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讀書筆記
四月雖然假期不少,但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學業也漸漸重了,作業總寫不完,每次寫作業都懷疑自己是智障,歸根結底還是自己太懶啊,不願意動腦子。清明去小夥伴學校西工大轉了一圈,感慨了下有錢就是好,圖書館建的可氣派了,再看看自己學校真是樸素,只能安慰自己雖然樸素,但資源也足夠自己用了,還是不要抱怨。運動會期間去商洛丹鳳走了走,來到賈平凹筆下的商州世界,看丹江、鳳冠山,小縣城民風淳樸,生活節奏慢,丹鳳是個很小的地方,我一天下來幾乎走了大半個縣城。還有封面是岐山五丈原,有時候點開文章看不見封面,所以在文章末尾貼一張同系列的。
nn卡佛 《當我們在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關於卡佛,我實在是看不太懂,簡直一頭霧水,隨便說兩句。一般給卡佛的標籤是「骯髒現實主義」和「極簡主義者」,卡佛小說中有大量的省略和空白,這和稍前於他的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是一脈相承的。情節的破碎和開放的結尾是卡佛小說最直觀的特點,常常戛然而止,作為讀者只能無時無刻準備好小說在任何一個地方結尾,卡佛留下的空白和人物的矛盾給讀者更多的詮釋空間和大膽想像。看他生平僅僅活了五十年,一生顛沛流離,窮困不堪,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說,他筆下的人物幾乎都是底層小人物,這些人物給我感覺是很無力,很掙扎,用極其冷漠的筆觸道來,而且往往截取一個生活片段,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所以這些人物們也沒有任何特點可言。所謂創作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卡佛的酗酒、早婚、焦慮在小說中也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nn白先勇 《台北人》收錄了十四個短篇,按往常的習慣,我以為是選取了其中的一篇代表作品作為集子的名字,實際上不是,台北人就是整部集子的統稱。這裡的「台北人」是一個群像,她們有一個共同點,是建國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從大陸來到台灣,並在這裡落地紮根的一批人。這和白先勇的家族淵源有關,白先勇是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的兒子,在建國以後舉家遷往台灣,這樣的生活經歷使得他筆下的人物有一種滄桑興亡之感,正如扉頁所題的《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白先勇的作品有一種凄艷之美,旨在表達人生變幻無常,大名鼎鼎的《遊園驚夢》也收錄在集子里,我特別鍾愛這篇,可以看出白先勇古典文學造詣深厚,在紅樓里曹公曾用《牡丹亭》來伏黛玉之死,白先勇則用他的方式來闡釋「驚夢」,誰說竇公館不是大觀園呢,亦或是太虛幻境,虛虛幻幻,真真假假,想起寶玉入太虛幻境時看到的聯子「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白先勇和曹公同樣用戲文來影射人物命運,南京的錢夫人之於今日台北的竇夫人,月月紅之於天辣椒,鄭參謀之於程參謀,命運恰好構成一個迴環,很像兩面正對的鏡子,映出重重疊疊的幻影。白先勇融西方意識流於中國古典傳統,在錢夫人的回憶里,反覆出現冤孽、錢將軍的參謀、錢將軍的老五、瞎子師娘的長錯了一根骨頭、榮華富貴、只活過一次、姐姐到底不賞妹子的臉,和《遊園驚夢》的戲曲唱起,究竟是夢境還是現實,戲裡還是戲外,錢夫人模糊了意識,眼前的程參謀彬彬君子,溫柔體貼,一聲夫人帶她入夢,然而最終只歸為一句——啞掉了,因為錢夫人藍田玉——只活過那一次,和鄭彥青交歡的一次。
nn
孔尚任 《桃花扇》第一次看戲劇,很多地方都沒有看懂,《桃花扇》文辭很美,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愛情為線索,選取侯李二人的定情信物「桃花扇」為見證者,引出明朝滅亡後一系列的人物活動。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戲劇里出場的人物很多,格局頗大,這不是一出簡單的愛情悲劇,更著眼於亡國亡天下的悲哀,正所謂「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將復社公子和秦淮名妓的悲歡離合與南明王朝的傾覆衰亡繫於一扇,寫出一曲江山易主的哀歌。藝術作品和史實還是有出入,戲劇里有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黑白分明,其實真正的歷史很複雜,君不見清人入關東林清流盡折節,奸臣馬瑤草反而一死殉國,我說這話並不是為馬阮叫屈平反什麼,只是覺得當時南明的時局實在很混亂,不能一言以蔽之,所立君主昏庸,奸臣當道,處處想著如何謀取利益,沒有明君良將,復社清流也不見得多麼乾淨,誰又是真正為了大明江山呢,具體可以看看顧誠《南明史》。《桃花扇》的巨大衝擊力在於,這不單單是才子佳人的悲哀,一家一人的悲哀,而是目力所及整個大明天下不論貴賤所有子民的悲哀,孔尚任並沒有給一個傳統的大團圓結局,借張道士的一段話痛斥「你看國在那裡?家在那裡?君在那裡?父在那裡?偏是這點花月情根,割他不斷么?」家國君父都沒有了,兒女情長在江山傾覆之下太過微不足道。讀罷全劇,翻回第一出,看到「鼓板輕輕放,沾淚說書兒女腸。」不覺黯然神傷。
nn賽珍珠 《大地三部曲》在上各種亂七八糟課的時候看完了賽珍珠的《大地》三部曲,分為《大地》、《兒子》和《分家》,都發表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並於1938年榮獲諾獎,頒獎詞寫「她對中國農村生活豐富而真實的史詩般描述」。賽珍珠用母語英語寫作的這部反映中國的小說,為外國人更好的了解中國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在我看來得諾獎實在是佔便宜了,真的是比較一般的作品。三部曲以王龍、王虎、王源祖孫三代的一生試圖來表現二三十年代中國農民普遍形象,賽珍珠在小說中反覆強調土地和中國農民生活狀態的聯繫,將土地奉於一個極其神聖的地位,佃戶王龍通過耕種不斷發家成為地主,後來兒子們為了利益又賣掉地,有了土地就有發家的基礎,沒有土地等於坐吃山空自取滅亡,土地已然成為一個精神象徵,文化符號。小說中的女性形象,阿蘭集中國傳統女性的美德於一身,勤勞善良,但是相貌醜陋,她對於王龍來說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荷花這個妓女更是完全依託王龍,她在王龍看來只是自己滿足性慾的需要,還有作為一個富人所必要的小妾,王龍養著她不如說是養著一個身份象徵,最後出現的梅琳寄託了賽珍珠所有理想的寄託,更不真實。小說中人物類型化,缺乏性格特點,讀來很寡淡,我不喜歡。即使賽珍珠在中國生活了許久,我還是很深刻的感受到中外文化差異,寫中國人的小說還是中國人來寫合適,賽珍珠只是摹其狀貌,不得其神。
nn嚴歌苓 《陸犯焉識》很感人的一部小說。嚴歌苓向來擅長描寫女性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陸犯焉識》卻一反常態,著眼於一位在政局變動中從世家公子到荒漠囚犯的男性知識分子。嚴歌苓不愧是好萊塢職業編劇,小說切換敘事時間自如,在陸焉識勞改逃亡的過程中逐漸展開他前半段的人生,很像電影的手法,讀一部小說好像看了一部電影。陸焉識這個名字很值得玩味一下,焉識焉識,焉是哪裡,識是認識,合起來就是哪裡認識,如何識得。青年的陸焉識囿於婚姻和事業的困境,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同樣留學回來的方鴻漸,兩人在不同角度上同樣表現了知識分子的生存圍城。婉喻是恩娘硬塞給他的,他渴望自由,從來沒有把婉喻當作自己的知己,在當囚徒的二十多年裡才一點一點的意識到,婉喻是他一生的珍寶,從前擁有的時候卻沒有珍惜,失去後想再見一面只能冒著生命危險逃亡,陸焉識對婉喻感情的轉變很像《小姨多鶴》中二孩對多鶴。婉喻身上有所有舊式女子的優點,她溫柔、美艷、安靜、堅貞、孝順、相夫教子、永遠為陸焉識著想,一生都用來愛陸焉識,等待陸焉識,電影末尾兩個老人一坐一立久久在大雪紛飛的車站門口等候的身影,十分動人。說到電影,再比較一下電影的改編,只是選取了原著結尾的一點點內容,重點線索是陸焉識逃亡歸來,和文革後平反歸來,正因如此張藝謀給電影取名為《歸來》,砍掉了小說中美國留學歸來和戰後出軌歸來,陸焉識浪子的形象也沒有體現,沒有上海背景的支撐,也難以看出一個安靜柔軟的美人婉喻形象。電影可以看成是一段忘年戀吧,很動人,但缺少小說所要表現的複雜人性,電影更偏於表現家庭溫情,淡化了小說中時代對陸家的摧毀,我還是比較喜歡小說。
nn博爾赫斯 《小徑分岔的花園》非常難懂的一個小說集,我真的是沒有看懂,簡單說兩句。小說中博爾赫斯始終在探討永恆的時間哲學,講述了戰爭期間一個德國間諜(是中國人),潛伏在英國,為了傳遞情報後來殺掉艾伯特的偵殺小說。這是一個和迷宮有關的故事,主人公餘准困於自己人生的迷宮,祖父一生致力於建造迷宮,艾伯特在不斷探索祖父留下來的迷宮。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中寫到了《紅樓夢》,令我挺意外的,博爾赫斯是一個以短篇小說享譽的作家,沒想到也這麼欣賞我們中國的長篇巨著,可見紅樓的魅力超越國界和語言。祖父誓要寫出一部比紅樓人物還多的小說,留下的《小徑分岔的花園》,謎底是時間,大觀園不也是一座迷宮嘛。感到這樣的作品太在形式方面下功夫,我不是很喜歡。
nn
黃平 《賈平凹小說論稿》讀的第一篇博士論文,如果不是對賈平凹作品有一定了解的人會看的如墜雲霧,論文談了對賈平凹的小說和賈平凹本人創作的心路研究,以一個學院派學者的角度批評了賈的局限性和不足,但更多流露出對其的欣賞。論文對系統理解賈平凹小說有很大的幫助,文末列出的參考資料,賈平凹作品22部,學術著作72部,學術論文150篇,作者自己為寫作論文閱讀的相關資料肯定更多,感到寫論文真的不容易,尤其是動輒十數萬字的博士論文。還有序是很佩服的陳思和教授寫的。
nn嚴歌苓 《扶桑》講述了一段跨越國籍種族的愛情故事,生動再現了十九世紀末底層華人移民的悲慘生活。扶桑是被拐賣到美國的華人妓女,她風華絕代,名噪一時,身為妓女,扶桑遭遇過強姦、輪姦、買賣、墮胎等等不幸,然而在扶桑身上,我們看不到任何淫蕩和悲觀,她生來適應這一切,在暴動中受到輪姦,她一個一個接受身上的男人們,全無任何痛苦和反抗,這些男人在身體上征服扶桑,扶桑卻在靈魂之上溫和的俯視他們,我不知道這是麻木,還是扶桑身上與生俱來的母性包容。扶桑不像是真實的人物,她溫順、被動、美艷、具有母性的光輝,面對任何的人生變動,她只是承受,溫馴的承受,沒有任何怨言的承受,她不會埋怨,或者說,她根本沒有埋怨的意識,扶桑始終遊離在小說之中,時代之外。小說中的敘事很有意思,用「你」「我」「她」「他」不同的敘事人稱,輪番轉換,「我」是一個華人,故事是「我」在舊金山160冊歷史書中發現並撰寫的,「我」滿懷深情再現了扶桑的故事,整本小說是「我」和扶桑的對話,也是現實和歷史的對話,很有一番舊時王謝堂前燕的感慨。不得不說,嚴歌苓很會講故事,但我的確有些審美疲勞,大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不會再看嚴歌苓了。
nn周汝昌 《紅樓小講》我愛極紅樓,每每讀到痴處,唯恨不能隨芹淚盡而逝,到了陰曹地府一定揪住雪芹問,八十回後到底是怎麼寫的,快快講來解我多年所惑,才不枉入這紅樓一夢,想想也是痴話。我覺得紅樓在我這個似懂非懂的階段是最吸引人的,很多伏筆暗示好像明白了,卻不能夠提綱掣領,概觀全書,越讀越想探個究竟。周先生這部《紅樓小講》是入門級的讀物,分析了很多象徵暗示,結構手法,粗心的讀者讀不出這些,經解釋後才恍然大悟,忍不住拍案叫絕,原來曹公文心細密如此。這本書中的幾篇文章以前讀過,另外還有私貨太多,我實在是不能贊同黛玉自沉說和寶玉湘雲說,當然脂硯也不可能是女子。還有周先生認為甄寶玉才是神瑛侍者,賈寶玉只是頑石夾帶著一干情鬼下凡後託身的,偷走了神瑛侍者的外秀內美,絳珠仙草受神瑛之恩要還淚給神瑛,也就是甄寶玉,結果還給了頑石賈寶玉,黛玉一開始就還錯了淚,認錯了人,黛玉和賈寶玉只是一場虛幻錯誤,所以賈寶玉後來是和湘雲白首的,湘雲才是寶玉的命中之人。這個說法很有漏洞,我和雲姐姐@yunjian討論了一下,首先呢,賈寶玉並不是頑石托生,而是神瑛侍者轉世,青埂峰下的石兄被一僧一道攜入凡世,實際上幻成通靈寶玉見證賈府的榮盛興衰,完全不存在還錯淚這一說。至於甄寶玉的存在,雲姐姐這篇文章里寫的很詳細。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429853/answer/144530999
喜歡紅樓的朋友們一定要看看,簡單來說就是賈府只是甄府的一個倒影,虛寫賈府實寫甄府,賈寶玉是甄寶玉的影子,故有紅樓之夢說,通靈寶玉相當於《枕中記》中的仙枕,有入夢出夢的功能,八十回後甄寶玉是重要的人物,但長久以來甄寶玉都被大家忽略了。還有對寶玉的貶語評價,周先生說的很簡潔,意思大概是對寶玉的貶語是世俗眼光下看待的,寶玉無心科舉,追求自由隨性,和當時的生活環境相悖,但曹公對此卻是大大欣賞,為寶玉冠以情痴之號,紅樓中寶玉和賈政的矛盾對立,正是情和禮的對立,一個是情的世界,一個是禮的世界,用余英時先生的解釋來說,一個是理想世界,一個是現實世界,在理想世界、情的世界看來,寶玉是怡紅公子、絳洞花王,而在現實世界、禮的世界看來,寶玉則是「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nn
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文人獨創的小說,之前的三國、水滸、西遊等都有宋元講史話本或者民間傳說等作為基礎,作者整理累積而成,受金瓶影響,清代小說大多都是文人獨創。《金瓶梅》亦開創了世情小說的先河,世情世情,世態俗情也,以白描手法寫人世間的生活人情,之後的紅樓也是世情小說,深受《金瓶梅》的影響,脂硯齋評紅樓「深得《金瓶梅》壺奧。」小說寫的是北宋年間,實際上反映的是明代後期的社會風俗,小說中有大量性描寫,一直為人所詬病,晚明時思想解放,肯定人慾鼓勵享樂,《金瓶梅》則是這種社會思潮中的產物。《金瓶梅》的作者到現在也沒有定論,學界猜測的候選人達幾十位,影響比較大的是王世貞說。小說是網狀結構,善於描寫各色人物,突出其複雜的性格,西門慶既是惡霸又是精明的商人,潘金蓮美貌風騷,刻薄惡毒,李瓶兒溫柔和善,三易其夫,最後悲慘死去,吳月娘大度賢淑,是婦女典範,春梅為金蓮之仆,亦多次與人偷情,最後淫樂過度而死,等等人物不再贅述。可謂全書皆是淫人,專為描摹社會丑相,紅樓和金瓶皆多次提到情色辯論,同樣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紅樓是一部情書,金瓶是一部色書,食色性也,也可以說是一部性書,淫書。劉廷璣《在園雜識》中評價《金瓶梅》「讀此書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讀此書而生效法心者,禽獸也。」七十九回西門慶縱慾過度而亡,後文還有二十回的不短篇幅,交代了西門家樹倒猢猻散的悲慘結局,意在勸誡世人止淫向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祝大家假期愉快。
推薦閱讀:
※並行理念
※讀《浮生六記》有感
※17°讀書會筆記[2] - A Designer's Art
※《駱駝祥子》:人會被什麼打敗?
※【第九期】淺談:如何逼自己「閱讀」
TAG: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