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篇關於【怎麼做】的隨筆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個在我心頭盤旋了很久的話題:【我該怎麼辦】。

最早對這個問題留下印象,還是來源於刷知乎。「男友出軌我該怎麼辦」「覺得自己自信心不強應該怎麼辦」……放眼望去,這種類型的問題比比皆是。

這些問題回答起來很困難。難點不在於不知道該做出什麼建議,而是在於回答時作為回答者的我會很不坦然,內心產生很多擔憂。

首先:我回答一些道理,會不會讓大家感到這些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我受訓的過程中,遇到過很多老師。他們雖然風格迥異,專攻不同,但是都會遵守一定的教學方法:理論內容你們自己看,上課時大家一起討論實踐,分享對於類似問題的看法和經驗。這麼做的理由在於,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可是當面對實際問題時,最重要的是那些理論之外千差萬別的實際情況。事實上,大多數心理治療的理論都是在大量實踐案例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它們所涵蓋的是一些一般性原則,然而在實際諮詢中真正能夠對來訪者產生幫助的,是諮詢師在當下環境中與來訪者的互動。

舉個例子。一名成長創傷為童年缺愛的成年來訪者,他的內心通常會有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渴望能夠從伴侶或周圍的人身上得到自己童年所缺乏的無條件的愛,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的這種渴求對他人來說會是一種很大的負擔,會讓他們遠離自己。因此陷入一種一方面不停理想化他人,另一方面又無法相信真實關係的矛盾之中。 解決問題的方法:哀悼童年缺失,讓自己接受這個巨大遺憾;停止無用的理想化尋找;通過自我觀察認識到自己對於真實關係的恐懼,進而接受關係總是有好有壞這一事實。

三言兩語一段話,實踐起來確實相當困難。首先,哀悼童年缺失就是一個需要很多時間和掙扎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你需要強迫自己面對完全不想面對、甚至本能屏蔽的東西。這個過程中人會產生很多憤怒、痛苦和無奈,唯一能做的只有通過一次次面對、反覆支持和分享來慢慢修復。至於自我觀察和接受真實,則不但需要時間和努力,還需要一段穩定的關係。這個過程中你會和自己的諮詢師一起重演你內心對於人性的糾結和掙扎,你會通過與ta的關係學會信任、發現人的不完美,你會對ta產生憤怒、懷疑、沮喪、不確定,最終通過一次次坦誠的談話、磨合、修復來學會真實的人際關係。

這其中,真正起作用的是理論嗎?它們只能讓你和你的諮詢師知道整個過程的大致方向,而真正幫助到你的,是你們共同經歷的一切。

第二個擔憂:直接指出問題背後的「真相」,是否真的能對你產生幫助。

某次督導中,我對一名來訪者表現出了極大的焦慮。督導老師問我在擔心些什麼,我回答說很擔心這名來訪者在迴避婚姻,因為這種迴避會令她和男友之間產生巨大的分歧最終對她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督導老師問我:「所以你是覺得好的關係就必須要結婚嗎?」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突然醒悟了在這段諮詢中,我無形中給所謂的「好的關係」下了一個定義。事實上,婚姻與關係的質量並沒有任何直接聯繫,它只是一種我們選擇的生活方式。

這件事情給了我很大啟發:我們只能幫助來訪者選擇對ta有幫助的,而不是選擇對的。因為不存在所謂的「正確的選擇」。

自信、愛情、良好的關係……並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我們能做的僅僅是描述理想中它們的形象,每個人都會給出不同的解答,並在生活中一次理解為基礎,構建它們的呈現方式。很多時候,由於焦慮或一些其他原因,我們會傾向於尋找一個正確答案,而無形中將自己困住。

所以【怎麼做】的問題的關鍵在於找到屬於你的解決方式,而不是大家都認為正確的高票回答。

總結一下就是:最好的答案是在你不斷的嘗試和體驗中得來的;生活沒有「正確」只有「合適」。

與諸君共勉。

Photo credit: Stephen Poff via Foter.com / CC BY-NC-ND


推薦閱讀:

講真,心理諮詢師希望你知道的15件事
為什麼我要勸失足少女從良?
為什麼諮詢師不能將自己的生活經歷或情感經驗帶進心理諮詢中?
非科班出身,是否我已經輸在了心理諮詢學習的起跑線上?

TAG:心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