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UC被下線了、人工智慧也被擔憂了

長話短說,今天這篇文章是一個嘗試。我們以後想要以天為單位,從各類科技媒體和互聯網相關的自媒體中,精鍊出一些更有價值的媒體觀點摘錄,經匯總後分享給你,希望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一天中行業發生的大事。

今天我們主要來圍觀兩件事:新浪下線新浪UC、霍金對人工智慧的擔憂

以下是正文部分:

一、 新浪下線新浪UC

2017年4月26日,新浪UC官方發布公告稱,由於業務調整,新浪UC的PC客戶端將於2017年5月10日下線,iOS與Android端也將於同日下線。公告建議,在UC客戶端下線後用戶使用微博聊天或私信群功能代替UC服務。

這條消息爆出後,打開微信朋友圈、知乎,似乎並沒有很多人在討論這件事,人來人往、產品生產品死,都已太稀鬆平常了。 根據實際情況,無論是百度指數還是微博指數,「新浪UC 」的搜索指數也仍舊是沒多少。一些媒體對此事的報道也是多數僅已資訊的方式,陳述了這件事情而已,如@IT之家發表的《新浪UC客戶端5月10日停止運營:全面轉型微博社交》、@站長之家發表的《 新浪UC客戶端宣布將於5月10日停止運營》等。

其實我在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第一反應以為是前段時間憑藉「震驚體」走紅的UC。作為 一位90後,這款產品的名字對我而言,很是陌生。又或許不僅僅是我有這種感受,如果不是昨天它宣布下線,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在生活工作中想起這款已經很久沒有人提及,但是在過去的某段時間內僅次於QQ與MSN的中國第三大及時通訊軟體。

產品的死亡,預示著它引領的那個時代早已過去,今天我們從以下3個方面來圍觀這一事件:

  • 新浪UC曾經是如何「威脅」騰訊QQ的?

  • 宣布下線新浪UC,原因是什麼?

  • 新浪的現狀是只能全力發展微博了嗎?

(一)新浪UC曾經是如何「威脅」騰訊的QQ的?

縱觀今天的一些諮詢報道,多數的標題裡面都是這樣形容新浪UC的,如@宇宙平行發表的《 新浪UC宣布關停 曾揚言新浪UC要超越QQ》、@環球網發表的《80後回憶!新浪UC宣布關停:曾是QQ最大死敵》、@Bianews發表的《新浪UC宣布關停,曾最有希望趕超QQ,騰訊微博「大仇已報」》、@快科技發表的《80後回憶!新浪UC宣布關停:曾是QQ最大死敵》 等。通過這些標題,我們對於新浪UC過去的蓬勃還是可以窺知一二的。

@水原瓜子在文章《曾差點威脅到 QQ 的新浪 UC,沒了》中復盤了新浪UC從誕生到轉型的詳細過程,這裡對此簡單複述一下:

UC誕生於2002年,2001年起,由於騰訊 QQ 選擇註冊收費的道路,逐步停止用戶免費註冊,到 2002 年已經基本停止免費註冊,一直免費的UC 迎來用戶激增。

2002年9月QQ 又推出QQ行號碼,每月收取2元服務費,而那一時期,朗瑪UC 趁機發力,針對學生群體,創新推出了與IM結合的校友錄、場景聊天等功能,每周保持一萬人在線的增長速度。 2003年11月,其註冊用戶達到了8000萬人,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30萬人。且,UC 還曾在動態表情與遊戲對戰的推出時間上領先於 QQ。

但是,UC的總註冊用戶數量始終沒有跑贏 QQ。2011年,新浪停止UC產品的更新,逐漸淪為新浪內部交流使用的工具。

通過追溯新浪UC的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出新浪UC一點點走下神壇,走向角落。作為曾經的QQ有力挑戰者,卻被QQ後來一騎絕塵,讓人唏噓。

(二)為什麼宣布下線新浪UC?

無論是之前的新浪UC,還是轉型後的新浪SHOW,都沒有掀起風浪,對於新浪下線想UC這件事,媒體對此的解讀也是不同的。

有的人認為這是新浪UC自己不重視用戶的原因,比如@盧鬆鬆在文章《 新浪UC聊天軟體正式下線》中講的那樣:

那還是03年,我以為他能和馬騰平分半邊天。當年大家都是當yy使用的,可惜uc自己沒意識到珍惜這部分細分用戶,被yy搶走了。

這個不免讓人想到了大自然的生存法則,適者生存便是如此,騰訊擁有強大的用戶群體,而同是通訊軟體的uc卻要沒落下線。

有的人則認為這是和市場分不開的,比如@藍媒TMT在文章《都別惋惜了,新浪UC早該關了!》中講述的那般:

騰訊qq一家獨大之後,即便再多不甘,再多不舍,也應及時止血。盛大圈圈、搜狐搜Q、網易泡泡、MSN、甚至還包括周鴻禕執掌雅虎中國時極力鼓吹的雅虎通,都早已說拜拜。

雖是艱難的選擇,但是必須要做的選擇。這是市場決定的。

也有人認為這和PC端的落寞分不開的,比如@宇宙平行在文章《 新浪UC宣布關停 曾揚言新浪UC要超越QQ》中說的那樣:

桌面端興起的通訊軟體早已被移動時代所拋棄,新浪UC也代表了中國桌面IM軟體史上的一個縮影,包括網易泡泡、百度Hi的失敗,它們意味著PC大眾IM軟體創業時代的落幕。

(三)新浪的現狀是只能全力發展微博了嗎?

三年前的這個月,微博在納斯達克敲鐘。微博時代,新浪藉助博客時代的優勢零下騰訊,耗死了騰訊微博。但是如果沒有了微博,新浪還剩下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藍媒TMT在文章《都別惋惜了,新浪UC早該關了!》給出的答案是:

除了門戶和微博,新浪已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產品,遊戲、視頻、音樂、電商,這些風口上的產業都少了新浪的身影。更何況,在移動端,新浪新聞也沒有突出表現。

作者對此分析如下:

在其他三大門戶的新聞客戶端都做得風生水起之時,新浪新聞客戶端是唯一從來沒有做起來的一個。自2010年開始,無論是其他門戶紛紛推出各自的新聞客戶端,還是今日頭條等的發力,新浪並非沒有注意到移動資訊的崛起大勢,而是沒有精力,分身乏術。

為了微博,移動互聯網時代,整個新浪的業務重心都向微博傾斜。因為微博,新浪可能錯失了一些機會。但微博,也讓新浪在社交領域有立足之地,並於資本市場有著不錯的想像空間。

但是最新改版的微博,雖然看上去像是迎來了草長鶯飛的春天,且不少用戶將微博作為一種信息工具來使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裡就是流量轉化的入口。正如@闌夕在文章《上市三年,微博終於進入草長鶯飛的季節》中講的那樣:

它正在和自己最好的時日相逢,顧慮的卻是如何解決下一輪的增長——當用戶已經消化足夠多的媒體內容之後,他們還願意看到什麼?

要知道,在月使用時長這個指標上,排名第一的微信加上排名第二的QQ的合計數字(2733分鐘),比第三名到第十名的總和(2017)還要足足多出35%。即使是難如登天,也只能虎口奪食。

二、 霍金: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

4月27日,萬眾矚目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CMIC)在北京拉開帷幕,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來自英國的著名科學家斯蒂芬·霍金教授通過視頻發表的主題為《讓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家園》的演講。

在這篇演講中,科學巨擎霍金緊緊圍繞著業內外持續關注的焦點之一——「人工智慧」,發表了自己對待人工智慧的態度以及擔憂。

(一)人工智慧是否會威脅到人類

關於人工智慧是否會威脅到人類,霍金的回答稍顯謹慎。他認為:強大的人工智慧的崛起是好是壞,我還不確定,但人工智慧的發展是存在問題的,這些問題必須在現在和將來得到解決,且我們的人工智慧系統需要按照我們的意志工作。

今年2月份的時候,創新工場管理合伙人汪華接受了36kr的採訪,在談到「人工智慧」這一問題時,汪華表現出了凝重與嚴肅。他認為:

「人工智慧正在把人分為有用的和沒用的。」

「30年後,也許只有20%的人需要工作,而80%的人則帶著VR的面罩在虛擬世界裡進行所謂虛擬的生產和消費。」

霍金的本次演講也提到了人工智慧對人類正常工作分配的影響:

我們擔心聰明的機器將能夠代替人類正在從事的工作,並迅速地消滅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在人工智慧從原始形態不斷發展,並被證明非常有用的同時,我也在擔憂創造一個可以等同或超越人類的事物所導致的結果:人工智慧一旦脫離束縛,以不斷加速的狀態重新設計自身。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無法與之競爭,將被取代。這將給我們的經濟帶來極大的破壞。

關於人工智慧會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特斯拉的CEO曾警告過人們:超人類人工智慧可能帶來不可估量的利益,但是如果部署不當,則可能給人類帶來相反的效果。

霍金認為:人工智慧的成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但是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人工智慧的全方位發展可能招致人類的滅亡。

(二)如何規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威脅

現在,關於人工智慧的研究正在迅速發展,這一研究可以從短期和長期兩個方面來討論。

短期的擔憂主要集中在無人駕駛方面,包括民用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等。長期擔憂主要是人工智慧系統失控的潛在風險。

霍金舉了一個最大化使用智能性自主武器的例子。稱:今年早些時候,我們和一些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共同在聯合國會議上支持其對於核武器的禁令。目前,九個核大國可以控制大約一萬四千個核武器,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將城市夷為平地,放射性廢物會大面積污染農田,最可怕的危害是誘發核冬天,火和煙霧會導致全球的小冰河期。這一結果使全球糧食體系崩塌,末日般動蕩,很可能導致大部分人死亡。我們作為科學家,對核武器承擔著特殊的責任,因為正是科學家發明了它們,並發現它們的影響比最初預想的更加可怕。

雖然霍金對潛在危險有所意識,但霍金也說,自己內心仍是秉持樂觀態度的。他相信創造智能的潛在收益是巨大的,也許藉助這項新技術革命的工具,我們將可以削減工業化對自然界造成的傷害。

演講結束,霍金回答了一些提問者的問題,其中有位微博用戶提問道:人類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重複著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與運動。從石器、蒸汽、電氣……您認為下一次的革命會是由什麼驅動的?

霍金的回答是:(我認為是)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包括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科技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未來幾十年里,它會逐漸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方面,為我們提供智能地支持和建議,在醫療、工作、教育和科技等眾多領域。但是我們必須要確保是我們來掌控人工智慧,而非它(掌控)我們。

PS:如前文所說,今天這篇文章是一個嘗試。我們以後想要以天為單位,從各類科技媒體和互聯網相關的自媒體中,精鍊出一些更有價值的媒體觀點摘錄,經匯總後分享給你,希望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一天中行業發生的大事。

如果以後我們幾乎每個工作日都產出這麼一篇文章,你會願意看么?以及,關於今天這篇,你怎麼看?歡迎盡情地拍磚和交流。

更多內容,請關注三節課(微信公眾號:三節課),一所互聯網人的在線大學。這裡有成體系的線上課程,有挑戰的線下實戰活動,以及有深度的產品運營觀察+評論。

推薦閱讀:

他們覺得,好久沒有抬頭看過什麼了
【門牙】 YouTube最紅帥Gay—Joey G,錯過了你就再等一個世紀!
從PRD撰寫說起,淺談產品經理如何煉就「三頭六臂」打怪本領
上海2017上半年互聯網安全報告:風險WIFI熱點數量超1900萬
史上超全矢量圖標合集,再也不用擔心創意設計問題了!

TAG:运营 | 产品 | 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