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養老機構的設計實踐和反思——養老機構不是藝術品

很久沒更新知乎文章了,今天更一篇關於時下最熱的養老模式的內容。

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從去年開始一直是國內養老行業的熱點。在北京,它被稱作養老驛站,在上海,被稱作長者照護之家。從政策支持到媒體引導,它被描繪成解決中國養老難題的改革方向——而業內的朋友有看好的,也有懷疑的,究竟如何,只有靠時間來檢驗。

這是張嵩老師上周在養老行業微信社群里的一場直播分享,當時用微信語音一條條發布,用了近兩個小時,我們整理了長達一萬多字的內容。相信堅持讀完的朋友會對嵌入式養老機構的設計、中國養老的發展方向乃至中國的社會發展進程都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引子

今天我想先和大家分享兩個小體驗。一個是我從北京彙報項目投標回來以後,我沒有像以前一樣打車回家,而是選擇了坐地鐵,因為出了地鐵站就能有共享單車可以直接回家,非常方便。第二個是我到了我家樓下之後,就去菜市場買菜,突然有人往我手裡塞雞蛋,我還納悶怎麼會有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原來是菜市場里一群做保險的姑娘小伙在給每個人派發雞蛋。

這兩件事讓我有了很強烈的感觸:現在這個時代很多事情是和以前是不同的,我們的生活隨時都會被互聯網時代的新生事物所顛覆。這些事情看似和我今天分享的嵌入式養老沒什麼關係,但實際上還是有所關聯,我會在後面的分享里做出說明。

嵌入式機構,為什麼適合中國?

首先,什麼是嵌入式養老機構?

我的理解,嵌入式機構必須是與社區養老緊密結合,這個建築物應該是從屬於這個社區的,主要為這個社區內的老人服務。

嵌入式機構不僅是要做到物質上的嵌入,也要做到服務上的嵌入。也就是說它的社會邊界實際上是和社區相融合的。

嵌入式機構不僅是中國養老事業發展的方向,而且是符合世界養老發展的趨勢的。比如在瑞典丹麥這些北歐國家,老人是應該在家裡養老甚至在家裡去世的。雖然嵌入式養老並不完全等同於居家養老,但是這兩者有一定的關聯。另外,我們注意到,日本的大部分養老機構的規模按中國的標準來看,都是小型和微型的。

除了和國際的養老發展趨勢是吻合的,嵌入式養老也很符合中國自身的養老特點。

中國從屬於亞洲,亞洲城市最鮮明的特點之一就是高密度城市。高密度城市的主要特點就是主城居住區的步行範圍內,老人的基數是非常巨大的。

我們可以做一個很簡單的估算,假如南京或者北京的一個地塊,容積率是2.0,老人的行走能力較弱,我們可以估計一個機構的服務半徑是300米,那它就可以服務近十公頃的面積。其中可以有七八千的居住人口,如果按照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老齡化比例來測算,300米的服務半徑內就有1400左右的老年人,其中超過85歲的高齡老人就會超過200位。所以說在中國,做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的條件相對成熟——因為相比美國、歐洲,中國的人口密度比他們高得多。

中國還有一個很意思的特徵,就是我們國家的管理體系。我們國家對於一個城市的管理,往往用社區的邏輯去管理,社區的最末端單元叫做居委會。實際上,嵌入式機構往往和居委會直接相關,尤其是公建民營或者PPP項目類型的嵌入式機構。 體系自然比較容易和嵌入式機構相結合。

前面說的是現在養老發展的兩個背景。一個是嵌入式機構符合國際養老的發展趨勢,一個是和中國養老的需求是比較切合的。除此之外,在國家或者地方的層面上,這種養老的模式獲得了非常大的政策支持。

前些年國家的政策是以機構床位為導向的,要求地方快速的增加床位,但結果發現,快速增加床位之後出現了大量的空置床位——尤其是在一些位置不是特別好的,大型的,政府建設的養老機構——也就是說目前養老機構的供給出現了一種結構性的失調。

與這種空置率非常高大型養老機構相比,嵌入到社區的小型養老機構實際上比較容易解決這種結構性失調問題。大家都知道,船小好調頭,小型機構的服務對象完全可以根據具體需求迅速改變——比如某個社區有相對較多的失智老人,那這個機構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轉變服務對象,變成一家針對失智症的機構。

同時,因為這些機構往往位於一個城市比較成熟的區域,因此入住率不需要擔心,可以很容易完成入住指標。從這方面來說,也比較容易解決前兩年暴露出來的供需結構性的矛盾。

而習總所大力推進的新型城鎮化,也直接和養老產業發展的趨勢相關。新型城鎮化,核心的邏輯就是不再強調量而是強調質,不再強調新增,而是強調提高既有的城市的發展質量。所以,以既有社區為基礎的嵌入式養老機構,是和新型城鎮化大的發展目標緊密聯繫的。

下面說說為什麼我個人覺得嵌入式機構未來在商業上會有很好的發展。

這件事和我之前說的在菜市場有姑娘往我手裡塞雞蛋這件事情有關。

他們都是企業的營銷人員的,除了這些人,每天我還會接到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賣房子、賣保險或者理財產品的電話。拿我比較熟悉的地產營銷來說,這種方式的獲客成本是非常高的——通過售樓處或者其他渠道而來的平均獲客成本高的在兩三千,低的也在大幾百。但是嵌入式養老機構的獲客成本是非常低的——因為它就在社區里,街坊鄰居或者朋友都有可能獲得機構的服務,容易加深了解。

嵌入式機構和社區之間有非常高的粘性。這就意味著,整個社區里的老人,不僅僅是已經在機構里的老人,都有機會成為機構的潛在服務對象。

互聯網經濟有個概念叫活躍用戶量——所以儘管騰訊的創新不多,但卻是中國目前市值最高的企業。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天嵌入式機構能夠變成老年人獲取生活用品、服務產品、金融產品的入口,那它的營銷成本優勢將碾壓所有現有的營銷渠道。

嵌入式機構設計面臨的問題

首先嵌入式養老機構依託於既有的居住社區,也就是說這個社區是已經建成或者存在的。而往往在建設這個社區之前,並沒有幾個社區有預留日後建設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的地方。所以目前建設社區養老機構基本上都是改造類的——事實上目前我參與的或是我主持的社區養老機構百分之百都是改造類的。

改造型建築項目就有其非常鮮明的特點,也就是複雜多樣。這個既有建築可能是社區用房,可能是售樓處,也有可能是會所,也可能是其他各種各樣性質的建築。在這些建築設計之初,並沒有考慮用作養老機構的使用,從先天的條件來說,未必就百分百適合改造成一個養老機構。

例如消防和疏散方面,有可能非常的麻煩和困難。除了消防和疏散這方面的問題,改造類的建築也存在其他結構上的問題,例如給水排水,還有供電,另外空間特徵是否符合建築要求也是很重要的。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有可能導致這個建築並不是一個特別理想的改造成社區養老的建築。

還有一方面,這樣的嵌入式機構規模一般都比較小,床位數少,很多機構都比較難實現營收平衡。難以實現運營平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運營床位數少——但是作為一個機構當然要做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那就要求每個床位產生的價值要比較高。

其實改造的成本並不比新建的成本低。在改造過程中涉及的成本,土建的成本是比較有限的,比較多的成本有設備,包括空調、採暖系統,還有室內的裝飾裝修。前面說到小微機構要做到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所以設施設備的採買也不能少,還有人員的配置,其實社區小機構的成本壓力還是很大的。

與之相關的還有一點就是後續獲得補貼的難度比較大。因為這樣的小機構,是從一個既有建築改造而成的嵌入式機構,往往從日照,消防,和功能的配置上達不到國家或者地方規範的要求,所以並不容易獲得國家或者政府的補貼。

政府會有一些指導性的文件,例如規定日照時間必須滿足三小時,或者疏散必須是三層以下,還要規定至少一部疏散樓梯的梯段凈寬度不小於1.5米。這些要求對於一個新建的建築而言是很容易通過的,但對於一個舊建築的改造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困難。但是這也不代表改造類的機構就拿不到政府的補貼,有些運營方往往會和政府溝通,並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條件放寬。

既有建築改造既然是在社區當中,必然會和社區有一定的關聯。實際上目前機構和社區還是會出現非常大的割裂。一方面是社區有非常大的養老需求。例如前面我們所說在中國的高密度城市裡,即使服務半徑只有300米,在這個半徑里也有1000多位老人,200多位高齡老人需要服務。但另外一方面,社區對養老機構也比較排斥。

因為這些小微機構是嵌入型的,所以很難有一個獨立的出入口、院子,或者說它和外部的連接都和社區空間有關聯。社區對這樣的項目也是持反對的態度,這實際上也體現出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

我看過一個圖片,其實也非常殘酷,社區的居民都稱養老院為「死人院」。可以說每個人都會變老,每個人都會死亡,可以說死亡是每個人必然的結果,但是其實中國對於死亡的認知還非常非常的弱,無論是教育的角度還是日常生活的角度,對死往往採取的是一種迴避的態度。這直接導致了目前社區對養老院的抵觸情緒。

我們設計的幾個項目都是因為社區的抵觸擱置在那,例如我們在南京有一個項目,方案都出完了還是無法落地。政府也在其中協調了很多次,但好像也沒有特別好的效果。

在中國還有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就是養老建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並不完善。我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平時我們做設計時會用到的一些規範和圖集。群里負責運營或是其他方向的專家可以有空翻翻這些規範和圖集。這些規範和你們日常養老機構的運營和需求可能不完全對應。

比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標準設計樣圖》,這裡面列出的日間照料中心的規模普遍是比較大的。而實際上我們做了很多在南京和上海的項目,日照中心的規模往往是很小的。

日照有個基本的邏輯,和幼兒園其實很相似:早上送過來,晚上接回去。這個接送距離當然是越短越好,老人的行動能力實際上也不比幼兒園的小朋友強——幼兒園小朋友可以放在自行車的后座上接送,但是如果是一個腿腳不便利的老人的話,把他搬到自行車的后座上就很困難。按照這點來說,日照中心的服務半徑應該在兩三百米左右,規模也應該很小。

但在這個標準圖集中,實際上列舉了大量的規模很大的日照中心,同時為大幾十人甚至幾百人服務,我覺得這都是有點問題的。

當然規範和標準當中的問題不止於此,比如說一個老人對應的在機構的建築面積應該達到多少,這往往是一個機構從政府那邊獲取補貼的一個基本數據。如果規範上規定一個老人在一個機構當中必須有40或者35平米,那麼可以說很多機構並不能拿滿政府給的補貼,因為床位數實際上會多於政府的估算。

也就是說根據我們的經驗,一個嵌入式機構里,一個老人平均使用的面積其實並不需要這麼大。

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在南京一個項目,建築本來是作為培訓機構來使用的,我們需要把它改造成一個嵌入式的養老機構,這個機構的總建築面積大約有180平米,最後做了10張床位,也就是平均下來每張床位是18㎡。可以說18㎡這個指標遠低於國家給的單個床位的指標,現在即使有的城市有所放鬆,標準也是在35平方左右。

這個面積和我們具體能從建築角度實現的床位數,以及最後每張床位有多少面積相比,實際上還是差了將近一倍,這個差距可以說是非常大。

當然目前的建築法規不完善,經常被大家吐槽的還有消防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的養老機構,對於消防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因為他們很多的建築都是新建的,所以老人的房間外面有一個外廊。很多的火災死傷者都是因為煙熏,所以基本上到了外廊和陽台老人就安全了。然後外廊和陽台的兩頭有外掛的樓梯,可以直接逃生。

當然,我們國家沒有這樣這樣嚴格的規定,但是也經常有些規定讓我們不解。所以我們有些養老圈的朋友說,如果把投入運營的機構加以統計,恐怕有70%的床位是不符合國家規範里關於養老床位和消防的建設標準的。

那麼如果說有30%不符合規定的話,我們會覺得是這些養老機構運營商的問題。但如果有70%不符合的話,我們就要思考是不是這些標準規定出了問題。

此外,不僅僅是嵌入式機構,可以說中國所有類型的養老機構對於設計師來說,在建築環節還有相當大的問題是部品體系很不完備——部品體系包括傢具、潔具、輔具和一些智能化的設備。這和我們國家整個建築工業化的水平比較落後有關。當然也和我們國家的養老業專門的建築部品體系不完善有關。

除了買不到、用不起,還有一個問題是不會做。無論是施工單位還是設計單位都有技術上的不全面的地方。比如說,讓施工單位做一個上軌移門,很多施工方都沒有這樣的經驗,就需要建築師給他們出一個詳細的圖集,才能依照這個圖把移門做出來。

如何用設計的方式去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就是因勢利導的處理既有建築的約束條件。

前面說到,嵌入式的機構往往存在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既有建築的改造。

這種機構的設計,應該從非常詳盡的調研開始,這個調研應該不止是建築師參加,而是各種工種同時參加。這裡說到的各個工種,包括了建築結構,設備,室內設計,同時也應該包括這個機構未來的使用者,比如運營機構的團隊,還應該包括這個機構的投資方。

因為一個既有建築改造的機構,現實條件的優劣與否,可能會直接決定這個機構未來的改造成本和改造難度。這個難易程度也直接影響到未來這個機構的運營。

前面說過,如果建築的條件並不是特別好,這個時候就需要建築設計發揮他們本身技術特長的時候了。這裡舉一個我自己的實例。

這個例子是上海的一個項目,最初,我們的業主方拿到這個項目的時候,覺得它的位置條件特別好——因為是在上海最中心的地方,產權是政府的,房子是框架結構,改造起來也比較容易,但是這個房子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窗戶非常少。並且在他的周圍緊鄰很多的建築,即使允許做外立面的改動,它的東西兩側的界面依然沒法開窗。

下圖是一個最初的設計方案,可以看到,我們希望能充分運用南部的四個窗來排布老人的房間。即使這樣,這個建築能出的床位數和空間的質量也是非常有限的。

我們作為設計方,對這個建築的實際條件進行了一次仔細的查看,發現這個建築的改造餘地還是很大的,於是建議把這個建築的屋頂,挖掉一塊樓板,就是圖中綠色的部分。本來這個建築三層,在三層做一個採光的中庭,也可以說是一個小內院,這樣一來和這個小內院連接的四個房間就都有了自然採光。

同時我們建議二層的天花板做成玻璃屋頂,這樣二層也可以接收到一些自然採光。這樣我們就相當於挖空了兩層的樓板,一層作為室外的庭院,另外一層作為有陽光的中庭。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比較輕鬆的實現了建築物的床位數要求,在二層我們也獲得了一個非常好的共享空間。當然類似的處理也比較多。

這是我們在杭州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也是採用了挖中庭的方式,其實挖中庭也有很多種方法,這個項目有其實際的困難,因為這個項目本身是一個坡頂的建築,坡頂的建築在我們想挖中庭的地方,屋頂的交接特別複雜,經過我們對現場的研究,以及包括對原來的結構圖紙的研究,我們沒法在我們原本想挖空的地方進行處理。

這時候我們就想了另外一個主意,就是用這種光導管。

光導管就是在屋頂的一個太陽光收集器,可以通過反射設置把光反射到你想到的地方。經過我們的研究,這個屋頂具備了安裝光導管的條件,並不需要在結構最複雜的地方動工,也不需要破壞這個結構原有的防水和保溫,同時也能利用光導管把自然光引到室內來。

還有一個北京的項目,也是我前幾天剛剛去彙報的項目。這個項目也非常有意思,它是磚混結構,改造起來非常的困難。於是我們建議,也是進行挖洞的處理,挖洞的時候考慮到結構的穩固性,我們把洞口錯開來挖——這樣光線就能從三樓一直照射到一樓,為每個房間提供了非常好的採光。

這裡給大家看一下改造前和改造後的對比圖。改造前只有一個很窄的採光井,然後從另一個剖面來看,完全沒有光。那我們的做法是在盡量維持它本身結構體系的安全性的同時儘可能的把自然光引到室內空間。並且,改造的成本也不高。排雨水的問題可以依靠本身的屋頂解決。

當然,一個既有建築的問題不僅僅是採光,還有可能是其他的,比如說結構高度的問題。作為一個機構,必須要求安裝噴淋系統,噴淋管線就要佔據屋頂往下20公分的高度。當層高比較受約束的時候,空調系統的選擇也非常重要,在層高不富裕的情況下,不建議大家做中央空調的系統。我們會建議做分體式空調,或者小型的VRV系統,這樣的系統對空間高度的要求就相對來說低一點。

有的時候一個既有建築的結構相對複雜,對我們之後的改造和再利用會造成相當大的困擾。設計師就必須針對既有建築的結構體系進行恰當的運用。

這裡給大家看的例子是南京的一個養老機構。

這是一個在住宅樓二層的改造,這個住宅樓本身的空間被切割的非常凌亂,而業主方希望設計成一個公共空間。我們想了一個辦法,將現在這個空間里的四堵剪力牆用一個檯面整合起來,形成了一個中心服務島。

大家可以看到,經過這樣的整合之後,原本相對零碎的空間,變成了一個相對自由流動連續的空間,這樣比較符合作為公共活動區的要求。

當然相關的問題非常多,各個專業各個工種都會遇到,比如水的問題,電的問題。所以改造和設計必然要求設計師要有綜合的能力。他可能是一個建築師,但他必須了解設備,了解弱電強電等相關的知識。他未必要知道會計計算,但他必須對各個專業的要求有非常詳細的認識。

同時,他對養老運營的理解也必須非常的清楚——也就是這種既有建築的改造或者嵌入式機構的設計過程當中,設計師必須和運營者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最近有一些節目非常火,比如說夢想改造家,這樣的節目當中,設計師實際上把自己當成了一個藝術家。後續這些設計師的作品裡,使用者是否能夠很好的使用這些設計,令人懷疑。

但是作為一個養老機構的設計者,我經常抱著這樣一個觀點,養老機構絕對不是一個藝術品,設計者必須把運營的理念和邏輯物質化,也就是說設計要為運營服務。

當然設計為運營服務這件事,每個運營商其實有自己的邏輯和判斷。實際上我在養老圈呆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很多事情的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浴室里到底要不要設置馬桶的問題。

有的養老專家覺得老人在洗澡的過程中,會感覺舒服,會出現排便的需求,所以浴室應該設置馬桶便於老人排便,這樣老人不需要再穿上衣服再去衛生間去排便,也就避免了老人的感冒和受涼。

但是我也聽到一種說法,有的機構就說我們就要幫助老人訓練控制排便的能力。老人洗澡之前先帶他們去一次衛生間,在洗澡的時候就不容易產生便意,即使他們在洗澡的時候有便意,也必須帶回到衛生間里如廁。

可以說不同的觀點並沒有什麼對錯,只是說大家對於養老運營有自己的理解,實際上養老運營也並非僵化。

我們可以舉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我們參觀和設計過的很多機構當中,公共空間都在努力的設立連續的扶手,這似乎是養老建築的一個標誌。但是我們最近做的兩個項目我們把扶手都取消了,我們希望養老建築的空間,能做到去醫療化,弱化其中給老人貼的標籤。

把扶手去掉也並不代表老人在裡面的使用會有什麼大的問題。我們的策略就是去掉扶手的同時,提供一系列支撐的東西,比如說傢具的椅背,檯面,把他們變成一個支撐的高度——實際上就是把養老機構當中對扶手的需求隱形化了。原來是一個顯性的扶手,現在把它隱形了,但是老人在行走的過程中,如果想要扶某樣東西的時候還是能夠找到一個支撐點。

這樣一來,我們在設計一把椅子的時候,就要注意椅子後背上的抓握要適合,椅子不能太輕,椅子也不能太滑,老人扶握的時候不能滑動。所以現在我們在進行室內設計的時候,對於傢具就會有一個非常具體的要求。

從這個邏輯上來說,要求養老機構的設計師的能力是非常綜合的,既是建築專業,又了解設備了解結構了解運營,同時也要了解傢具設計,了解軟裝,了解裝飾設計。因為這種改造類型或者說嵌入式的機構對設計師的要求特別高,所以我個人始終認為我是一個不太合格的設計師。

第三個特點就是嵌入式的機構的空間必須得用一種精細化、複合化的方式設計。為什麼要精細化和複合化呢?因為前面說到,這種類型的項目,往往營收壓力非常大,我之前舉的例子180平做了10張床位,為什麼不就做5張呢,因為只有把床位做到10張才能實現營收平衡。那麼這個空間壓縮到一定程度以後,是否還適合老人使用那就是設計師的問題了。

所以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去解決很小空間的使用要求。一方面是把空間精細化,也就是充分的利用空間。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任何地方都要充分利用,包括樓梯下面,也包括一些高處的空間。

我們在一些小的機構里使用了一些床頭櫃,下面是床頭櫃,上面是一些收納櫃,這樣就能把空間高度的利用起來了。

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邏輯,就是空間必須要用複合化設計的邏輯去做。這裡給大家看一個例子,這個項目是一個政府的項目,它嵌入到一個社區里,政府提出一系列的要求,比如說要能夠為老人提供日托,還有一些老人要在裡面短居,社區居委會還會在這裡開會,政府有一些健康講座還要用這個場地,同時還有一些健康產品希望在這裡推廣,並且還希望這個項目能夠實現營收方面一定的平衡。但這個項目的面積又非常小,所以我們就想了一個方法,大家可以看圖。

我們在一個簡單的平面里設置了一個可以移動的拉門,也就是我們一般去餐廳看到劃分包間的那種隔斷牆。然後通過這種隔斷牆的不同的組合,我們變換出了幾種模式,包括日間模式、夜間模式、節慶模式還有會議模式。

我們希望這個機構的管理人員可以在五到十分鐘之內,通過隔斷牆的自由活動,劃分出不同的區域符合不同的使用要求。同時,原來在這個功能區的傢具都能有一個恰當的收納空間,所以這裡面用的桌子和椅子都是可以堆疊的。

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把兒童的培訓機構和日托的部分,分成日間和夜間複合地去使用。晚上,有一些短托的老人會留下來居住,我們就利用隔斷牆巧妙的將衛生間分成了兩個部分,分給了短托的老人。而兒童的部分也有他們單獨的衛生間,這就形成了兩個互相獨立但也可以融合的管理區。晚上留宿的老人也可以去看兒童的培訓,因為老人都特別喜歡孩子。

經過簡單的調整,這個方案也可以調整為節慶模式或者講座模式,不同的模式經過我們的測算都可以保證在10分鐘之內調整完畢。

這個圖就是移門系統,因為我們使用的是上軌,地面上不留軌道影響老人的行動。當然相似的做法我們也在很多的空間和設計當中向業主推薦。

在我們的設計里,稍微大一點的項目我們都會設置一個多功能廳,我們也會建議業主在裡面設置移門系統,把一個大空間劃分成兩到三個中型或者小型的空間,滿足不同時間使用的不同功能和不同的需求,畢竟一個機構里很少會開展大型的活動。

這裡有一個有意思的關注點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就是如果一個空間進行重新劃分,那不僅是傢具收納的問題,對於光線音響等等都要有相應的變化。在設計時,整個大空間里的燈光是要可調的,空調也要分別控制,這樣就可以保證使用方便。一些項目,即使是一個多功能廳,它的光控系統也是分成兩到三組,每一組對應一個空間。同時,我們也會建議採用軌道燈的做法,可以隨時增減燈的數量。

前面談到,嵌入式機構有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就是和社區的關係問題。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想是很困難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們在上海有一個實踐,非常有意思。是一家小嵌入式機構,房子也是在一個社區當中,它還有一個院子,這個院子的條件非常好。因為上海是一個高密度城市,很難有一個特別大的室外環境。業主就提出希望我們做景觀設計。

但是我們覺得,如果一個庭院僅僅為一個機構服務,即便設計得再精彩恐怕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們就想把這個庭院打造成一個社區共享的開放式的庭院,並且這個庭院要能夠生長,也可以成為解決社區和養老機構之間矛盾的一個契機。

於是我們對這個庭院進行了討論,最終我們把這個庭院定義成一個開放的庭院,我們不希望完成這個庭院里所有的景觀,然後請別人來參觀——而是讓社區的老人參與到這個庭院的設計和使用當中,歡迎他們到這個庭院里去認養植物,也歡迎他們把一些他們自己種植不了的植物拿到庭院里來種植。

我們也建議在庭院里種植一些好打理的果樹,例如,梨樹、桃樹,或者葡萄。這些果樹的結果時間各不相同,那麼每當果實成熟的時候,可以把社區里的老人邀請過來一起品嘗分享。這樣的機構就在整個社區中建立了一個良好的社區關係,同時社區里的老人包括他們的親屬就會認識到,養老機構其實就是正常的老人生活場所。

嵌入型機構,在為養老機構入住的老人服務的同時也可以為社區提供服務,也符合投資方對養老機構的嵌入式養老機構的期許。

可以說養老機構的設計並不是要成就一個偉大的作品,設計要求很簡單——就是要滿足運營的要求。那就會有人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養老機構似乎不需要建築師參與,只要運營商來設計就可以了。實際上日本的很多養老機構都是運營商來設計的,建築師是為運營者服務的。很多養老機構的院長恰恰就是這個養老機構的建築或者室內的設計者,他們甚至還設計過這個機構里的傢具用品或者其他細節。他們現在也會把這些設計引入到中國來。

這樣一來,一個設計師的立足之地在哪兒就值得思考了。但是我個人並不擔心這樣的事情,因為我覺得,建築學這門學科是有存在的價值的。除了前面說的嵌入式機構對建築師的要求特別高之外,他們也要具備非常敏銳的人文關懷的能力,他們能夠非常真實具體的了解人的需求,這樣的建築師才能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設計師。

同時,建築師和運營方也不是甲方乙方的關係,而是合作者的關係,兩者共同努力把一個機構建設好,建築師也可以給運營提出一些意見,當然他們也不完全受制於運營方。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會積極引導運營的工作方式,從這個方面來講,我覺得建築師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

當然建築師也可以從另外的視角對設計進行把握,比如從審美和文化的視角。

這裡給大家看一個南京的例子,這個項目我們不僅僅是做室內設計,我們還要做裝飾設計。我們就先去挖掘項目設計背後的文化內涵,自然也會聯想到南京本地的文化,包括老人自己的一些認識。

我發現這個項目的客戶群體普遍都是一些老幹部和知識分子。這些老人實際上已經見慣了一些潮起潮落的大事件。所以我們就給了這個項目一個定位,「十朝都會,須臾間,潮起潮落;虎踞龍盤,自安然,尋常人家。」

就是說這些老人已經見慣了大起大落,很多都是革命時期的老幹部,他們可能不追求所謂的繁華,更希望生活是一種安然的態度,一種像尋常人家的樣子。所以這就成為了我們設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主題。

下面那張圖就可以看到我們搜集的一些南京的元素,包括雲錦,雨花石,老照片還有梅花。我們把這些元素提煉出來的色彩符合運用到建築中。這樣的方式也使得一個項目不僅是一個功能型的建築,同時也承載了一定的文化。

剛剛看的這個圖片是我們另外一個項目,它的目標客戶很多都是在杭州的高級知識分子,其中有個老先生說我有很多藏品但是沒有地方展示。於是我們就利用了機構的負一層,專門做了一個展廳陳列他的展品。

同時他的要求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利用機構中空餘的牆面和空間打造成類似展覽的展示區。展示的東西大都來自機構中的老人,這樣的機構最終也不僅僅是一個醫療的場所,也承載了很多文化上的內涵。

也就是說,一個建築物不是一個刻板的東西,我們也不希望把它符號化。我們希望給入住的老人一種家庭感,同時承載文化的特徵,這也是我們沐恆這個團隊做很多項目的期許。也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讓更多的人認同我們的觀點。

我們的觀點歸結成三個詞:去醫療化,家庭感和文化。

最後一個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前面埋下的伏筆,共享單車和賣保險。這兩者都說明現在的社會其實是一個互聯網的社會。

現在很多人都說養老是一個不賺錢的行業,但是仍然有大量的資金在湧入,有一部分是為了要來自國企,要滿足政府的要求,另外一部分是企業為了快速布點,搶佔埠。搶佔埠就是一個互聯網的思維,就像共享單車一樣,現在寧可虧錢企業要你去使用他們的車,他們並不在乎用戶使用一次給的一塊或者五毛,他希望的是建立用戶的粘性,這樣才能把企業做大,利用沉澱的資金來做其他的事情。將來規模大了,盈利模式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就有一家企業,說我們想一年做500個嵌入式機構,你們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可以一年做500個嗎?我們的回答是這樣的,如果你想一年做500個機構,那麼機構的設計、部品和施工必須採用標準化、產業化的方式。

這實際上這是一個20年前的話題了。在二十多年前,我們的建設部長葉如棠就指出,中國的建築產業必須朝著工業化的方向發展。經過20年,我們可以從中國快速的城市建設上看到,中國的建築在標準化和產業化的方向上有所發展,但實際還是不足的。

尤其像地產、險資這樣的企業要建設五百個機構,會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最後企業會發現根本沒辦法管控這件事。每個項目的標的物可能比較少,對這些原來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的企業的老總來說可能很不適應。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在一個激烈的市場競爭背景下,小型的、一個個布點的難度會越來越大。實際上這不僅是一個建設企業、一個運營單位的問題,也是一個設計師要面對的問題,傳統的大型的設計院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其實對於我這個有雙重身份的人來說——一方面我是個設計師,另一方面我是教設計的教師,我同樣有這樣的一個焦慮。以我們目前的教學體系,設計教學的體系或者現在中國建築設計人員從業人員的從業方式都很難應對這樣的要求。

前面也提到一個建築師要懂得很多的東西,這是我們現在的教學無法涵蓋的。由此我對我的教師身份有了一些困惑,是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明星呢,還是一個具有綜合能力的建築師呢,就是我現在必須要思考的事。

再說回前面要一年做500個機構的客戶,我們給了他們一個大的方向,就是要通過三到四輪的測試完成一個標準化手冊,這個手冊既包括了設計也包括了部品、施工和標準化的運營。但這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狀態,因為每個項目的個性化是非常非常鮮明的,怎樣尋求標準化和個性化的平衡就是一個新的課題了。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內容。行業里的專業大師們很多,今年分享的很多內容都是班門弄斧,有哪裡講的不好或者不對歡迎大家指正。

(完)

張嵩

東南大學建築學博士,2001年起留校任教至今;上海沐恆實業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2015年參與創立南京市沐恆養老事業發展促進中心(民非)。長期負責養老機構建築設計、室內設計以及適老化傢具的諮詢和研究,主導或參與了以嵌入式小微機構為主的數十家養老機構的設計研究工作。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於小型養老機構建設的標準化和產業化。

關於嵌入式養老機構的更多內容:

如何設計一家養老驛站

央視重點介紹的這兩種養老模式,會成為中國養老的主流嗎?

三位資深建築師,在家門口設計了一個180㎡的養老院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對話 | 中國醫療行業即將迎來黃金30年 華興逐鹿李豪x貝殼大學酈宏
一個優秀平台的墮落
中國的家庭醫生制度還需要突破什麼?
榕興醫療亮相2016德國國際醫療設備展

TAG:养老 | 建筑设计 | 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