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你的領導級別越高,決策越是靠猜

不知道你是否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當你做某個決策時候,多數情況是時間充裕、信息充足呢?還是時間緊迫、信息不足的情況呢?靜下來想一想就會有很多發現,往往是後者佔據了大多數情況。

那在時間緊迫、信息不足的情況下你會有什麼表現呢?是壓根就做不出決策,還是不敢做決策呢?本文將帶你一種新的思考思路,讓你在火燒眉毛之際依舊優雅地做決策。

● ● ● ● ●

你是不是以為,諸如小米、阿里、蘋果等,眾多大公司的高管們,設定公司發展方向、或者調整公司戰略,一定是審慎地分析了企業內外環境和自身資源,然後經過激烈討論而決定的結果。但事實上,高管們做決策的過程並非如此神聖,甚至大多數時候這些決策的出爐,憑藉的可能僅僅是他們的直覺,也就是「猜」而已。

為何會這樣呢?吳曉波有一段很精彩的分析:

商業活動就本質而言,是一場面對不確定性的智力博弈,這種不確定性由消費者的潛在心理和未知的使用習慣構成,甚至連消費者自己也對此一無所知。

由於商業活動不確定性的本質,基於確定性和數據建立起來的理論模型往往會失靈,要麼讓企業決策陷入無休止的論證而錯失良機,要麼不敢承擔風險而固步自封,因此企業高管們很多時候就只能靠「猜」,這種「猜」就是假設思考(其實如果單憑几套模型做做數據分析就可以做出正確決策,企業高管們就不可能拿到這麼高的薪酬了)。

● ● ● ● ●

---------------------------------------

一、什麼是假設思考

---------------------------------------

碰到某問題後,我們一般的思考方法是先搜集與分析資料,然後根據資料順向推導,最終得出結論。比如我們上學時常做的代數題就是一般思考:

運送29.5噸煤,先用一輛載重4噸的汽車運3次,剩下的用一輛載重為2.5噸的貨車運.還要運幾次才能完?

一般思考解題步驟:

先用29.5-4x3,得出還剩17.5噸要運

再用17.5/2.5,得出還要運7次

假設思考是基於少量信息,先快速給出一個或幾個可能性最高的結論,再以資料與實驗加以驗證,逐步修正。依然以上面的代數題為例:

假設思考解題步驟:

直接給出1個可能性較高的答案6次。

代入公式 4x3 + 2.5x6 = 27噸,發現比29.5噸差了 2.5噸

因此修正答案為7次

簡單來說,一般推論和假設思考最大的區別就是思考方向性問題:

  • 一般推論從問題到結論,先採集信息,順向推導,一步到位

  • 假設思考從結論到問題,先預設結論,再行驗證,逐步到位

——引自《思維力:高效的系統思維》

圖片來源:《思維力:高效的系統思維》

● ● ● ● ●

---------------------------------------

二、時間有限情況下的假設思考

---------------------------------------

假設思考相較一般思考能更快地找到問題的答案或結論,因此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假設思考會是更佳的思考方式。

比如有3個人5頂帽子,其中2頂紅色,3頂黑色,假設你和其他兩人在黑暗中各取一頂戴在頭上,燈亮後,你發現其中一人帽子是紅色的,另一人帽子是黑色的,你能最快說出你帽子的顏色嗎?

這道題可以用一般思考來順向推導,但在你推導時別人可能就搶先了。因此可以改用假設思考,先直接假設1個結論:你帶的是紅帽子。燈一亮後,立馬進行驗證:現在另一人是紅帽子,如果我也是紅帽子,那麼應該立馬就有人開口了,現在大家都在遲疑,那我肯定戴的黑帽子。

看,用了假設思考後是不是解決問題的速度蹭蹭地就上來了呢。

再看一個案例。

如果公司要求半年後推出一款新手機,你是採用一般思考先進行大規模市場調研,根據調研結果再設計手機呢?還是會基於已有的信息,先假設出新手機的賣點功能,再找一批種子用戶邊驗證邊迭代設計呢?

採用後一個思路是小米,採用過前一個思路的有HP。你買過HP的智能手機嗎?我相信有這個「榮耀」的人不多。HP其實曾雄心勃勃地想進入智能手機市場的,花巨資聘請頂級市場調研公司分析全球消費者需求,可惜的是現今消費電子產品迭代更新太快,最終調研出的消費者需求已是上一年的爆款需求。

● ● ● ● ●

---------------------------------------

三、無法全面採集信息情況下的假設思考

---------------------------------------

假設思考除了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效果更佳外,很多時候也是不得不採用的思考方式——因為無法全面採集信息

2016年9月1日,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爆炸了,三個星期後SpaceX表示爆炸事故很可能是火箭氧氣箱中的氦氣系統發生了泄露。你認為SpaceX在調查這個事故原因時,採用的是一般推論還是假設思考?

毫無疑問,在火箭已經炸沒的情況下,只能採用假設思考了。一是根本不可能造出一模一樣的火箭來讓工程師採集所有信息;二是沒有足夠的成本、時間來滿足全面採集信息的需求。

再看一個切身相關的問題:你在選擇配偶時是採用一般思考,還是假設思考?

同樣的道理,在時間穿梭尚未實現的情況,你絕無可能觀察完配偶一輩子的表現後再決定是否選擇ta。更可行的辦法是你預設出對方應有的表現,再在交往中去驗證ta是否如此表現。

● ● ● ● ●

---------------------------------------

四、提升假設思考質量的兩大法門

---------------------------------------

在時間緊迫、信息受限的情況下,假設思考是一種更為有效的思考方式。但假設思考效果好壞、效率高低的關鍵取決於「假設」的質量

如何才能保證假設的質量呢?傳授你兩大法門:以框架為基礎、以事實為依據。

1、假設不是「蒙」,要基於一定的框架

框架能夠有效提高假設的質量和全面性,因此騰訊課程《YouCore思維力訓練:用框架解決問題》是要好好練習的,這是假設思考的基礎。

你可能會質疑,文章開頭你不是說那些企業高管做決策都是「猜」的嘛,怎麼現在又說以框架為基礎呢?其實這些企業家直覺的背後是日積月累的經驗,只是他們構建假設的框架更多是隱性的,而且得出假設的速度太快,以至於自己都沒有察覺而已。

2、假設要以事實為依據做驗證

提高「假設」有效性的第二個法門就是事實驗證。假設畢竟只是假設,只是有可能的結論之一,因此在可能的條件下任何假設都要經過事實的驗證(其實驗證假設的方法不止一種,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思維力:高效的系統思維》的「第六章假設思考」)。

優秀的企業家在依靠直覺得出假設後,依然會投入人力、物力,甚至請外部諮詢公司做事實論證。一個企業家的成就,早期可能來自於直覺,但長期的可持續成功必然建立在科學決策和對行業的長期專註上。

盲目迷信曾經成功過的直覺,走上反理性、反科學的反智路線,不重視對假設的驗證,這是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死在成長路上的主要原因之一。

● ● ● ● ●

---------------------------------------

五、總結

---------------------------------------

在時間緊迫、信息不足的情況下,你是不是做不出決策或者不敢做決策?其實,隨著你社會地位越高,就越需要在時間更短、信息更少的情況下決策,而且當今社會變化未定,假設思考更是一個人必備的思考方式。

但假設思考不是瞎蒙,更不是迷信直覺的反智,而是要儘可能提高「假設」的有效性。如何做到有效的假設思考?記住三句話:「以框架為基礎、以假設為驅動、以事實為依據」

——————————————————

還想深入了解「框架」的應用,推薦暢銷書《思維力:高效的系統思維》。

啥!人丑才要多讀書?那就用看場電影的時間看下視頻課程《YouCore系統思維應用:用框架解決問題》( 點擊進入)。

有更多想交流的想法?歡迎添加微信【youcore_2】(請註明來自於知乎,否則可能驗證不過哦),或搜索微信公號【YouCore】閱讀更多...

推薦閱讀:

「沒有我,你就不奮鬥了嗎」,《前任3》替女人們提了個好問題
年輕人:你越著急換工作,你越找不到好工作! ????
實習時你該明白哪些職場潛規則? | 大神來了

TAG:思考方法 | 职场 | 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