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刺vs灰熊——提前開打的季後賽
01-28
可能上賽季的八場吊打讓灰熊積累了整整一年的怨氣(四場常規賽,灰熊一共輸50分,還算有來有往,到了季後賽,四場比賽被吊打三場,凈負88分),遇上馬刺就像見到了上輩子欠一個億的仇人。本賽季四場比賽全打成了絞肉機,西部第七硬是從西部第二的身上咬下了兩場勝利。今天這一場更是打得血肉橫飛,馬努的腿和康利的頭看得人心驚膽戰。在吞完一整瓶速效救心丸,總算平復了狂放不羈的心率之後,看著屏幕中陷入狂喜的現場球迷和經過一個加時才分出的勝負,我的後背依然有些許涼意。我們都記得上賽季那支傷兵滿營,靠傷病特例和十天合同湊齊的灰熊,康利在季後賽被馬刺淘汰之後深感無力:「我最熟悉他們,可是我卻不能上場。」,灰熊板凳躺了幾千萬美元,康利和小加索爾們只能穿著西服坐在第二排,看托尼-阿倫和老卡特在場上懟頭怒吼。於是轉眼來到了新賽季,康利傷勢痊癒,又簽下了NBA最大合同,回想起上賽季的慘烈悲壯,自然是怒向膽邊生,先是帶隊雙殺了勇士——上賽季勇士兩場比賽贏了灰熊64分,接著做掉了騎士。然後,又連著在馬刺頭上拿下兩場勝利。直到第三場,馬刺才靠著帕克最後時刻的底角三分殺死比賽——來自倫納德被包夾後的助攻。
說到倫納德在第二節末尾那一波轉換進攻,這其實是個非常有意思的點。雖然馬刺和灰熊都是進攻節奏聯盟倒數的球隊,但對馬刺來說,多打打快節奏的轉換進攻反而更有效率,倫納德輕舒猿臂摘下籃板,就地推進,依靠身體和力量優勢,攻籃得手。馬刺靠著這一波反擊,才在半場結束前,把分差迫近到2分。馬刺也許可以學學雷霆,在「搶下籃板、不用一傳、就地反擊」這一點上,威少相當有心得。
突破分球看似簡單粗暴,卻是球星個人能力的一種體現。關鍵時刻,馬刺靠的還是巨星的牽制力。而巨星的個人能力,在這樣一場復古流絞殺戰中,在兩邊執行力極強的戰術體系面前,更體現得淋漓盡致。康利的不講理出手;蘭多夫的禁區蹂躪——全場最高的16籃板,全隊最高的6記罰球;阿德在第三節連得六分帶隊起勢,以及,倫納德貫穿全場的存在感。第二節末端的反擊追分,第三節剛開場的兩記三分,全場最高的8記罰球,最後關頭扳平比分的急停跳投,和阿德的交叉掩護帶走防守人,當然,少不了加時賽里,連續兩次突破分球,讓加索爾和米爾斯在生死關頭,接球瞄準了一杯下午茶的時光,從容出手命中。讓原本撲朔迷離的比賽局勢瞬間沒了懸念。全場下來,倫納德24投10中,三分球8投5中,罰球8投7中,32分12籃板4助攻。這個數據對如今的他來說,已經是平平無奇,但他對比賽的影響力已經大到足以影響灰熊隊最後2秒的防守判斷,在命中扳平比分的那記急停跳投之後,全場上下都認定馬刺會把球再次交給倫納德,於是他與阿德一個簡單的交叉掩護,就為阿德帶走了所有防守注意力,球立刻飛到了方圓十尺了無人煙的阿德手裡,一個輕鬆得堪比賽前訓練的空中放籃,精彩程度甚至超過了兩秒前灰熊隊為蘭多夫訂製的接球跳投戰術(那是全場第二精彩的戰術,小加索爾往弧頂切出,蘭多夫突然走底線,與小加索爾交叉掩護,大加索爾無意間幫助灰熊擋住了戴德蒙的追防之路,蘭多夫切出接球,一個絕好的空位機會,灰熊藉此反超比分)。
如文章開頭所說,這是一場絞肉機一般的戰鬥,兩隊半場比分是醜陋的35比33,而這很可能是勇士、火箭、騎士這樣的隊伍單節就能打出的分數。
兩隊都沒有破壞力強到足以撕裂防線的強力後場,高位擋拆之後更依賴掩護人(黑白雙熊、加索爾與阿德)來處理球,更依賴弱側的無球擋切配合,也更習慣讓內線球員作軸,利用戰術跑出錯位或空位機會。而這種走傳統路線,以內線為主要進攻點,依靠戰術和執行力的打法,恰好都是兩隊最喜歡,也是最擅長對付的套路。具體到細節上,就是弱側掩護得結實了就換,盡量不給對手在弱側切出來接球出手的機會,擋拆絕對不繞防,寧可給錯位小打大的機會——或者說,兩隊都在下意識地給對手小打大的機會——也不讓出一個空位機會,畢竟無論康利還是帕克,還都是有一手籃子的。上半場的馬刺就是這樣對付康利的,結果康利也不含糊,換出戴德蒙,壓著24秒把身體扭成麻花再出手,還真造了一個二加一;打阿德,一個體前變向抹進去,頂著補防的加索爾又是一個二加一。如果沒有康利連投加罰的九分,灰熊恐怕連35分都打不了。
對外線如此,對內線,則是大量的繞前、半繞前防守,一旦錯位接球就衝上去協防,籃下永遠有人盯著,一旦打進禁區,就是往人堆里扎。上半場蘭多夫8投1中,不是碾不進去,而是幾乎沒有往籃下碾的空間和機會。倫納德和加索爾也基本上投手化,倫納德順走了丹尼-格林的三分包,本場比賽三分球6投5中,上半場除了最後時刻的轉換進攻,基本上全是走位、接球、投籃,今晚的倫納德似乎找回了三年前極品3D的感覺,老卡特還在猶豫要不要防他突破,倫納德已經抬手就射了(我想起上賽季馬刺對灰熊的那一場比賽,倫納德在底線接球後轉了一圈才出手,命中了他本場的第7記三分,也刷新了他的生涯紀錄,把板凳席上的鄧肯看得直瞪眼)。下半場的馬刺調整了自己的防守,面對灰熊的擋拆掩護,他們不再追求單防不失位的防守效果,而是採取內線收縮、適當放出中距離的戰術,優先保護禁區。這當然是馬刺傳統的防守理念,然而在本場比賽中,馬刺真正貫徹執行這一理念的,還是在下半場。丹尼爾斯和蘭多夫們因此投中了一些中遠距離出手,但灰熊的進攻也因此打得更加滯澀。康利望著人頭攢動的內線連連搖頭,灰熊外線三分手感一般,三中二的老卡特是全隊最準的三分手,其中一次還是距離三分線兩步的壓哨出手命中。
當然,老卡特的這一記庫里式神仙球連我這個刺迷看了都要拍手叫好,但灰熊全隊25中8的三分球,與馬刺21中11,命中率過半的「三分雨」相比,就顯得不夠好看了。有趣的是,越是這種肉搏戰,三分球的重要性就越發突出,在之前輸給灰熊之後,連波波維奇都說:「單場被命中13記三分球是難以接受的。」馬刺的三分球從何而來?無非是內線擋拆後的外切(阿德與加索爾三分4中3),以及強側突分後的接球三分(帕克7助攻,帕克本場的突破慾望極強,下半場也正是靠他的突破,馬刺一點點撕開了灰熊的防線;西蒙斯4助攻,後者的助攻多來自於接突破分球後的弱側二傳,例如加時賽接倫納德的突分,助攻米爾斯三分得手)。巨星能力與團隊配合本就相輔相成,而這第四節最後的幾秒鐘,正是這兩種特質的最完美體現。
馬刺的首輪對手有很大可能依然是灰熊,兩隊已經打了四場絞肉機般艱苦的「季後賽」,我們應當對此感到慶幸,能在首輪就看到如此精彩的對位。高手過招,細節至上。兩隊的每一攻每一防,內線與三分,團隊與巨星,都是極佳的看點所在。怎麼覺著我刺要被黑七啊……推薦閱讀:
※詹姆斯難以超越喬丹最重要的原因
※第七章:2003,蒂姆·鄧肯的統治年
※你否定的不是歐文,是那個曾經為夢想負重前行的自己
TAG:NBA |