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易胖體質嗎?——談碳水化合物代謝的個體差異【碳水耐受性】
明明吃的不多,卻很容易胖?
這麼多肉,為什麼還會低血糖?
為什麼別人隨便吃都不會胖?
糖還是脂肪更容易發胖?
這些問題在知乎頻繁出現。生活中你也許會發現,某些人怎麼吃甜食都不胖,而你吃個漢堡都會長游泳圈,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某些人是不能吃那麼多碳水化合物的,或者某些種類的碳水化合物。
最近混跡無數微信群,配合教練的訓練調整減脂營各位小夥伴的營養搭配,也發現——每個人對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能力是不同的:通常男性>女性;活躍者>非活躍者。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知道自己該吃多少碳水化合物呢?一般來說,健身人群營養分配中會考慮碳水化合物和運動強度及運動量相匹配,而並未考慮到每個人對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能力【碳水化合物耐受性】不同。而這一能力直接關係到你是不是容易發胖。
自我評判標準壹——#身體感知系統信號#
以下癥狀越多,說明身體碳水化合物代謝能力越低下。
1. 餓得快
明明剛吃完飯,怎麼又餓了?甚至半夜餓醒,非要吃點碳水才能入睡。
2. 餓得慌
一餓就心裡發慌,容易出現低血糖【餐後2-3小時就出現】,甚至需要隨身攜帶糖果或者餅乾。鍛煉時感到飢餓難耐。
3.餓的躁
餓的時候出現情緒焦慮、緊張、易怒、坐立不安,吃了碳水後緩解。
4.餐後困
吃掉一頓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之後兩小時內發困(food coma?),昏昏欲睡。
5.愛碳水
更喜歡富含碳水的食物(甜食、主食甚至根莖類植物)
6.容易胖【「喝水都會胖」,甚至三高或者II型糖尿病】或者體重波動大
肚臍周圍肥胖(muffin top 及love handles)
7.碳水安慰
情緒低落時,吃點甜食心情就好了。
自我評判標準貳#梳打餅咀嚼實驗#
遺傳學家Sharon Moalem博士介紹了一種簡單的自我評估方法,很簡單。
梳打餅咀嚼實驗
找梳打餅乾一塊,然後放入嘴裡開始咀嚼(不要吞咽),開始計時,到你感覺甜的時候停止,停表並記錄時間。
- <15秒 良好的碳水耐受,幾乎所有的碳水對你都是低GI的! U R gifted!
營養建議= 碳水:蛋白:脂肪=50:20:30
- 15~30秒 中度碳水耐受,營養建議= 碳水:蛋白:脂肪=35:30:35
--------------------------------------------------------比較燒腦的分割線--------------------------------------------------
看似巫術或者江湖的實驗的科學原理
上述實驗看起來比較荒唐,但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並不完全準確【想準確可以去測序,現在便宜的很】。
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相信,每個基因都是兩個拷貝,大概是基於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考慮,而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和測序價格降低。逐漸發現,人類基因拷貝數是有差異的,這個叫拷貝數多態性(copy number variation,CNV)。
2007年發現世界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唾液澱粉酶的基因(AMY1)拷貝差異很大,低的人只有一個拷貝,而多的人高達16拷貝,傳統以澱粉為主要食物人群比如日本人,平均有7拷貝,而靠近北極圈的人群(吃澱粉更少)這一基因平均只有4拷貝。來源於Nature Genetics 2014年的一項研究,利用了孿生子的研究,拷貝數量多的人(血里的澱粉酶也更高)更不容易胖,BMI也更低。
為什麼唾液澱粉酶基因拷貝越多越不容易胖?
1.吃的更少
這個酶越多,說明你分解澱粉能力越強,澱粉在你體內可以迅速變成糖分,同樣的碳水你會感覺更甜,更飽腹,因此吃的更少;這與細嚼慢咽不容易胖也是一個道理(充分感覺到了甜增加了食物的飽足感)。
2.身體的胰島素敏感性更高
胰島素敏感性是減肥的關鍵。
這一發現顛覆了GI值,因為對於這些AMY1高拷貝人群,所有食物都是低GI。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你吃低GI食物,別人吃高GI食物,你比他還容易胖。
那麼對於碳水不耐受的你,減肥怎麼辦?
1. 細嚼慢咽,增加滿足感;
2.盡量選擇緩釋碳水(低加工度燕麥及土豆、紅薯、山藥等根莖類植物)
結論:碳水化合物耐受性客觀存在,某些人並不適合吃那麼多碳水化合物,即使吃也要選擇緩釋碳水,這就是一種易胖體質。
推薦閱讀:
※《健身入門學》第十四課,運動與脂肪代謝3(第二部分)
※怎麼使屁股變得多肉?
※關於有氧運動的四個基本問題
※第三屆大陸健力紀錄賽開始接受公開報名
※我們的課程真實音頻——《健身入門學》第二十二課,肌酸(完整音頻+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