不要希望對方按照我們的期望迅速地好起來

這會使得生病的那個人產生更多的壓力和自責,也會使得家屬自己體驗更多的無力感和挫敗感。

2. 允許自己有各種各樣的情緒

以前有人講說,自己媽媽抑鬱很嚴重,每次自己遇到高興的事情,總會覺得愧疚:「媽媽這樣痛苦,我哪有資格高興!」;或者面對患病的親人,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產生憤怒。

親人生病,並不意味著你永遠被剝奪了快樂的權利。每一個情緒都有其產生的理由,並不需要過分苛責自己。

3. 你有權利來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情緒

我的意思並不是要你去傷害那個生病的人。而是同樣多給自己獨處的時間、自己的興趣、按照普通生活的樣子,去經營自己的生活。

4. 先照顧好自己

一個人生病,我們去理解Ta的病情,理解Ta的局限,但並不意味著你作為家人,就要做一個「犧牲品」,把自己奉獻出去。

原諒自己的不能,接納自己的局限,也建立自己的邊界。當你覺得耗竭的時候,花些時間好好照顧自己。

你得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夠照顧好他人。

「你只需要陪著他。如果情況不樂觀,就一天一天慢慢來,如果一天的時間太久,那就一小時一小時來,如果一小時也很困難,那就一分鐘一分鐘地陪他。」

「我們來玩一個遊戲,遊戲叫做:我與你的下一分鐘。」

——《Skam》

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簡單心理(janelee1231),查看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科普文章。

原文發佈於:「行走在深淵旁,也希望看到點點光亮」 | 10個陪伴者的故事

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幫助請戳:簡單心理


推薦閱讀:

狗狗與寶寶在一起的27個瞬間

TAG:陪伴 | 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