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寶箱嚇到過嗎?聊聊遊戲里的寶箱怪
作者丨等等
情況有時候就是那麼明顯——在一間不起眼的房間里,怎麼可能會有一個寶箱要你去打開?不過有時你也幾乎不可能辨別出寶箱的真假。如果夠幸運,你也許會注意到假寶箱的形狀不對,但不可能永遠分辨其真偽,所以你會上百次問自己同一個問題:
它是一隻寶箱怪嗎?
時至今日,我們只會擔心寶箱是否會長出牙齒將我們吞噬,但在四十多年前,定義寶箱怪的難度卻大得多。它們不僅僅以寶箱的形狀存在,也不總是一門心思吃人類的肉。有些寶箱怪會說話甚至討價還價,也有的會無差別攻擊出現在它們視野內的一切東西。某些寶箱怪可能長到像房子那麼大,也有的會變成地墊、牆壁、地板、衣服或廁所的形狀。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寶箱怪出現在了數百款電子遊戲中,絕大多數時候都以寶箱的形式存在。不過當寶箱怪第一次在《龍與地下城》中出現時,它們扮演著更多角色。
丨 塑造一個兇手
1974年,《龍與地下城》聯合創作者加里·吉蓋克斯(Gary Gygax)首次提出寶箱怪的概念。三年後,吉蓋克斯在《龍與地下城》怪物圖鑑中更清晰地描繪了寶箱怪的形象,但仍有問題需要解答。
直到1983年,《龍與地下城》「被遺忘的國度」(Forgotten Realms)戰役創作者艾德·格林伍德(Ed Greenwood)撰寫了《寶箱怪的生態學》(The Ecology of the Mimic),他將寶箱怪的零散信息加以整合,並填補了許多新細節,讓玩家能更好地理解寶箱怪的概念。
「我認為這是為《龍與地下城》創作內容的樂趣所在。」格林伍德告訴我,「它既不會影響現有劇情,同時又像在一個掛毯上編織出了新的圖案。」
在《寶箱怪的生態學》之前,人們認為寶箱怪只是可以改變形狀,不喜歡陽光的隱蔽生物,就像靈活程度令人難以置信的隱士。但格林伍德通過深入研究寶箱怪的各種形態,將它們劃分為兩種基本類型:體型巨大卻愚蠢的殺手,以及聰明的小惡魔。
格林伍德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兩年時間裡,一隻大膽的寶箱怪曾以城鎮中央的雕像形式存在——但在雕像附近的一條下水道,「堆埋著60英尺高的人類和動物骨頭。」
毫不誇張地講,格林伍德永遠改變了寶箱怪的面貌。
在《龍與地下城》的整個世界觀中,格林伍德的「生態學」很可能最接近科學,不過更重要的是他對寶箱怪的定義,對電子遊戲如何呈現寶箱怪產生了巨大影響。在1980年發售的初代《創世紀》(Ultima)中,寶箱怪是有攻擊性的箱子,當玩家靠近時就會突然襲擊。這聽上去非常忠實於《龍與地下城》怪物圖鑑中對寶箱怪的描述,不對嗎?
然後再看看1995年推出的《碟形世界》(Discworld)中的Luggage,它顯然是一隻寶箱怪,但它同時也是你的同伴。Luggage有點不聽話,不過它有感情還可愛,幾乎就像一隻小狗。它肯定比《創世紀》中的寶箱怪聰明多了。
事實上,Luggage是遊戲史上首批「聰明」的寶箱怪中的一個。根據格林伍德的描述,許多寶箱怪很聰明,能夠開口說話。可為什麼遊戲里的絕大部分寶箱怪都是敵人?如果我們能跟它們對話,豈不是更好嗎?
Luggage
雖然按照格林伍德的定義,寶箱怪有能力變成任何形狀,但遊戲中的寶箱怪幾乎都是敵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開發者在製作遊戲時受到了技術的限制。《龍與地下城》的玩家可以在大腦的想像中與無數NPC交流互動,不過對像《創世紀》這樣的早期PC遊戲來說,開發者的創造力不得不以位元組來衡量。
在Apple II電腦時代,遊戲開發者甚至很難塑造一個奇幻世界,更不可能設計豐富的對話了。所以為了滿足玩法需求,「模仿怪」經過玩家們的口口相傳,就演變成了寶箱怪。
相比較而言,開發者在製作《碟形世界》時的發揮空間更大。一方面,電腦的性能與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相比有了明顯提升;另一方面,《碟形世界》並非一款與《創世紀》相似的奇幻RPG,而是一款當時頗受玩家歡迎的點擊式冒險遊戲。在這樣的背景下,聰明卻又有些叛逆的寶箱怪Luggage誕生了——硬體性能和遊戲所屬類型的不同,影響了兩款作品中寶箱怪的設計,但它們都反映了《龍與地下城》在當時制定的標準。
再來看看在1998年發售的《博德之門》。考慮到《博德之門》中的豐富對話,你或許會認為遊戲會設計兩種類型的寶箱怪,但你在遊戲中找不到任何一隻與Luggage類似的寶箱怪。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受到遊戲設計理念的影響,而不再是因為受制於技術的局限性。《博德之門》的玩法重點是讓玩家探索遊戲中的虛構世界,通過寶箱怪設計師能讓地牢變得更有生氣。
這也反映了寶箱怪一直以來所扮演的角色:滿足遊戲設計的獨特需求。
「寶箱怪就像是做粗活的人,它們是變形的小怪物,最普遍也最為多樣化,所消耗的開發工作量也最小。」格林伍德(註:他是《博德之門》的編劇之一)說道,「它們跟狼人或者其他一些變形角色不同,變身能力不受到任何條件限制……寶箱怪可以是任何東西。」
雖然電子遊戲有選擇性地借鑒了《龍與地下城》的部分設計準則,但精髓不變。桌游和電子遊戲設計師都將寶箱怪用作提示劇情的工具,或是玩法上對玩家的挑戰。
丨 寶箱怪設計的傳統
沒過多久,《創世紀》等早期RPG變得像《龍與地下城》一樣,在寶箱怪設計方面對其他遊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對於許多設計師來說,通過將裝著寶藏的箱子與怪物捆綁到一起,他們非常方便地在遊戲中引入了風險與獎勵機制。
為什麼寶箱怪經常掉落稀有的珍貴道具?不妨看看1988年發售的《勇者斗惡龍3》,遊戲中的潘多拉之盒(Pandora』s boxes)就是仙草寶箱怪的替代變體,當普通寶箱怪就擊敗後會掉落更好的道具。而在幾年前發售的《泰坦之魂》(Titan Souls),Avarice不但是一隻巨大鍍金寶箱,同時還守護著一屋子的寶藏。
《黑暗之魂》中的頭盔「貪婪的象徵」(Symbol of Avarice)或許名氣更大——戴上它會提升寶物掉率,但會消耗你的生命值。「貪婪的黃金蛇環」(Covetous Gold Serpent Ring)與它類似,同樣能提升戰利品的掉落率。
在《黑暗之魂》中,寶箱怪與蛇一樣是貪婪的象徵,過去幾個世紀後者都被視為貪得無厭的典型代表。從某種意義上講,這表明寶箱怪已經被污名化,我甚至為那些貪婪的傢伙感到抱歉。
早期RPG建立了寶箱怪與貪婪之間的關係,不過與此同時,它們總是讓寶箱怪以箱子的形狀出現,這或許是寶箱怪在其他類型遊戲中極少出現的原因。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托傑和厄爾》(Toejam & Earl)是一個極其罕見的例子,該作中的寶箱怪不再以箱子的形態出現,而變成了攻擊玩家(而非送禮物)的憤怒郵箱。
當然啦,吸引貪心的玩家仍是它與其他寶箱怪的共同點。
《黑暗之魂》中的寶箱怪是身材瘦長難看,腦袋上長著箱子的怪物,它們在遊戲中經常嚇到玩家。與此同時,它們也表明格林伍德在《寶箱怪的生態學》中對寶箱怪的描述,可以演變成為遊戲的玩法機制。這些寶箱怪將身體隱藏起來,它們既有可能是雙足也有可能四足,極擅變化;「生態學」里說寶箱怪對熱敏感,而在《黑暗之魂》中,寶箱怪(和許多其他怪物)對火攻的防禦很弱。
在《龍與地下城》中,寶箱怪會使用「膠水」將受害者困住,然後虐打最終吞噬他們。《黑暗之魂》的寶箱怪不用膠水,但如果你被它們抓住,很可能得使用篝火才能擺脫。在《龍與地下城》中通過一個力量檢測點(strength check)才能擺脫一隻寶箱怪,而在《黑暗之魂》,你需要擁有很強的生命力才能在它們的利齒下得以生存。
《最終幻想》等日式RPG採用了另外一種辦法:在技術上遊戲不會讓寶箱怪鎖死玩家的位置,不過一旦玩家遭遇寶箱怪,也很難逃脫。
許多JRPG甚至進一步簡化了寶箱怪的設計。基於「玩家希望得到戰利品,實際上卻會遭遇戰鬥」的設計思想,它們在遊戲中創造了「敵人箱」——箱子本身不再是怪物,但玩家一旦打開箱子,就會觸發與敵人的戰鬥。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遊戲里的箱子已經不是寶箱怪了,不過它們在遊戲中的作用與寶箱怪大同小異。
近些年來,寶箱怪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非RPG類遊戲中,但絕大多數時候它們仍以箱子的形態出現。《無主之地2》和《魔能》(Magicka)等遊戲將寶箱怪設計成為彩蛋;《泰拉瑞亞》和《挺進地牢》則為戰鬥系統的各個階段設計了不同層級的寶箱怪。《火炬之光》喜歡將寶箱怪藏在一組寶箱中間。
其他遊戲仍在採用前輩們的做法。《鏟子騎士》中的Boss 「angler fish」使用一隻寶箱來吸引玩家;《龍之信條》(Dragon』s Dogma)的maneater則像藏在螺殼中的寄居蟹那樣,潛伏在寶箱中。
「它顯然不是一隻寶箱怪。」格林伍德在談到maneater時說,「它是一個『埋伏的捕食者。』」
按照格林伍德在《寶箱怪的生態學》中的描述,寶箱怪的最大特點是它們可以變成任何形狀。某些當代遊戲不再設計長著牙齒的寶箱,而是讓它們變成了其他形狀,這意味著你在遊玩時得保持警惕,任何東西都有可能是一隻寶箱怪。
你最近玩《Prey》了嗎……?——————————
本文編譯自:pcgamer.com
原文標題:《The murderous history of mimics》
原作者:Austin Wood
原文鏈接:你被寶箱嚇到過嗎?聊一聊遊戲中的寶箱怪
或許你還想看看這篇:全印度最憤世嫉俗的兩位獨立遊戲開發者
——————————
關注觸樂專欄,閱讀更多優質遊戲文章與深度報道。
在微信關注「觸樂(chuappgame)」,發送以下關鍵詞,閱讀觸樂精選優質、有趣的文章合集
評測 | 記錄 | 盲人 | 街機 | 神遊 | 紀實 | 三和 | 小學生 | 人物 | 幕後 | 懷舊 | 獨立遊戲 | 黃油 | 非洲人 | 或者隨便一個詞碰碰運氣。
推薦閱讀:
※身為一個遊戲美術怎麼才能參與或者靠近遊戲研發流程?
※設計遊戲的最佳實踐方式(五)
※一套隨機地圖的生成方案
※Ludographics:遊戲機制中的恐怖谷
※為什麼RPG網遊很少有在現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