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真的在「撒謊」嗎?
文/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對大多數父母而言,可能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孩子撒謊。
而要是面對一個冥頑不靈,明明事情已經敗露卻還嘴硬著死不承認的孩子,父母們的內心可能更加崩潰抓狂:
「事情明擺著是這樣了,你居然還不承認?!這孩子沒法要了!」
可是,你的孩子真的是在「撒謊」嗎?
1
前幾天,我帶兒子去早教,上完課後,我讓他自己在遊戲區玩耍,而我則去生活區給他熱牛奶。
剛熱到一半,遊戲區那邊傳來一個母親尖利而高亢的聲音:
「你這孩子怎麼回事?怎麼打人呢!」我回頭一看,這個母親抱著她的女兒正站在兒子旁邊,我趕緊過去。
當她知道我是兒子的媽媽後,便直接對我開了炮:「你孩子打了人你知不知道!一巴掌打在我女兒臉上!你怎麼教的孩子?!」
我對她說了句「請稍等,我問問情況」,然後蹲下身向兒子問話。
這個媽媽見我沒有馬上扯著孩子來道歉,內心更加憤怒,直接叫罵起來:「孩子不道歉,難道你大人也不懂得道歉?!真沒素質!」
我站起身,直視著她,語氣冷靜地說:「我不是不願道歉,而是想先問問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請您稍等一下好嗎?」可那個媽媽並不接話,而是氣得扭頭就走,一邊走一邊嘴裡罵個不休。
2
我沒管她,再次蹲下身子摟著兒子問他:「你有打妹妹嗎?」
兒子遲疑了一下,閉上眼睛,帶著一種「意味深長」的表情搖了搖頭--這和他平時無辜時睜大眼睛看著我,迅速而堅決地搖頭大為不同。
我知道了,他估計是真打了人。
我再次開口:「兒子,你實話告訴媽媽,你到底有沒有打妹妹?」
他還是以之前的那副表情搖著頭。
我說:「兒子,我們做錯了事情不要緊,只要勇於承擔責任就行了。你有沒有打妹妹?如果你有打,媽媽陪著你去道歉,我們一起改正錯誤。」
他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搖頭。
這時,那個媽媽已經迴轉,站在我們左近一邊看著女兒玩,一邊虎視眈眈,旁邊很多家長也不時瞄過來,關注著事情的發展。我的內心有一點焦躁,語氣中帶上了一點情緒:「兒子,騙人是不對的。如果你真的打了妹妹,你不要騙媽媽,媽媽不會對你怎麼樣,我們一起去道歉就好。」
兒子臉上也顯出焦慮和恐懼,但他還是搖頭!
這時,腦中靈光一閃,我忽然想到了一種可能性。我問兒子:「剛剛你是有和妹妹搶玩具嗎?」
他點了點頭。
我再次追問:「那你是不是在搶玩具的時候碰到了妹妹?」
他毫不遲疑地再次點了頭!
原來如此!
3
雖然兒子還不到三歲半,但他的內心已經形成了一些基本概念-從他的角度理解的概念,比如,他心裡很明確地知道,「打妹妹」和「在搶玩具時不小心碰到妹妹」,這完全是兩碼事。
所以,當我問他「你是不是打了妹妹」時,他雖然猶豫,但還是搖了頭。
這搖頭不是撒謊,而恰是他最誠實的表達:我沒有故意打妹妹,我不會因為害怕或者想要取悅你,就去承認我沒有做過的事。
每個詞語都有兩重屬性:客觀與主觀。雖然在《新華詞典》上,「打人"、「愛」、「尊重」,都有客觀的詞條解釋,但在每個人心中,都會對此有一個主觀的解釋,而這解釋往往與旁人有著區別,有的甚至天差地別。
然而,我們對某件事的反應,主要取決於主觀上對於這件事的看法。
如果我們不了解「人與人是有很大差異的,我的理解未必與他人相同」這一事實,就很容易將自己的想法加諸於他人身上,這就是所謂的「由己推人」。
這時,我們就生活在了自己的世界裡,與我們想法矛盾的人與事,就很容易被貼上負面的標籤,比如,撒謊,比如,沒素質。
在弄清了兒子的想法後,我對他說:「兒子,你搶玩具時碰到了妹妹,妹妹很痛,她的媽媽也很傷心著急,我們去和妹妹還有阿姨道個歉好嗎?媽媽和你一起去。」
他很乾脆地同意了,於是我帶著他去到妹妹面前,他主動說了對不起。我又帶著他到了那個媽媽面前,他也心甘情願地道了歉,沒有任何阻抗。
可那個媽媽余怒未消,很沖地說:「不用和我道歉,去向我女兒道歉!」
我語調穩定、不卑不亢地說:「我們已經向你女兒道過歉了。之前我不是不道歉,而是想先問清楚情況,和孩子溝通好。希望您理解,謝謝!」她臉上猶帶不忿,但只是嘴唇動了動,到底沒再說什麼。
4
這位媽媽從兩個孩子發生碰撞起,就完全處於自己的世界中。她激烈而憤怒的反應表明,她內心對這件事的定義是:這個三歲男孩在惡意地欺負我的女兒。我必須激烈地反抗,才能保護我的孩子,維護我的尊嚴。
當一個人完全處於自己的世界中,就很難看到事實的真相:她的女兒從始至終沒有任何負面反應。
當她的媽媽暴怒時,她在一旁自顧自地開心玩耍,甚至當兒子過去道歉時,她都一副不明就裡的模樣。
如果孩子真的受到了攻擊和傷害,她一定會有所反應。小妹妹的反應恰恰表明了兒子並沒有故意傷害她。
當一個人在把自己對於事件的理解以自身的反應強加給他人時,我們不可能強行改變他的想法,爭吵就是最無用的一種做法。
如果我被那個媽媽的言語激怒,針對她的「沒素質」等評語爭吵,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更會加深她對自己判斷的信任:「眼前這個女人果然一點素質都沒有!她不僅不道歉,還來和我吵架,難怪她會教出這樣無理取鬧的孩子!」
我只需要解決自己關心的問題,不用對這位媽媽的情緒負責。我只需要展現自己所體驗到的事實,不需要強迫她接受。如果她能夠感受到事實,走出自己的世界,那麼大家相安無事。
如果她仍然不依不撓,回應以更過分的舉動,那這就是另一碼事了,和之前兩個孩子的「糾紛」無關——我不會允許一個人因為自己的偏見來傷害我的孩子。
所幸,一場紛爭消弭於無形。
人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以主觀的方式來解讀、應對生活,這是我體會到的最樸素而又深刻的事實。
所以,真正的溝通、理解,需要我們在某種程度上走出自己的世界,進入他人的視角。
也許,下次當我們情緒激烈地給某人、某事下定義時,可以嘗試問問自己:
這是真的嗎?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好心情精神心理平台」(「haoxqi」)。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復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
微信公眾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推薦閱讀:
※小孩喜歡把別的小孩帶家裡來拿東西吃,你會怎麼處理?
※喜歡自己偷偷藏東西怎麼辦?
※為什麼小孩子會不太願意和他人分享物品?
※女兒兩歲,感覺對媽媽過分依賴,只要媽媽不在就表現地比較焦慮、不安,是不是小孩內心缺乏安全感?
※如何教育一個問題多多的二年級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